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全国初中语文单元测试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6小题,每题3分,共计18分)
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的“卿”,是君对臣的爱称;“卿今者才略”中的“卿”,则是
朋友间的爱称。
B. “治经为博士”的“经”,与“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的“经”,都是指儒家经典著作,包括《诗经》《易经》《三字经》等。
C.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卖油翁》的作者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D. 古人擅以花言志:东晋陶渊明喜菊,“采菊东篱下”表达的是对田园生活的满足;北
宋周敦颐爱莲,“花之君子”是对高洁品格的期许。
【答案】B
【解析】B项,“阅金经”的“经”指《金刚经》,即佛经,不是儒家经典著作。
2.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 《你好,李焕英》作为喜剧片,笑点密集;作为家庭片,母女情真挚感人。
影片中“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引起观众强烈共鸣。
B. 磨山景区50余种梅花怒放:白色、粉色、红色等不同颜色、不同品种的梅花铺满整
个山体,众多游客前来驻足观赏,感受早春气息。
C.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完整
之事体系,体现了古人卓越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D. 我国科学家通过基因组数据分析,证明了达尔文关于肺和鱼鳔关系的假设。
这一重
大成果最新发表在学术期刊《细胞》上。
【答案】B
【解析】ACD.正确;
B.有误,“磨山景区50余种梅花怒放”不是对后面内容的总起,只是交代了梅花怒放,后面应使用逗号。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左传》旧传为战国时期左丘明所作,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史记》是东汉
时期司马迁所著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
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晚号自号香山居士,《钱塘湖春行》
是他的作品。
《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是张养浩,元代散曲作家。
山坡羊,曲牌名。
C. 古时男子十八岁行加冠礼,仪式上男子束发戴帽,后人就常用“冠”或“加冠”表示成年。
“飞来山上千寻塔”“方七百里,高万仞”中的“寻”“里”“仞”都是古代的计量单位。
D. 欧阳修《醉翁亭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中的“丝”指琴、瑟之类的弦乐器,“竹”指箫、笛之类的管乐器,“丝竹”代指音乐。
刘禹锡《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丝竹”
泛指世俗的乐曲。
【答案】A
【解析】A项,“《左传》旧传为战国时期左丘明所作”错误,应是春秋时期;“《史记》是东汉时期司马迁所著的一部纪传体通史”错误,《史记》是西汉时期司马迁所著的一
部纪传体通史。
4.下面画线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 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之不能尽其材
B.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其真不知马也
C. 策之不以其道/屠惧,投以骨
D. 执策而临之/策之不以其道
【答案】D
【解析】A项,动词,吃/动词,喂;
B项,代词,它,指千里马/副词,表推测;
C项,动词,按照/介词,用;
D项,都是代词,它,指千里马。
故选D。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在荒岛上度过了二十八年后,终于回到了英国。
B. 《北京的春节》运用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一幅老北京过春节的风俗画卷。
C. 《腊八粥》一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其中等粥略写,喝粥详写。
D. 《藏戏》中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的,代表其两面三刀。
【答案】C
【解析】C项,“等粥略写,喝粥详写”错误,应该是“等粥详写,喝粥略写”。
6.下列《海底两万里》中人物与情节描述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尼摩印度洋肉搏鲨鱼
B. 尼德·兰将最后一点氧气让给教授
C. 康塞尔劝导暴躁的尼德·兰
D. 阿龙纳斯与船长在海底森林狩猎
【答案】B
【解析】B项,将最后一点氧气让给教授的是教授的得力助手康塞尔。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7.(1)选出下面各组句子中,画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7.(2)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②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7.(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乃去舍市旁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
7.(4)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我们如何做能促进自己的学习?
