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21春[9083]《公共政策学》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代码: 9083 学年学季:20211
单项选择题
1、通过对政策偏差的分析,可以促使政策活动主体增加对政策问题的认识,使其充分了解政策问题症结所在,进而为政策调整提.实施调整方案
.选择调整方案
.拟定调整方案
.分析问题原因
2、公共政策会受到变化的环境影响,为了解决某项公共政策问题,实现公共政策预期目标,要对政策进行适当的调整、改进和终. F. 决策功能
.配置功能
.导向功能
.协调功能
3、根据美国学者拉雷·格斯顿的分类,公共政策问题形成的国际因素不包括
.军备升级
.经济对抗
.战争
.自然灾害
4、政策工具在政策科学中兴起的原因不包括
.政府工作的高效率
.福利国家的失败
.政府管理及政策执行的复杂性
.当代社会科学实践性的增强
5、政策执行完毕后,为了减少政策决策的事务和提高政策质量以及效益,克服政策执行中的弊端和障碍。

检验政策执行效率、效.政策监控
.政策的再决策
.政策规划
.绩效评估
6、为了解决某项公共政策问题而确定了政策目标、进而设计出各种行为方案的过程,是关于未来的政策构想。

它以可操作的政策.规范性和技术性的统一
.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的统一
.技术性和政治性的统一
.可操作性和政治性的统一
7、在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的主体有多元性,每一个公共政策制定主体的权限,公共政策决策的程序有差异。

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行政机关的政策决策程序
.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政策决策程序
.人民代表大会的政策决策程序
.党组织的政策决策程序
8、公共政策价值不包括
.多样性
.平均性
.层次性
.变迁性
9、政策制定是面向未来的活动,未来出现的情况难以预料,是没有一劳永逸和面面俱到的政策,这就需要针对政策建立一个有效.有利于实现个人价值
.有利于提高政策效率
.有利于节省政策资源
.有利于优化政策质量
10、为了保证政策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政策规划者必须按照严格的程序来进行规划。

在技术程序上,主要有哪些步骤
.确立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
.轮廓勾画、细节设计
.制定规章制度、衡量政策实施
.确定政策价值、设计政策方案
11、客观事实上升为公共政策问题的前提是
. D. 被社会大多数人或少数领导者所察觉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采取必要的行动
.产生客观的危害
12、类比分析法主要包括
①人的类比②直接类比③间接类比④模式类比⑤幻想类比
.②③④⑤
.①③④⑤
.①②④⑤
.①②③④
13、多源流模型中的政治源流不包括
.选举政治
.经济利益
.国民情绪
.公众舆论
14、德利翁的政策层次划分法对政策按照不同层次对政策终结进行了划分,下列哪项不属于政策层次划分法的内容
.政府功能终结
.政策组织终结
.政府决策终结
.项目终结
15、中国公共政策的制定主体可以划分为决策主体和参与主体两大类。

决策主体是指居于法律法规的的法权地位,获得法律授予
下列不包括
.中国共产党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政府
.社会组织
16、公共政策执行的准备阶段是第一个阶段,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

准备阶段直接关系到实施阶段的具体进展以及进展效果。

下.加强政策认知、政策宣传
.制定政策计划
.物质准备和组织准备
.政策的规划和总结
17、公共政策终结不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一般来说,政策终结有很多的障碍。

一些政策相关且愿意看到政策继续存在下去的.法律上的障碍
.心理抵触
.组织惯性
.政策终结代价
18、政策方案模糊不清属于以下哪一类政策抗拒诱因
.政策本身存在缺陷
.大众传媒的引导
.超越目标群体承受力
.政策的合法性危机
19、议程的提出中而希望通过诉诸舆论、争取民意支持,目的是对决策者形成足够的压力,迫使决策者改变旧议程,接受新议程.上书模式
.内参模式
.借力模式
.外压模式
20、政府智囊们决定将自己的建议公布于众,希望借助外界舆论的压力,烧出决策者接受自己建议的障碍。

这种议程设置的模式.内参模式
.借力模式
.动员模式
.关门模式
21、以下哪一群体的行为不在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范畴之内
.政治人物
.私营业主
.政府官员
.选民
22、当一个公共问题转入政策议程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影响因素
.共识的形成
.下级反馈
.决策者的理性考虑
.对原则性问题的观点一致
23、为了缓解政策终结带来的巨大冲击,协调有关方面的关系,最大化减少顺势而采用渐进的方式对政策终结。

主要是为了较少.政策合并
.政策缩减
.政策分解
.政策替代
24、议程由决策者提出,在提出政策议程后,决策者会千方百计引起民众对该议程的兴趣,争取他们对该议程的支持。

也就是现
模式属于
.外压模式
.上书模式
.内参模式
.动员模式
25、公共政策过程不包括
.适应环境
.利用环境
.重塑环境
.改造环境
26、工作创新是下级政府赢得上级注意和公众赞扬的渠道,任何的创新都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工作创新能否获得通过的根本途径.共识的形成
.下级反馈
.决策者的理性考虑
.上级意见
27、通过分析政策在实际执行中的具体情况,发现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以及确认政策是否得到严格贯彻执行。

这体现
.综合评估
.执行评估
.事后评估
.事前评估
28、把公共政策问题分为结构优良问题、结构适度问题和结构不良问题是按何标准分类?
.按照公共政策问题发生的领域分类
.按公共政策问题的作用范围分类
.按照公共政策问题的结构角度分类
.按照公共政策问题的确定程度分类
29、通过对政策执行环境的分析,提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要达到的政策目标和政策执行的具体方案。

