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不分版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不分版本
包头四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总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
考前须知:
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局部。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26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此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孤独的守望
(1)在穿越了一条条宽阔马路,躲过来来往往的车辆以及川流不息的人群,准备走进那座高楼大厦的时候,却突然被不知藏在什么地方的孤独感袭击。

于是,我飞离城市,开始找寻那些遗失在远处的疼痛或者温柔,来到那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

(2)转过一道山梁,又穿过一道峡谷,眼前豁然开朗。

那是一种惊诧!仿佛一下子掉进了一幅最浓艳的油画里。

一朵秋阳,斜挂山腰,被染红的山风成了最随心的画家。

一笔画山,山披灿烂,一笔描水,水放金光,一笔泼在山沟里,沟里成了五彩的天堂。

(3)拨开路边密密麻麻鲜嫩的细叶,下面,竟藏有一弯清溪。

凝神敛息,闭目细听,一股山泉之清凉,潺潺之清音,朗朗之清虹,刹那间沁过心田,直达肺腑,更是说不出的爽朗。

寻着水声一路走来,水却似多羞的少女般犹抱琵琶半遮面,一会儿被浓阴掩翠,一会儿环佩叮当,一会儿弯成一枚碧玉,一会儿又不知躲藏到哪里去了。

细看那水,宁静之极,无波无痕,柔润如美玉。

那是谁家的女儿悬挂于颈间的玉璞?押着唐韵,携着汉风,—点点的走近,走近,将心清凉成一片温润的水域。

(4)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外桃源〞,是在尘世苦苦寻求而不得的心灵的栖息地。

(5)我在进入小村的那一瞬,突然变得很宁静。

我用了很大的努力,才从这幅静默的油画中走出来,一路跋山涉水而来的疲倦和烦躁一扫而光。

一处处低矮的农舍以最简单的装束站立在我面前,而它后面是五彩锦缎装扮起来的山坡,像一首天地之间的赞歌,我看见纯朴与艳丽和谐的统一。

(6)田园,多么美妙的字眼,它让许许多多流浪的心灵找到了家的温暖。

袅娜的炊烟,鸡鸣狗叫,满山遍野的牛羊,子孙绕膝,我多么希望看到曾经在这里上演过的那些温暖和最原始的一幕幕生活图景啊。

然而这里拥有的除了安静还是安静。

看不见炊烟,听不见鸟语,也听不见动物的欢鸣,就连风都停驻在不知什么名字的山那边。

(7)物竞天择,时代犹如一列火车,轰鸣着滚滚向前。

贫困终被繁华取代,宁静总被喧哗掩盖,那些没了主人的房屋,虚掩的房门,荒凉的院落,都似在诉说着一种久已淡去的生活,房前屋后的柿子树上,挂满红艳艳的“小灯笼〞,就连地上也落了许多熟透的柿子。

这些原本代表丰收的累累果实,在这里突然受到冷落。

(8)一方石碾,丰碑一样默默地站在时光的怀抱里。

深深的皱纹里记载着多少酸甜苦辣的过往?它在思念那些五谷丰收的日子吧,还有那吱吱唱着的远去的歌谣。

我看见空地上面的水井里面装满了生活的百般滋味。

(9)所有的土地都荒芜着,那些被收割的玉米秸杆,怀抱成一堆坐在秋阳里,哀伤而无助。

曾几何时啊,仿佛还看到它们挺拔着腰杆,向上生长着浓浓的丰收和喜悦。

一些被开垦的梯田就那么闲散敞着怀,留着斑驳的印记,像是刻满了主人点滴的心事。

几垄白菜,几颗萝卜成了这些被弃置的土地的最后守望者。

(10)我停下探访的脚步,对着一片宁静和绚丽沉默。

(11)我不知道繁华在身后隐退的时候,是不是一些东西也会随之消失。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就这样被遗弃在远离尘世的地方,在时光的隧道里单独演绎着一场兴衰与荣辱。

