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
林硕延 杨娜娜
一、引言
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的核心,是资金融通的中心,在我国经济的合理运行与健康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银行内部竞争不断加剧,金融脱媒现象日益明显,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商业银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因此,构建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指标评价体系,为商业银行提升竞争力提供科学的对策建议,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是指在特定的经济发展背景下,银行的自我生存、可持续发展以及同行竞争力等多方面的综合实力。

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的稳健发展能够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提供有效保障。

二、文献综述
(一)商业银行竞争力指标体系的研究从知名国际组织机构对于银行竞争力的定义来看,盈利能力、市场规模、风险覆盖是银
行最主要的竞争力。

英国《银行家》杂志每年根据一级资本对世界1000家大银行进行排名。

穆迪公司的评级体系是根据贷款、贷款损失准备、资本、资产、存款、利润等要素的增长率,以及资本充足性、盈利性、流动性、资产质量等方面的指标来设定。

20世纪70年代,美国三家监管机构美国联邦储备系统、货币总局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联合推出CAMEL 评级体系作为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随着银行的竞争发展逐步激烈,后来的学者分别从公司治理、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模式等潜在竞争力角度对商业银行竞争力指标体系进行扩充。

杨家才(2008)结合商业银行的特性从企业竞争力出发, 提出将由风险指标、盈利指标、市场服务指标组成的测量指标和由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信息科技组成的测评指标构建银行间竞争力指标体系。

陈雨露和甄峰
(2011)将国内大型银行和国际大型银行做对比,提出了应该从资产运营、本地市场、产品
创新和风险管理的角度提高国内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方先明等(2014)在对16家上市银行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商业银行经营转型、业务创
【内容摘要】本文从风险覆盖能力、盈利能力与成长能力三个方面选取7项指标构建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指标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8家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各银行进行综合排名。

结果表明: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在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的综合竞争力较强。

最后就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竞争力;因子分析
[作者简介]
林硕延(1981—),男,汉族,广东肇庆人,硕士学位,中级经济师,现就职于广州商学院,研究方向:公司金融与计量经济。

杨娜娜(1986 —),女,汉族,河北邯郸人,硕士学位,金融学讲师,现就职于广州商学院,研究方向:投融资管理。

学术
ACADEMIC
新、人才培养与储备是未来商业银行提高竞争力的方向。

(二)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由于指标体系的复杂性,计量方法的使用关键在于确定竞争力指标的权重,而指标权重的确定主要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

对于指标权重系数的赋予,主观赋予权重的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张守风等(2003)、迟国泰等(2005)]、模糊评价法[栗方毅、吴育华(2005)]、灰色系统法[迟国泰等(2006)],而客观赋权的方法主要有因子分析法[王军(2011)、陈辉民(2011)、杨智斌等(2012)、郭翠荣(2012)、方先明等(2014)]、数据包络法[赵昕等(2002)、赵传兴等(2010)、张虎等(2016)]以及BP神经网络法[许秀玲(2005)、董沛武等(2009)]等。

在基本方法基础上,不少学者进行了创新,尹航(2011)利用模糊神经网络方法对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评估,周鹏民等(2010)采用两阶段关联DEA模型作为对商业银行竞争力的评估方法。

三、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一)指标选取
本文从风险覆盖能力、盈利能力与成长能力三个维度选取7项指标构建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指标评价体系,对我国8家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进行研究分析并综合考量。

风险覆盖能力指标为拨备覆盖率;盈利能力指标包括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息收益率;成长能力指标包括净利润增长率、存款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

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指标类别符号指标名称指标计算公式
风险覆盖能力X1拨备覆盖率(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100%
盈利能力X2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总资产X3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X4净利息收益率利息净收入/生息资产
成长能力X5净利润增长率(本年度净利润-上年度净利润)/上年度净利润
X6存款增长率(本年度存款总额-上年度存款总额)/上年度存款总额X7总资产增长率(本年度资产总额-上年度资产总额)/上年度资产总额表1 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数据终端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

以下各表同。

本次选取的评价指标均为正向指标,正向指标与竞争力得分呈正向关系。

为使竞争力越强的商业银行获得竞争力得分越高,本文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8家国内在A股上市股份制的商业银行,包括浦发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与平安银行,这8家商业银行在资产规模、经营实力属于同一等级,而且市场占比更大,更能反映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水平。

样本选取的时间为2018年,数据来自同花顺i F i n D数据终端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

