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格玛管理黑带考试知识要点审批稿
中国质量协会六西格玛资深黑带(MBB)知识大纲
中国质量协会六西格玛资深黑带(MBB)知识大纲(试行)一、六西格玛管理的组织与推进A. 六西格玛核心理念与管理要素1、六西格玛管理核心理念(理解)理解六西格玛管理的核心理念。
2、六西格玛管理要素(分析)理解并掌握《六西格玛管理评价准则》(GB/T 36077-2018)提出的六西格玛管理要素与要求;3、六西格玛与其他管理模式(分析)了解六西格玛管理与卓越绩效模式等其他管理模式的区别与联系,掌握将六西格玛管理与其他管理模式有效结合的方法。
B. 六西格玛领导力1、最高管理者的承诺(理解)理解组织最高管理者的承诺对六西格玛推进的重要作用;2、获得领导承诺(分析)掌握将领导承诺传递到组织各个层级的方法;3、六西格玛管理组织架构(应用)掌握六西格玛管理组织架构建立的方法和最佳实践;4、MBB 在组织中的角色和职责(理解)理解资深黑带(MBB)在推进六西格玛管理中的角色、职责与作用。
C. 六西格玛管理的规划和部署1、六西格玛管理的导入和推进(了解)了解导入六西格玛管理的过程,掌握精益六西格玛推进各阶段的特征与主要工作内容;2、六西格玛管理部署与策划(应用)掌握六西格玛管理部署与策划方法,包括:组织架构与关键资源的部署及开发、阶段目标设立、阶段工作的策划、实施过程监控、绩效测量与评估等。
D. 文化变革1、六西格玛价值观与文化特征(理解)理解六西格玛价值观与文化特征,及其对组织文化的影响;2、实施六西格玛的阻碍因素(理解)掌握识别阻碍六西格玛管理实施的各种因素的方法;3、变革管理(分析)掌握消除文化变革壁垒与实施变革管理的方法。
二、战略与流程管理A. 战略1、战略制定(了解)理解组织愿景、使命、价值观,掌握基于组织愿景与使命的战略制定过程;理解分析评价组织的战略环境,预测环境变化对组织战略的影响以及识别潜在风险的方法(如:SWOT分析);2、战略目标与行动计划(理解)了解战略目标及行动计划的制定过程与方法(如: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 等)。
CAQ六西格玛黑带考试重点知识点整理-(part2)
c
c+3 c
u
u+3 u/n
LCL
X − A2R D3R X − A3S
B3S
n p − 3 n p(1− p) p − 3 p(1− p) / n
c−3 c u−3 u/n
n≧2
u圖
c或u 圖 p 圖 p或np圖 I-MR圖 X-R圖 X-S圖
管制界線公式
管制圖
分類
X
X −R
R
X
X −S
S
不良品
☆ np (不良數) p (不良比例)
缺陷
☆ c (缺陷數) u (缺陷比例)
CL
UCL
X
X + A2R
R
D4R
X
S
np p
X + A3S
pB4S lan p + 3 n p(1− p) Rap + 3 p(1− p) / n
卡方檢定
方差檢定
2 Variance Test for equal variance
比較兩個母體間的變異數, 是否有顯著差異 比較三群以上的母體間, 其變異數是否有顯著差異
1. F檢定(正態分佈) 2. Levene’s 檢定
(非正態分布)
1. F檢定(正態分佈) 2. Levene’s 檢定
(非正態分布)
比較兩因子多水平(群體), 其均 值是否有顯著差異
Yes
Yes
B
F
C
Balanced ANOVA
Fully Nested ANOVA
GLM
1. 比較多因子多水平(群體), 其均值是否有顯著差異
2. 計算變異數成分
1. 比較多因子多水平(群體), 其均值是否有顯著差異
CAQ六西格玛黑带考试重点知识点整理- part1(1)
×1.41⎥⎥ ⎦
偏倚(Bias)
Bias = 量測平均值 - 真值
线性度(Linearity)
Linearity = | 斜率b | × 6 σ Overall
稳定性
使用管制图确认
合格标准 NDC ≥ 5 1 Sample T 检定, P-Value > 0.05 (Bias 不可显着) 线性度越小则测量系统越好
矩阵图 优先矩阵图 过程决策程序 图 (PDPC)
网络图
PERT 图 (网络图一种)
从问题的各种关系中找出成对要素, 并按数据 上矩阵的形式, 把问题及与其有对应关系的各 个因素按行和列排成图, 并在其交点处标出两
p 者之间的关系, 从中确定关键点的方法。
区分优先次序是指按照重要性的不同进行安排
la 或者处理。是树图和矩阵图的结合, 可以帮助
p (SNR)的概念
3. 新产品开发过程三阶段:系统设计, 参数设计, 容差设计
ala主要工作 R 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成功推行六西格玛管理并获得丰硕成果的企业都拥有
来自高层的高度认同、支持参与和卓越领导。
以战略视角对六西格玛管理进行全面的战略部署、项目策划及目标确定、资 源分配与过程监控, 最终对六西格玛活动整体负责。
2. 专案交接
统计过程控制
防差错措施
FMEA 测量系统分析
过程能力指数 标准操作程序(SOP) 过程文件控制
过程绩效度量指标 数据类型
指标
单位缺陷数
机会缺陷数
公式
DPU
=
檢測發現的缺陷數 抽測的單位產品數
DPO =
缺陷數
產品數 × 單位產品的平均缺陷機會數
离散型 连续型
六西格玛黑带考试知识点硬货
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团队, 共同协作解决问题,实现共同
目标。
六西格玛的组织文化
开放和透明
鼓励员工分享想法、意见和问题,促进信息 的自由流通。
学习和创新
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和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 的市场环境。
激励和认可
对员工的贡献和成就给予认可和奖励,激发 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领导力
培养和发展具有六西格玛思维和技能的领导 力,推动组织变革和发展。
它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关注流程改进 和持续改进,通过数据和事实驱动的 管理方法,实现卓越的商业成果。
六西格玛的核心价值观