美丽与孤独同在,寂寞与哀愁共存。

(12)在村庄的深处,终于见到了真正的主人。

金灿灿的苞谷做背景,映衬着主人也发出金灿灿的光。

一位老人,就那么安然地倚在门口,身后巴掌大的小院里,两棵参天的老槐,像两把硕大的巨伞,卫士一样地护着庭院。

树是老人出生时爷爷种下的。

(13)老人手捧山里红,热情地招待我们这些远方来的客人,她说家里没什么好吃的,只有这些山里的果子。

问她为什么不和儿女一起走,老人只憨憨地一笑:“舍不得啊,几十年的家!〞
(14)已是夕阳西下,那些山、那些树、那些落寞的房屋都开始变得暗淡起来。

我最后一次回望山村的时候,老人正被金色笼罩,仿佛坐在一片灯影里。

(15)她在守望着一个人的山水,守望着一个她自己的家么?
(选自《散文百家》2010年第2期,有删改) 1.以下对全文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第〔8〕段的“一方石碾〞“空地上的水井,让作者对乡村的逝去感到惋惜。

B.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文章采用“移步换景〞的记游手法,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写景状物淡而有味。

C.本文表达作者对美丽山村行将消失的痛惜之情,文中老人既有热情淳朴的一面,也有落后守旧的一面,作者哀其不幸。

D.“来来往往的车辆〞“川流不息的人群〞“高楼大厦〞代表着现代文明的繁华,表现出者对城市的热爱。

2.请找出文中两个运用了修辞手法的语句,指出其修辞手法并分析达效果。

〔5分〕
3.纵观全文,你认为文章标题“孤独的守望〞能否替换成“老人的守望〞?为什么?〔5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此题共2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传奇女子——林徽因
柳已青
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荣照人。

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

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

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
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

确实,林是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

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她身上多了一些传奇色彩。

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也不失为中国女性的偶像。

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

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

她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一弯新月,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

“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

〞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祥,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

走出沙龙的林徽因,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存中国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的艺术家。

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远的李庄。

他们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

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
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

可是她又活了10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激情、是一种飞扬的灵魂。

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张(爱玲),我觉得林可爱得多。

不管是生命的境界,还是生活的足迹,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为人妇,为人母,为人的朋友,她的才华和境界,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

如果没有林徽因家的沙龙的培育,中国的现代文学星系中璀璨群星的光辉将暗淡几分。

如果没有林徽因的辅助,梁思成很难完成《中国建筑史》。

张清平用林徽因和梁思成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们的结合:梁思成是坚实的根底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那么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丽的栏杆。

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

林徽因和梁思成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另一对我认为是傅雷和他的夫人。

相比拟,张爱玲尽管有才气,但她终是一个异数,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连爱情、生活都有一种决绝,而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

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或者后人对她的某一方面才华敬佩,但很难道出林徽因的精神境界。

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

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


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本文运用记叙、议论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林徽因的崇敬之情。

B.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和才华,更是她高尚的人生境界。

C.作者将林徽因和张爱玲进行比照,其目的是贬低张爱玲,突出林徽因的伟大。

D.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她对这些称谓并不看重。

E.张爱玲的文学才能深得人们的喜爱,但林徽因家的文学沙龙里也曾高朋满座,群星璀璨。

5.文中说:“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

〞“花〞指什么?“树〞又指什么?结合文章中林徽因的经历,谈谈她在这一成长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8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4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此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假设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假设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假设舍郑以为东道主,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假设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6.对以下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且贰.于楚也贰:附属二主
B.又欲肆.其西封肆:扩张
C.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成功
D.假设不阙.秦,将焉取之阙:侵损
7.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微夫人
..东道主
..之力不及此B.假设舍郑以为
C.孰视之,自以为
..之往来,共其乏困
..不如D.行李
8.对文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晋、秦围郑的原因是郑国在晋文公出逃时没有礼待他,并且附属于楚国。