四、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实证分析
(一)指标检验
运用统计软件S P S S20对数据进行K M O检验和B a r t l e t t球形度检验,从表2可以看出, Kaiser-Meyer-Olkin 检验数值结果为0.501>0.5,且B a r t l e t t的球形度检验的P值为0.000,显著性远远小于0.01,可拒绝“各指标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原假设,从而确定指标变量显著相关,确定
可以进行因子分析研究。

(二)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与方差累计贡献值
根据表3,前三个特征值分别是4.145、1.418、1.050,均大于1,且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94.458%,对整体的解释程度非常显著,包含了整体数据的大部分信息,因此可以提取前三个因子作为原始变量的代表。

根据前三个公共因子在94.458%中的占比来确定因子的综合得分,即按照三个公共因子对方差贡献率的解释程度并按照各自在三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中的比重为权重进行加权计算因子综合得分:F=( 59.208F1+20.255F2+14.995F3 ) /94.458。

取样足够度的
Kaiser-Meyer-Olkin 度量。

.501
Bartlett 的
球形度检验
近似卡方49.439
df21.000
Sig..000
表2 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
成份
初始特征值提取平方和载入旋转平方和载入合计方差的 %累积 %合计方差的 %累积 %合计方差的 %累积 %
1 4.14559.20859.208 4.14559.20859.208 3.18145.43645.436
2 1.41820.25579.46
3 1.41820.25579.463 2.29832.82778.263
3 1.05014.99594.458 1.05014.99594.458 1.13416.19594.458
4.346 4.94399.401
5.027.38499.785
6.011.15899.944
7.004.056100.000
表3 解释的总方差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

(三)旋转成分矩阵及因子命名
通过最大方差法得到旋转后的旋转成分矩阵,结果见表4。

可以看出F1在拨备覆盖率×1 ,总资产收益率×2 ,净资产收益率×3 的载荷较大,而这三个指标分别代表商业银行的风险覆盖能力和盈利能力,所以定义F1为资产安全与盈利因子; F2在净利息收益率×4,净利润增长率×5,总资产增长率×7上的载荷较大,这三个指标代表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获利能力与成长能力,所以定义F2为成长与获利因子; F3在存款增长率×6上的载荷较大,存款增长代表着商业银行的资金吸取能力,所以定义F3为资金吸取因子。

学术ACADEMIC
根据因子得分,可以构建以下方程:
F1=0.240X1+0.374X2+0.392X3+0.048X4+0.009X5+0.020X6-0.245X7
F2=0.066X1-0.161X2-0.202X3+0.294X4+0.357X5-0.050X6+0.544X7
F3=0.102X1+0.069X2-0.041X3-
0.358X4+0.048X5+0.867X6+0.044X7
F = (59.208F1+20.255F2+14.995F3 ) /94.458
(四)计算因子得分及排名
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各项公共因子得分排名和综合竞争力排名情况分别如表6和表7所示。

在资产安全与盈利指标(F1)上,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排名前三位,说明这三家银行在资产安全与盈利能力上相比其他几家股份制银行较强。

在成长与获利指标(F2)上,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与中信银行排名前三位,说明这三家银行得到成长性与存贷利差收入能力比较领先。

在资金吸取指标(F3)上,光大银行、兴业银行与招商银行排名靠前,说明这三家银行在吸收存款方面有优势。

综合考虑资产安全与盈利、成长与获利与资金吸取指标,处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一的是招商银行,排名第二、第三位分别是兴业银行与光大银行。

华夏银行与中信银行的综合竞争力排在倒数后两位,说明这两家银行的综合竞争力较弱。

华夏银行在资产安全与盈利、成长与获利能力都是排在中游位置,说明该银行还需要在资产安全、存贷利差收入水平与扩大资产规模方面多下苦功;在资金吸取能力上排名最后一位,说明该银行急需增强吸收存款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中信银行虽然资产成长与收益能力排名第三,但是资产安全与获利能力排名倒数第一,资金吸取能力排名中游位置,说明该银行应该积极吸收存款、做好资产风险防范工作与扩大经营利润,提高自身硬实力。

