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复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复习题
篇一: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复习题(测试卷)湘教版
第二章单元测试(A卷)
(测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学校班级姓名得分
我能做得最棒,老师,看我的!
一、选择题(30分)
1、在比例尺为1:20000的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是()
A、20千米
B、0.2千米
C、200千米
D、2千米
2、下列各组地名中均为大洲分界的是()
A、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
B、乌拉尔山,喜马拉雅山
C、乌拉尔河,亚马孙河
D、土耳其海峡,台湾海峡
3、在比例尺为1: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的图上距离为6厘米,则两地实际距离是()
A、1300千米
B、1400千米
C、1500千米
D、1800千米
4、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A、6371千米
B、6378千米
C、6357千米
D、6300千米
5、关于经线和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经线都与本初子午线平行
B、纬度越低,纬线就越长
C、经线纬线长度相等
D、纬线指向南北方向
6、地球表面,纬度为30°,经度为110°的地方一共有()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D、四个
7、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
A、东欧平原
B、东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亚马孙平原
8、赤道横穿的大洲是()
A、亚洲、欧洲、北美洲
B、非洲、亚洲、北美洲
C、非洲、亚洲、欧洲、北美洲
D、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9、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五种,即()
A、平原、高原、山地、沙漠、盆地
B、沼泽、高原、山地、上坡、冰原
C、沼泽、高原、山地、沙漠、盆地
D、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10、本初子午线是()
A、东西半球的分界
B、东经与西经的分界
C、0纬线
D、180经线
1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数条等高线合在一起的地形是()
A、山脊
B、山谷
C、鞍部D陡崖
12、下列纬线圈中长度最长的是() OOOOA、15NB、20SC、25ND、30S
13、在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叫()
OOA、经线B、纬线C、0经线D、180经线
14、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壳中比较活跃的地带是()
A、板块内部
B、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
C、大陆内部
D、陆地与海洋交界地带
15、由北极点到赤道再到南极点,纬度变化情况为()
A、低—高—低
B、相等
C、高—低—高
D、越来越高
用心爱心专心 OO
二、填空题(28分)
O1、在地球仪上,所有的经线长度,相差180的两条经线构成一个经线圈,所有的
经线圈的长度。
2、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叫做。
利用它可以很方便地确定地球表面上任何一个地点的。
3、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命名为、大西洋和、。
其中洋是面积最大的大洋。
4、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征是,不同的是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的海拔,而且边缘比较。
5、按板块构造说,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是板块与板块碰撞,挤压抬升形成的,而大西洋则是板块形成的。
三、综合题(42分)
读下面的东西半球图回答下列问题:
1 ○2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大洲、大洋的名称:○
3○4○5 ○6○7○
8;其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大部分陆地位于热带的大洲○
是;(每空3分)
3、○4两大洲的大陆分界线是:。
2、图中○
3、写出图中A、B两点的经度:A:B:;并在图中方框中标出东西半球。
(每空2分)
第二章A卷参考答案
1、相等、相等;
2、经纬网、准确位置;
3、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
4、地面起伏小、较高、陡峻;
5、亚欧、印度洋,张裂。
三、综合题
1、北美洲,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太平洋,印度洋;亚洲,非洲。
2、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
OO3、160E,20W。
(左)西半球,(右)东半球。
用心爱心专心
篇二: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复习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复习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四个地点符合“南半球、西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A .20°N、150°E
B 50°S、140°W
C 70°N、90°E
D 25°S、90°W
2、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
A.欧洲、北美洲B.欧洲、亚洲 C、南极洲、亚洲D.非洲、南美洲
3、世界最小的洲和最小的洋的组合是
A.大洋洲、北冰洋 B、大洋洲、印度洋 C.欧洲、印度洋 D、南美洲、印度详
4、下列大洲中,被三大洋包围的大洲
A.大洋洲 B.南美洲 C、非洲 D、南极洲
5、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
A.西伯利亚高原 B.东非高原 C.青藏高原 D.巴西高原
6、被称为“高原大陆”的大洲是
A.南极洲 B.亚洲 C.非洲 D.南美洲
7、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当南半球是夏季时,北半球是冬季 B.太阳能够直射的地区,白昼时间最长
C.高纬度地区,各地都会出现极昼、极夜 D.夏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
8、下列海峡,既是两大洲又是两大洋分界线的是
A.白令海峡 B.曼德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
9、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A.地球的岩石圈由五大板块拼合而成 B、板块交界地带是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带
C.板块内部稳定、不可能再分成小块 D.板块都处于静止状态
10、绘一幅厦门市地形图,用下列哪一种比例尺绘制的地形图内容最详细
A.1:5000 B.1/25000
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D、
11、西半球在: A.本初子午线以西到180°经线 B. 160°E以东到20°W 之间
C. 180°经线以西到0°经线
D. 20°W以东到160°E之间
12、一年之中,厦门正午太阳最高、白昼最长的一天是
A.冬至日 B春分日 C夏至日 D秋分日
13、一架飞机从北京起飞,一直向南飞,最终能够:
A. 回到北京 B到达南极 C到达赤道 D到达北极
14、亚洲地形的主要特点是 A. 地势比较高,以高原为主 B地势以平原为主
C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D 地势西高东低
15、分布在大江大河下游的地形大多是
A.高原 B平原 C盆地 D 山地
16、如图所示,点E位于()
A、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B、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C、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D、南半球、中纬度地区
17、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
A、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脉
B、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
C、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
D、北美洲的落基山脉
18、世界上最高的活火山和火山最多的国家,正确的一组是:
A、阿根廷、印度尼西亚
B、印度尼西亚、意大利
C、阿根廷、日本
D、日本、意大利
二、综合题:
1.读右图“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内容(5分):
⑴图中字母分别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山峰鞍部陡崖。
⑵C、D中位于山谷的是,坡度较缓的是。
2、读右图,回答问题:
(1)图中表示的是东西半球还是南北半球,我
我国位于这两个半球上的半球
半球。
(2)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
大洲名称:A. B. C.