在所有的政策终结对象中,.政策
.组织
.计划
.功能
30、公共政策评估者尽可能地收集政策相关信息,合理整合信息,采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星系,客观、公正地反映出政策的实际效.反馈阶段
.终结阶段
.准备阶段
.实施阶段
31、公共政策评估指标时衡量是否实现政策目标的标尺,是公共政策评估的“准参照物”。

公共政策评估指标指得是
.公共政策方法
.公共政策原则
.公共政策标准
.公共政策规范
32、政策终结的对象包括功能、组织、计划和政策。

一项好的政策一旦选错了对象,执行后往往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其中,最.组织
.功能
.政策
.计划
33、关于政策问题和社会问题二者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E. 二者几乎没有关联
.政策问题的范围大于社会问题的范围
.政策问题是社会问题发展转化来的
.社会问题等同于政策问题
34、将政策工具分为市场化工具、工商管理技术和社会化手段是以下哪一学者的分类?
.霍芬
.陈振明
.萨拉蒙
.布鲁金
35、公共政策是一个范围十分广泛的领域,根据决策的性质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决策的类型
.组织决策
.立法决策
.司法决策
.政治决策
36、公共政策调整有主要的调整形式,下列那个选项不属于政策调整的形式
.政策叠加
.政策更新
.政策增删
.政策修正
37、公共政策的推进需要依靠公共政策的执行主体,通过理顺中央和地方政府、上级和下级政府之间的,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权力.执行人员的学习能力
.执行人员的综合素质
.执行组织机构的合理性
.执行组织的权责明确性
38、议程不是由决策者提出的,而是由接近权力核心的政府智囊们提出的。

智囊们通过各种渠道向决策着们提出建议,希望自己.动员模式
.内参模式
.关门模式
.外压模式
39、尽管新制度安排损害了一部分的利益,但是另一部分人因此获得的收益大于受损人的损失是指
.卡尔多—希克斯改进
.政治可行性标准
.帕累托最优
.合法性标准
40、议程的提出者通常是决策者自身,他们认为在决策议程时没有或者认为没有必要争取大众支持,一般老百姓没有政治参与意.内参模式
.动员模式
.借力模式
.关门模式
41、公共政策执行注重人性,以人为本,依靠宣传、说服和精神鼓励等方式,对人进行劝导。

将各种政策理念内化为信念,引导.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经济手段
.技术手段
.行政手段
42、政治政策不包括
.民主政策
.国防政策
.环境政策
.外交政策
43、政策给予利益主体某些税收优惠、税收减免以及产业投资优先权属于
.直接引导
.间接引导
.直接调节
.间接调节
44、政策执行是一种政治上讨价还价的交易过程,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对象之间通过不同的方式交易,在各种力量的互动汇总达成.制度理论
.博弈理论
.行为理论
.组织理论
45、大众传媒作为关注社会民生,倾听公众心声的机构,能够提供信息,表达公众利益,对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有影响。

下列哪个.主观性
.客观性
.现实性
.及时性
46、中国公共政策的制定主体可以划分为决策主体和参与主体两大类。

参与主体不直接进行政策决策活动,而是依据宪法和法律
好提供必要的辅助作用。

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的参与主体,下列不包括
.各级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社会组织和公民
.各级人民政府
.人民团体
47、根据巴达奇对政策终结的拥护者进行分类,分为反对者、经济者、改革者三种类型。

其划分的标准是
.政策终结支持者所掌握的资源
.政策终结组织所拥有的资源
.政策终结支持者的动机
.政策终结支持者的目的
48、政策评估者集中资源对某一项政策进行评估,能够使得评估者深入细致的分析该项政策的影响和效果。

当把某一项政策单独.综合性评估
.事后评估
.单一性评估
.执行评估
49、国外政策工具的研究途径不包括
.结果主义
.工具主义
.建构主义
.过程主义
50、公共政策执行是一项复杂的社会行为,需要政策执行人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有效的控制自己的情感,以坚定的一直
力。

这体现了
.执行人员的学习能力
.执行组织的权责明确性
.执行组织机构的合理性
.执行人员的综合素质
多项选择题
51、实践中坚持公共政策评估的原则,将极大的提高公共政策评估的
.针对性
.权威性
.时效性
.科学性
52、现代社会,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的主要方式包括
.以主权者身份
.通过参加利益集团
.使用威胁手段
.通过代议形式
53、一个问题想要上升到公众议程的高度,应该具备的条件有
.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引起大众媒体的关注
.公众认为政府用该给与是当地的关注和解决
.大多数人都认为有采取行动的必要
54、政策终结障碍中的组织惯性中的情形主要有
.组织机构执行中产生的惯性
.组织机构执行中心里上难以接受
.组织机构有很强的生存力
.组织机构具有一种动态的适应性
55、公共政策终结中的政策合并的情况有
.将被终结两项或多项政策合并,组成一个新政策
.将原有的政策或其功能合并到现有政策中,成为现有政策的一部分
.随便两个政策合并为一个政策
.随便两个政策的功能合并成一个新政策
主观题
56、公共政策执行完成后对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可称为()。

参考答案:
事后评估
57、政策终结是一项极其复杂的行为,但是适时终结一些()政策是政策管理中不可避免的工作。

参考答案:
过时的、无效的
58、目标群体是指政策直接()的对象。

参考答案:
作用、影响
59、在抉择政策方案阶段,对政策方案的比较包括哪些维度?
参考答案:
主要包括四个维度分别是:预期收益、成本、风险程度、时间因素。

60、请论述公共政策的国内环境包括哪几方面?
参考答案:
答:一、自然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二、经济环境,是指能够对公共政和,主要由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构成。

三、政治环境,是指对政策系统的生存、发展环境,是指对政策系统的生存、发展和运行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风俗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