顾客至上
始终关注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并将其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质
量要求。
追求卓越
不断寻求改进机会,并努力实 现卓越的业绩和成果。
数据驱动
基于数据和事实进行决策,运 用统计分析工具和方法来解决 问题。
用于持续改进流程,包括Plan( 计划)、Do(执行)、Check( 检查)和Act(行动)四个阶段。
DMAIC模型
用于实施六西格玛项目,包括定 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五 个阶段。
03
六西格玛实施流程
六西格玛实施流程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4
六西格玛项目管理
项目选择与立项
项目来源
选择改进机会最大的项目,通常来源于 客户反馈、内部流程问题、质量目标等 。
六西格玛黑带考试知识点硬 货
汇报人: 202X-12-28
目 录
• 六西格玛简介 • 六西格玛工具与技术 • 六西格玛实施流程 • 六西格玛项目管理 • 六西格玛在企业的应用与价值
01
六西格玛简介
六西格玛的定义
六西格玛是一种追求卓越的管理理念 和系统方法,旨在通过减少变异和缺 陷,提高产品质量和过程能力。
六西格玛管理知识(9个 doc)5
六西格玛管理知识(9个 doc)5六西格玛注册黑带知识大纲(一)六西格玛注册黑带知识大纲(试行)I. 在全企业的部署(9个问题)A. 企业概况1. 六西格玛价值观理解六西格玛对组织的价值,它的理念、目标和定义。
(理解)2. 业务系统和过程理解并区分业务系统与过程之间的关系。
(理解)3. 过程输入、输出和反馈描述过程的输入、输出和反馈对整个系统的影响。
(理解)B.领导1. 企业领导理解在六西格玛推进过程中领导的角色(例如资源、组织架构)。
(理解)2. 六西格玛角色和责任理解黑带、黑带大师、绿带、倡导者、执行领导者和过程所有者等的角色和责任。
(理解)C.组织的目标量指标的;比较和对比能力,复杂性和控制;管理驱动企业决策的六西格玛绩效量度值的使用(如PPM,DPMO,DPU,RTY,COPQ 等)。
(分析)2. 水平对比(Benchmarking)理解水平对比的重要性。
(了解)3. 财务收益理解并展示一个项目的财务量度指标和其他收益(软的和硬的);理解并使用基本财务模型(如NPV、ROI);描述、应用、评估和解释质量成本的概念,包括质量成本分类、数据采集和报告等。
(应用)III. 项目管理(15个问题)A.项目章程和计划1. 章程/计划要素比较、选择和解释一个项目章程和计划的要素。
(分析)2. 策划工具使用甘特图、PERT图、策划树等工具策划项目。
(应用)3. 项目文档使用电子表格、分层卡、阶段性评审、管理评审和向管理层演说等方法创建数据与事实驱动的项目文档。
(综合)4. 章程商定创建和商定章程内容,包括项目目标、范围、边界、资源、项目转移和项目关闭。
(分析)B.团队领导1. 创建团队了解创建团队的要素及其为什么重要:清晰的目的、目标、承诺、基本原则、团队成员的角色和责任、时间表、管理层的支持和团队授权。
(应用)2. 选择团队成员选择具有适宜技能的团队成员(如自主型的、技术/主题专家),创建拥有合适的成员数量和代表性的团队。
黑带考试复习资料(第1-10章)
⿊带考试复习资料(第1-10章)第⼀章六西格玛管理概论1、质量概念的演进(P3)产品质量→产品和服务质量→产品、服务和过程质量→产品、服务、过程和体系的质量2、质量概念中客体的演进(P3)符合性质量→适⽤性质量→顾客及相关综合满意的质量3、质量管理的发展(P4)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质量管理阶段4、质量⼤师的贡献(P6)①费根堡姆:⾸先提出了全⾯质量管理的概念。
②克劳斯⽐:确⽴了“第⼀次就把事情做对”和“零缺陷”的理论。
③休哈特:创⽴了统计过程控制(SPC)理论,提出世界上第⼀张控制图;休哈特的PDCA循环的观点被戴明等⼴泛运⽤。
④戴明:戴明质量战略的核⼼就是使⽤统计质量控制来识别变异的特殊原因和偶然原因;戴明质量管理14要点。
⑤朱兰:《朱兰质量⼿册》;朱兰质量管理三部曲(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
⑥⽯川馨:因果图的发明者,质量管理⼩组(QCC)的奠基⼈之⼀。
⑦⽥⼝⽞⼀:“⽥⼝⽅法”的创始⼈;提出三阶段设计的思想(系统设计、参数设计、容差设计)。
5、六西格玛的起源和发展(P9)摩托罗拉→联合信号→通⽤电⽓→全世界6、六西格玛管理的作⽤(P15)①问题解决和成本降低:解决困扰公司的重要⽽复杂的难题,降低不良质量成本②⽂化变⾰:建⽴持续改进和创新的企业⽂化,消除沟通壁垒③战略实施:全⾯提升公司的核⼼竞争⼒和经营管理成熟度④员⼯发展:培养下⼀代领导者,促进员⼯职业发展7、⾼层领导在六西格玛管理中的作⽤(P21)⾼层领导要指导制定六西格玛推⾏的计划,选择倡导者,分派使⽤资源,安排政策⽀持六西格玛⾏动,并把六西格玛管理与企业不断发展的战略⽬标相结合。
具体作⽤包括:①制定2~5年的六西格玛战略⽬标②授权⼀个推进⼩组③制定推进⽅案④领导层亲⾝参与8、六西格玛价值观(P22)六西格玛价值观亦是六西格玛的理念、哲学,包括①以顾客为中⼼②基于数据和事实的管理③聚焦于过程改进④有预见的积极管理⑤⽆边界合作⑥追求完美,容忍失败9、企业战略制定和部署(P24)①战略制定:⼀般采⽤SWOT分析(优势、劣势、机会、威胁)②战略部署:采⽤平衡计分卡(包括四套指标:财务、顾客、内部过程、学习与成长)10、六西格玛组织机构(P29)①⾼层领导:(见7)②倡导者:发起和⽀持⿊带项⽬,是六西格玛管理的关键⾓⾊。
六西格玛注册黑带知识大纲
六西格玛注册黑带知识大纲1. 引言•六西格玛注册黑带是六西格玛质量管理体系的最高级别认证,具备深入的六西格玛知识和技能。
•本文档将介绍六西格玛注册黑带的知识要点和能力要求,帮助候选人理解并准备此认证。
2. 六西格玛概述•六西格玛是一种质量管理方法,旨在通过减少缺陷和变异性来提高组织的绩效。
•六西格玛采用数据驱动和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方法,追求极高的过程能力和质量水平。
