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从士林到官场6儒林外史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202105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李给谏热心要把自己的外甥女嫁与他,有妻再娶该当何罪,匡超人是知道的, 然而他不假思索地答应了,丝毫不想家中的妻子怎么办,可见他的无耻。 D.潘三可谓匡超人的恩人,但潘三入狱后,匡超人不去探视;后来,当潘三捎信 要和匡超人会一会时,匡超人拒绝了他,可见匡超人的无情无义。 【明确】选C。C项,“不假思索地答应了”不妥,文中说匡超人听到老管家提亲 后,也是思索了一番的。
二、背景回眸 科举制度的盗墓者
《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出身望族。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科第仕宦多显 者”,共有六名进士,其中榜眼、探花各一名。而其父吴霖起是康熙年间的拔 贡。吴敬梓1722年考取秀才,同年父亲病逝。由于不善于治理生计,他过着挥 霍浪子生活。雍正七年(1729),他应科举时,被斥责为“文章大好人大怪”,遭 到侮辱。后愤懑离开故土,靠卖文和朋友接济为生。乾隆元年(1736),吴敬梓 参加博学鸿词科预试。安徽巡抚赵国麟正式荐举他入京廷试,但他“坚以疾笃
﹒荫袭(yīn)
﹒藩司(fān)
【解析】选C。A项,“桓”应读huán;B项,“肄”应读yì;D项,“荫”应读yìn。
知识卡片
﹒浩荡(hào) ﹒皓月(hào)
正确识读“诰”的形近字的字音
鸿﹒鹄(hú) 帝﹒喾(kù)
桎﹒梏(ɡù) 残﹒酷(kù) Nhomakorabea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怠慢
4.总是在这一回为主要人物,到另一回即退居次要地位,而以另一人居于 主要,如此传递、转换,各有中心,各有起讫;而各个以某一人物为中心的生活 片段,又互相勾连着,在空间上,时间上,连续推进;多少的社会生活面和人物活 动面,好像后浪逐前浪,一一展开,彼此连贯,成为巨幅的画面。 ——吴组缃
匡超人
初读强基·自主学习
【作家逸事】 一首《观海》 扬名海滨
有一次吴敬梓登上了赣榆县县城的高阁,参加了县中名士的宴会,当中就 来了一首五律《观海》:“浩荡天无极,潮声动起来。鹏溟流陇域,蜃市作楼台。 齐鲁金泥没,乾坤玉阙开。少年多意气,高阁坐衔杯。”让满座皆惊,感叹这少 年学子确实才思敏捷,高人一筹。一首《观海》让他名扬海滨。
研读提能·探究学习
【文本突破】
微课一:鉴赏人物形象
1.下列对匡超人行为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匡超人考取功名后,回乡里挂匾、竖旗杆,到织锦店里织补服饰,表现了他喜
不自胜、得意忘形、追求名利的特点。
B.当潘三事发,大难临头之际,匡超人想的全是自己今后的安排,强逼着郑氏住
到他的老家去,丝毫不曾为妻子的感受着想,可见他的自私。
四、《儒林外史》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1.周进。教书先生,对科举考试极为热衷,可惜到了花甲之年,却连个秀才 都没考中。有一回,他和姐夫来到省城开科取士的考场贡院,触景生情,伤心欲 绝,竟一头撞到木板上,晕了过去。醒来以后,他满心悲怆无法排解,索性号啕 大哭,满地打滚。这一幕被几个商人见到了,他们出于怜悯,凑钱帮这个可怜的 老头儿捐了个监生。周进欣喜不已,向他们叩头谢恩。后来,借着监生的身份, 他居然中了举人,接着又中了进士,到广东为官。
2.范进。时年五十余岁,连秀才都没考中,家中穷困不堪,他腊月还穿着单 衣,冻得直打哆嗦。广东虽然气候温暖,但腊月时节温度也不高,周进见到他, 便想起了自己当年的惨状,在惺惺相惜之下,将他录取为秀才,后来又将他录取 为举人,因此上演了一出“范进中举”的癫狂闹剧。
3.严致和。即严监生,严监生没读过多少书,这个监生也是靠花钱捐来的。 他最被人熟知的莫过于临死前那两根放不下去的手指了,几个侄儿以及奶妈怎 么也猜不中严监生到底说的是什么,而赵氏一语道破,原来是灯中有两茎灯草, 严监生怕它费油因而难以合眼,待赵氏挑去一根,严监生便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4.羊肉不曾吃,空惹一身膻。 比喻一个人想讨便宜、得好处,结果目的没达到反而徒添了坏名声。 5.以仁义服人,何人不服。 仁义在征服人心方面具有至高无上的力量。 6.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创业立国,江山易色是一件艰难的事情;要守住基业,使国家长治久安也是一件 艰难的事情。既然已经了解了它的艰难,就要竭尽全力地面对它,克服它,这样 困难也就难不住我们了。
(1)出身:侧重于表示人的社会属性,用来指个人早期的经历或家庭经济情况属
于(某阶层)。
(2)出生:侧重于表示人的自然属性,指胎儿从母体中分离出来,来到这个世界
上。
【选词】据悉,美国总统特朗普或提名商界
