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训练卷 B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单元训练卷·高三·生物卷(B)
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
B.分裂间期DNA含量但染色体数不变
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末期
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2.科学家在染色体中找到了一种使姐妹染色单体连接成十字形的关键蛋白质,并将其命名为ASURA。
下列与其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ASURA合成的场所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B.ASURA可在有丝分裂前期合成
C.缺少ASURA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可能会发生异常
D.ASURA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密切相关
3.下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别在正常培养和药物处理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变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常培养时细胞处于分裂间期的较多
B.药物处理后,DNA完成了复制而细胞不分裂
C.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
D.通过促进DNA的复制促进细胞分裂
4.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生长过程中,核糖体的数量增加,物质交换效率减弱
B.由同一受精卵分化形成的不同细胞中能合成相同的蛋白质
C.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D.老年人的头发变白的原因是黑色素细胞内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
5.如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AB段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8个染色单体
B.CD段细胞内不含染色单体
C.细胞中DNA分子数目的加倍和染色体数目的加倍是同步的
D.核仁与核膜的重新出现发生在DE段
6.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衰老细胞中DNA、RNA和蛋白质的含量都会明显降低
B.线粒体内膜上附着有呼吸酶,有利于催化[H]与氧结合生成水
C.细胞分化和衰老过程都有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
D.胰腺细胞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都能对分泌蛋白进行加工
7.如图为人体某早期胚胎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与②细胞相比,①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增大,物质运输的效率较强
B.③④细胞均来源于早期胚胎细胞的有丝分裂,遗传物质相同
C.⑤⑥细胞发生了细胞分化,这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a、b、c三个生理过程是相同的,都为细胞的分裂
8.下列关于个体衰老和细胞衰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1 / 10
A.细胞衰老个体不一定衰老
B.细胞的衰老表示生物体各种功能的衰退,是一种不正常的状态C.老年人骨折后很难愈合,与老年人成骨细胞的衰老有一定的关系D.在正常情况下,细胞会因为分裂次数增多而加速衰老
9.下列关于细胞生命活动
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度分化的细胞执行特定的功能,不能再分裂增殖
B.癌变细胞内发生变异的基因都不再表达
C.正常组织细胞在体外长时间培养,一般会走向衰老
D.凋亡细胞内有活跃的基因表达,主动引导走向坏死
10.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是细胞死亡的两种方式。
细胞坏死是因病理因素而产生的被动死亡。
近期研究表明,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种名为RIP3的蛋白激酶通过调节能量代谢,可以将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细胞凋亡转换为细胞坏死。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人体造血干细胞中存在控制RIP3合成的基因
B.通过调控RIP3的合成可以调控细胞死亡的方式
C.若抑制RIP3的活性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细胞坏死
D.以上研究结果证明细胞坏死与部分基因表达有关
11.将正常生长的玉米根尖细胞放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待其完成一
个细胞周期后,再转入不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培养,让其再完成一个细胞周期。
此时获得的子细胞内DNA分子不可能为(只考虑其中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
A.①B.②C.③D.③④
12.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产生了过量的运动神经元,它们竞争肌细胞所分泌的神经生长因子,只有接受了足够量神经生长因子的神经元才能生存,并与靶细胞建立连接,其他的则发生凋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脊椎动物细胞凋亡发生在生物的发育初期
B.神经细胞能通过自身的细胞分裂而增殖
C.神经元凋亡是不受环境影响的细胞编程性死亡
D.神经元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自动的细胞死亡
13.统计4种不同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分裂期时长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用来观察有丝分裂,最适合的材料是a
B.不同植物的细胞周期中,分裂期所占时长一般不会相同
C.统计相同数目的细胞,分裂期细胞所占比例最大的是d
D.细胞周期中分裂期占时小于分裂间期
14.下列关于减数分裂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
B.同源染色体发生两两配对
C.非同源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
D.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15.如图为某种高等植物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与染色体规律性变化的模式图。
下列相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①→②过程是有丝分裂间期,此时细胞内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B.②→③过程中中心粒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C.④→⑤过程中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核DNA的含量不变
D.⑥→⑦过程中细胞中部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将细胞一分为二
16.据报道,德国Blasticon公司拥有一项专利技术,凭借该技术,从血管血液中萃取的成熟白细胞可以转变为具有可编程特性的细胞,并可进一步分化(再编程)为不同功能的细胞。
下列对该项技术的理解合理的是
①有可编程特性的细胞类似于干细胞
②可编程细胞与白细胞中mRNA相同
③编程的实质就是改造细胞的遗传物质
④再编程细胞使根治某些疾病成为可能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7.下图为某动物睾丸中不同细胞的分裂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为②和④
B.①②③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C.③细胞的子细胞称为初级精母细胞
D.④中可能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18.一般情况下,下列关于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结论,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通过DNA复制形成两套完全相同的核基因