3. 六西格玛注册黑带的能力要求3.1 组织管理与领导能力•理解组织的战略目标,并能将六西格玛方法与战略目标相结合。
•具备管理团队和项目的能力,能够促进团队合作和跨部门合作。
3.2 六西格玛工具与技术应用能力•熟练掌握六西格玛的核心工具和技术,如DMC(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方法、统计分析等。
•能够选择和应用适当的工具来解决问题和改进业务流程。
3.3 数据分析和统计能力•具备良好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发现问题和机会。
•熟悉统计学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统计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
3.4 项目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管理六西格玛项目,包括项目计划制定、资源分配、进度控制等。
•具备风险管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能够应对项目中的挑战和障碍。
3.5 培训和教练能力•能够培训和教练团队成员,提升其六西格玛知识和技能。
•具备有效沟通和解释复杂概念的能力,能够将六西格玛理论和方法传授给他人。
4.1 资格要求•完成六西格玛注册绿带和黑带课程的培训。
•具备一定的项目经验和实践经验。
4.2 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包括六西格玛理论和方法、工具与技术应用、数据分析和统计、项目管理及培训教练能力等方面的知识。
4.3 考试形式•考试为闭卷形式,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案例分析题等。
4.4 认证结果与维持•考试合格者将获得六西格玛注册黑带认证。
•认证持续有效期为三年,持证人需要每三年进行重新认证或参加持续教育。
•六西格玛注册黑带是质量管理领域的专业认证,能够为个人的职业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中国质量协会六西格玛黑带考试大纲
中国质量协会注册六西格玛黑带考试大纲I. 在全企业的展开(7)A. 组织的价值观1. 六西格玛价值观理解六西格玛的组织价值和它的理念、目标和定义。
(理解)2. 业务系统和过程理解和区别业务系统和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理解)3. 过程输入、输出和反馈描述过程的输入、输出和反馈对整个系统的影响。
(理解)B. 领导能力1.领导理解在六西格玛推进过程中领导的角色(例如资源、组织架构)。
(理解)2.六西格玛角色和责任理解黑带、黑带大师、绿带、倡导者、执行领导者和过程所有者等角色。
(理解)C. 组织的目标理解关键驱动因素;理解关键度量指标/平衡记分卡。
(理解)1.把项目与组织目标相联系描述项目选择过程,包括知道何时使用六西格玛改进方法(DMAIC),而不是使用其他的解决问题的工具,并且确保项目与组织目标相联系。
(理解)2.风险分析描述战略型风险分析的目的和益处,如SWOT、情景策划,包括在一个项目或过程中优化的要素可能导致对整个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理解)3.闭环评价和知识管理对达到目标的项目进行文件化,将获得的经验和教训进行管理,以便识别新的机会。
(理解)D. 六西格玛与质量管理发展史了解六西格玛中使用的持续改进工具的起源(如戴明、朱兰、休哈特、石川馨、田口等)。
(理解)II. 过程管理(7)A. 过程与职能的视角1.过程要素理解过程的组成部分和界线。
(分析)2.所有者和相关方识别过程的所有者,内部和外部顾客及其他相关方。
(分析)3.项目管理与益处理解管理项目与使项目给经营带来最大利益之间的区别。
(分析)4.项目测量建立关键绩效度量指标和适宜的项目文档。
(分析)B. 顾客的声音1.识别顾客细分顾客使之适合于每一特定的项目;列出每一细分的顾客中受项目影响的顾客;展示一个项目如何影响内部和外部顾客;认识到顾客忠诚度对组织财务绩效的影响。
(分析)2.收集顾客数据运用多种方法收集顾客的反馈(调查、焦点小组、访问、观察等)并且理解每一种方法的优劣势;知晓使调查、访问和其他反馈工具有效的关键要素;审查问题清单以确保完整性(避免偏差、模糊不清等)。
六西格玛黑带考试知识
13
六西格玛的管理含义 六西格玛管理有三层含义
六西格玛目标 使过程趋于目标值并减少波动,追求零缺陷,追求完美
六西格玛方法 六西格玛在方法层面强调系统集成与创新。它是一套系统的业务改进方 法体系,其工具和方法包括现代质量管理技术、应用统计技术、信息技 术等
六西格玛文化和战略 将六格玛价值观和改进方法融入企业文化,列为企业的战略,提升企业 战略执行力,促进组织完成其使命,实现其愿景和战略目标
验证改进效果
建立控制计划
常用工具和技术
CTQ树图 SIPOC图
QFD
排列图 力场图 项目管理
流程图
MSA
过程能力指数 水平对比法
检查表
抽样计划
头脑风暴法
因果图与树图
CE矩阵与FMEA VSM与可靠性分析
假设检验与方法分析 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与回归分析 矩阵筛选法
拉动与连续流 5S与SMED
防呆与可靠性
A. 探测性数据分析 和过程分析 B. 假设检验 C.方差分析 D.列联表 E.非参数检验 F.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VII.六西格玛改进方法和工具 —— 改进(18)
A. 试验设计基础 B. 单因子试验设计与分析 C. 全因与部分因子试验设计与分析 D.响应曲面设计与分析 E.稳健参数设计 F.混料设计与分析 G.调优运算
2
I. 六西格玛管理概论(7)
A. 六西格玛管理的发展 B. 六西格玛的概论和作用 C. 六西格玛管理的领导、文化和战略 D. 六西格玛管理的组织和推进 E .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论
II. 六西格玛与过程管理(7)
A. 过程管理基础 B. 顾客需求分析 C. 经营结果
