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近似数》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认识近似数
出示例6,让学生读一读资料内容。
说明:在上面的内容中,2409所和2650个都表示到个位,是实际的精确数。而220万人和1902万件这两个数都是大约多少的数,实际的人数和剑术不可能正好多少万,所以它是和精确数比较接近的数。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用精确数表示,而是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像这样和精确数比较接近的数是近似数。
我们现在看直线上的点,一起按顺序从38万起一千一千地数到39万。
启发:如果要在直线上表示出男性人数和女性人数,那表示男性和女性人数的点大约各在直线的哪些位置呢?你能在直线上描出来吗?
出示例3。
引导:从直线上表示的点看,男性和女性的人数各接近多少万?说说你是怎么观察的。
你发现比哪个数笑就接近38万?比哪个数大就接近39万?说说你是怎样观察的。
3、判断近似数
让学生读一读内容和横线上的数。
2、求近似数
1、了解例题内容,让学生自己读出表里的数,再指名说说男性和女性人数各有多少。
学生集体位置描出表示这两个数的点?
说明:像这样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说明:“四舍五入”法就是求近似数时,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是级,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都改写成0;如果是5或比5大,就在前一位上加1,尾数也都改写成0。
2、完成“试一试”
让学生读一读“试一试”的数。
用“万”或“亿”作单位写出一个数的近似数,可以用“四舍五入”法,用“万”作单位时,看千万位上的数是几,确定近似数是多少万;用“亿”作单位时,看千万位上的数是几,确定近似数是多少亿;然后直接写出用“万”或“亿”作单位的近似数。
2、使学生联系实际并通过比较理解和认识近似数,感受数的表达的多样性;借助直观比较体会“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合理性,培养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
3、使学生体会近似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主动学习、乐于思考等学习习惯。
重点
难点
重点: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
提问:在上面内容中的四个数,哪些是表示实际数量的精确数,哪些是和精确数比较接近的数?你是怎样想的?
出示“练一练”
提问:横线上的5个数,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精确数?你是怎样想的?
出示例7。
引导:我们在直线上用点表示出38万和39万,(出示直线图)大家看看,38万到39万之间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每一份的长度表示多少?
4、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四第10题。
出示第10题的数,让学生思考可以填哪些数字,在课本上写一写。
4、全课总结
总结交流
出示:读一读,很快记住下面表示人口的两个数。
提问:(隐去上面的信息)表示人口的两个数都记住了吗?那你记住了哪个数?用哪个数表示比较简单和方便记忆?
(再现上面的信息)这两个都是表示我国人口的数,为什么不同?
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师导学练习设计一认识近似数1体会近似数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可以说成大约为13亿人
学习
内容vf
第二单元第六课时近似数
学习
目标
1、使学生了解近似数的含义,能联系具体情境判断精确数和近似数;理解和掌握“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能用“万”或“亿”作单位写出大数的近似数。
三、练习巩固
1、做练习四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写近似数和从大到小排列数。
交流:写成的近似数各是多少?
按人口数从大到小排列,四个直辖市的顺序是怎样的?
说明: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看“万”后面千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写出是多少万。
2、完成教材第页24练习四第6题。
指名读一读内容和数。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强调近似数一定要用约等号表示。)
追问:两个数原来万级上都是“38”,为什么近似数一个是38万,另一个确是39万?
引导:那什么是“四舍五入”的方法呢?大家阅读第22页下面的注释,看看什么是“四舍五入”的方法。
提问:你是怎样理解“四舍五入”法的?
(说明这里的近似数要分别用“万”和“亿”作单位,让学生思考怎样写,填写出近似数。)
交流:你写成的近似数各是多少?
提问:怎样用“万”或“亿”作单位写出一个数的近似数?
让学生读一读数,明确写成近似数的单位是“万人”,并且把它们从大到小排列。
交流:各写成多少亿?每个数是怎样想的?
提问:这里每个数的最高位各是哪个数位?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是什么意思?
教师巡视。
交流:请你按最高位是哪个数位、后面尾数是什么、怎样写近似数、近似数是多少,说出各数的近似数。
说明: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写出近似数,看“亿”后面千万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写出是多少亿。
3、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四第9题。
说明:这里取近似数是精确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部分按“四舍五入”法处理。
学生写出其余各数的近似数。
说明: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要看尾数部分最高位上是几,再用“四舍五入”法写出是多少。
交流:每个数的()里分别可以填哪些数字?你是怎样想的?
