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清人物介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瑞清人物介绍
李瑞清1867一1920,字仲麟,号梅庵、梅痴。

江西临川人。

清王朝被推翻后,到上
海卖字为生,以别号“清道人”驰名。

上面提到所谓“南曾北李”,“北李”即指李瑞清
偏爱北碑。

他自己说是“喜学鼎彝汉中石门诸刻”,他的北碑书法有着极深厚的基础,这
个基础就是篆和隶。

以篆隶笔法人北碑,字写得遒劲、生涩、疏朗、有金石味,笔道老辣
而富有古意,与“南宗”的曾熙流丽圆通的书风,形成较强烈的对照。

但他的书法,为了
追求“生拙”和“老辣”,而故意扭来扭去,显得有些做作。

所以,上海滩上卖字,后来
是“南曾”比“北李”生意好。

李瑞清1867年— 1920年教育家,美术家,书法家。

中国近现代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和改革者,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
的开拓者。

字仲麟,号梅庵、梅痴、阿梅,晚号清道人,玉梅花庵主,戏号李百蟹。

入民
国署“清道人”。

临川县温圳镇今属进贤县人。

1893年恩科举人,1895年进士,授翰林
院庶吉士。

1905年分发江苏候补道,署江宁提学使,1905—1911年任两江师范学堂南京
大学前身监督,即校长,1906年正式上任。

并一度被委任为江宁布政使、学部侍郎,官
居二品。

晚年寓沪。

去世后,南高师校长江谦为褒扬李瑞清的功绩,在校园西北角六朝松旁,建茅屋三间,取名梅庵,并悬柳诒徵手书李瑞清所定校训:“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1920年在南京市病逝,葬于牛首山。

南京大学为表彰其办校功绩,特建亭于校园,曰“梅庵”。

后来,家乡人民为纪念这位书画家、教育家,将其生前住过的“府前街”改名“梅
庵路” 今抚州区羊城路。

李瑞清1867年-1920年名文洁,字仲麟,号梅庵、梅痴、阿梅,自称梅花庵道人,喜食蟹,自号李百蟹,入民国署清道人。

江西省临川县温圳杨溪村今属进贤县温圳人。

清末
民初诗人、教育家、书画家、文物鉴赏家。

著名画家张大千的恩师。

书画界名声显赫,书
法自称北宗,与曾熙的南宗颉颃,世有“北李南曾”之说。

与吴昌硕、曾熙、黄宾虹并称“海上四妖”,中国近现代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和改革者,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中国
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开拓者。

李瑞清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

其父李必昌,字慕莲,号益生,又称荣禄公,在湖南为
官三十年,曾任长沙司马摄武陵县令,李瑞清从小在长沙生活,“少治《公羊》学,为文
学司马迁、范蔚宗,诗宗汉魏古直苍凉……”;其高祖李宗瀚是清乾隆、道光时期著名书
法家、鉴赏家兼收藏家,其叔祖李联琇李宗瀚之子是清咸丰年间进士、国子祭酒、国史总纂,钟山山长。

1891年,李瑞清在湖南参加乡试,因不合乡籍被注销。

1893年回原籍参加江西乡试
中举,1894年中进士另说是光绪二十一年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1905年分发江苏候
补道,署江宁提学使,1905—1911年任两江师范学堂1949年更名南京16大学监督,即
校长,1906年正式上任。

并一度被委任为江宁布政使、学部侍郎,官居二品。

晚年寓沪。

去世后,南高师校长江谦为褒扬李瑞清的功绩,在校园西北角六朝松旁,建茅屋三间,取
名梅庵,并悬柳诒徵手书李瑞清所定校训:“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1920年在南京市病逝,葬于牛首山。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表彰其办校功绩,特建亭于校园,曰“梅庵”。