III.六西格玛项目管理(12)
六西格玛管理黑带考试知识要点(必背)
六西格玛管理黑带考试知识要点(必背)六西格玛管理黑带考试知识要点红皮书整理序言:为帮助大家学习和掌握六西格玛管理知识,加深对六西格玛管理知识的认识,从容应对考试。
以红书《六西格玛管理》为基础,适当参照蓝书《六西格玛管理统计指南-MINITAB使用指南》,编撰了这篇《知识要点》。
所谓要点,即:主要的知识点,重要的概念、公式和方法、可能的考点以及重难点。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裨益。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第一至第四章、第九第十章的多选题会多一些,而历次考试丢分较多的往往是多选题。
第一章六西格玛管理概论 1.1六西格玛管理的发展 1.1.1质量概念的演进和质量管理的发展 1.质量概念的演进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ISO9000:代)数理统计方法与质量管理结合,过程控制,形成了质量的预防性控制与事后检验相结合的管理方式。
代表人物:休哈特(W.A.Shewhart):统计过程控制(SPC)道奇(H.F.Dodge)、罗米格(H.G.Romig):抽样检验。
(3)全面质量管理(TQC)阶段(1960-)全员、全企业、全过程和多样化的方法。
代表人物:费根堡姆、朱兰、戴明、克劳士比、石川馨等。
费根堡姆(Feigenbaum)61年出版的《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需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一体的有效体系。
日本在代提出全公司质量管理(CWQC)、QCC、田口方法、5S管理、全面生产维护(TPM)、QFD、丰田生产方式(TPS)、老七种、新七种工具。
1979年克劳斯比《质量免费——确定质量的艺术》提出“零缺陷”理论。
1987年:ISO9000标准发布、六西格玛方法在摩托罗拉正式实施、《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提高法——“公共法案100-107”》,启动美国国家质量奖。
称为1987年三件大事。
六西格玛黑带考试知识点
1.正态分布X~N(μ,σ2)z=x−μσP(a<x<b)=ϕb−μσ−ϕa−μσP(|x|<a)=2ϕ(a)−1E(x)=1n∑x ini=1v ar(x)=1n−1∑(x i−x̅)2ni=1E(x+b) = E(x)+bV ar(x+b)=Var(x) E(a x) = a E(x)V ar(ax)=a2Var(x)2.二项分布B(n,p)p(x)=C n x p x(1−p)n−x E(x)=npvar(x)=np(1−p)3.泊松分布λ=D∕Up(x)=λxx!ⅇ−λE(x)=var(x)= λ1/ 62 / 64.超几何分布X~H(n,N,M) n,样本量;N,批量; M,批不合格品数;x,样本不合格数 p (x )=C N−M n−x C mx C Nn / p (x )=C N N−x C NME (x )=nMNvar (x )=n (N −n )N −1M N (1−MN)5.均匀分布 X~U(a,b)p (x )=1b −a,a <x <bE (x )=a +b2var (x )=(b −a )2126.指数分布x~E (λ) p (X≤x )=1−ⅇ−λxE (x )=1λvar (x )=1λ27.C p =% P V⁄% P T⁄3 / 68. C pkA =C pA −ΔA3σAΔA =μA −μ09.2pk pm k)(1σμ-+=M CC10. p (d )=ϕ(3C pk −6C p )+ϕ(−3C pk )11.分辨力Unit 测量值最小间距⋃nⅈt ≤m i n (6σ10,UsL −LsL10)n dc =⌊1.41∗σp σms ⌋=⌊√2σp2σm S2⌋12.P 图控制限UCL =p̅+3√p̅(1−p̅)√nLCL =p̅−3√p̅(1−p̅)√n13.C 图控制限UCL =C +3√c̅LCL =022pm -M *6)(μσ+-=LSLUSL C4 / 614.过程分布中心/偏移量2|M −μ|T =1−C pk C pM :均值;μ:规格中心15.二项分布概率C n x =n!(n −x )!P (x )=C n x p x (1−p)n−x16.决定系数/相关系数R 2=ss Ass TR a ⅆj2=1−SS E ∗(n −1)SS T ∗(n −m )n :样本数 m :自变量数17.卡方分布期望值=(行和*列和)/总和χ2=∑(f 0−f e)2f egj=1f 0:观测值 f e :期望值 18.T 值t =x̅−μσ√n ⁄19.中心值 M。
六西格玛黑带考试知识点
1.正态分布X~N(μ,σ2)z=x−μσP(a<x<b)=ϕb−μσ−ϕa−μσP(|x|<a)=2ϕ(a)−1E(x)=1n∑x ini=1v ar(x)=1n−1∑(x i−x̅)2ni=1E(x+b) = E(x)+bV ar(x+b)=Var(x)E(a x) = a E(x)V ar(ax)=a2Var(x)2.二项分布B(n,p)p(x)=C n x p x(1−p)n−x E(x)=npvar(x)=np(1−p)3.泊松分布页脚内容8λ=D∕Up(x)=λxx!ⅇ−λE(x)=var(x)= λ4.超几何分布X~H(n,N,M) n,样本量;N,批量;M,批不合格品数;x,样本不合格数p(x)=C N−Mn−x CmxC N n/ p(x)=C NN−xC N ME(x)=nMNvar(x)=n(N−n)N−1MN(1−MN)5.均匀分布X~U(a,b)p(x)=1b−a,a<x<bE(x)=a+b2页脚内容8var(x)=(b−a)2126.指数分布x~E(λ)p(X≤x)=1−ⅇ−λxE(x)=1var(x)=1λ27.C p=%PV⁄% P T⁄8.C pkAAΔA=μA−μ09.2pkpm k)(1σμ-+=MCCpm=C页脚内容810.p(d)=ϕ(3C pk−6C p)+ϕ(−3C pk)11.分辨力Unit 测量值最小间距⋃nⅈt≤m i n(6σ10,UsL−LsL10)n dc=⌊1.41∗σpms⌋=⌊√2σp2m S2⌋12.P图控制限UCL=p̅+3√p̅(1−p̅)√nLCL=p̅−3√p̅(1−p̅)√n13.C图控制限UCL=C+3√c̅LCL=014.过程分布中心/偏移量2|M−μ|T=1−C pkC p页脚内容8页脚内容8M :均值;μ:规格中心15.二项分布概率C nx =n!() P (x )=C n x p x (1−p )n−x16.决定系数/相关系数R 2=ss A ss TR a ⅆj2=1−SS E ∗(n −1)SS T ∗(n −m )n :样本数 m :自变量数17.卡方分布期望值=(行和*列和)/总和χ2=∑(f 0−f e)2egj=1f 0:观测值 f e :期望值18.T值t=x̅−μσ√n ⁄19.中心值 M。
