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四川绵阳外国语学校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四川绵阳外国语学校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
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有关于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酶的作用受pH和温度等条件的影响
B. 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 酶具有催化作用
D. 所有酶都是蛋白质
2. 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列有关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采集土壤小动物的诱虫器设计很好地利用了土壤小动物的趋光性
B.若尿液中加入斐林试剂不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尿液中不含葡萄糖
C.利用淀粉酶、淀粉、蔗糖探究酶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检测反应结果
D.低温诱导染色体变异的实验观察时,大多数细胞观察不到染色体数目改变
3. 动物合成的蛋白质可分为分泌性蛋白质和胞内蛋白质,与分泌性蛋白质的合成、分泌有关的细胞器包括()
A.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B.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C. 核糖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D.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线粒体
4. 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外界环境稳定及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B. 内环境稳态被破坏,一定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功能异常有关
C. 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完成代谢活动,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D. 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曾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5. 某种药用植物合成药物1和药物2的途径如下图所示:基因A和基因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型为AAbb或Aabb的植株能同时合成两种药物
B.若某植株只能合成一种药物,则必定是药物1
C.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有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
D.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能合成药物2的个体占3/16
6. 生长素及其类似物能够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棉花栽培过程中去除顶芽可促进侧芽生长,提高棉花产量
B.给果树适宜喷施适量的NAA有利于保果,提高果实产量
C.用适宜浓度的IAA处理未受粉番茄雌蕊,可得到大量正常的番茄种子
D.带有芽和幼叶的柳条扦插时容易生根,是因为芽和幼叶均能产生IAA
7. 2019年3月28日,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型的单基因遗传病,患者的卵子取出体外放置一段时间或受精后一段时间,出现退化凋亡的现象,从而导致女性不孕,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卵子死亡”。
研究发现,“卵子死亡”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细胞连接蛋白家族成员PANX1基因发生突变导致,且PANX1基因存在不同的突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卵子死亡”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男女中发病率相等
B.“卵子死亡”患者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父方或母方
C.产前诊断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携带“卵子死亡”的致病基因
D.PANX1基因存在不同的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
8. 在适宜时期取材,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实验材料是()
A.小鼠睾丸
B.苔藓叶片
C.小鼠造血干细胞
D.洋葱根尖
9. 给正常小狗实施垂体切除手术后,短期内小狗血液中的三种激素一一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c)的含量变化正确的是(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激素含量)
A. B. C.
D.
10. 某渗透装置如图烧杯中盛有蒸馏,图中半透膜允许单糖透过。
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能将蔗糖水解成单糖)。
从理论上分析,该实验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即下降
B. 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再下降
C. 加酶前后,在烧杯中都可以检测出蔗糖
D. 加酶后,可以在烧杯中检测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
11. 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上的
A. 磷脂含量
B. 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C. 糖的种类
D. 水含量
12. 某二十二肽被水解成1个四肽、2个三肽、2个六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及肽键总数依次是()
A.6、18
B.5、18
C.5、17
D.6、17
13. 下图1是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2是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模型,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根据图1可知,若t0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t2时其为2N
B. 根据图1可知,t1→t2时间内,该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
C. 根据图2可知,春节前后,深圳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①、①
D. 根据图2可知,①和①依次代表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14. 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1 h内液泡中细胞液的浓度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浓度
B.0~1 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
C.0~4 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D.2~3 h内物质A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
15. 人体的个体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其中有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等现象。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婴儿时期有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等现象
B.人体中没有同时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器官
C.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发生3种可遗传的变异
D.人体细胞在增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最多可达92条,最少可达46条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二甲双胍(Met)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降血糖药物,近年来发现它也可降低肿瘤发生的风险。
为探究Met 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用含不同浓度Met的培养液培养肝癌细胞,结果如图1所示。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数量,结果如图2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细胞发生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B. 图1实验的自变量是二甲双胍(Met)的浓度和处理时间
C. 由图2结果可推测二甲双胍(Met)可将肝癌细胞的增殖阻滞在S期
D. 由实验结果可推测Met通过抑制DNA复制进而抑制肝癌细胞的有丝分裂
17. 某生物科研小组研究了光照、赤霉素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图示简称抑制剂)对芹菜的茎伸长生长影响的实验,部分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第2组的条件为光照(8h/d)+抑制剂
B.1、4组对照或3、6组对照均可说明适度延长光照可促进芹菜茎的伸长
C.4、5组对照说明该芹菜本身不能产生赤霉素
D.4、5、6组对照说明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只能抑制赤霉素的合成不能抑制赤霉素的作用
18.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大多数蛋白质都由细胞核内的基因编码。
下图为细胞核控制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线粒体
的过程,由图可知()
A.信号序列与受体蛋白的结合不具有特异性
