导线测量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01 导线测量内业简易计算步骤
1、绘制导线略图,边长、转折角、点名、已知点坐标等。 2、角度闭合差检核,在满足条件后对角度闭合差进行分配。 3、根据起始边方位角计算各边方位角。 4、根据方位角计算坐标增量(△X、 △Y),计算fx、fy。 5、检核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K,满足条件后对坐标增量闭合差 进行分配。 6、推算未知点坐标。
角度闭合差:fβ=∑β测-(n-2)×180°=4″<±10√n=±20″,符合要求。
测角中误差:mβ=√([fβ*fβ/n]/N)=2″<5″,符合要求。
辅助计算 坐标增量闭合差:fx=∑△x=-0.005m,fy=∑△y=0.001m
导线全长闭合差:fD=√(fx²+fy²)=0.005m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K=fD/∑D=1/251474<1/15000,符合要求。
0 221.858
-1 -302.998
0 -225.658
-116.463 167.104 181.025 -231.666
-0.005
0.001
0.000
306.799 221.858 -302.999 -225.658
0.000
1468.603 733.575 1352.14 1040.374 1519.244 1262.232 1700.269 959.233 导线测量技术要求
角度观测过程中检查
2、导线测量外业实施
03 导线测量技术要求
对上表格的解释如下: ①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不超过上表相应等级导线长度和平均边 长算得的边数,如四等导线边数不应超过6条。 ②测角中误差计算:
式中fβ为导线(环)的角度闭合差或附合导线的方位角闭合差(″); n为计算fβ时相应的测站数;N为闭合环及附合导线的总数。 ③测距单位权中误差: 任一边的实际测距中误差: 网的平均测距中误差:
1729.417 361.399
CPII03 JM03 JM02 JM01 CPII03

165°45′55″
-1 122°13′34″
122°13′33″
-1 67°50′35″
67°50′34″
-1 103°23′30″
103°23′29″
-1 66°32′25″
66°32′24″
360°00′04″ 360°00′00″
1、导线测量定义及布设形式
02 导线测量布设形式
c)支导线 从一个已知控制点出发,既不附合到
另一个控制点,也不回到原来的起始点。 由于支导线没有检核条件,故一般只限 于地形测量的图根导线中采用。如图, C点为已知点,αCC’为已知方向,P2、 P3为待测点。
d)导线网 由若干闭合导线和附和导线组成的闭
125°01′19″ 110°47′14″ 53°00′47″ 300°51′21″ 224°14′50″ 110°47′14″
328.161 277.749 352.955 323.406 1282.271
+1 -116.464
+1 167.103
+2 181.023
+1 -231.667
0 306.799
导线测量
2019.4.13
目录
1.
导线测量定义及布设形式
2.
导线测量外业实施
3.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1、导线测量定义及布设形式 01 导线测量定义
导线
每两个导线点相连成导线边,导线边相连成导线。
转折角
相邻两导线边所夹水平角为转折角,分为左角和 右角。 导线测量
测定了转折角和导线边长之后,即可根据已知坐 标方位角和已知坐标算出各导线点的坐标的测量 工作称为导线测量。
合网形称为导线网。导线网检核条件多, 精度较高,多用于城市控制网。在地形复 杂地区的高精度控制网,也适宜布设成导 线网的形式。
2、导线测量外业实施
导线测量 外业实施
踏勘选点、埋石造标
角度测量 距离测量
外业测量
2、导线测量外业实施
01 踏勘选点、埋石造标
踏勘选点:踏勘是为了了解测区范围、地形及 控制点情况,以便确定导线的形式和布置方案;选 点应考虑便于导线测量、地形测量和施工放样。
3、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补充计算:(假设仪器的测距标称精度为2mm+2ppm) ①往返测距离较差评定: 如CPII03到 JM03往返较差为-2mm,限差2(2+2×0.328)=5.31mm,合格。 ②单位权中误差:
μ=√[(2²÷(2+2×0.328)² + 0²÷(2+2×0.277)² + 2²÷(2+2×0.353)² +2²÷(2+2×0.323)² )÷(2×4)]=0.459.
