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蘑菇露地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 a i p e i j i s h u
露地栽培双孢蘑菇的好处很多:一是利用农作物秸秆作为原料,防止环境污染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二是生产双孢菇的废渣还田,改良了土壤,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是栽培双孢菇效益显著,使农民增产增收。

一、栽培模式
1、栽培流程:基料准备—堆料发酵—播种覆土—养菌管理—出菇采收
2、季节安排:按自然气候栽培双孢蘑菇,一般一年栽培一次,采取“稻—菇”新模式。

即秋季栽培,秋季出菇,越冬管理,春季出菇,栽插中稻。

具体时间:8月中旬培养料准备;8月下旬堆料发酵;9月下旬原料上床覆土;10月下旬培养菌丝;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秋菇采收越冬管理;第二年至5月中旬春菇管理;下茬作物连作水稻。

二、培养料及发酵
1、场地选择。

地栽双孢蘑菇应选择在水稻田进行。

要选择避风向阳,有机耕路,用水方便的田块为宜。

2、培养料的准备。

以栽培1亩地标准:稻草12000斤、专用复合肥288斤、尿素180斤、过磷酸钙120斤、饼肥300斤、石灰300斤、农用薄膜(用中膜或厚膜)、草帘(主要用于遮阳保湿,草帘可用齐稻草手工编织或机械编制)。

3、堆料发酵。

堆料时间:在9月10-15日,整个堆料发酵时间约为20-25天。

场地选择:在避风向阳,靠近水源,排水方便,道路通畅的地方。

预湿处理:就是让培养料的主料(稻草)在打堆前充分吸收水分,便于堆制。

草料预湿的方法是:在堆料前2-3天,将稻草抖松摊开平铺在地上,厚度0.8-1米,均匀浇水湿透。

草料堆高1.5米,宽1.3-1.4米。

先铺30公分的草,在草间撒一层肥,一层草料一层肥,生石灰粉要单独分层撒施。

打好草堆以后要及时盖上薄膜,间隔6-10天进行翻堆,要做到上翻下,外翻内,抖松散,通气畅,发酵快。

发酵达到的标准是:草料呈咖啡色,有发酵香味,无氨气,有弹性,质地柔软,草一拉就断,PH值7-
7.5。

三、播种与覆土
1、准备工作。

在播种前1-2天,将发酵好的草料摊开,让其自然冷却,同时排走大量的氨气及其它有害气体,否则会对菌丝的生长带来极大的害处。

2、消毒灭菌。

播种前一天然后用生石灰在厢面和培养料上各撒上一层,杀灭其他杂菌。

3、厢面准备。

用石灰放线,厢面宽80
公分,厢沟50公分。

围沟深30公分宽20
公分,要整块贯通,厢沟深20公分宽50公
分,要做到沟沟相通。

4、播种方法。

草料铺10-12公分厚时
撒第一层菌种,再铺10公分时撒第二层菌
种。

播种量掌握在1-1.3瓶菌种每平方米,
每亩有效面积400平方米,需菌种400-
500瓶。

5、覆土盖草帘。

地栽双孢蘑菇的覆土
一般先用1%的石灰水喷洒消毒后才可使
用。

覆土的最佳时间为播后7-10天进行,
当菌丝长满面料并且向下长到三分之一时
即可。

覆土时,在离厢面10公分处,将厢间
过道挖50公分宽20公分深的厢沟,将挖
起来的土块打碎成8-20毫米的土颗粒进
行覆盖,覆土厚约为3-4公分。

然后覆盖草
帘,所用的草帘使用整齐的稻草编制的,在
加盖草帘时,草兜应朝下,草梢朝向厢中,
两块草帘对压,顶部呈屋脊形,利于排水。

四、出菇与管理
1、出菇前水分管理。

播种后28-33天
菌丝生长阶段。

当菌丝大面积长到覆土层
二分之一时,要保护土层湿润。

待菌丝长到
土层五分之四时就可喷出菇水,喷水时厢
边重喷,厢中轻喷少喷。

标准是土层湿润,
水不下漏为宜,喷水5-10分钟后再盖上草
帘。

温度高时在下午喷水,温度低时在中午
喷水。

2、温度调节。

气温高时只盖草帘不盖
膜,温度偏高时于无风的傍晚可揭膜降温,
第二天早上再盖上;气温低时,即白天13-
15℃,晚上6-8℃,在草帘上加盖薄膜,但在
中午应揭膜通风。