D. E. F. G.
(3)写出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大洋名称:① ② ③ ④ 。
(4)图中甲处为运河,它是洲
洲与洲的分界线。
(5)图中乙处为运河,它是洲与洲的分界线。
(6)图中丙处为洲与洲的分界线:山脉、河、山脉、海、海峡。
(7)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洲,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是洋。
3.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出图中A、B、C三地的地理位置:A: 经度___________,纬度_________
B:经度___________,纬度_________
C:经度___________,纬度_________
(2)在图中A、B、C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______地,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地,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地。
(3) A地位于C地的__________方向。
(4)能获得太阳直射的是————----。
位于低纬度的是———----。
4.读图分析,完成下列各题:
乙
3000 米
2000 A B
1000 甲
(1)甲地的海拔米,乙地相对甲地的高度为米。
(2)如果此时甲地气温为20℃,那么乙地的气温为℃。
(3) A、B两地,降水较多的是地。
篇三: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复习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复习
第一节认识地球(课本14—21页)
1、①历史上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航行的航海家是葡萄牙(国)的麦哲伦;②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有多大: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
5.1亿平方千米。
3、赤道是指在与南极、北极距离相等的地方画的圆圈。
赤道把地球平分成南、北两个半球。
4、纬线的特征:a都指示东西方向;b形状都是圆(极点除外);
c长度不相等,其中最长的纬线是赤道;从赤道向两级纬线的长度越来越短。
5、纬度的划分:
①赤道的纬度是0°,赤道以北称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称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
②北极的纬度是90°N,南极的纬度是90°S。
③从赤道向两级,纬线的度数逐渐增大(增大、减小)。
6、低纬度范围是0°—30°;中纬度范围是30°—60°;高纬度范围是60°—90°。
7、经线的特征:a都指示南北方向;b形状都是半圆;c长度都相等,
8、经度的划分:
①把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作为经度的起点线,又叫本初子午线线,其经度为0度。
②从0°经线向东的180°称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的180°称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
③经度变化规律:由0°经线向东西逐渐增大
9、一个经线圈由2条经线组成,它们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
如50°E和130°W、140°W和_______都能组成经线圈。
10、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哪个经线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东西半球的划分:20°W,160°E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课本22—25页)
1、全球的海洋面积占71%,陆地占29%,所以人们常用“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粗略说明海陆面积的比例。
2、有人把地球称为“水球”,其依据是什么?之所以称为地球,是因为人们生活在陆地上,对海洋了解很少。
而叫“水球”是因为地球表面以海洋为主的缘故。
3、北半球的陆地和海洋哪个面积大?海洋;南半球哪个面积大?海洋。
4、①从海陆分布看,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_为主。
②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南或北)半球。
5、概念:大陆指面积广大的陆地,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大洲是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的合称。
6、七大洲:
①按面积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七大洲面积大小排序(由大到小)的顺口溜:亚非北美南;南极欧大洋】。
②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
③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是地球上最大的大陆。
7、四大洋:
①世界上面积最大、最深、岛屿最多的大洋是太平洋;最浅、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
②第二大洋是大西洋,呈“S”形;
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8、大洲之间的界线:①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里海、黑海。
②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
③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
④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9、看图填空:(填写代号及名称)
(1)赤道穿过的洲有:②南美洲、③非洲、⑤亚洲、⑥大洋州
(2)赤道穿过哪些洲的大陆?②南美洲、③非洲
(3)太平洋沿岸的洲有:①北美洲②南美洲⑤亚洲⑥大洋州⑦南极洲
(4)大西洋沿岸的洲有:①北美洲②南美洲③非洲④欧洲⑦南极洲
(5)南极洲被哪些大洋包围?B大西洋 C太平洋 D印度洋
(6)主要位于西半球的洲有:①北美洲②南美洲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节世界的地形(课本27—32页)
1、人们通常把陆地上的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2、高度的表示方法有相对高度和海拔高度两种,其中海拔指的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地面起伏的大小。
3、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平原:海拔较低,地面平坦;
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峻;
山地: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
盆地:周围高,中间低。
4西北部的山脉带。
5、世界之最:①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位于非洲;②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位于南美洲;③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位于亚洲洲;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位于南美洲。