1)仪器安置 在O 点上安置全站仪,对中,整平,在A、B点设置观测棱镜。
2)盘左观测 全站仪盘左(正镜)瞄准目标A,度盘置零后测距,记下角度值和
距离值。顺时针转动镜头,瞄准目标B,测距记下角度值和距离值,记 入观测手簿。以上称盘左半测回或上半测回。
3)盘右观测 纵转望远镜换盘右(倒镜),逆时针旋转镜头瞄准目标B,测距记 下角度值和距离值。逆时针转动镜头,瞄准目标A,测距记下角度值和
1、导线测量定义及布设形式
02 导线测量布设形式
a)附合导线 导线起始于一个已知控制点,而终止
另一个已知控制点。如图,B点为已知 点,αAB为已知方向,经过Pi点后附合到 已知点C和已知方向αCD。
b)闭合导线 由一个已知控制点出发,最后仍旧回
到这一点,形成一个闭合多边形。在闭合 导线的已知控制点上必须有一条边的坐标 方位角是已知的。如图,B点为已知点, αAB为已知方向,Pi为待测点。
③CPII03到 JM03 该边的实际测距中误差:
mDi=μ× i =0.459×(2+2×0.328)=1.22mm<15mm,合格 测距相对中误差为mDi/D i=1.22×10-3/328=1/268852<1/30000,合格。
控制点埋设在废 渣上,一根钢筋, 一点点混凝土, 没有任何点标志, 极易被破坏。
控制点埋设随意, 地面挖个坑,填上 混凝土,插一个点 标志,极易发生沉 降。点标识也不清
晰。
控制点埋设采用 不锈钢标志,点 位混凝土深度尺 寸满足要求,点 位标识清晰,且
2、导线测量外业实施 02 导线测量外业所需设备
2、导线测量外业实施
03 导线测量技术要求
测距仪器的标称精度: mD=a+b×D 式中 mD——测距中误差(mm);
a——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mm); b——标称精度中的比例误差系数(mm/km); D——测距长度(km)。
2、导线测量外业实施
04 导线测量外业观测
如右图,在该测站上需要测量∠AOB和AO、BO的距离。以一测回(对 一个方向盘左盘右各观测一次)为例,具体操作如下:
2、导线测量外业实施
03 导线测量技术要求
问:通常我们所说的全站仪精度1″、2″指的是什么?精2mm+2ppm 又指的是什么?知道仪器的指标后有什么作用?
答:全站仪1″、2″指的是仪器的测角精度,1″代表仪器测量一个方向 的中误差为1″,简而言之,测角精度秒数越小,测角精度越高。 2mm+2ppm指的是仪器的测距标称精度,2mm为固定误差,2ppm为比 例误差。知道这些指标,我们利用项目上仪器进行控制测量时就知道该测几 测回角度和几测回距离。
导线点位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规定:(摘自 《工程测量规范》)
1、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稳固可靠、便于保 存的地方,视野应相对开阔,便于加密、扩展和 寻找。
2、相邻点之间应通视良好,其视线距障碍物 的距离,三、四等不宜小于1.5m;四等以下宜 保证便于观测,以不受旁折光的影响为原则。
3、当采用电磁波测距时,相邻点之间视线应 避开烟囱、散热塔、散热池等发热体及强电磁场。
3、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02 附合导线和闭合导线计算不同之处
1、角度闭合差计算方法不同。 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为 fβ=∑β测-∑β理= ∑β测-(n-2)·180° 附合导线角度闭合差为 fβ=α始+∑β左-n·180°-α终 或fβ=α始-∑β右+n·180°-α终。
2、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方法不同。 闭合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为 fx=∑△x, fy=∑△y 附合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为 fx=∑△x-(x终-x始), fy=∑△y-(y终-y始)
3、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03 附合导线算例
粗体为已知条件:
K1 A
B
K2
C
3、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04 闭合导线算例
3、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点号
观测角 °′″
改正后角值 坐标方位角
°′″
°′″
边长 (m)
计算坐标增量
改正后坐标增量
△x(m) △y(m) △x(m) △y(m)
坐 x(m)
标 y(m)
CPII02
为了提高测角精度,需进行n个测回观测时,每测回之间可以按180°/n来配置水平 度盘的初始位置。如n=2时,每测回水平度盘依次配置为:0°和90°。
2、导线测量外业实施
04 导线测量外业观测
导线外业测量的几点说明: 1、首站检查仪器内部设置:棱镜常数,温度单位,气压单位等,每站 改正温度、气压值。 2、正镜顺转、倒镜逆转。 3、记录符合规范要求,填写完整,数据只能杠改,不得涂改。 4、绘制测角示意图。 5、架腿长短合适,与仪器连接可靠;不得骑跨或脚踢架腿。 6、搬站或结束必须仪器装箱,并将脚螺旋置中间位置。
2、导线测量外业实施 04 导线测量外业观测
4)上下两个半测回合称为一个测回。如下图表格,为一个测回记录表,2c值=盘左-(盘 右±180°),为仪器视准轴不垂直横轴所带来的系统误差,可以通过盘左盘右角度值取平 均予以消除。半测回角度值=前视读数-后视读数(<0时,加上360°),一测回角度值为 两个半测回角度值取平均。
2019413采用比母材金属熔点低的金属材料作钎料将焊件和钎料加热到高于钎料熔点低于母材溶化温度利用液态钎料润湿母材导线测量定义及布设形式导线测量外业实施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目录采用比母材金属熔点低的金属材料作钎料将焊件和钎料加热到高于钎料熔点低于母材溶化温度利用液态钎料润湿母材第一章导线测量外业实施导线测量内业计算导线测量定义及布设形式导线测量定义01导线每两个导线点相连成导线边导线边相连成导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