A. 教学相长也/及孟子长
B. 不知其善也/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C. 学学半/复徙居学宫之旁
D. 其此之谓乎/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答案】D
【解析】(1)A项,长:影响,促进/成年,长大。
B项,善:好的方面/善于。
C项,学:同“敩”,教导/学校。
D项,谓:两个都是“说”的意思。
故选D。
【答案】(2)①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②学习六艺(的学问),最终成就了儒家大师的大名。
【解析】(2)①反:反思。
困:困惑。
自强:勉励自己。
②卒:最后。
成:成就。
【答案】(3)乃去/舍市旁/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
【解析】(3)“乃去”“舍市旁”是具有承接关系的两句话,应各自独立成句。
“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句子成分完整,语意明确完整,应独立成句。
故正确断句为:乃去/舍市旁/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
【答案】(4)善于反思和自我勉励;教授别人知识;有适合学习的环境。
【解析】(4)从【甲】文中“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可总结出,学习中要善于反思和自我勉励,同时通过教授别人知识让自己获得新的知识。
而【乙】文中,通过孟母的三次搬家,说明学习要有适合学习的环境。
8.(1)解释下列画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寓居水南_______________ ②及归_______________。
8.(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8.(3)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对苏东坡的认识。
【答案】(1)①居住, ②返回
【解析】(1)①句意:住在水南。
居:居住。
②句意:到大家回去的时候。
归:返回。
【答案】A
【解析】(2)小书:作者对自己书法的谦称,并非是说字小。
或:或者。
正确句意:天晚了,恐怕不能写完所有纸张,或者将你们的斋名、佛偈告诉我吧。
故选A。
【答案】(3)选文第一段记叙了苏轼随身携带药囊,给生病的百姓发药、开方一事,体现出苏东坡乐于助人、热心、善良的为人特点;第二段详写好事者的一系列行为,从侧面体现出苏东坡书法精妙的才能。
【解析】(3)文章第一段写“携一药囊,遇有疾者必为发药,并疏方示之”,苏轼随身携带药囊,给生病的百姓发药、开方一事,从中可看出苏轼乐于助人、热心、善良的特点。
第二段从“好事者及僧道之流有欲得公墨妙者,必预探公行游之所,多设佳纸,于纸尾书记名氏,堆积案间,拱立以俟”可看出众人对苏轼书法的喜爱,侧面表现出苏东坡书法精妙的才能。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
9.(1)请简要分析选文标题的作用。
9.(2)阅读选文③—⑦段,简要概括“天河一号”被称为“全能算将”的原因。
9.(3)选文第⑤段画线词语“目前”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
实现目前雾霾预报最高网格精度2—3公里,而过去的精度为50公里左右。
9.(4)选文第⑥段画线处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9.(5)选出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答案】(1)点明选文的说明对象“天河一号”;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其应用范
围广、计算能力强的特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1)说明文的题目有点明说明对象、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作用。
选文标题“‘全能算将’天河一号”点明了说明对象“天河一号”;把“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比作“全能算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全能”说明了“天河一号”应用范围广的特点,“算将”说明了“天河一号”计算能力强的特点;这个形象生动的比喻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起读者的探究欲望。
【答案】(2)它可以让大飞机、航天器在模拟的虚拟空间飞行,让气象、雾霾在它的数值时空里预测未来变化,也可以处理油气地震勘探数据,还可以探索人类大脑的秘密、破解人类基因密码。
【解析】(2)解答此题,可根据题干信息确定筛选范围,找出关键语句,最后进行整合归纳。
根据第④段中的“‘算天’是让大飞机、航天器在我模拟的虚拟空间飞行,让气象、雾霾在我的数值时空里预测未来变化”,第⑥段中的“我参与合作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熟的石油地震勘探数据处理的核心软件和处理平台,原来需要30天完成的业务项目在我的处理平台只需要16小时”,第⑦段中的“‘算人’是指探索人类大脑的秘密,破解人类基因密码”等语句概括归纳即可。