④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
⑤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位于太平洋。
6、科迪勒拉山系主要有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等山脉组成。
7、海底地形包括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五部分。
学看地形图
1、概念:等高线:指的是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的线。
2
3、陡坡和缓坡的等高线区别: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的是缓坡,等高线稠密的地方表示的是陡坡。
4、山顶、鞍部、陡崖、山脊、山谷等地形的等高线表示方法:①鞍部:两个山顶之间低洼的部分②陡崖:等高线重合或相交的地方
③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的地方④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地方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四节海陆变迁(课本33—37页)
1、地球表面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的例子:海陆的分布不是固定不变的
①喜马拉雅山岩石中含有海洋生物化石
②我国台湾海峡的海底有古河道及森林遗迹:说明过去的陆地变成现在的海洋
2
提出的。
主要内容2亿年前地球上的各大洲是相互连
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
后来原始大陆
分裂成几块陆地,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
陆漂移的原因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3、板块构造学说:
①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A亚欧板块、B美洲
板块、C非洲板块、D印度洋板块、E太平洋板块和F南极洲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②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4、火山和地震:
③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
继续组织两周一次的专题学习沙龙和互动式评课沙龙,结合教研活动的主题组织好教师学习、交流。
听展示课的教师对听课内容进行精心、系统的评点,写成评课稿,在两周一次的互动式教学研讨沙龙中进行交流、探讨。
与往年不同的是,在保证互动评课活动开展同时,不影响正常教学,本学期安排8次集体评课活动,其他评课通过qq群来交流、研讨。
指导思想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抓手,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努力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内涵性发展。
同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
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物教学自如化教学方法和自主化学习方式。
本学期,我组将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把课程改革作为教学研究的中心工作,深入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积极、稳妥地实施和推进中学英语课程改革。
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研工作,加强课程改革,紧紧地围绕新课程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加强课题研究,积极支持和开展校本研究,提高教研质量,提升教师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
加强
教学常规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我校英语教师的英语教研、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我校争创“三星”级高中而发挥我组的力量。
坚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课程改革精神,以贯彻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以研究课堂教学为重点,以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高二的历史教学任务是要使学生在历史知识、历史学科能力和思想品德、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得到全面培养锻炼和发展,为高三年级的文科历史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为高校输送有学习潜能和发展前途的合格高中毕业生打下良好基础。
全班共40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25人。
学生的数学基础较一般,多数学生能掌握所学内容,少部分学生由于反映要慢一些,学习方法死板,没有人进行辅导,加之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不能掌握学习的内容。
能跟上课的学生,课上活泼,发言积极,上课专心听讲,完成作业认真,学习比较积极主动,课后也很自觉,当然与家长的监督分不开。
部分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较强,不管遇到什么题,只要读了两次,就能找到方法,有的方法还相当的简捷。
有的学生只能接受老师教给的方法,稍有一点变动的问题就处理不了。
个别学生是老师本册的教学内容:(1)混合运算和应用题;(2)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3)量的计量;(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5)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③提出教学任务:在全面发展体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灵敏、力量,速度和有氧耐力,武德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合理掌握练习与讨论的时间,了解实现目标时可能遇到的困难。
在不断体验进步和成功的过程中,表现出适宜的自信心,形成勇于克服困难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优良品质;认识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在武术学习过程中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将自身健康与社会需要相,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结合本身项目去了解一些武术名人并能对他们进行简单的评价;加强研究性的学习,去讨论与研究技能的实用性,加强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的环节。
:
①总体目标:建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体魄,在必修田径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初级长拳”、“剑”的兴