B.烛之武去见秦君的原因是郑伯向他道了歉。

C.秦伯被烛之武说服了,不仅解除了郑围,而且派将军帮助郑国守城。

D.晋文公不去攻打秦国,表现了他的仁义和明智。

〔二〕文言文阅读〔此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

基幼颖异,其师郑复初谓其父曰:“君祖德厚,此子必大君之
门矣。

〞元至顺
..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

行省辟.之,谢去。

西蜀赵天泽论江左人物,首称基,以为诸葛孔明俦也。

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名,以币聘,基未应。

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

既至,陈时务十八策,太祖大喜。

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
据钟山,基张目不言。

太祖召入内,基奋曰:“主降及奔者,可斩也。

〞太祖曰:“先生计安出?〞基曰:“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

〞太祖用其策,诱友谅至,大破之,以克敌赏赏基,基辞。

其龙兴守胡美谴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踏胡床太祖悟许之美降江西诸郡皆下。

友谅兵复陷安庆,太祖欲自将讨之,以问基。

基力赞,遂出师攻安庆。

基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

太祖方欲刑人,基请其故,太祖语之以梦。

基曰:“此得土得众之象,宜停刑以待。

〞后三日,海宁降。

太祖喜,悉以囚付基纵之。

寻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太祖即皇帝位,累欲进基爵,基固辞不受。

初,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

〞太祖曰:“是数欲害
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

〞基顿首
..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

假设束小木为之,且立覆。

〞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

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宪有相才无相器。

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那么不然。

〞帝问汪广洋,曰:“此褊浅殆甚于宪。

〞又问胡惟庸,曰:“譬之驾,惧其偾辕也。

〞后宪、广洋、惟庸皆败。

三年授弘文馆学士,封诚意伯。

明年赐归老于乡。

基佐定天下,料事如神。

至是还隐山中,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

八年,疾笃,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明史•刘基传》〕
9.选择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
A.其龙兴守胡美谴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踏胡床/太祖悟/许之/美降/江西诸郡皆下。

B.其龙兴守胡美谴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踏胡床/太祖悟/许之/美降/江西诸郡皆下。

C.其龙兴守胡美谴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踏胡床/太祖悟/许之/美降江西/诸郡皆下。

D.其龙兴守胡美谴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踏胡床/太祖悟/许之/美降江西/诸郡皆下。

10.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
A.至顺:元宁宗的年号,帝王年号纪年法是中国古代常用的纪年法,国君改用新的年号称为“改元〞。

B.辟: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和前文中的“除〞意义相同,均为“举荐〞的意思。

C.顿首:叩头,头叩地而拜。

古代的九种礼拜形式之一。

此处刘基为辞受丞相一职而拜。

D.卒:古代社会不同地位的人的死有不同的称谓,大夫死曰“卒〞,刘基属于大夫阶层。

11.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刘基自幼就很聪明,他的老师郑复初对他赞赏有加,认为他将来一定会光耀刘家门庭;后来又有西蜀的赵天泽十分推崇他,把他看成是诸葛亮一类的人。

B.刘基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深受太祖倚重。

强敌陈友谅图谋向东进发,气焰非常嚣张。

将领们建议投降或退守,刘基力排众议劝太祖采用了诱敌计谋,结果大败陈友谅。

C.刘基善于识人,正直敢言,屡次替曾要陷害他的丞相李善长说情。

明太祖打算让杨宪做丞相,刘基却认为好友杨宪不能胜任,认为他没有丞相的器量。

D.刘基淡泊名利,大败陈友谅后,太祖要奖赏刘基,刘基推辞了。

后来还屡次拒绝皇帝给他提高爵位。

告老还乡后,过着闲适的隐居山林的生活,从不提自己的功绩。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①太祖方欲刑人,基请其故,太祖语之以梦。

〔5分〕
②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那么不然。

〔5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此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14题。

岁暮
白居易
穷阴急景坐相催,壮齿韶颜去不回。

旧病重因年老发,新愁多是夜长来。

膏明自爇①缘多事,雁默先烹②为不才。

祸福细寻无会处,不如且进手中杯。

【注】①爇〔ruò〕:燃烧。

②雁默先烹:雁,鹅;出自《庄子》“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

故人命竖子杀雁而烹之。

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
13.以下对本诗有关内容的解说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古代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冬季又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故称“冬尽年终之时〞为“穷阴〞。

B.首句中的“催〞字形象地写出了光阴似箭的情形,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C.“雁默先烹〞引用了典故,比喻有才能的人因遭到嫉妒而先被淘汰。

D.“不如且进手中杯〞与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都是借酒表达诗人丰富而复杂的情感。

E.平实易懂是白居易诗歌语言的根本特点,本诗语浅意深、言近旨远。

14.通过这首诗能看出当时作者流露出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此题共1小题,5分〕
15.补写以下句子中的空缺局部。

〔5分〕
〔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路难〔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李白运用姜太公的典故表达了渴望得到明君重用、成就功名的愿望。

〔3〕《爱莲说》中写自己偏偏喜爱莲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芳自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6.以下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方面的改革是“五位一体〞的综合改革,特别是经济、政
治领域入木三分
....的改革力度无一不与民生、公平息息相关。

②近年来发生的长跑猝死的案例,让一些学校在校园体育比赛中,取消了长跑工程。

而学校
这种投鼠忌器
....的心理,将随着新体育工作标准的出台而改变。

③我们希望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以法律来促进“好人有好报〞价值观的弘扬,让社会道
德回归自然,使互帮互爱的社会主义新风气蔚然成风
....。