B.信号序列作为向导决定了蛋白质的去向
C.前体蛋白质成熟时除信号序列被切除外,空间结构也发生了改变
D.信号序列与受体结合后内外膜的蛋白转运体才能形成通道
19. 为探究适宜环境下,固定容积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滴于盖玻片边缘的多余的培养液要用滤纸吸掉,否则引起计数结果偏大
B. 生长旺盛期的培养液下层比上层酵母菌数量多
C. 涂布平板法计数可用接种等量无菌水组做对照
D. 涂布平板法统计的酵母菌数目会比实际值略大
20. 某高等动物的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对a、B对b为完全显性,其中A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B基因控制黄色素的合成,两种色素均不合成时毛色呈白色。
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进而无法继续表达。
纯合的黑色和黄色亲本杂交,F1为白色,F1随机交配获得F2。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自然界中,该高等动物白色个体的基因型共有5种,黑色和黄色各有2种
B. 若F2中黑色:黄色:白色个体之比接近3:3:10,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C. 若检测F2中黑色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将其与白色纯合子杂交
D. 若F1减数分裂时两对基因发生了重组,则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果蝇的眼色有野生型和突变型,由等位基因(A、a)控制,体色有灰体和黑体,由等位基因(B、b)控制。
已知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与眼色相关的某种基因型存在致死现象。
为探究上述两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相关的杂交实验:
实验甲:灰体突变型♀×黑体野生型♂→灰体突变型♀:黑体突变型♀=1:1
实验乙:黑体突变型♀×灰体野生型♂→灰体突变型♀:灰体野生型♀:灰体野生型♂= 1:1:1
(1)果蝇灰体性状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 ,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
(2)实验甲的F1雌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将实验甲中的F1雌果蝇与实验乙中的F1雄果蝇随机交配,子代雄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果蝇的X和Y可分为I(X、Y的同源区段)或II(仅位于X染色体上)或①(仅位于Y染色体上)区段。
选择纯合的刚毛和纯合的截毛果蝇进行正反交实验,结果F1代全为刚毛。
甲同学认为控制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同学认为控制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也可位于_______(填“I”“①”或“①”)区段。
请从亲本和F1代中各选一种性状的果蝇为杂交实验对象,设计一代杂交实验支持乙的说法(要求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酒文化一直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对于饮酒一直存在一个争议性的问题:饮酒后脸变红的人和脸变白的人哪一种酒量更好?科学家通过研究揭示了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
(1)饮酒后脸红的人机体内只有乙醇脱氢酶,由此可推测这些人的基因型可以有____________种,这些人饮酒后会产生一种有毒物质____________。
刺激毛细血管扩张而引起脸红;而饮酒后脸白的人实际上没有乙醇脱氢酶,酒精不能被分解,通过呼吸等排出体外,对身体的伤害会更具欺骗性。
上述情况体现了基因对性状的____________(填直接或间接)控制。
(2)有一种人号称“千杯不醉”,酒后脸色无明显变化。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这种人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有人认为男人天生比女人能饮酒,依据题干信息来看你觉得有道理吗?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对饮酒后都脸白的夫妇,其后代出现了千杯不醉型,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该变异类型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__,发生的时期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变异类型的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水稻(2N=24)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已知水稻的高秆易倒伏(D)对矮秆抗倒伏(d为显性,抗锈病(T)对不抗锈病(t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为获得纯合矮秆抗锈病水稻植株,研究人员采用了下图所示的育种方法。
根据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①的育种方法中,一般在第_____________代可选育出所需的品种;过程①→①育种方法中利用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①→①→①的育种方法中主要发生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①获得的单倍体植株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①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程①→①培育出的植株需要进行大量筛选,且所需的品种非常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24. 2020年5月14日开始,武汉给1100万居民检测新冠病毒,规模与速度无与伦比,是举世无双的壮举。
研究发现正常人体感染COVIP-19病毒后会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
下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为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 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OVIP-19侵入人体后,还会引发人体进行特异性免疫,此时对于已经侵入宿主细胞的COVIP-19,抗体_____(能/不能)进入宿主细胞,这时就需要_____识别并与被COVIP-19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这种免疫方式属于_____。
(2)图中激素甲的名称是_____,激素乙通过_____的途径作用于甲状腺。
(3)体温上升期,人体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即出现“寒战”,有助于体温_____。
综合图解分析,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_____。
(4)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_____(在“大于”“小于”或“等于”中选择)散热量。
此阶段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_____,从而减少尿量。
25. 下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了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___________(填标号)。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
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______层膜才能被①利用,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______阶段。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
一般情况下,①与①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D
2. D
3. C
4. C
5. C
6. C
7. C
8. A
9. B
10. B
11. B
12. C
13. B
14. D
15. A
16. BD
17. BD
18. BCD
19. BD
20. ABD
21.
(1).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
(2).实验乙雌性黑体果蝇与雄性灰体果蝇杂交,子一代中雌雄个体均为灰体
(3).BbXAXa、bbXAXa
(4).灰体野生型:黑体野生型=5:3
(5).I
(6).让亲本截毛雌性果蝇和F1代刚毛雄性果蝇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与性别的关系。
若结果为刚毛雌:截毛雄=1:1或截毛雌:刚毛雄=1:1,说明乙的说法是正确的
22.
(1).4
(2).乙醛
(3).间接
(4).AAbb或Aabb
(5).没有道理
(6).因为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与性别无关
(7).基因突变
(8).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9).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23.
(1).二
(2).基因重组
(3).染色体(数目)变异
(4).单倍体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不能正常联会产生可育的配子
(5).低温、秋水仙素
(6).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7).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低频性
24.
(1).不能
(2).细胞毒性T细胞
(3).细胞免疫
(4).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5).体液运输
(6).上升到已上调的体温调定点
(7).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8).等于
(9).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强
25.
(1).①①
(2).自由扩散
(3).6
(4).三
(5).①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①中蛋白质含量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