【答案】(3)“目前”从时间上加以限制,说明了“天河一号”现在已实现雾霾预报最高网格精度2—3公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解析】(3)为了使说明更加准确,说明文中常用一些表示修饰和限制的词语。
“天河一号”现在已实现雾霾预报最高网格精度2—3公里,但将来最高网格精度还会有提高
的可能,因此加上“目前”一词,从时间上加以限制,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
密性。
【答案】(4)列数字、作比较,具体、准确、突出地说明了“天河一号”在油气勘探数
据处理方面速度快的特点,进而说明了它在“算地”方面本领很大。
【解析】(4)“30天”和“16小时”这两个具体数据的使用,说明画线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原来需要30天完成的业务项目在我的处理平台只需要16小时”一句将原
来和现在的油气勘探数据处理速度进行对比,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两种说明方法综合运用,具体、准确、突出地说明了“天河一号”在油气勘探数据处理方面速度快
的特点,表现了“天河一号”强大的“算地”本领。
【答案】D
【解析】(5)D项,“‘天河一号’未来会以超强的运行速度和计算存储能力,继续领跑
世界超级计算机队伍”理解错误,原文最后一段的表述是“我现在的利用率已经超过90%,计算、数据存储能力已经处于饱和运行。
不过大家不用担心,我的弟弟‘天河三号’马上就要诞生了,它的运行速度将是我的200倍”。
10.(1)选文开篇从云南省勐海县的贺开茶山几个做茶的年轻人写起有什么作用?10.(2)第③段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10.(3)对于年轻人来说为什么“静能量”需要培养呢?作者最为推崇的培养“静能量”的方法是什么?
10.(4)作者说“青年人要培养自己的‘静能量’”,又说“青年像初升的太阳,自然是朝气蓬勃的”,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案】(1)围绕这几个年轻人为了创业“静”的下来,突出他们年纪轻轻就有安于“静”的品质,引出本文的论题(议论的话题),为下文的议论做铺垫。
【解析】(1)做此类题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思考。
通常,议论文首段作用是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中心论点或论题;作为事实(或道理)论据,证明中心论点;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思考;引出下文的论述等。
本文开篇从云南省勐海县的贺开茶山几个做茶的年轻人写起,用几个年轻人静心做茶的事例引出话题:静。
突出他们年纪轻轻
就有安于“静”的品质,同时作为材料证明了“我们要培养自己的静能量”这一观点,引出本文的论题;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的议论做铺垫。
【答案】(2)论证方法: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
作用:准确具体地论证了“静”的好处,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解析】(2)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
文中引用《大学》的内容、诸葛亮的话,是运用了引用论证的
方法;同时举曾国藩的事例,是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证本段“静的好处很多”的
观点,从而论证文章的中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答案】(3)原因:年轻人缺乏安静的耐心,一静下来就不习惯(遇事急躁,做事浮躁),安静并非召之即来,须下一番修心的功夫。
方法:读书。
【解析】(3)由第②段“有些年轻人缺乏安静的耐心,一味追求高频率、快节奏的生活,一静下来就不习惯,觉得无聊”“遇事急躁,做事浮躁,还没想好要干什么、怎么
干好,就急吼吼做方案拿计划,一旦遭遇挫折,又不知如何是好”,第⑥段“安静并非
召之即来,要想领受静下来的好处,须下一番修心的功夫”等语句可概括出年轻人培养“静能量”的原因。
由第⑥段“读书时最安静,久久为功形成习惯,既炼心性又长知识还提境界,何乐不为”可知作者最为推崇的培养“静能量”的方法是读书。
【答案】(4)“静”就是做事专注,遇事不急躁沉稳(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有朝气”
就是充满活力,积极进取,不把自己搞得暮气沉沉、故意装高深,作为青年人,应把
二者协调好,既要培养自己的“静能量”,又要做到朝气蓬勃。
【解析】(4)由第②段“静,就是潜下心来,保持安静”可知,“静”就是做事专注,遇
事不急躁,做事不浮躁,由第⑦段“培养‘静能量’,也不是要搞得暮气沉沉、故意装高深。
青年像初升的太阳,自然是朝气蓬勃的”可知,培养“静能量”并不是要求青年人把
自己搞得暮气沉沉、故意装高深,青年人要充满活力,积极进取,应把二者协调好,
既要培养自己的“静能量”,又要做到朝气蓬勃。
11.(1)用简洁的话语概括选段内容。
11.(2)第一段画线句用到了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
11.(3)根据上下文说说“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中画
线的“强笑”的表达作用。
11.(4)怎样理解选文最后一句话?