冬季气温降至零度以下,
双孢蘑菇将停止生长,这时就要进行越冬
保温。

在大寒前后刮大风下大雪时将薄膜
换至草帘以下,草帘压在薄膜上。

不刮风不
下雪,没有强烈的寒潮时双孢蘑菇的菌丝
仍在生长,这时草帘放在最底层,薄膜盖在
草帘上,以免影响出菇质量。

到了春季要及
时揭膜喷水。

当气温回升至白天13-15℃,
晚上6-8℃时许将草帘换到底层,薄膜盖
在草帘上面。

如果表面土层呈现白色,则需
要喷水,厢面少喷厢边多喷,土表湿润水不
下漏为宜。

后期高温管理:清明节前后,当
气温升到白天18-20℃,只盖草帘不盖薄
膜,水分适当多些,以土粒捏的扁,搓得圆,
不粘手为宜。

总之,春季不能过干或过湿,
白天少通风,晚上多通风。

五、采收与加工
1、鲜菇的分级。

一级菇菇盖直径
1.5-4公分,菌柄长度0.5-1公分,菇体含
水正常,新鲜洁白,菇形完整饱满,菌柄处
切口平整,无泥根,无病斑,无虫蛀,无机械
损伤,无异味。

二级菇4-5公分,菌柄长不
超过1公分,新鲜洁白夹杂少量畸形菇,薄
皮菇。

三级菇菌盖直径5-7公分,菌柄长
度不超过1公分,新鲜色泽正常,但菌褶不
变黑,不开伞。

其余的则为等外菇。

2、采菇时间。

一般在清晨或下午进行,
要做到随采随摘,以采一级菇为主。

3、采收方法。

采收时用手捏住菌盖轻
轻旋转采下,避免带动周围的小菇和影响
土壤菌丝的生长,采摘后立即用小刀削去
泥根部分,菌柄留1公分,垂直平整切去。

采摘丛菇时,先将整丛拔起,然后用小刀分
别切下。

4、盐渍加工。

双孢菇盐渍菇生产工艺:
原材料(鲜菇)的验收—初分级—清洗—预
煮杀青—冷却—再分级—加盐腌制—装桶
存放—半成品出售。

六、病虫害防治
地栽双孢蘑菇只要是不重茬种植,一
般情况下病虫害发生很少。

现介绍几种常
见防除方法:
1、鬼伞。

鬼伞是一种杂菌,其繁殖能力
强,一旦发生会导致培养料温度急剧上升,
影响菌丝生长,且大量消耗养分,从而使双
孢蘑菇产量下降。

鬼伞孢子大量存在于粪
堆和霉变的稻草上,在高温高湿的酸性环
境下,特别是培养料中有较多的氨气存在
的时候极易发生。

防治方法:防治鬼伞发生
应从培养料打堆发酵阶段入手。

应先将稻
草、畜粪晒干杀死鬼伞孢子,在翻堆过程中
一定要将外面的翻入堆中心,发酵产生的
高温可杀死孢子。

大量发生时,只能采取人
工摘除。

2、死菇现象。

有气温因素、水分因素、
病虫因素、施药加肥不当、操作不当等原因
引起。

一定要分析原因,采取相对应的措施
及时处理。

3、地雷菇。

通常在培养料内发生,长大
后破土顶泥而出。

主要是培养料内混有土
粒。

4、硬开伞。

主要原因是昼夜温差太大
形成的。

5、水锈斑。

双孢蘑菇喷水后,水滴滞留
在菇体表面,蒸发变慢,待水滴在菇体表面
凝结时,便会出现铁锈色斑点,故称铁锈
斑。

可以通过加强喷水后的通风来解决。

(作者单位:432625湖北省安陆市孛
畈镇农技中心)
双孢蘑菇露地栽培技术
汪建权
45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