来,家乡人民为纪念这位书画家、教育家,将其生前住过的“府前街”改名“梅庵路”
今抚州区羊城路。

1915年秋,曾熙到上海探望老友李瑞清,为其挽留,从此曾定居上海鬻画。

曾熙能诗、工书、善画,与李瑞清并称“南曾北李”,名噪一时。

著述有《左氏问难》、《春秋大事表》、《历代帝王年表》、《和陶诗》、及书画录多卷。

晚年喜作泼墨山水、墨梅,倡
“书画同源”之说,与黄宾虹、吴昌硕、曾熙齐名。

1919年,张大千从日本回到上海,拜曾熙为师,为张大千一生中得益最多的恩师。

据张母生张时梦意给张取名爰,号季爰,潜心教授。

中途张因未婚妻病逝,万念俱灰,到宁
波皈依佛门。

曾熙细心开导,带到黄山看枕石云烟。

后经曾熙介绍,又拜李瑞清为师。

遗著有《围城记》;经门人整理遗稿,1939年中华书局出版了《清道人遗卷》,共计文、诗、跋、书论四卷。

书法
李瑞清通诗、书、画,尤精书法。

自幼钻研六书,学习书法,对殷墟、周、秦、两汉
至六朝文字皆有研究。

为一代书法宗师,也是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的先驱。

李瑞清的书法,
上追周秦,博宗汉魏,各体偕备,尤工篆隶。

其书法“秀者如妖娆美女,刚者如勇士挥槊”,潇洒俊逸,各具神态,以篆作画,合画篆为一体。

李派书学熔铸古今,不偏不倚,
至博且精,勇开风气,所播深远直至当代,为薪火相传的金石书派。

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著名书法家胡小石、李仲乾、黄鸿图皆出自其门下。

绘画
李瑞清也是清末民初的著名画家,擅丹青,山水、人物、花卉,绘画涉猎广泛。

山水
师法原济、八大山人,花卉宗恽南田。

所绘松石、花卉意境独特,尤擅画佛。

辛亥革命时,瑞清一度代布政使职。

南京光复之日,不仅不潜遁,且“封藩库,积金
数十万”,由南京政府接收。

嗣后,弃官寓居上海,家境贫寒,老弱数十口仰其供食,经
常断炊,乃卖书画以自给,以免口腹累人。

海内外闻知,求其书画者,拜师学艺者络绎不绝。

日本书道界人士竞渡海东来,争相购置。

就是在今天,他的书法作品也印成字贴出版。

李瑞清还善诗能文,他的诗词古直苍凉,大有曹孟德遗风,尤以绝句为胜,写得凄艳
动人。

《清史稿》称:“瑞清诗宗汉、魏,下涉陶、谢。

”在清光绪、宣统年间的古典诗
坛上,他是一位非常活跃的诗人,曾被汪国垣在《光绪宣统诗坛点将录》中封为天闲星入
云龙公孙胜。

陈可毅曾作诗称赞他道:“来往金陵又几时,久闻人说李梅痴。

过江名士知
多少,争诵临川古体诗。

”可见他的诗词影响不小。

其为文,学庄子及太史公司马迁,记
事状物,简洁生动,并能“发抒胸臆,有所刺讽狎侮,颇以寄奇恢诡之趣相合”,亦有大
家风度。

此外,李瑞清亦精文字学、金石考据、书画鉴别。

他提出的“求分于石,求篆于金”的辨析金文书法流派的方法,颇具科学道理,是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艺术大师。

李瑞清一生授徒甚多,桃李遍天下。

著名学者秉忠、胡小石,国画大师张大千,美术教育家吕凤子以及抚州书法家李仲乾、何砚青、黄鸿图等,均出其门下。

李瑞清在政治上,思想保守,愚忠清室。

辛亥革命后,不当民国官,不写“民国”二字,不剪辫子,自号“清道人”。

1917年张勋复辟时,又一度出任学部左侍郎,但这些与其在书法、绘画、教育等方面成就以及清廉自持、一介不取的清高品格相比,瑕不掩瑜。

1920年,李瑞清卒于南京。

挚友曾熙,学生胡小石等葬其于金陵牛首山,并在雪梅岭之罗汉泉旁边筑一梅花庵以纪念他。

南京大学为表彰其在两江师范学堂办学功绩,特建亭于校园,曰“梅奄”。

其门人并将他的诗文收集,编成《清道人遗集》、《清道人遗集轶稿》等书行世。

至今在抚州市城区北面,仍有一绿树成荫、幽雅宁静的街道,原名府前街,李瑞清曾居住于此。

民国21年1932年,为纪念李瑞清在教育、书画上的贡献,将此街扩宽后改名“梅庵路”。

1980年地名普查后,始改名“羊城路”。

但至今很多人仍记得“梅庵路”路名。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