六西格玛黑带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六西格玛黑带应掌握的根本知识数据收集与描述:1.1.数据的获取1.2.抽样举例1.3.集中趋势的描述1.4.离散程度的描述1.5.工程风险的度量与比拟你赢的可能性有多大:2.1.掷骰子的游戏2.2.顾客的风险是多大2.3.概率的几个计算公式2.4.概率决策树质量管理中的几个概率分布:3.1.离散型和连续型数据3.2.由上帝决定的变异3.3.二项分布3.4.过程产品合格率3.5.泊松分布3.6.正态分布3.7.正态分布与生产能力3.8.由样本推断总体.4.1.参数估计4.2.样本量确实定.优选--4.3.方差时求均值的置信区间4.4.方差未知时求均值的置信区间4.5.均值未知时求方差的置信区间检验你的承诺:5.1.检验的虚假性5.2.假设检验的几个步骤5.3.双侧检验5.4.单侧检验5.5.两类错误5.6.检验应用离散数据的卡方检验:6.1.卡方检验的本质6.2.卡方检验期望值的计算6.3.卡方检验的分析6.4.卡方检验的应用方差分析:7.1.方差分析的引入7.2.怎样得到 F 统计量7.3.方差分析的计算机输出7.4.单因素方差分析7.5.检验方差假设7.6.多因素方差分析7.7.对平方和分析的解释.优选--7.8.多变元分析相关分析.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定性数据的建模分析.对数线性模型根本理论和方法.Logistic.回归根本理论和方法六西格玛过程控制:1.1.什么是过程1.2.六西格玛过程1.3.核心过程1.4.DMAIC1.5.流程图1.6.过程控制1.7.过程控制方案1.8.统计过程控制1.9.缺陷与不合格错误检查:2.1.失败模式 FM2.2.影响分析 EA2.3.FMEA2.4.错误检查的使用2.5.错误检查的步骤.优选--2.6.防错技术2.7.措施方式2.8.措施举例2.9.考前须知寻找质量问题的直观工具:3.1.直方图3.2.调查表3.3.排列图3.4.趋势图3.5.散布图3.6.相关图3.7.因果图3.8.控制图3.9.多维图过程能力指数与西格玛水平:4.1.质量波动4.2.过程能力4.3.过程能力指数 Cp4.4.修正的过程能力指数 Cpk4.5.单侧过程能力指数4.6.西格玛水平 Z4.7.DPMO 与 ppm4.8.3σ与 6σ水平的比拟.优选--SPC.与控制图:5.1.SPC 的开展5.2.预防原那么5.3.选择控制变量5.4.控制图构造5.5.统计控制状态5.6.诊断准那么常规质量控制图:6.1.控制图是实施 SPC 的工具6.2.均值-极差图6.3.均值-标准差图6.4.单值-移动极差图6.5.不合格品数图6.6.缺陷数图六西格玛质量控制图7.1.3.4ppm 质量水平7.2.选用计量值控制图原那么7.3.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控制图7.4.小批量控制图.7.5.累积和控制图7.6.缺陷打分7.7.加严规格标准7.8.强化试验条件.优选--7.9.接近零缺陷的控制图测量系统分析:8.1.测量系统8.2.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8.3.可重复性8.4.测量能力8.5.测量系统分析的准备工作顾客满意的概念:1.1.什么是顾客满意1.2.顾客不满意会怎么样1.3.顾客想要的是什么满意度调查.2.1.顾客的识别2.2.确定顾客满意度指标2.3.选择调研方式2.4.问卷设计与调查实施2.5.调查结果分析满意度测评的一般方法:3.1.外部顾客满意度体系3.2.员工满意度体系3.3.期望、感知与满意3.4.满意度改良方向的选择顾客满意度指数简介:.优选--4.1.满意度指数模型4.2.构造方程模型介绍4.3.满意度模型的计算机实现4.4.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六西格玛过程改良:1.1.六西格玛过程1.2.六西格玛过程设计1.3.六西格玛过程改良1.4.过程改良模式 DMAIC1.5.戴明 PDCA 循环过程改良图表技术:2.1.头脑风暴法2.2.树图2.3.过程决策程序图2.4.网络图2.5.矩阵图2.6.亲和图2.7.过程图2.8.水平比照法简单的实验设计技术:3.1.实验设计3.2.单因素实验设计3.3.多因素实验设计.优选--3.4.因素轮换法3.5.多维图正交试验设计.4.1.因子与水平4.2.正交表4.3.正交表的性质4.4.三次设计4.5.用筛选试验选因子4.6.直观分析4.7.用正交试验定参数4.8.验证试验4.9.正交试验的开展4.10.成果举例复杂情况的正交设计.5.1.方差分析法5.2.交互效应5.3.水平不等5.4.多指标试验5.5.重复试验提高产品的稳定性:6.1.平均水平与稳定性6.2.稳健设计6.3.灵敏度设计.优选--6.4.全面检验与稳定性 6.5.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质量功能展开(QFD): 7.1.质量功能展开 7.2.作用 7.3.质量屋 6.4.全面检验与稳定性 7.4.工作程序 7.5.效果.优选-。
6西格玛考试内容总结
(2)评价组织治理:评价组织高层领导(包括董事会和高层管理者)的绩效;
(3)分析外部环境:寻找显示出机会(O)和威胁(T)的战略因素;
(4)分析内部环境:寻找决定优势(S)和劣势(W)的战略因素;
“田口方法”提出了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进行三段设计的思想,即系统设计、参数设计、容差设计。
6、(7大纲I.A.1)六西格玛的组织价值和它的理念、目标和定义:
7、SWOT分析
SWOT分析是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的缩写。
其中优势分析主要着眼于组织自身的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与威胁分析将注重外部环境变化及对其企业可能产生的影响。
(3)约瑟夫·M·朱兰
朱兰三部曲: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
(4)石川鑫
因果图的发明者,质量管理小组(QCC)的奠基人之一
全面质量管理(TQC)在日本就是全公司范围内的质量管理(CWQC),包括:
a)所有部门都参加的质量管理—即所有部门的人员都学习、参与质量管理;
b)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企业从管理层至员工层并延伸到包括代理商在内等都参加。
(5)验证。在DFSS的验证阶段的任务是对产品设计是否满足顾客要求、是否达到期望的质量水平的确认过程。
第二章六西格玛与过程管理
1.过程的输入与输出
定义: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程序
输入(包括资源)输出(产品)
y
x1,x1,…,xn
过程的任务在于将输入转化为输出,而输出就是过程的产品(包括服务),输入、输出以过程特性应是可测量得。输入和预期的输出可以是有形的(如设备、材料和元器件),也可以是无形的(如能量或信息)。输出也可能是非预期的,如废料或污染。
六西格玛黑带考试大纲
六西格玛黑带考试大纲I. 在全企业的展开(7)A. 组织的价值观1. 六西格玛价值观理解六西格玛的组织价值和它的理念、目标和定义。
(理解)2. 业务系统和过程理解和区别业务系统和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理解)3. 过程输入、输出和反馈描述过程的输入、输出和反馈对整个系统的影响。
(理解)B. 领导能力1.领导理解在六西格玛推进过程中领导的角色(例如资源、组织架构)。
(理解)2.六西格玛角色和责任理解黑带、黑带大师、绿带、倡导者、执行领导者和过程所有者等角色。
(理解)C. 组织的目标理解关键驱动因素;理解关键度量指标/平衡记分卡。
(理解)1.把项目与组织目标相联系描述项目选择过程,包括知道何时使用六西格玛改进方法(DMAIC),而不是使用其他的解决问题的工具,并且确保项目与组织目标相联系。
(理解)2.风险分析描述战略型风险分析的目的和益处,如SWOT、情景策划,包括在一个项目或过程中优化的要素可能导致对整个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理解)3.闭环评价和知识管理对达到目标的项目进行文件化,将获得的经验和教训进行管理,以便识别新的机会。
(理解)D. 六西格玛与质量管理发展史了解六西格玛中使用的持续改进工具的起源(如戴明、朱兰、休哈特、石川馨、田口等)。
(理解)II. 过程管理(7)A. 过程与职能的视角1.过程要素理解过程的组成部分和界线。
(分析)2.所有者和相关方识别过程的所有者,内部和外部顾客及其他相关方。
(分析)3.项目管理与益处理解管理项目与使项目给经营带来最大利益之间的区别。
(分析)4.项目测量建立关键绩效度量指标和适宜的项目文档。
(分析)B. 顾客的声音1.识别顾客细分顾客使之适合于每一特定的项目;列出每一细分的顾客中受项目影响的顾客;展示一个项目如何影响内部和外部顾客;认识到顾客忠诚度对组织财务绩效的影响。
(分析)2.收集顾客数据运用多种方法收集顾客的反馈(调查、焦点小组、访问、观察等)并且理解每一种方法的优劣势;知晓使调查、访问和其他反馈工具有效的关键要素;审查问题清单以确保完整性(避免偏差、模糊不清等)。
中质协六西格玛黑带真题讲课稿
中国质量协会 2015 年注册黑带考试题、单项选择题( 84道题, 84分)1.试验设计是质量改进的有效工具,最早基于农业试验提出方差分析与试验设计理论的是: A •休哈特(W.A.Shewhart ) B •道奇和罗米格(H.F.Dodge and H.G.Romig )C .费希尔(R.A.Fisher )D •戴明(R.E.Deming )2 •在六西格玛推进过程中,黑带的主要角色是: A •带领团队使用六西格玛方法完成项目 C .确定公司发展战略3 •在对老产品改型的六西格玛设计( DMADVA .测量产品新设计的关键质量特性(CTQ ) C .识别顾客需求B •合理分配资源 D •核算六西格玛项目收益 )项目中,测量阶段的主要工作是:B .基于关键质量特性(CTQ )确定测量对象 D •确定新过程能力4. SWOT 分析是战略策划的基础性分析工具。
在使用 以下哪项不是主要内容?A •分析组织能够成功推进六西格玛的有利条件 C .确定组织推进六西格玛的具体负责部门 5.水平对比又称为标杆管理(benchmarking )。
以下关于水平对比的说法中,B •水平对比可以用于确定六西格玛项目的目标 D •标杆企业或产品的选择应该随机10%,净现值为零,说明该项目: B •项目收益为零,经济上不可行 D .投资回报率等于 10% SMART 原则是:A .公司产品的毛利率要在未来实现翻一番B •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要达到行业第一C .公司某产品的终检不良率要在5个月内从1%降低到0.3%D •公司要通过技术创新,在未来三年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有突破性提高&某六西格玛项目的目标是缩短生产周期,该项目涉及生产、检测、工艺等部门。
则该项目团队的构 成应是:A •由生产、检测、工艺等部门的骨干组成跨职能团队B •这是一个与生产密切相关的项目,应由生产部门组建团队C .这是一个与工艺密切相关的项目,应由工艺部门组建团队D •应由生产和检测部门组成的跨职能团队9 •某六西格玛项目团队就开展的项目工作召开了若干次团队会议,团队成员对要解决的问题已比较了解,成员间也比较熟悉,大家经常就项目工作如何开展争执不休,因为各自都从自己的角度考虑,往 往不能达成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格玛管理黑带考试知识要点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2017年六西格玛管理黑带考试知识要点红皮书整理序言:为帮助大家学习和掌握六西格玛管理知识,加深对六西格玛管理知识的认识,从容应对考试。