人士出任驻日大使。
( 出身 )
2.面如土色·面如菜色
(1)面如土色: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惊恐。用于惊恐。
嚣张,甚至在﹒光﹒天﹒化﹒日之下翻墙入院进行盗窃。( √ )
7.大吹大擂:比喻大肆宣扬。
【运用】这种不切实际的臆想反映出的是官员的“浮夸”心理。然而,这种
﹒大﹒吹﹒大﹒擂的产生,又不仅仅来自于其自身,这和目前的督导力量薄弱不无关系。
( ×。“大吹大擂”比喻大肆宣扬,与语境不符。 )
【备选辨析】
1.出身·出生
举业”“显亲扬名”的道理。回乡之后,匡超人尽心侍奉父母,“早半日做生 意,夜晚伴父亲,念文章”。其孝心与苦读精神感动了偶然经过的知县,在他的 提携下,匡超人先后中了秀才和举人。后来知县被审,匡超人唯恐祸及自己,在 潘保正的帮助下来到杭州。先与景兰江、浦墨卿、赵雪斋等一帮所谓“名士” 往来聚会,互相唱和。后碰到潘保正所推荐的潘三,得其照顾,颇赚了一些银子, 又在潘三的帮助下娶了妻。
4. 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1)刻不容缓:片刻也不能拖延,形容形势紧迫。侧重于不容许拖延,可用于形 容客观的形势紧迫,也可以形容主观的要求迫切。 (2)迫在眉睫:形容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侧重于已在眼前,只能形容客观 的形势紧迫。 【运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做好防控工作_刻__不__容__缓__。(刻不容缓/迫在 眉睫)
【经典觅珠】 《儒林外史》经典语录
1.礼有经,亦有权。 礼有一定的原则,但也有变通之处。礼的运用有其一定的灵活性,不必完全拘 泥而不知变通。 2.老不拘礼,病不拘礼。 礼节也有变通性,在人老或人病而不方便时,有些礼节也可免了。 3.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 在实践中探索要比仅从书本中学习有效得多。意在提倡人们凡事要多实践,重 视直接经验的积累。
4.沈琼枝。教书先生沈大年的女儿,遵父命嫁给盐商宋为富为妻。但到了 盐商宋为富府上之后,才知道是一场骗局,盐商宋为富原来是娶沈琼枝为妾。 琼枝父状告宋为富,宋重金贿赂知县,把沈大年押回常州。沈琼枝机智逃出宋 府,带着金银细软独自去往南京,开始了新的生活。
五、情节链接 1.《匡超人》之前的情节 匡超人流落他乡,无以谋生,马二先生资助他回乡盘缠,并教诲一番“文章
一、音形识记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恣意(zì) 词﹒讼(sònɡ) ﹒诰命(ɡào)
盘﹒桓(yuán)
B.招﹒赘(zhuì) 妆﹒奁(lián) 衣﹒衾(qīn)
﹒肄业(sì)
C.装﹒殓(liàn) 权﹒厝(cuò)
﹒冠冕(ɡuān) 蜡﹒烛(zhú)
D.﹒衙门(yá) 踌﹒躇(chú)
三、作品聚焦 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代表作
《儒林外史》是由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作品既真实 地揭示了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深刻地批判和嘲讽了当时的吏治腐败、科 举弊端、礼教虚伪等;又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 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 例,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
祝寿
勾串
责背
B.朝廷
皂靴
嫦娥
艰固
C.体统
缭乱
赴任
磕头
D.侥幸
祭酒
丝绦
偶而
【解析】选C。A项,背—备;B项,艰—坚;D项,而—尔。
二、词语积累 1.盘桓·徘徊·彷徨 (1)盘桓:①逗留,徘徊;②回环旋绕。 (2)徘徊: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②比喻犹疑不决;③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 来回波动、起伏。 (3)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运用】雪线邮路上_盘__桓__29年的雄鹰——邮车驾驶员其美多吉说:“送高考 通知书是最幸福的时刻。”(盘桓/徘徊/彷徨)
5.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 【误区警示】
无所不为·无微不至 两词的感情色彩不同,“无微不至”是褒义词,“无所不为”是贬义词。
【运用】高贵的精神是不会停步不前的,它经常使人勇敢而﹒无﹒所不﹒为﹒。
( ×。“无所不为”是贬义词,形容“高贵的精神”不恰当。 )
6.光天化日:指大家看得很清楚的地方。 【运用】入冬以来,我局接到多起报警,称家中饲养的狗被人偷走,嫌疑人气焰