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受益,以及多样性和选择性的教学理念,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本教学工作计划,以满足学生选项学生的需求,加深学生的运动体验和理解,保证学生在高一年田径必修基础上再加上“长拳”来引导男女生学习体育模块的积极性,再结合高二年的“剑”选项课的学习中修满2学分。
加强学习“长拳”以及“剑”的基本套路,提升学习的的兴趣,提升学生本身的素质,特别是武德的培养。
运动参与:a养成良好的练武的锻炼习惯。
b根据科学锻炼的原则,制定并实施个人锻炼计划。
c学会评价体育锻炼效果的主要方法。
运动技能:a认识武术运动项目的价值,并关注国内外重大体赛事。
b有目的的提高技术战术水平,并进一步加强技、战术的运用能力。
c学习并掌握社会条件下活动的技能与方法,并掌握运动创伤时和紧急情况下的简易处理方法。
身体健康:a能通过多种途径发展肌肉力量和耐力。
b了解一些疾病等有关知识,并理解身体健康在学习、生活中和重要意义。
c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与健康行为。
心理健康:a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变心理状态,并努力获得成功感。
b在武术练习活动中表现出调节情绪的意愿与行为。
c在具有实用技能练习中体验到战胜困难带来喜悦。
社会适应:a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与合作创新精神。
b具有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体育与健康方面知识和方法的能力。
采用教师示范与讲解,学生讨论,练习,教师评价,再进行个别指导,后进行学生练习,最后进行展示与学生的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实行培优扶中辅差,,采用学习小组的建立,加强学习小组的相互学习、相互讨论、相互研究的功能,提升学习的效率;加强多边学科的整合,特别是加强心理健康的教育,加强运动力学、运动医学等进行学习,以提升学生的运动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
(1)课题研究:加强校本课程“剑”、“平山初级长
拳”的开发与教学;做好“趣味奥运会进入校园”课题的开题准备。
做为“青春期健康教育进入校园”课题组的成员,协助课题组进行研究,开展活动。
(2)校本教研: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加强体育备课组的教研能力,做为备课组长的我与其他老师加强讨论校本的研究与开发,本次校本开发重点放在“剑”、“初级长拳”、“花样篮球”三个项目上,有所侧重。
(3)论文撰写:结合课题研究的内容进行撰写。
(4)校际、教研组、备课组教研活动:做为晋江市兼职中学体育教研员及校际组成员,积极参加校际组开展的各项活动,加强提升在校际组的教研水平,做好兼职教研员的本职工作,协助教研员开展教研活动;积极参加教研组的各项活动,提升教研水平;做为备课组长的我,我计划是积极组织本组老师一起提高高中的课改力度与水平,集中老师的备课时间与讨论在备课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针对选项会出现的问题进行沟通,加强学习过程的评价,协调选项内容的评价标准及认证过程。
本册的重点: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是本册的一个重点,这一册进一步学习三步式题的混合运算顺序,学习使用小括号,继续学习解答两步应用题的学习,进一步学习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复杂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得意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继续培养学生检验应用题的解答的技巧和习惯。
第二单元整数和整数的四则运算,是在前三年半所学的有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复习、概括,整理和提高。
先把整数的认数范围扩展到千亿位,总结十进制计数法,然后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定律加以概括总结,这样就为学习小数,分数打下较好的基础。
第四单元量的计量是在前面已学的基础上把所学的计量单位加于系统整理,一方面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加巩固,一方面使学生为学习把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做好准备。
高考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更加强调考生对文科各学科整体知识的把握、综合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为解决问题而迁移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多学科、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通识教育理念。
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教材,转变教学观念,紧跟高考形势的发展,研究考试的变化,力争使高二的教学向高三教学的要求靠拢。
按照《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认真完成高二阶段的单科复习工作。
坚持学科教学为主,落实基础知识要到位,适当兼顾史地政三个学科的综合要求,培养提高学生学科内综合的能力。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落实基础,提高学科思维能力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水平。
本学期教研组重点加强对教师评课的指导,使教师的评课规范化,系统化,定期举行主题教学沙龙和“会诊式行动研究”,促进新教师的成长,加快我镇小学语文教师队伍成长速度和小学语文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结合区里的活动安排,开展各项有意义的学生活动,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调动启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二、工作目标
以课改为中心,组织教师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深入课堂教学研究,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进一步加强语文教师队伍建设,让“语文研究小组”,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重视团队合作智慧、力量。
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以老带新,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3、组织教师开展切实有效的说课沙龙、评课沙龙,提高教师说课能力,和评课能力,能够结合主题教研活动,对典型课例进行互动研讨,开展教例赏析活动。
4、加强教研组集体备课,每周以段为单位组织一次集体备课,分析教材,赏析重点课文,进行文本细读,交流教学心得。
让备课不再是走场,形式主义,而是真真实实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提高教师的素质服务。
5、根据上学期制定的语文常规活动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竞赛活动、过关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自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促进个性和谐发展。
6、加强学习质量调查、检测工作,及时分析,寻找得失,确保完成各项教学指标。
三、主要工作及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