以红书《六西格玛管理》为基础,适当参照蓝书《六西格玛管理统计指南-MINITAB使用指南》,编撰了这篇《知识要点》。
所谓要点,即:主要的知识点,重要的概念、公式和方法、可能的考点以及重难点。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裨益。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第一至第四章、第九第十章的多选题会多一些,而历次考试丢分较多的往往是多选题。
第一章六西格玛管理概论六西格玛管理的发展1.1.1 质量概念的演进和质量管理的发展1.质量概念的演进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ISO9000:2005)(1)质量概念中主体的演进质量概念中的主体是指“什么的质量”。
⏹产品的质量。
包括性能、可信性等实物质量。
⏹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扩展到包括准时交付、周期时间等服务质量。
⏹产品、服务和过程的质量。
过程质量涉及5M1E,质量体现Q(实物质量)、C(成本)、D(交付)、E(环境)、S(安全)的综合质量。
⏹产品、服务、过程和体系的质量。
体系质量即管理系统的质量。
(2)质量概念中客体的演进质量概念中的客体是指“满足什么要求的质量”。
⏹符合性质量。
满足标准或规范要求。
⏹适用性质量。
满足顾客要求的程度,关键看对顾客是否适用。
⏹顾客及相关方综合满意的质量。
大质量概念,综合满足顾客、股东、员工、供应商及合作伙伴、社会等利益相关方(也称为五大利益相关方)的程度。
2.质量管理的发展经历了质量检验、统计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三大历史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
(二战以前)三权分立:设计+制造+检验聚焦于产品质量。
代表人物:.泰勒(科学管理之父)。
工人自检、工长监督检查、检验员专检。
两个问题:⏹事后检验,死后验尸;⏹全数检验,成本太高。
(2)统计质量控制(SQC)阶段(20世纪40-50年代)数理统计方法与质量管理结合,过程控制,形成了质量的预防性控制与事后检验相结合的管理方式。
代表人物:休哈特():统计过程控制(SPC)道奇()、罗米格():抽样检验。
(3)全面质量管理(TQC)阶段(1960-)全员、全企业、全过程和多样化的方法。
代表人物:费根堡姆、朱兰、戴明、克劳士比、石川馨等。
费根堡姆(Feigenbaum)61年出版的《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需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一体的有效体系。
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全公司质量管理(CWQC)、QCC、田口方法、5S管理、全面生产维护(TPM)、QFD、丰田生产方式(TPS)、老七种、新七种工具。
1979年克劳斯比《质量免费——确定质量的艺术》提出“零缺陷”理论。
1987年:ISO9000标准发布、六西格玛方法在摩托罗拉正式实施、《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提高法——“公共法案100-107”》,启动美国国家质量奖。
称为1987年三件大事。
什么是质量?⏹供不应求的时代:符合性⏹供大于求的时代:适用性⏹质量新时代:狭义→广义ISO9000:2005 质量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现代质量管理经历了一个“点、线、面、体、网”的发展轨迹从全面质量控制(TQC)到全面质量管理(TQM)实质上是质量概念从“产品和服务质量满足顾客需要”向“大质量综合满足顾客及相关方需要”、质量管理从“全面的质量管理(T-QM)”向“全面质量的管理(TQ-M)”的演进。
ISO8402:1994中对TQM的定义:“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加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全世界有约80个国家和地区都设立了质量奖,其中最着名的有:⏹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1987年设立):奖项:制造业、服务业、小企业、教育业、医疗卫生业、非盈利组织⏹欧洲质量奖(1991年设立):奖项:大企业、运营单位、公共部门、中小企业(分支)、中小企业(独立),包括质量奖、单项奖、入围奖⏹日本戴明奖(1951年设立):奖项:大奖、实施奖、事业所奖3.质量大师的贡献(1)(休哈特,1891-1967)1917年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博士学位,1918-1924年任西方电气公司工程师,1925-1956任贝尔实验室研究员。
休哈特创立了统计过程控制理论。
⏹变异不可避免,变异的原因分为偶然因素和系统因素;⏹单一观测几乎不能构成客观决策的依据。
休哈特提出的PDCA循环被戴明广泛采用,后来被称为戴明循环。
(2)(戴明,1900-1993)1921年获怀俄明大学工程学士学位,1925年获科罗拉多大学数学及物理学硕士学位,1928年获耶鲁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引起效率低下和不良质量的原因中有85%在于企业的管理系统而只有15%是由员工造成的。
戴明质量战略的核心就是使用统计质量控制来识别变异的特殊原因和偶然原因。
戴明管理14要点:(1)制定改进产品和服务的目标和实施的计划,致力于超过竞争对手。
(2)采用新的质量管理思想。
(3)停止依靠大量检验来提高质量。
(4)不要仅凭价格选择供应商,要以总成本最低为目标。
(5)发现问题并致力于改进工作体制。
