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结合红外线穴位照射及康复训练治疗126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7 V ol.(9) No.5 -80-
针灸结合红外线穴位照射及康复训练治疗126例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reating 126 cases of shoulder hand syndrome after stroke by acupuncture, infrared radiation therapy plus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王敏
(兰考第一医院,河南开封,475300)
中图分类号:R25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7)05-0080-证型:IBG
【摘要】目的:分析针灸结合红外线穴位照射及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方法: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此类患者共计126例,以随机分配法则为依据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63例患者接受康复训练,观察组63例患者另加以针灸结合红外线穴位照射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症状均明显缓解,观察组患者的V AS评分、FMA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评分改善更为显著(P<0.05)。
结论:在康复训练基础上增添针灸结合红外线穴位照射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可改善临床症状,建议推广。
【关键词】针灸;红外线穴位照射;康复训练;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infrared radiation therapy plus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shoulder hand syndrome after stroke. Methods: From February 2014 to February 2016, 126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63 cases for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acupuncture plus infrared radiation therapy. Efficiency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clinical symptoms in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alleviated; and the V AS score, FMA score and shoulder mobility score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P<0.05). Conclusion: Acupuncture, infrared radiation therapy plus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shoulder hand syndrome could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words】Acupuncture; Infrared radiation therap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Shoulder hand syndrome after stroke
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7.05.042
脑卒中是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临床可根据发病原因分为缺血性卒中与出血性卒中。
相关资料显示,出血性卒中的发生比例相对较小。
该病通常发病较急,容易造成部分组织器官不可修复性损伤,且治疗后可能出现运动功能受限、失语、认知功能丧失等后遗症。
肩手综合征便是常见后遗症之一,不但会表现为上肢疼痛、浮肿、肩关节疼痛,还影响肢体功能,同时不利于原发病的恢复。
早期一般以水肿为主,可累及手背、关节、手指等,当手腕转动时,可感到疼痛,后期疼痛加剧,受力时可感到明显疼痛,同时可导致骨质发生改变,最终结果为疼痛消失,但关节完全丧失活动能力,手部畸形[1]。
为此我院研究了针灸结合红外线穴位照射及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此类患者共计126例,以随机分配法则为依据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63例患者包括男32例,女31例,年龄52~73岁,平均年龄为(62.8±5.96)岁,病程11~78d,平均病程为(47.1±3.09)d;观察组63例患者包括男33例,女30例,年龄51~74岁,平均年龄为(63.4±6.72)岁,平均病程为(48.6±5.98)d。
两组患者均由临床结合实验室检查确诊,均不存在其他相关疾病干扰及重要脏器损伤,不存在治疗禁忌症及试验涉及用药过敏史,排除老年痴呆患者及精神异常患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康复训练,嘱患者卧床休息时选择健康一侧着床,保证患侧上肢及肩关节不受压迫,及患侧上肢的自由伸展;坐位时,保证患侧上肢等有良好支撑,避免关节屈曲,或影响上肢自由活动[2]。
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由近及远按摩患者肩、肘、腕关节、指间关节等,并鼓励患者进行自主活动,可采取双手上举练习及抓握练习,康复治疗时间暂定为1个月。
观察组患者另加以针灸结合红外线穴位照射治疗,针灸治疗选择人迎、阳溪、极泉、内关等穴位入针,同时注意不要伤及颈动脉,对于极泉、尺泽等穴位,应用提插泻法,一般患者可感觉手麻,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9卷第5期 -81-
1次/d。
红外线穴位照射应用多频镭射治疗仪,对天宗、肩髃、肩髎等部位进行照射,部分患者可能表现为局部疼痛,也可对疼痛点进行照射治疗,以上治疗时间暂定为1个月[3]。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评价,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 AS)判定疼痛程度,应用Fugl-Meyer评分(FMA)判定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肩关节活动度[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
%”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V AS评分、FMA评分变化程度不及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治疗结果[(,分]
组别n
V AS评分FMA评分
对照组637.6±0.65 5.1±0.5313.8±1.5227.4±2.97观察组637.4±0.49 3.4±0.1913.2±1.3035.9±2.85
2.2 肩关节活动程度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肩关节活动程度评分分别为(0.36±0.02)分、(0.98±0.0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肩关节活动程度[(,分]
时间对照组观察组
入院时 1.22±0.29 1.26±0.37
治疗后0.98±0.060.36±0.02
3讨论
脑卒中即为中风,为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血管阻塞使血液不能正常流入大脑,引起脑组织出血性或缺血性损伤。
临床资料显示缺血性更为多发,且多数患者在治疗后可能出现运动功能受限、失语、认知功能丧失等后遗症,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并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5,6]。
本次临床试验中,治疗后对照组患者V AS评分、FMA 评分变化程度不及观察组;观察组、对照组肩关节活动程度评分分别为(0.36±0.02)分、(0.98±0.0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针灸可刺激患侧穴位,疏通经络,缓解麻木、肿胀、疼痛等症状。
近年来,临床引进红外线穴位照射治疗法,利用红外线较强的穿透力,直接到达穴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静脉回流,使疼痛物质的释放得到抑制,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同时红外照射可缓解肌肉痉挛,松弛粘连,恢复肩关节活动度。
[7,8]值得注意的是,治疗期间,严密观察患者面部表情,若出现眉头紧蹙者立即询问是否出现不适,必要时停止治疗,本次试验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康复训练则能有效预防并缓解关节功能受限,使患者的肩关节、手关节感知度恢复,并可以对肌肉张力进行调节,纠正失衡症状。
在临床治疗中,患侧肩手关节接受主动或被动的无痛性活动,对肌肉的收缩、舒张起到一定刺激作用,还能加强患侧上肢的静脉回流,从而减少水肿、关节粘连、肌肉萎缩等,加速患肢功能的恢复。
此结论与冯怡墨的观点相似[1]。
综上所述,对于脑卒中后出现肩手综合征的患者,临床予以针灸结合红外线穴位照射及康复训练治疗可有效提高患侧上肢及肩关节活动能力,缓解疼痛,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副作用,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冯怡墨,马素兰.针灸结合红外线穴位照射及康复训练治疗126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J].激光杂志,2015,36(4):195-197.
[2]张丽华,倪忠根,沈云娟,等.红外线照射联合针灸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2,11(1):50-51.
[3]王帅,刘志华,王琳,等.脑卒中后肩痛患者肩部红外热成像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7):645-649.
[4]张秀萍,马兰,何淑范,等.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脑卒中面瘫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4):372-373.
[5]徐红卫,陆金英.生大黄神阙穴贴敷预防脑卒中急性期便秘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116-117.
[6]商宏琳,王慧.分析社区康复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的疗效[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4):98.
[7]李剑林.脑卒中后遗症123例社区康复治疗的临床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1):190-191.
[8]张凤斋.老年人家庭理疗不当致烧伤11例报告[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7):117-118.
编辑:段苏婷编号:EA-4160519162(修回:2017-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