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给宝宝加“料”吗?很多家长都错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
03家庭科学·
新健康
康
2020窑08这时洗澡的话,会使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相对减少,
可造成消化不良。
优生活窑营养主义
辅食口味要淡
国家高级公共营养讲师徐静说:宝宝初尝饭滋味,
用好调味品可大大提高孩子的食欲,并从中获取营养物质。
1岁内制
作婴儿食品时尽量不要使用调料基本已是共识,而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孩子1岁后就和大人一起吃饭了,
但很多家庭并没考虑孩子的口味,
其实1岁后对于调料的添加与选择也有讲究。
宝宝口味较淡约是成人的三分之一,淡口味食物有利于提高婴幼儿对不同天然食物口味的接受度,
减少偏食挑食的风险。
淡口味食物也可降低儿童期及成人后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同时还可以防止钙流失。
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给宝宝专门单独制作清淡的食物。
正确添加油盐酱醋
那么,调料到底什么时候添加比较合适呢?徐静给我们分别给出了建议:
盐:《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中建议6-12月龄宝宝每日钠的需求为350mg。
奶类及其他辅食
中已含婴儿所需的钠,想得到350毫克并不难,所以一岁之内不需要额外补充盐。
太小的孩子吃盐会增加肾脏负担。
1-3岁的幼儿每天需700mg 钠(相当1.8g 食盐)。
4-6岁时,宝贝每天的食盐量不应超过3克。
7-10岁时,宝贝每天的食盐量不应超过5克。
酱油:酱油含较多的钠盐,通常每5ml 酱油含1g 盐。
因此,1岁以内的孩子不能吃酱油。
1至3岁,饮食中酱油的添加量应控制在1克以内。
用酱油,就要少加盐,或用酱油代替食盐烧菜或炖菜。
现在市面上有儿童酱油,购买时要注意看蛋白质含量,
看是不是真的低钠,看配料表。
醋:醋属于刺激性较强的调味品,一岁之内不要吃,
一岁以后到什么都吃的时候,可以加一点点醋,
一定注意量。
油:植物油比动物油健康,尤其近年来备受推崇的补脑神器“核桃油”、“橄榄油”。
一般来说,6个月后可在辅食里添加一两滴植物油,根据《中国7~24月龄婴幼儿/学龄前平衡膳食宝塔》
的推荐,7个月-12个月的宝宝,每天用油量在5g;1-2岁的宝宝每天推荐摄入5-15g 食用油;2-3岁宝宝每日推荐摄入10-20g;4-5岁宝宝每日推荐摄入20-25g 食用油。
味精、鸡精:鸡精是复合
调味料,含谷氨酸钠和氯化钠成分,无形中增加了钠的
摄入。
一旦孩子吃了盐,口味会逐渐加重,加重了宝宝肾脏负担,埋下将来高血压的隐患。
日本专家曾对1400名儿童研究证
你会给宝宝加“料”吗?
很多家长都错了!
本刊记者/于荷专家支持/徐静
想要宝宝食欲好,
色、香、
味少不么,在辅食添加的过程中,该如何安排
宝宝的油盐酱醋呢?
食学会生部健康教牌营养师奖。
.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032020窑08
家庭科学·
新健康康
高温天最应该补的4大营养
营养主义窑
优生活
实:味精吃得多的小孩比吃得少的小孩更常出现焦虑和烦躁不安及生气、
无法控制情绪等不良现象。
建议1岁前不吃味精,一周岁以后也尽量避免吃味精。
利用味道间相互作用调味
宝宝吃的要清淡,调料不能多用,那么怎么少用调味品做出好吃的宝宝饭菜?徐静说:首先重搭配,搭配好味道自然要好一些。
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干稀搭配;后放盐更出味,但不太入味。
大点的孩子可放一点点醋提味,
把番茄、青椒、菌类等口感丰富的蔬菜加入到蔬菜中去,丰富口味减少用盐;尽量选择焯、煮、蒸等烹调方
法,这些方法可以比煎、炸少放很多盐;可以自制调味品,如自制干贝粉、干香菇粉、虾皮粉等天然食材替代味精、
鸡精。
另外,可以利用味道之间奇妙的相互作用。
比如,少量的盐可突出糖的甜味,而放一勺糖却会减轻菜的咸味。
糖能减轻咸味,所以需控制盐的人应避免吃放糖的菜肴。
反之,酸味却可强化咸味,多放醋就感觉不到咸味太淡。
因此常在菜里面放点醋可减少盐的用量,也能促进消化、提
高食欲,还能减少维生素的损失。
同时,因为味精等增鲜剂在弱酸性条件下鲜味最浓,而北方的水质偏碱,如能在烹调时少量加醋,就可用较少的味精达到满意的鲜度,也有利于减少钠的摄入量。
婴
幼儿消化功能较弱,一旦摄入过多食物,超过了脾胃的运化能力,
就容易发生积食。
小儿积食可导致小儿高烧不退,这是因为积食时间长了,就会积而化热,引起发烧。
那么,怎样判断孩子的发烧是不是积食引起的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博士罗大伦介绍,积食的孩子,往往舌苔变得厚腻,尤其是舌苔中部厚腻,同时出现口中有味、食后腹胀等症状。
深圳和美妇儿医院儿科李春荣医师指出,注意下面这些小细节,有助于判断宝宝是否积食:1.宝宝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
有时还会咬咬牙。
2.宝宝最近大开的胃口又缩小了,
食欲明显不振。
3.发现宝宝鼻梁两侧发青,能闻到其呼出的口气中有酸腐味。
如果确定孩子积食了,不必只依赖药物,一些食疗方法,对于治疗小儿积食就很有效。
建议尽量让孩
子少吃,多喝水,可以多吃萝卜、山药等容易消化、顺气的食物。
罗大伦说,此时可以找中医开点消食导滞的方子,也可以自己用焦三仙、炒鸡内金各6克熬水,当做饮料让孩子喝一两天,一般可以化去初发的单纯的积食。
如果是孩子肉食吃多了,可服用一些大山楂丸。
焦三仙是指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其中焦山楂是去肉食之积的,焦麦芽和焦神曲是清谷面之积的。
炒鸡内金有化淤消积的作用,
对于促进脾胃功能很有好处。
鸡内金就是鸡胗里头那层黄膜,自己家吃鸡的时候,可以把鸡内金取下来,晾干,焙干,然后擀成粉,也可以直接到药店买成品的鸡内金。
中国
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许扬教授也介绍了一个治疗小儿积食的中医小验方,具体如下:用炒山楂20克、炒萝卜籽7.5克泡水饮用。
小儿积食
吃点顺气食物
□文/王娅青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