表4 旋转成份矩阵a表5 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提取方法 :主成分。

旋转法 :具有 Kaiser 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

a. 旋转在 4 次迭代后收敛。

提取方法 :主成分。

旋转法 :具有 Kaiser 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

构成得分。

成分
123
Zscore
(拨备覆盖率X1)
.856.491.146 Zscore
(总资产收益率X2)
.980.140.066 Zscore
(净资产收益率X3)
.978.046-.066 Zscore
(净利息收益率X4)
.519.659-.335 Zscore
(净利润增长率X5)
.505.844.137 Zscore
(存款增长率X6)
.056.110.973
Zscore
(总资产增长率X7)-.058.936.158
成份
123
Zscore
(拨备覆盖率X1)
.240.066.102
Zscore
(总资产收益率X2)
.374-.161.069
Zscore
(净资产收益率X3)
.392-.202-.041
Zscore
(净利息收益率X4)
.048.294-.358
Zscore
(净利润增长率X5)
.009.357.048
Zscore
(存款增长率X6)
.020-.050.867
Zscore
(总资产增长率X7)
-.245.544.044
五、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通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018年我国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相关年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最终获得这8家银行的综合竞争力排名,通过排名结果可以发现: 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的资产安全与盈利能力较强;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的成长与获利能力较强;光大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的资金吸
取能力较强,即吸收存款能力较强。

总体而言,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在8家股份制
商业银行中的总体竞争力较强。

(二)发展建议
结合对 8 家商业银行相关指标数据的处理分析过程和分析结论,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亟待提高的问题,给出以下对策建议:
1.提高市场占有率
提高市场占有率首先要夯实客户基础,拓展获客渠道,注重客户质量。

规模实力仍然是
F1银行名称排名F2银行名称排名F3银行名称排名2.10202招商银行1 1.11286招商银行1 2.26896光大银行10.48549兴业银行20.75597平安银行20.13735兴业银行20.28576浦发银行30.65378中信银行30.11010招商银行30.08945民生银行40.47639华夏银行4-0.06741民生银行4-0.58567华夏银行50.29193光大银行5-0.30944中信银行5-0.70960光大银行6-0.46812兴业银行6-0.38500浦发银行6-0.73516平安银行7-1.05984浦发银行7-0.74870平安银行7-0.93229
中信银行
8
-1.76297
民生银行
8
-1.00585
华夏银行
8
表6 各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因子得分排名情况
表7 各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排名情况
银行名称F 排名招商银行 1.573701兴业银行 0.225742光大银行-0.022003浦发银行-0.109264民生银行-0.332675平安银行-0.417566华夏银行-0.424637中信银行
-0.49331
8
学术
ACADEMIC
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核心指标,因此提高自身的市场占有率是商业银行在行业中增加影响力的重要举措。

资产规模、存款规模、贷款规模是衡量市场占有率的主要指标。

通过新技术改善客户的服务体验,是商业银行维护老客户、吸引新客户的方式。

创新业务模式并扩大业务范围,有助于商业银行提高市场份额。

2.加强商业银行的风险防控
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构建并完善涵盖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主动压缩高风险业务。

要加强对各类风险的预测和分析,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

重点把牢信贷和交叉性金融业务的风险关口,合理引入先进科技优化风险监控系统。

3.优化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推进组织机构集约化设置和扁平化管理,提高商业银行运行效率。

借助大数据、互联网和物联网等先进科技,形成云客服、云开发和云管理等平台,促使内部经营管理更加便捷高效。

加大人力资源的建设力度,培养高素养、高能力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打造商业银行自身的中坚力量。

4.加快金融科技创新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新技术高速发展,商业银行要顺应新时代发展趋势,加强信息技术部门的建设,加强对新技术的研究和运用能力。

以客户为中心,借助金融科技解决金融服务痛点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个性化金融服务。

促进科技和业务的融合,开创新业务模式并提升产品质量。

(编辑/王婷)
参考文献
[1] 方先明, 苏晓珺, 孙利. 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水平研究——基于2010-2012年16家上市商业银行数据的分析
[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4(03): 31-38.
[2] 郭翠荣,刘亮.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研究[J].管理世界, 2012(01): 176-177.
[3] 黄朝阳, 李智.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J]. 浙江金融, 2014(07): 59-63.
[4] 鲁志勇, 于良春. 中国银行竞争力分析与实证研究[J]. 改革, 2002(03): 61-67.
[5] 唐思雨. 基于多因子分析的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实证研究[J]. 特区经济, 2014(12): 86-88.
[6] 杨家才. 商业银行竞争力及其评价研究[J]. 金融研究, 2008(12): 147-163.
[7] 刘春雨, 张涵. 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基于我国16家商业银行[J]. 甘肃金融, 2018(12): 50-55.
[8] 毛强, 王睿, 耿强. 区域性商业银行动态综合竞争力分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我国上市城商行和农商行为
例的实证[J]. 现代经济探讨, 2018(08): 48-53.
[9] 李浩.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J].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532-536.
[10] 刘晓蕾. 基于因子分析法分析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J]. 商场现代化, 2018(22): 121-1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