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八上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将比喻句组成的 小诗——《眼睛》, 并且有感情地朗读。
• 这道目光像黑豹那样 • 这道目光像程亮的钢刀那样 • 这道目光像枪弹穿透伪装的甲胄那样 • 这道目光像金刚刀切开玻璃一样 • 这对眼睛是手术刀 • 这对眼睛是X光 • 这对眼睛是寒光四射的匕首 • 这对眼睛像一只猎鹰从高空朝一只胆怯的
耗子俯冲下来—— • 把每一片虚假的伪装扯掉 • 把所有的浅薄的信条撕烂
• 这就是托尔斯泰的眼睛—— • 这是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 • 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 它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 • 然后发射出准确无误的频波 • 它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 • 它全面揭示出广袤无垠的宇宙 • 它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我地注视上帝 • 它摧毁着一切的虚无
斯蒂芬·茨威格
• 他生前放弃了自己的贵族身份和生活方式, 他死后更是安静而朴素,在他家乡的森林 中无声的长眠,坟前没有墓碑,没有十字 架,没有墓志铭。
• 奥地利传记作家茨威格说“他的墓成了世 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 坟墓。”保护他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 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
列夫·托尔斯泰
• 温馨提示:
生平事迹的简要概括 人物品质的热情赞美
关于墓志铭
------人生最后的休止符
卢梭: “睡在这里的是一个热爱自然和真理的人。”
马克-吐温: “他观察着世态的变化,但讲述的却是人间 的真理。”
贝多芬: “他总是以他自己的一颗人类的善心对待所 有的人
大文豪萧伯纳的墓志铭:
“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还 是一定会发生。”
托尔斯泰是茨威格“从心底 深深热爱”的作家,他的“出类拔 萃,超越了人类一切平庸”的伟大, 令茨威格“折服”。
作者在课文前半部分极力描写托尔
斯泰平庸丑陋的外表, 这对塑造人
物形象有何作用?
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通过 外形的丑陋、平庸反衬他灵魂的 高贵、眼睛的精美。
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
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 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 “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 盾?你认为托尔斯泰究竟是幸福还是不 幸?
• 一位世界文豪,他长相平平,甚至有些蒙昧阴沉, 但依靠一双锐利异常的眼睛,揭示了文坛宇宙的 广袤无垠,丝毫不留恋曾经拥有的荣华,那灵魂 之光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
• 他,为其理想,舍弃富贵,众叛亲离。此后生命 变得一片荒芜。它,神秘辽远、寂静,但他并未 放弃与国民同呼吸共命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期盼黎明的出现。洞察世事的眼睛,成功将文字 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为文学世界再次创造奇 迹!
斯蒂芬·茨威格 (1881—1942),奥地利 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
他的写作成就以小说 和人物传记见著。代 表作有小说《最初的
经历》、《一个陌生 女人的来信》等;传 斯蒂芬·茨威格
记《三位大师》、 《罗曼·罗兰》等。
读课文1到5自然段,评价托尔斯泰 的外貌特点。
评价的格式为:托尔斯泰长得 —— ————————————,因为他 — ————————。
4.心灵纯洁的人, 生活充满甜蜜 和喜悦。
5.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 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6.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 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
说一说 写一写
经历了这次拜 访托尔斯泰的大起 大落的心灵之旅, 此刻,你的心情又 如何呢?如果你正 站在托尔斯泰墓前, 请你为这位伟大的 人物写几句墓志铭。
一是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 二是他和普通人一样,混在人堆里分辨不出来。
作用:写他脸相平庸既是对他外貌作真实的刻画, 也是为了说明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与 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 的高贵。
读一读 改一改
1、 速读第六到八自 然段,寻找提取出 表达托尔斯泰眼神 锐利的比喻句,
• 跳读第七自然段,找出表 达托尔斯泰精神愉悦的短 语,老师把这些短语组成 小诗,学生朗读体会托尔 斯泰眼睛里蕴藏着丰富的 感情
柔和的目光 粲然的笑意 涟涟的热泪
和蔼的笑容 神奇的星光 闪闪的发光
整合第八自然段的部分精彩 文字,改写小诗。
温馨提示: 1、找出写眼睛的威力的句子 2、组成排比句 3、改写成诗歌
它把虚假的伪装扯掉
• 它把浅薄的信条撕烂 • 它甚至锋刃无情 • 直戳要害 • 刺中了自己主人的心窝
这一部分为什么大肆铺 排着力表现他的眼睛?