【答案】(1)老王临终前送来香油鸡蛋感谢我们。
【解析】(1)文段有两个人物,“老王”与“我”,老王是主要人物,从老王的行为活动这个角度来概括即可。
主要讲的是:老王临终前送来香油鸡蛋感谢我们。
【答案】(2)肖像描写(外貌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老王身体衰弱到极点,病入膏肓
的样子,暗示老王将不久于人世。
【解析】(2)“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是运用了外貌描写,根据文中的
文字信息“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来理解老王身体极其虚弱,已经走到生命的尽头。
【答案】(3)勉强地笑,准确、含蓄地透露出自己见到老王病成那个样子,还拿东西
来谢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
【解析】(3)“强笑”指强颜欢笑;勉强装出笑脸。
一方面通过“我”的强颜欢笑从侧面形象生动地写出老王身体衰弱到极点,一方面表现了“我”内心的痛苦和感动。
【答案】(4)老王抱病上门送礼表示感谢,而“我”并没完全理解老王的用意,仅以金
钱回报。
“我”反思自己一直充当给予者,从没接受过老王的回赠和无偿的帮助,没能
真正接受老王的心意。
作者认为自己对老王关爱还不够,为自己的自命清高,不解人
意而“愧怍”,体现了知识分子可贵的自省精神。
【解析】(4)要从是否从人格尊重、精神安慰、生活照顾等几个方面对待弱者来发表
自己的意见。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
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
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
很不够,认为自己自命清高,所以感到“愧怍”,表现作者作为知识分子,具有可贵的
自省精神。
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12.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一段话,以说服妈妈同意晓宇跟航航交往。
要求语言连贯、
得体,100字左右。
妈妈:“晓宇,不要再跟班上的航航来往了,他成绩还不如你;你要跟成绩好的人多交往,那样对你学习有帮助。
”
晓宇:“_______________。
”
【答案】示例:妈妈,我和航航是兴趣相同、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除了成绩不如我,
他有很多方面值得我学习。
我不会因为与航航的交往耽误学习,平时会更多地向老师
同学请教,更加努力地提高成绩。
【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以下两方面要求:第一要在准确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吐露心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文明得体;第二要符合语体要求,根据具
体情况确定使用口语还是使用书面语。
要注意有称呼,有理由,围绕说服妈妈同意自
己与航航来往展开,注意语气委婉,言之有理即可。
五、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13.(1)阅读下面片段,回答问题。
“他虽嫉恶如仇,却无武松鸳鸯楼连杀十五人的血腥,也没有李逵两把板斧排头砍倒一
片百姓的凶残;他对人间苦难有深切的体悟,如在桃花村痛打小霸王周通后,劝周通
放弃亲事,为的是让刘太公能够老有所养,不要“教老人家失所”;梁山上见着林冲便
动问阿嫂信息……”
①此段文字的“他”是。
②请再写出与他有关的两个故事情节:、。
13.(2)依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写出人物的名字或称呼。
①他早年丧父,在朱赫来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与冬妮娅产生爱情,最终因思想有
差距,分道扬镳。
他几经磨难,最后瘫痪,双目失明。
他是:
②她与张青在孟州道十字坡开酒家,卖包子,用蒙汗药害人,也用此法来害武松一行,却被武松制服,而后,他们成为好友。
她是:
【答案】(1)①鲁智深, ②大闹五台山, 拳打镇关西
【解析】(1)根据语段中对人物的介绍和“桃花村痛打小霸王周通”的信息,可知此人
为鲁达(鲁智深),与他相关的故事情节还有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等。
【答案】(2)①保尔·柯察金, ②孙二娘
【解析】(2)①根据“朱赫来”“冬妮娅”“最后瘫痪,双目失明”可以判断“他”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
②根据“她与张青在孟州道十字坡开酒家,卖包子”“也用此法来害武松一行”可知“她”
是《水浒传》中的孙二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