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发生一次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消失
C.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行为相同,染色体数目变化不相同
D.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相同,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各不相同
19.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过程中,并非所有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
B.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会导致基因重组发生
C.减数分裂结束后,产生的配子染色体数目减少,对生物的遗传不利
D.雄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得到的精细胞有2对染色体
20.图1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图2为细胞分裂某时期模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CD段细胞内含有2条X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
B.图1中AB段、FG段均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C.图2所示细胞进入分裂后期不会发生等位基因分离
D.图2所示细胞进入分裂后期对应图1中的FG段
21.基因型为AaX B 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
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
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2号染色体一定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④性染色体一定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2.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与其他哺乳动物一样,体内也存在一种被称为“ISL1”的心脏祖细胞,它可以分化为心肌、血管等特定类型的细胞。
下列有关心脏祖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心脏祖细胞分化程度比心肌细胞的高
B.心脏祖细胞的分化性能比胚胎干细胞的高
C.心脏祖细胞与心肌细胞的核遗传信息相同
D.心脏祖细胞与造血干细胞形态结构不同的直接原因是mRNA不同
23.用不同浓度的药物X处理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若干天后,分别制片观察统计有丝分裂指数[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数×100%],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药物X浓度为0时有丝分裂指数只有10%,是因为只有少数细胞处于分裂期
B.制作装片过程中使用解离液的主要目的是将植物细胞分离开来
C.高浓度的药物X严重抑制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
D.细胞分裂间期开始时与分裂结束时相比,物质运输效率相同
24.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曾授予了在细胞核重编程研究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英国和日本的两位生物学家。
所谓“细胞核重编程”即将人类成熟的体细胞重新诱导回干细胞状态,它们就有再分化形成多种类型的细胞的可能,可应用于临床医学。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重编程与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没有关系
B.该项研究不能解决临床上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
C.“动物细胞的分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将可能被改写
D.他们的实验验证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25.图甲表示某二倍体动物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图乙表示该动物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图丙表示该动物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3 / 10
A.图甲中染色体上出现基因A、a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的结果
B.图乙中的AB段和图丙中的GH段对应于同种细胞分裂的同一时期
C.图乙中的BC段可对应于图甲或图丙中的FG段
D.图乙中的CD段和图丙中的JK段形成都与着丝点的分裂有关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
26.(10分)洋葱是中学生物实验常用材料之一,如图表示与洋葱有关实验的部分步骤,请据图回答:
(1)在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过程中,如果①表示色素提取时的研磨步骤,研钵中要加入的化学药品有_________________;②表示符合要求的滤纸条,但用该滤纸条进行层析一段时间后,滤纸条上没有一条色素带,则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过程中,如果③表示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装片制作的压片步骤,该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目的,还需要做好在此之前的________步骤。
④表示在低倍镜下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时的一个视野,换用高倍镜后,需通过调节__________(填“细准焦螺旋”或“粗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3)某同学绘制了细胞分裂期其中三个时期的模式图,请你在如图所示方框中画出细胞分裂期中所缺时期的模式图(3分)。
27.(10分)将小鼠胚胎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成一种特定的细胞(命名为M细胞),再将M细胞移植到糖尿病模型小鼠(胰岛细胞被特定药物破坏的小鼠)体内,然后测定小鼠的血糖浓度,结果如上图所示(虚线表示正常小鼠的血糖浓度值)。
已知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是唯一具有降血糖作用的激素。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成M细胞的过程中,遗传物质(填“发生”或“不发生”)改变。
(2)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判定M细胞(填“具有”或“不具有”)胰岛B细胞的功能。
(3)若将M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重组细胞(填“能”或“不能”)分化为其他类型的细胞。
请说明理由:。
28.(10分)CPP32是细胞质基质中的一种蛋白质,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CPP32会被剪切成2个小片段,进而引起一系列的反应,最终导致细胞凋亡,故常用CPP32被剪切与否作为判断细胞凋亡的指标。
细胞色素C是线粒体中的一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蛋白质。
华裔科学家王晓东利用细胞结构完全被破坏后的HeLa细胞匀浆为实验对象,研究了细胞色素C和dATP(三磷酸脱氧腺苷)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如下图1和表1所示:
(1)dATP完全水解能得到三分子磷酸和。
据图1,可判断的存在能促进细胞凋亡,且当其他条件合适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的含量增加,促的效果越明显。
(2)已知细胞色素C的功能是参与[H]和氧气的结合,可判断细胞色素C分布于。
表1中加入细胞色素C的抗体的作用是。
已知图2对应的实验中还使用了如下两种药品:A.dATP;B.足量的细胞色素C,则可判断药物①是,②是。
(3)用显微注射技术向完整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注入足量的dATP后,发现CPP32并未被剪切,细胞亦未凋亡。
