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数量特征练习高二上学期人教版2019生物选择性必修2.doc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
第1节种群的数量特征
1.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100 hm2的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
密度,设计了四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
A.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
B.设置1个In?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C.随机设置1 n?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 n?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
2.为估算一包黄豆的数量,将这包黄豆和50粒绿豆混装在大广口瓶中,从瓶中随机取出一勺豆子,统计发现其总数为",其中绿豆的数量为秫。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上述实验模拟了标记重捕法,其中绿豆代表标记后的动物
B.将黄豆和绿豆装入瓶中后,应将其摇匀
C.可重复取豆求平均值,降低实验误差
D.黄豆总数约为50 mln
3.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用样方法,图示中黑点表示统计的个体。
下列各
图中有关取样的方法的数量统计错误的是()
4.利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丘陵地区4 km2区域中刺猬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刺猬,第二次捕获40只刺猬,其中有标记的5只。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捕获的概率基本相同
B.迁入率和迁出率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
C.标记符号过分醒目可能增大刺猬被捕获的概率
D.该种群的密度大约是400只/kn?
5. 下列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如果某年平均每10万人中出生1 862个孩子,则该年的出生率为1.862%。
B. 某种群某时间段内死亡率增大,则种群密度必定减小
C. 影响人口出生率和其他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差别较大
D. 农忙时期,导致某大城市人口数量直线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小于死 亡率 6.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关键因素。
在2010
年11月份南方某沿海城市对本市居住人口进行了调查,发现人口密度不断增大, 在人口调查途中发现市郊大雁数量也比以前增多不少。
对于人口和大雁种群密度 增大的原因,正确的是( )
A. 人口密度不断增大主要是迁入增多,大雁数量增多主要也是迁入增多
B. 人口密度不断增大主要是出生率增大,大雁数量增多主要是迁入增多
C. 人口密度不断增大主要是迁入增多,大雁数量增多主要是出生率增大
D. 人口密度不断增大主要是出生率增大,大雁数量增多主要也是出生率增 大 7. 在南方茶园中,利用生物防治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人工合成的一种
化学诱饵能散发出类似于雌性害虫性外激素的气体,布下“爱情陷阱”,专等雄性 昆虫撞来而掉在诱饵下的水盆中,这种方法的直接影响是( )
A.
降低昆虫出生率 B .改变昆虫性别比例 C.增加昆虫死亡率 D.改变昆虫年龄结构
8. 根据甲、乙两个国家各年龄段的人口数量曲线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
9. 下列对种群特征的概念图(如图)分析正确的是(
)
「迁入、迁出 B. C. D. 甲属于人口稳定型国豕, 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 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 甲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 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
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
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
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豕
050505050 4 3 3 2 2 11
A.
种群数量—出生率a
-死亡率— -- h
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出生率、死亡率
B.“J”形增长的种群中没有死亡率和迁出
C.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b
D.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c也达到最大并保持不变
10.科研人员对某岛屿一年内社鼠种群的数量和性别比例(早:白)进行研
究,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12月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II月
A.决定该岛屿社鼠种群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B.可以用标记重捕法获取该岛屿社鼠种群数量变化的数据
C.社鼠雌性个体在9〜11月份的生存能力低于雄性个体
D.社鼠种群密度较低时,较高的性别比例有利于种群密度的恢复
11.如图A、B、C为三个种群的年龄结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种群密度变化趋势最小的是,其年龄结构特征是
(2)据统计,70年代初,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与图A相似,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是因此我们要认真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可直接降低人口
和自然增长率。
(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最终将使害虫的种群年
龄结构变为图 ________ 类型,其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是
(4)东海渔场因捕捞过度造成产量下降,现在当地政府采取控制网眼大小来“抓大放小”,一段时间后,年龄结构会变成图_________ 所示,其种群密度的发展
趋势是。
12.
调查种群密度时,对不同种生物采用的方法存在差异。
请回答下列问
题:
图1 图2
(1) 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
某同学在对一种植物的种群密
度进行调查时,得到该植物的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在 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在取样时应注意的原则是 等。
(2) 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在对某池塘 内鲫鱼种群数量进行调查时,第一次捕获200尾,全部进行标记后放生;第二次 捕获160尾,其中有标记的鲫鱼有1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约为
尾。
(3) 调查甲、乙两草原中所捕获田鼠的月龄构成如图2所示,据图分析,
草原的田鼠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稳定型;草原的田鼠种群的年 龄结构属于增长型,据此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加重,必须做好防治准备工作。
13.某同学在调查一个分布比较均匀的原始森林中山毛棒的种群密度时,采 取如下操作:
① 选取山毛棒分布比较均匀、长5千米、宽1千米的长方形地块;
② 将该地块分成三等份,在每份中央划一个样方;
③ 样方为边长5米的正方形;
④ 每个样方内山毛棒的数量记录如下: 样方 第一样方 第二样方 第三样方
个体数/株 3 5 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该同学的调查,该原始森林中山毛棒的种群密度为
08642086420 211111
3() 20 1() () 10 20 3() 个
体薮比例/% 甲
(2)该调查结果是否可靠?o原因是—。
(3)若为单子叶丛生或蔓生植物(填“适于”或“不适于”)用样方法进行计数,原因是_。
(4)随机设置样方所计算出的种群密度是实际的种群密度吗?