2.《匡超人》之后的情节 第二十一回“冒姓字小子求名 念亲戚老夫卧病”,写的是牛浦郎在庵里 念诗,趁和尚下乡念经,偷看牛布衣诗稿,喜出望外,想在同姓“牛”字上做文 章。于是请郭铁笔刻了“牛浦之印”“布衣”阴阳二方图章。
六、名人点评 1.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 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鲁迅 2.人物形象色彩明净,情节流动迅速,好像人物脸谱勾勒一成,这段故事便 告结束,而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正是这些精工提炼的精彩情节。 —— 胡适 3.这部书里的那些人物,老是使我怀念着,记挂着。他们于我太亲切了。 只要一记起他们,就不免联想到我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联想到我自己的一些 熟人。——张天翼
(2)面如菜色:因饥饿而营养不良的样子。用于饥荒。
【选词】车夫见自己闯了祸,吓得
。( 面如土色 )
三、内容感知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匡超人在岁考中被宗师称赞,取在一等第一,题了优行,并贡入太学肄业,这 说明匡超人还是有些学问的。 B.从景兰江那里,匡超人得知朋友潘三下狱。景兰江又帮匡超人看“款单”, 匡超人看到款单后非常害怕,他告诉景兰江说自己也和这案子有关。 C.匡超人到京师见到老师李给谏,当李给谏问他是否婚娶时,已有妻子的匡超 人竟说没有,可见匡超人是个虚荣心强的人。 D.匡超人有妻又娶妻,在封建时代并非特例,作者意在借助此事讽刺当时士林 阶层攀龙附凤、嫌贫爱富的畸形心理。
第四单元 从士林到官场 第6课 《儒林外史》
经典概览·精彩管窥
一、作家剪影
封建科举的清醒者——吴敬梓
简介:吴敬梓(1701—1754),清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字敏轩,号粒民,因家 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 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吴敬梓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 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封建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 描绘,使他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 作品:《文木山房诗文集》《文木山房诗说》、小说《儒林外史》等。
【明确】选B。匡超人并没告诉景兰江说自己也和这案子有关,这个内容是匡超 人的心理活动。
2.课文节选部分的匡超人,已经从一个心地善良的青年堕落成为无耻之徒。他 的无耻行为是通过哪些具体的事情反映出来的? 【明确】①对待家人的态度,执意送夫人下乡;隐瞒婚史,再结夫妻;置办丧事。 ②对待儒林旧友的态度,潘三入狱,恕不探望,怕承担赏罚不明之虞。③恬不知 耻自夸,误用“先儒”,酿成笑话,却不以为耻。
辞”,从此不再参加科举考试。至晚年,常处于饥寒交迫。这样的个人经历,令 他本人对考八股、开科举等利弊感受尤深。而在时代背景上,清朝康熙帝、雍 正帝、乾隆帝三代,社会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封建社会的腐朽,统治者镇压武 装起义的同时,采用大兴文字狱,考八股、开科举,提倡理学的统治思想等方法 以牢笼士人,吴敬梓反对八股文、科举制,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 的习尚。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讽刺的手法,对丑恶的事物 进行深刻的揭露。
2.标致·标志
【运用】052D型驱逐舰配备四面主动相控阵雷达和第二代通用型舰载导弹垂 直发射系统,这_标__志__着中国从此拥有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的新锐防空舰。 (标致/标志)
3.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1)眼花缭乱:眼睛看到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侧重使人迷乱。 (2)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侧重指美好的事物很丰富。 【运用】北京,冬至时节,五棵松卓展新春年货会热闹开幕,琳琅满目的商品令 人_目__不__暇__接__,“年味儿”扑面而来。(眼花缭乱/目不暇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