据题中信息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
29.(10分)下列是有关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信息,请据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5 /
10
(1)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图1中的
段
(填字母)。
(2)图5细胞对应于图2中的 段(填字母)。
D 2E 2段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与图1中的
段变化相同。
(3)图5子细胞的名称为 。
图3、图4、图5中的正在发生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的细胞是 。
(4)图3细胞中有 对同源染色体, 个染色体组。
30.(10分)下列甲、乙、丙图分别是基因型为AaBB 的某生物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变化的相关模式图。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细胞④的名称是 ,该图中同时出现B 、b 的原因是 。
(2)图甲中细胞①处于图乙 段,图甲中,处于图乙HI 阶段的是 (填数字)。
(3)图丙a 、b 、c 中表示DNA 分子的是 ,图甲中对应图丙Ⅱ时期的细胞是 (填数字),图丙中Ⅱ→Ⅰ,完成了图乙中的 段的变化。
(4)现有某药物能专一性地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则使用此药物后,细胞的分裂将停留在图乙中 段。
如果用洋葱根尖作实验材料来探究该药物抑制纺锤体形成的最适浓度,请写出简单的设计思路: 。
答案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
细胞分裂间期,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动物细胞还需完成中心体的复制,A项正确;间期DNA复制,DNA数目加倍,但两条DNA分子连在一个着丝点上,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都没有发生改变,B错误;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末期,C项正确;染色单体形成于间期,出现在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D错误。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染色单体的形成。
由题意知,ASURA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因此其合成场所为核糖体,A项正确;合成时期在分裂间期,B项错误;该蛋白质的作用是使姐妹染色单体连接成十字形,即与姐妹染色单体的形成与分离有关,C、D两项正确。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图形的分析能力及对细胞分裂的理解。
由柱状图可知,正常培养时DNA含量为2n的细胞数多,即多处于分裂间期,A项正确;药物处理后,DNA含量为4n的细胞数较多,即DNA完成了复制而细胞不分裂,故该药物类似于秋水仙素,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B、C两项正确;从图中看不出能通过促进DNA的复制促进细胞分裂,D项不正确。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生命历程。
细胞生长过程中核糖体的数量增加,相对表面积减少,物质交换效率减弱,故A项正确;由同一受精卵分化形成的不同细胞中,部分相同基因都能表达,因此能合成相同的蛋白质,B项正确;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C项正确。
老年人头发变白是因为细胞中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而不是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发生异常,D项错误。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
图中AB段为细胞有丝分裂的前期,该时期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故A项正确;CD段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内不含染色单体,B 项正确;DNA分子数目和染色体数目的加倍都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而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C项错误;核仁与核膜的重新出现发生在有丝分裂末期,即DE段,D项正确。
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知识。
衰老细胞中核DNA含量不变,A项错误;线粒体内膜上附着有呼吸酶,有利于催化[H]与氧结合生成水,而丙酮酸分解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B项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细胞分化和衰老过程都有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C项正确;胰腺细胞中分泌蛋白的合成是在核糖体上,然后在内质网上进行初步加工,继而在高尔基体上
对分泌蛋白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D项正确。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与②细胞相比,①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增大,物质运输的效率较强,A项正确;③④细胞均来源于早期胚胎细胞的有丝分裂,遗传物质相同,B项正确;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项正确;a、b、c三个生理过程分别是细胞的生长、分裂与分化,D项错误。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个体衰老和细胞衰老。
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细胞的衰老就是个体的衰老,但是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个体不一定衰老,A项正确;细胞衰老和个体衰老都是正常现象,是一种自然规律,B项错误;成骨细胞位于骨膜内,它对骨的生长和再生(如骨折后的愈合)有重要作用,老年人骨膜内的成骨细胞逐渐衰老,因而骨折后难以愈合,C项正确;在正常情况下,细胞会因为细胞分裂次数增多逐渐丧失正常的功能而加速衰老,D项正确。
9.【答案】C
【解析】高度分化的细胞能执行特定的功能,但也可能继续分裂增殖,如性原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A错误;癌变细胞是由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
裂失控而形成,发生突变的基因仍能表达,B错误;正常组织细胞在体外长时间培养,细胞分裂达
到一定次数后一般都会走向衰老,C正确;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程序性死亡,细胞坏死与细胞
凋亡不同,它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D错误。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
一个个体内的所有细胞都是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每个细胞中一般都存在控制PIP3合成的基因,A项正确。
RIP3蛋白激酶通过调节能量代谢,可以将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细胞凋亡转换为细胞坏死,B项正确。
若抑制RIP3的活性,肿瘤坏死因子将诱导细胞凋亡,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胞坏死,C项错误。
题干研究结果证明,细胞坏死与RIP3蛋白激酶的基因表达有关,D项正确。
1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理解,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推理、识图能力。
玉米根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在含3H标记的培养液中培养一个周期,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则细胞中的每个DNA一条链含3H,另一条链不含。