追问:第二个数的()里可以填0吗?为什么?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做第22页“练一练”
教材第22页“试一试”
“练习四”第5题
“练习四”第6题
“练习四”第9题
“练习四”第10题
难点:用“亿”或“万”作单位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导学
练习设计
一、认识近似数
1、体会近似数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可以说成大约为13亿人。
(实际人口数接近实际人口的数)
说明:上面的人口数,一个是实际的数,一个是和实际的数比较接近的数。我们已经知道,生活里用和实际数比较接近的数表示大约多少,比较方便表达和记忆。
出示例6,让学生读一读资料内容。
说明:在上面的内容中,2409所和2650个都表示到个位,是实际的精确数。而220万人和1902万件这两个数都是大约多少的数,实际的人数和剑术不可能正好多少万,所以它是和精确数比较接近的数。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用精确数表示,而是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像这样和精确数比较接近的数是近似数。
我们现在看直线上的点,一起按顺序从38万起一千一千地数到39万。
启发:如果要在直线上表示出男性人数和女性人数,那表示男性和女性人数的点大约各在直线的哪些位置呢?你能在直线上描出来吗?
出示例3。
引导:从直线上表示的点看,男性和女性的人数各接近多少万?说说你是怎么观察的。
你发现比哪个数笑就接近38万?比哪个数大就接近39万?说说你是怎样观察的。
3、判断近似数
让学生读一读内容和横线上的数。
2、求近似数
1、了解例题内容,让学生自己读出表里的数,再指名说说男性和女性人数各有多少。
学生集体位置描出表示这两个数的点?
说明:像这样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说明:“四舍五入”法就是求近似数时,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是级,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都改写成0;如果是5或比5大,就在前一位上加1,尾数也都改写成0。
2、完成“试一试”
让学生读一读“试一试”的数。
用“万”或“亿”作单位写出一个数的近似数,可以用“四舍五入”法,用“万”作单位时,看千万位上的数是几,确定近似数是多少万;用“亿”作单位时,看千万位上的数是几,确定近似数是多少亿;然后直接写出用“万”或“亿”作单位的近似数。
2、使学生联系实际并通过比较理解和认识近似数,感受数的表达的多样性;借助直观比较体会“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合理性,培养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
3、使学生体会近似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主动学习、乐于思考等学习习惯。
重点
难点
重点: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
提问:在上面内容中的四个数,哪些是表示实际数量的精确数,哪些是和精确数比较接近的数?你是怎样想的?
出示“练一练”
提问:横线上的5个数,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精确数?你是怎样想的?
出示例7。
引导:我们在直线上用点表示出38万和39万,(出示直线图)大家看看,38万到39万之间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每一份的长度表示多少?
4、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四第10题。
出示第10题的数,让学生思考可以填哪些数字,在课本上写一写。
4、全课总结
总结交流
出示:读一读,很快记住下面表示人口的两个数。
提问:(隐去上面的信息)表示人口的两个数都记住了吗?那你记住了哪个数?用哪个数表示比较简单和方便记忆?
(再现上面的信息)这两个都是表示我国人口的数,为什么不同?
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师导学练习设计一认识近似数1体会近似数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可以说成大约为13亿人
学习
内容vf
第二单元第六课时近似数
学习
目标
1、使学生了解近似数的含义,能联系具体情境判断精确数和近似数;理解和掌握“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能用“万”或“亿”作单位写出大数的近似数。
三、练习巩固
1、做练习四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写近似数和从大到小排列数。
交流:写成的近似数各是多少?
按人口数从大到小排列,四个直辖市的顺序是怎样的?
说明: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看“万”后面千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写出是多少万。
2、完成教材第页24练习四第6题。
指名读一读内容和数。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强调近似数一定要用约等号表示。)
追问:两个数原来万级上都是“38”,为什么近似数一个是38万,另一个确是39万?
引导:那什么是“四舍五入”的方法呢?大家阅读第22页下面的注释,看看什么是“四舍五入”的方法。
提问:你是怎样理解“四舍五入”法的?
(说明这里的近似数要分别用“万”和“亿”作单位,让学生思考怎样写,填写出近似数。)
交流:你写成的近似数各是多少?
提问:怎样用“万”或“亿”作单位写出一个数的近似数?
让学生读一读数,明确写成近似数的单位是“万人”,并且把它们从大到小排列。
交流:各写成多少亿?每个数是怎样想的?
提问:这里每个数的最高位各是哪个数位?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是什么意思?
教师巡视。
交流:请你按最高位是哪个数位、后面尾数是什么、怎样写近似数、近似数是多少,说出各数的近似数。
说明: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写出近似数,看“亿”后面千万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写出是多少亿。
3、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四第9题。
说明:这里取近似数是精确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部分按“四舍五入”法处理。
学生写出其余各数的近似数。
说明: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要看尾数部分最高位上是几,再用“四舍五入”法写出是多少。
交流:每个数的()里分别可以填哪些数字?你是怎样想的?
追问:第二个数的()里可以填0吗?为什么?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做第22页“练一练”
教材第22页“试一试”
“练习四”第5题
“练习四”第6题
“练习四”第9题
“练习四”第10题
难点:用“亿”或“万”作单位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导学
练习设计
一、认识近似数
1、体会近似数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可以说成大约为13亿人。
(实际人口数接近实际人口的数)
说明:上面的人口数,一个是实际的数,一个是和实际的数比较接近的数。我们已经知道,生活里用和实际数比较接近的数表示大约多少,比较方便表达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