,原因是—O
参考解析
1【答案】C 【解析】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样方一般以1 m2的正方形为宜。
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2【答案】D 【解析】上述实验模拟了标记重捕法,其中绿豆代表标记后的动物,A正确。
将黄豆和绿豆装入瓶中后,应将其摇匀,代表被标记动物与未标记动物的均匀混合,B正确。
可重复取豆求平均值,能够降低偶然性造成的实验误差,C正确。
假设黄豆总数为A,则有(A+50) : 50 = » : m,解得A = 50 (n—m) /m, D 错误。
3【答案】D 【解析】在统计样方中个体数时,对于样方内的个体全部计数在内,而对于位于样方边界的个体,遵循只计一半的原则,而选项D将所有位于边界的个体都计算在内,所以D项统计有误。
4【答案】D 【解析】标记重捕法要求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捕获的概率基本相同,而迁入和迁出、标记符号过分醒目、环境条件的改变等都会使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捕获的概率前后发生变化,A、B、C三项正确。
根据标记重捕法计算,该地域刺猬数量为400只,种群密度大约是100只/kn?。
5【答案】C 【解析】根据出生率的定义可知,该年出生率=1 862/100 000x100% = 1.862%;某种群某时间段内死亡率增大,出生率可能也会增大,则种群密度未必减小;影响种群出生率和人口出生率的因素有很大的区别,影响种群出生率的因素主要是外界环境条件的制约,而影响人口出生率的因素除一定的自然条件外,人口政策、
人们的生育观念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人口的出生率; 农忙时期,导致某大城市人口数量直线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迁出率急剧增大。
6【答案】A【解析】沿海城市经济发达,外来务工人员较多,人口数量增多的原因主要是迁入增多;大雁数量增多的原因主要是北方候鸟迁徙到南方越冬,主要原因也是迁入增多。
7【答案】B 【解析】化学诱饵诱杀雄性个体并不仅仅增加害虫死亡率,更为明显的作用是直接改变昆虫的性别比例,从而降低了昆虫的出生率。
8【答案】B【解析】由图中数据可判断甲、乙两国人口的年龄结构类型。
甲国家幼年个体所占比例很大,老年个体所占比例非常小,故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而乙国家幼年和成年个体数量相当,故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
9【答案】C【解析】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A错误;“J”形增长的种群中依然有死亡率,B错误;图中a指的是性别比例、b指的是年龄结构,年龄结构是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C正确;图中c指的是种群密度,而种群密度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波动,D项错误。
10【答案】C【解析】决定某岛屿社鼠种群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A正确;社鼠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可用标记重捕法获取该岛屿社鼠种群数量变化的数据,B正确;图中在9~11月份,雌雄比例逐渐增大,说明社鼠雌性个体在9~11月份的生存能力高于雄性个体,C错误;社鼠种群密度较低时,较高的雌雄性别比例有利于种群密度的恢复,D正确。
11【答案】(1) B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
(2)人口密度越来越大出生率
(3)C越来越小
(4)A越来越大
【解析】(1)三个种群密度变化趋势最小的是B,即稳定型,其年龄结构特征是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
(2)据统计,70年代初,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与图A相似,即为增长型,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是人口密度越来越大,因此我们要认真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可直接降低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
(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会破坏种群的性别比例,降低出生率,最终将使害虫的种群年龄结构变为图C类型的衰退型,其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小。
(4)东海渔场因捕捞过度造成产量下降,现在当地政府采取控制网眼大小来“抓大放小”,一段
时间后,年龄结构会变成增长型即图A所示,其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大。
12【答案】(1)样方法8随机取样
(2)标记重捕法3 200 (3)乙甲
【解析】(1)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样方法。
在样方中计数时,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即只计相邻两边及顶角处的个体。
所以图1所示的样方中该种植物在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8;在取样时应注意的原则是随机取样等。
(2)许多动物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一般常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标记重捕法计算公式为: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即N : 200=160 : 10, N=3 200,即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约为3 200尾。
(3)据图2分析可知,甲有众多的幼年个体,乙的各个月龄个体数量相当,所以甲草原的田鼠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乙草原的田鼠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稳定型。
13【答案】(1)0.16株/n? (2)不可靠选取的样方数量太少,每个样方的面积太小(3)不适于单子叶丛生或蔓生植物的地上部分不易分清是一株还是多株(4)不是它是取样调查的结果,只会无限接近真实值
【解析】⑴三个样方山毛棒数量的平均值为4,而样方的面积为25 n?,所以种群密度4-25 = 0.16(株/n?)。
(2)由于所选范围为长5千米,宽1千米,只选三个样方数量太少,而且对
于山毛棒这样的乔木来说,样方面积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