转入不含3H标记的培养液中再培养一个周期,中期时一个着丝点连接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中的DNA分子,其中一个全部不含3H,即为正常DNA,另一个一条链含3H,另一条不含3H,而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断裂后,姐妹染色单体分离,随机移向两极,因此可以产生图中的①③④。
1 / 10
1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神经细胞与细胞凋亡的理解。
细胞凋亡贯穿于生物的整个生命历程,A项错误;神经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增殖,B项错误;细胞凋亡是细胞在特定的内源和外源信息诱导下,其死亡途径被激活,并在有关基因的调控下发生的编程性死亡的过程,所以神经元凋亡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C项错误,D项正确。
1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细胞周期的理解及分析能力。
为能在视野中找到各个时期的细胞,应尽量选择分裂期占的比例大的材料,这样可观察到较多的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才有可能找到处于前期、中期、后期、末期不同时期的细胞。
a、b、c、d四种细胞分裂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依次是15.3%、17.4%、10.9%、19.4%,可见最适合的材料是d,A项符合题意,C项不符合题意;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不同植物的分裂期所占时长存在较大差异,B项不符合题意;细胞周期再分裂间期的时长大于分裂期时长,D不符合题意。
14.【答案】C
【解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导致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来细胞减少了一半,A、D两项正确;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发生两两配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可以发生交叉互换,B项正确,C项错误。
1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植对物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与染色体规律性变化的理解。
①→②表示的是染色体的复制过程,属于有丝分裂间期,细胞分裂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A项正确;
②→③过程属于前期,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B项错误;④→⑤过程中染色单体已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的含量不变,C项正确;⑥→⑦过程是有丝分裂由后期进入末期,植物细胞内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将细胞一分为二,D项正确。
1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在机体中已分化的成熟细胞失去分化能力,该技术将成熟白细胞转变为具有可编程特性的细胞,恢复分化能力,类似于干细胞,可分化为不同的细胞。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产生出不同的mRNA,合成不同的蛋白质。
所谓编程改变的是表达的基因,并不改变遗传物质。
再编程细胞特定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可适用于治疗某些疾病,D项正确。
17.【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①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②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③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④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图中①②③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而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没有同源染色体。
③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体细胞。
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若发生过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则分离的两条染色体上可能存在等位基因。
18.【答案】A
【解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通过DNA复制形成两套完全相同的核基因,A项正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发生一次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B项错误;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行为不相同,减数分裂有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分离的现象,C项错误;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一般两两相同,D项错误。
19.【答案】A
【解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过程中,并非所有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如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多对等位基因,是连锁的,不能自由组合,A项正确;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不会导致基因重组发生,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后期,B项错误;减数分裂使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作用使合子中染色体数目恢复,所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能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故减数分裂结束后,产生的配子染色体数目减少,对生物的遗传有利,C项错误;雄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得到的精细胞有4条非同源染色体,D项错误。
20.【答案】A
【解析】分析图1:AF段表示有丝分裂,FH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HI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
分析图2:该细胞无同源染色体,并且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图1中CD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量加倍,细胞内含有2条(雄性动物细胞)或4条(雌性动物细胞)X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A项正确;图1中AB段为有丝分裂过程,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B项错误;图2所示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发生过交叉互换,因此可能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C项错误;图2所示细胞进入分裂后期对应图1中的HI段,D项错误。
21.【答案】A
【解析】基因型为AaX B Y的小鼠产生了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配子中含AA说明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一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发生异常。
配子中没有性染色体,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产生一个不含有性染色体的次级精母细胞;也有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产生的一个配子中不含性染色体。
2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心肌细胞是由心脏祖细胞分化而来的,可见心脏祖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