因为眼睛是心灵之窗,托尔斯泰丰富的精神世界 ,通过眼睛充分的表现出来。
作者对托尔斯泰的眼睛的描写,含蓄地揭示了托 尔斯泰作为伟大的文学家,对他所处的时代作出 准确、深入、全面地描绘,成为时代的代言人。
对托尔斯泰的一些评价
他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列宁
他是十九世纪俄国的巨人。
——鲁迅
他是空前绝后的艺术大师。
——陀思妥耶夫斯基
列夫·托尔斯泰名言
1.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 分沉重的工作。
2.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 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3.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 动物的生活。
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须发特点: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 面部轮廓: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面部表情: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阴影,滞留着愚钝压抑 长相平平:对他来说,穿这件大衣,还是那件大衣,都没
什么不合适
这一部分对托尔斯泰的肖像描写,突出了 那两个方面的特点?它们分别对塑造人物 形象有什么作用?
“幸福”与“不幸”
“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常是痛苦 的,这是智者的痛苦,如果他既 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痛苦将是 双倍的。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 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 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 的原因,并努力去改变它,但总 是事与愿违,这才是他自己最大 的痛苦与不幸。但他把宝贵的精 神财富留给后人,他又是伟大而 幸福的。
(1828—1910)
19世纪俄国最 伟大的作家
·
列 夫 托 尔 斯 泰
·
列 夫 托 尔 斯 泰
·
列 夫 托 尔 斯 泰
列 夫
·
[]
托
尔
俄 国
斯 泰
“世间最美的坟墓”
托尔斯泰主要作品
1863—1869年发表《战争与和平》(长篇小说) 1873—1879年发表《安娜·卡列尼娜》(长篇小说) 1889—1899年发表《复活》(长篇小说)
大作家海明威的墓志铭:
“恕我不起来了!”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的精力, 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后35位,是当时世界 上最精确的圆周率数值。在他的墓碑上就 刻着:
“π= 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50 288”。
• 他长相平平,却有一双锐利异 常,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他 出生贵族,却遭到国人驱逐, 众叛亲离;而他却让俄国《复 活》,让世界了解《战争与和 平》,他就是19世纪令人敬佩 的世界文豪——列夫·尼克拉耶 维奇·托尔斯泰。
•
他具有最犀利的眼光,他是
能够看清真相的人,他是一个可以
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的
人。他仅仅拥有一张平凡得普照通
的脸,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共命
运,而永远流浪的天才灵魂,竟然
在他的身上找到了一席之地,虽然
他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
的那一份幸福。
• 沧桑的面孔却有着天才的灵魂, 锐利的双眼代表着高超的境界。 他的笔是一把利剑,直直劈开 世人冷漠的面具;他的文字是 一曲小调,婉转唤醒世人愚钝 的良知。站起来,他是高耸入 云的乌拉尔山;倒下去,他是 深远悠长的伏尔加河。
• 这道目光像黑豹那样 • 这道目光像程亮的钢刀那样 • 这道目光像枪弹穿透伪装的甲胄那样 • 这道目光像金刚刀切开玻璃一样 • 这对眼睛是手术刀 • 这对眼睛是X光 • 这对眼睛是寒光四射的匕首 • 这对眼睛像一只猎鹰从高空朝一只胆怯的
耗子俯冲下来—— • 把每一片虚假的伪装扯掉 • 把所有的浅薄的信条撕烂
• 这就是托尔斯泰的眼睛—— • 这是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 • 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 它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 • 然后发射出准确无误的频波 • 它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 • 它全面揭示出广袤无垠的宇宙 • 它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我地注视上帝 • 它摧毁着一切的虚无
斯蒂芬·茨威格
• 他生前放弃了自己的贵族身份和生活方式, 他死后更是安静而朴素,在他家乡的森林 中无声的长眠,坟前没有墓碑,没有十字 架,没有墓志铭。
• 奥地利传记作家茨威格说“他的墓成了世 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 坟墓。”保护他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 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
列夫·托尔斯泰
• 温馨提示:
生平事迹的简要概括 人物品质的热情赞美
关于墓志铭
------人生最后的休止符
卢梭: “睡在这里的是一个热爱自然和真理的人。”
马克-吐温: “他观察着世态的变化,但讲述的却是人间 的真理。”
贝多芬: “他总是以他自己的一颗人类的善心对待所 有的人
大文豪萧伯纳的墓志铭:
“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还 是一定会发生。”
托尔斯泰是茨威格“从心底 深深热爱”的作家,他的“出类拔 萃,超越了人类一切平庸”的伟大, 令茨威格“折服”。
作者在课文前半部分极力描写托尔
斯泰平庸丑陋的外表, 这对塑造人
物形象有何作用?
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通过 外形的丑陋、平庸反衬他灵魂的 高贵、眼睛的精美。
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
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 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 “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 盾?你认为托尔斯泰究竟是幸福还是不 幸?
• 一位世界文豪,他长相平平,甚至有些蒙昧阴沉, 但依靠一双锐利异常的眼睛,揭示了文坛宇宙的 广袤无垠,丝毫不留恋曾经拥有的荣华,那灵魂 之光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
• 他,为其理想,舍弃富贵,众叛亲离。此后生命 变得一片荒芜。它,神秘辽远、寂静,但他并未 放弃与国民同呼吸共命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期盼黎明的出现。洞察世事的眼睛,成功将文字 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为文学世界再次创造奇 迹!