(6)采用现代的在岗培训方法。
(7)提升领导能力,采用新的领导方式。
(8)消除员工的畏惧感。
(9)打破部门封锁,倡导产品设计、销售、生产等部门团队合作。
(10)消除那些要求员工做到零缺陷及高生产力水准的口号、劝诫及目标,低质量和低生产率是制度造成的而不是员工的问题。
(11)取消工作定额,代之以领导职能强化。
(12)消除各种影响员工为自己工作质量而自豪的障碍。
(13)设立生动活泼的教育和自我提高计划。
(14)建立使高层管理者能够推动每个员工按上述13条努力工作的机制。
(有考点:3、8、9、10条)(3)(朱兰,1904-2008)1924年获明尼苏达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朱兰质量手册(第5版)》对质量的定义:⏹质量意味着能够满足顾客的需要从而使顾客感到满意的那些产品特性;⏹质量意味着免于不良,即没有那些需要重复工作(返工)或会导致现场失效、顾客不满、顾客投诉等的差错。
朱兰质量管理三部曲: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将帕累托原理概念化并应用于质量改进。
(4)Kaoru Ishikawa(石川馨,1915-1989年)1939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工程系,1960年获工程博士学位。
因果图(鱼骨图)的发明者QCC 奠基人之一----全公司质量管理(CWQC ):⏹ 所有部门都参加的质量管理⏹ 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 综合性质量管理(5)Genichi Taguchi (田口玄一,1924-)田口方法:线外质量控制、线内质量控制、计量管理技术、试验设计技术。
质量损失函数(QLF ),把质量和经济两个范畴的概念同一起来信噪比(SNR )田口玄一提出了新产品设计开发的三阶段思想:系统设计、参数设计、容差设计。
质量损失函数:质量损失是由于质量特性y 偏离设计目标值造成的,有偏离,就会有损失。
⏹ 望目特性的质量损失函数1.1.2 六西格玛管理的起源和发展1.六西格玛管理的起源摩托罗拉公司的迈克尔·哈瑞(Mikel Harry )、比尔·史密斯(Bill Smith )和理查德·施罗德(Richard Schroeder )在1987创立并实施。
1988年摩托罗拉公司获得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
10年销售额增长了5倍,利润每年增加20%,累积收益140亿美元。
2.六西格玛管理的推广2)()(m y k y L -=博西迪将六西格玛管理引入联合信号公司获得成功。
美国通用电气(GE)总裁Jack Welch将六西格玛管理导入通用电气,将其作为公司四大战略之一(全球化、服务、六西格玛、电子商务),获得巨大成功,六西格玛为世界所关注、认识并接受。
3.六西格玛管理的新发展六西格玛管理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特别是质量改进理论的继承和新发展,成为可以使企业保持持续改进、增强综合领导能力、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以及经营绩效并带来巨大利润的一整套管理理念和系统方法。
新六西格玛是一个领导力管理程序,是关于总体业务改进方法,解决了管理人员面临的两难问题:一方面要通过快速的业务改进项目达到短期的财务目标;另一方面还要在关键人才和核心流程方面为未来的发展积蓄能力。
将平衡计分卡(BSC)、业务流程再造(BRP)、高效率团队、对核心业务流程进行持续不断地监控等工具与六西格玛整合。
1.2.1 六西格玛的概念一整套系统的、集成的业务改进方法体系,旨在持续改进企业业务流程,实现客户满意的方法。
它通过系统地、集成地采用业务改进流程,实现无缺陷的过程设计(DFSS),并对现有过程进行DMAIC流程,消除过程缺陷和无价值作业,提高质量和服务、降低成本、缩短运转周期,达到客户完全满意,增强企业竞争力。
(SIGMA,西格玛)是希腊字母, 是一个用来定义母体标准偏差的统计测量单位。
它衡量数据的变化程度或离散程度。
SIGMA水平衡量我们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有多少能够达到顾客要求的水平。
流程的SIGMA水平越高, 该流程输出的产品或服务满足顾客要求的程度就越高, 也就是缺陷就越少。
1. 六西格玛的统计含义西格玛水平是将过程输出的平均值、标准差与质量要求的目标值、规格限联系起来进行比较,是对过程满足质量要求能力的一种度量。
西格玛水平越高,过程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就越强。
六西格玛水平是指在上下规格限内容纳12σ,且实际分布中心与规格中心重合时,低于下规格限和高于上规格限的面积(概率)均为,总缺陷率为十亿分之二。
实际流程输出特性的分布中心与规格中心往往不重合。
在计算过程长期运行缺陷概率时,一般考虑将上述正态分布的中心向左或向右偏移σ,此时一侧的缺陷率为,另一侧可忽略不计,总缺陷概率为。
因此,通常所说的六西格玛质量水平代表,即每百万次缺陷机会有次缺陷。
2.六西格玛的管理含义(1)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战略管理的目的是获取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六西格玛的本质是通过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构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六西格玛要与企业战略结合,使得六西格玛能够支撑企业战略目标的达成,提升企业战略执行力;其次,要从战略层面定位六西格玛,从战略层面推进六西格玛管理,制定六西格玛管理战略实施规划。
(2)持续改进的活动实施六西格玛并不一定要达到六西格玛水平的质量,而在于对过程进行突破性改进和创新。
(3)科学的问题解决方法体系:在方法层面强调系统集成与创新,是一整套业务改进方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