④当前,有些人为了解决暂时的资金短缺问题,经常通过一些非法渠道来借取高利贷,这种
火中取栗
....的错误做法,往往会给自己带来许多的麻烦。

⑤传统的“群众文艺〞除了发表在期刊上、印刷成图书的小说之外,还有戏曲、歌曲、相声、
小品、舞蹈、杂技、评书、器乐……汗牛充栋
....,罗列不尽。

⑥有些电影的制片方与发行方对人们在社交媒体上“拒绝3D,请给喜欢2D电影的观众一次时
机,让我们好好地看场电影〞的呼吁置假设罔闻
.....,一味追求3D模式。

A.①④⑥
B.②③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17.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影响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变革浪潮。

B.据报道,某市场被发现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伪造质检报告书,管理部门将对此开展专项检查行动,进一步标准经营行为。

C.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D.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那么,这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

18.以下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多年来承蒙您的雅教,我受益良多,假设说我有一点儿的进步和成绩,跟您都是密切相关的。

B.这位老师教出的学生都成绩优异,尤其是班长更出类拔萃,老师经常得意地向别人介绍:“这是我的高足,很是让我心里抚慰啊!〞
C.家里五岁的小儿子爱画画,信笔涂鸦,线条简单却有童趣,虽然是拙作,但是看得妈妈喜在心头。

D.单位里的年轻人小刚爱炫耀他的手表,当他再一次在我面前夸耀他的手表时,我有些生气地说:“你的敝帚自己戴着吧,不是人人都稀罕啊。


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在科学工作中,胆和识是联系在一起的,智和勇是不可或缺的。

要做出第一流的成绩,①。

这就是说,在科学工作里,除了要敢于创造以外,还要善于创造。

科学工作就如行军打仗,②,还要善战能战,讲究战略战术。

③?因为这同样是向未知的事物进军,只不过那是敌人的军队,这里是自然界。




20.下面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的遗忘曲线,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

请概括出人类遗忘的规律,并针对规律提出一条建议,要求不出现数字,不超过相应的字数要求。

〔5分〕
规律:〔不超过50字〕〔3分〕
建议:〔不超过25字〕〔2分〕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在生活中,我们与人交往时,如果仅凭初步印象或粗浅的认识,难免有失偏颇。

但走近他〔她〕之后,你也许会发现:哦!原来,他〔她〕是这样的人。

请用“哦,他〔她〕原来是这样的人!〞这个句子作为作文的题目,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记叙文。

标题自拟。

要求:1.感情真挚,思想健康积极;2.内容充实,中心明确;3.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4.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每个错别字扣一分,卷面酌情记分。

包头四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年级语文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26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此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3分〕A
2.〔5分〕
答案例如:
①比喻、拟人“水却似多羞的少女般犹抱琵琶半遮面〞将溪水比作少女,赋予溪水人的动作、情态,写出溪水假设隐假设现,娇羞含情。

②排比“一会被浓阴掩翠,……一会儿又不知躲藏到哪里去了〞使语言流畅,有节奏,富于音韵美。

③拟人“这些原本代表丰收的累累果实,在这里突然受到冷落〞院落无人丰收的硕果,写出乡村的荒凉。

④比喻“仿佛一下子掉进了一幅最浓艳的油画里〞写出山村自然美丽风光。

〔指出修辞手法1分,分析其表达效果2分,其他语句的手法分析正确也可,答对一条给两分,答对两条给五分〕
3.〔5分〕
不能〔1分〕
本文不只在说老人的守望,还有庄稼、蔬菜孤独地守望着被弃置的土地;村庄的一切孤独地守望着过去的生活;作者孤独地守望着美丽的精神家园。

“孤独守望〞包含老人的守望,所以不能改。

〔“守望〞内容一点2分,答复两点就行〕
【解析】
〔1〕此题考查把握重要句段含义和作用、鉴赏作品语言和思想情感的能力。

解读注意在相应阅读区间进行分析。

B项“语言朴实〞错误;C项“作者哀其不幸〞不妥;D项“繁华〞应改为“喧嚣〞“表达作者对城市的热爱〞也有误。

表达自己想暂时逃离喧嚣的城市。

应选A。

〔2〕此题考查鉴赏作品语言和修辞手法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明确含有修辞的句子,指出修辞手法,分析其表达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