斯蒂芬·茨威格 (1881—1942),奥地利 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
他的写作成就以小说 和人物传记见著。代 表作有小说《最初的
经历》、《一个陌生 女人的来信》等;传 斯蒂芬·茨威格
记《三位大师》、 《罗曼·罗兰》等。
读课文1到5自然段,评价托尔斯泰 的外貌特点。
评价的格式为:托尔斯泰长得 —— ————————————,因为他 — ————————。
4.心灵纯洁的人, 生活充满甜蜜 和喜悦。
5.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 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6.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 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
说一说 写一写
经历了这次拜 访托尔斯泰的大起 大落的心灵之旅, 此刻,你的心情又 如何呢?如果你正 站在托尔斯泰墓前, 请你为这位伟大的 人物写几句墓志铭。
一是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 二是他和普通人一样,混在人堆里分辨不出来。
作用:写他脸相平庸既是对他外貌作真实的刻画, 也是为了说明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与 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 的高贵。
读一读 改一改
1、 速读第六到八自 然段,寻找提取出 表达托尔斯泰眼神 锐利的比喻句,
• 跳读第七自然段,找出表 达托尔斯泰精神愉悦的短 语,老师把这些短语组成 小诗,学生朗读体会托尔 斯泰眼睛里蕴藏着丰富的 感情
柔和的目光 粲然的笑意 涟涟的热泪
和蔼的笑容 神奇的星光 闪闪的发光
整合第八自然段的部分精彩 文字,改写小诗。
温馨提示: 1、找出写眼睛的威力的句子 2、组成排比句 3、改写成诗歌
它把虚假的伪装扯掉
• 它把浅薄的信条撕烂 • 它甚至锋刃无情 • 直戳要害 • 刺中了自己主人的心窝
这一部分为什么大肆铺 排着力表现他的眼睛?
因为眼睛是心灵之窗,托尔斯泰丰富的精神世界 ,通过眼睛充分的表现出来。
作者对托尔斯泰的眼睛的描写,含蓄地揭示了托 尔斯泰作为伟大的文学家,对他所处的时代作出 准确、深入、全面地描绘,成为时代的代言人。
对托尔斯泰的一些评价
他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列宁
他是十九世纪俄国的巨人。
——鲁迅
他是空前绝后的艺术大师。
——陀思妥耶夫斯基
列夫·托尔斯泰名言
1.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 分沉重的工作。
2.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 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3.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 动物的生活。
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须发特点: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 面部轮廓: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面部表情: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阴影,滞留着愚钝压抑 长相平平:对他来说,穿这件大衣,还是那件大衣,都没
什么不合适
这一部分对托尔斯泰的肖像描写,突出了 那两个方面的特点?它们分别对塑造人物 形象有什么作用?
“幸福”与“不幸”
“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常是痛苦 的,这是智者的痛苦,如果他既 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痛苦将是 双倍的。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 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 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 的原因,并努力去改变它,但总 是事与愿违,这才是他自己最大 的痛苦与不幸。但他把宝贵的精 神财富留给后人,他又是伟大而 幸福的。
(1828—1910)
19世纪俄国最 伟大的作家
·
列 夫 托 尔 斯 泰
·
列 夫 托 尔 斯 泰
·
列 夫 托 尔 斯 泰
列 夫
·
[]
托
尔
俄 国
斯 泰
“世间最美的坟墓”
托尔斯泰主要作品
1863—1869年发表《战争与和平》(长篇小说) 1873—1879年发表《安娜·卡列尼娜》(长篇小说) 1889—1899年发表《复活》(长篇小说)
大作家海明威的墓志铭:
“恕我不起来了!”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的精力, 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后35位,是当时世界 上最精确的圆周率数值。在他的墓碑上就 刻着:
“π= 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50 288”。
• 他长相平平,却有一双锐利异 常,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他 出生贵族,却遭到国人驱逐, 众叛亲离;而他却让俄国《复 活》,让世界了解《战争与和 平》,他就是19世纪令人敬佩 的世界文豪——列夫·尼克拉耶 维奇·托尔斯泰。
•
他具有最犀利的眼光,他是
能够看清真相的人,他是一个可以
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的
人。他仅仅拥有一张平凡得普照通
的脸,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共命
运,而永远流浪的天才灵魂,竟然
在他的身上找到了一席之地,虽然
他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
的那一份幸福。
• 沧桑的面孔却有着天才的灵魂, 锐利的双眼代表着高超的境界。 他的笔是一把利剑,直直劈开 世人冷漠的面具;他的文字是 一曲小调,婉转唤醒世人愚钝 的良知。站起来,他是高耸入 云的乌拉尔山;倒下去,他是 深远悠长的伏尔加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