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个基础理论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定 位 、思想传统 与理论资源 、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 观建设 的主体 以及 它的现 实性 问题
等 ,以进 一步Leabharlann 讨 如何推动 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建设。
关键 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平 自由 主体
作者孙美 堂,男,中国政 法大 学教授 ,博 士生导师 ( 北京 1 0 0 0 8 8 ) 。

部艺术作 品的审美价值 ,是指观众 ( 读者 ) 欣 赏了该作品后 ,产生了如下事实 :心灵得到陶冶 ,情
感得到升华 ,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这些是事实 ,而且是描述主体状态的事实。正因为如此 ,我们称价
值事 实 为 “ 主体性 事 实 ” 。
对价值事实进行认识 ,就是价值评价 ,简称评价 。换句话说 :评价就是价值事实在人们观念 中的
我们认为 :价值观或价值观念 ,是主体人格 中关于价值意向的深刻和稳定 的观念系统 ,是作为价 值活动之标准和导 向的信念体系与心理结构的统一体 , 是主体整合价值生活 中具体经验事实的先验性 价值意识 。也就是说 ,人们 的价值意识有某种相对稳定和固化的倾 向性。这种倾 向性 ,从人格心理角
主观反 映 。如 果说 ,价值 是指 价值 事 实 “ 实 际上 怎样 ” ,评价 就是 指评 价 者 “ 认 为 它怎 样 ” 。一 部作 品
的审美价值 ,是指作品给读者 ( 观众 ) 带来 的审美效果 ,这是价值事实 ;而观众或者文艺评论家对这 部作品的审美价值进行评论 ,认为它美在何处 ,妙在何处 ,不足又是什么等等 ,这是对作 品的审美价 值的认识 ,亦 即评 价。评价 的命题 ( 句子 ) 表达形式就是价值判断。 评价与价值观有本质区别 ,又有 内在关联 。经验告诉我们 :同一主体评价不 同的价值对象时 ,有
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 的几个基础理论 问题
孙 美 堂
提 要 :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 观 ,是科 学社会 主义价值观 与 中国传统价 值观结合 的适 合 当下和未来 的新型价值观。从学理上特别是元理论层 面揣摩 与反 思,仍有 必要。因此 ,
试提 出需要反 思 的几个 基础理论 问题 :社会 主义核 心价值观 的性质 与 内涵、逻辑 与历
思呢?我们知道 ,人们对各种事情作评价和选择时 , 有一定的惯性和定势 ,它支配着我们 ,使我们对
各种价值事实作评价和抉择时,表现为相对稳定的倾 向性 、意向性 。例如 ,一个 自私 自利的人 ,无论
是待人接物 ,无论是处理经济 问题还是伦理问题 ,都会显出 自私 自利的品性 ;而一个纯洁善 良的人 , 也是在各方面都体现出纯洁善 良的品格。这种相对稳定 的倾向性 ,就是 由价值观支配的。这说明:我 们作评价和选择 时,人格深处有某种相对稳定 的心理因素在左右 自 身 的意识和行为 。我们认定此事 善、 美 ,彼事恶 、丑 ,这还不是价值观;我们选择 甲而拒绝乙时的心态 ,也不是价值观 ;那种 自觉不 自觉地让我们做出如此判断的深层意识 ,才是价值观。我们的价值认知与评价 ,并不是价值生活中感 性经验 的简单汇聚,而是经过特定 的心理结构 、心理图式整合 的结果 。这种将我们 的感性经验按 “ 如
党 的 十六届 六 中全 会提 出 了 “ 社会 主义核 心 价值 体 系”①,十八 大 报告 又提 出 “ 三个 倡 导 ” ,要求
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着 ,中央办公厅印发的 《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 见 》指 出: “ 三个倡导”与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 ,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 成果相承接 。 ② 纵观之 ,中央的基本思路是 :逐步清晰地给出一个关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导 向, 并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结合 ,创造出一套适合 当下和未来 的新型价值观。这个 思路也大致符合 2 0 世纪
4 9
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观 的 几 个 基 础 理 论 问 题
需要强调的是 :价值观不等于经验性的价值 意识 ,不是直接反映价值事实的观念形态 ,亦即不是
当下 经验 性 的认 知或 评价 ,而是 支配 我们 以 “ 如 此 ”方式 认 知和评 价 的深 层次 心理 图式 。这是 什么 意
此 ”方 式 而不 是 “ 如彼 ”方 式 加 以整合 的心理 结构 与 图式 ,才 是价 值 观 。康 德认 为 :我 们 的知识 是 概 念 对感 性直 观加 工 整理 的结果 ,“ 直观 和概 念构 成 了我们 一切 知识 的基 础 ”; “ 思 维无 内容 则空 ,直 观
无概念则盲 ” 。① 借用这个说法 ,我们的价值评价是价值生活中的经验事实被价值观这个 “ 概念”加工 整理 的结果。价值观不是评价本身 ,而是对我们 的价值生活经验进行加工整理 , 使之成为评价。 人们 习惯将价值 、价值观念和价值评价混同。其实三者是有严格区分的。简要地说 :价值是一种 事实 ,我们称之为 “ 价值事实” ,它是指某一客体 ( 价值对象 ) 相对于具体主体产生 了具有 “ 好” 、 “ 坏” 意义 的结果 、后果这样一类事实。价值事实是一种客观事实 、客观存在 ,只不过这种事实和存在不像 实体那样与人的主体性无涉 ,相反 ,它就是指对具体主体有 “ 好” 、“ 坏”的性质、意义 、效果 。例如
度说 ,它表现为心理结构 ;从价值意识 的形式说 ,它表现为支配经验性价值意识的内在根据。人们有 特定的价值观 ,意味着他们的评价和选择就有特定的价值取 向和导向,有稳定的倾向性或意向性。
① 《 中共 中央 关于构建 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 问题 的决定 》 ,人 民网,2 0 0 6 年1 0 月1 9日。 ② 参见 《 中共 中央办公厅 印发 (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意见 > 》 ,新华社,2 0 1 3年 1 2 月2 3日。
以来 中 国社会 演进 的历史 逻 辑 。不过 ,意识 形态 的大思 路 虽然 确定 了 ,但不 等 于相关 的学理 研究 也完
成了。事实上 ,如果它的一些前提和基础性问题远没有澄清 ,无论是理论的解释力 和实践的可操作性 方面,都有一些局限,亟待继续深入探讨 。


价值观的真正 内涵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