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与测评】高中物理-第十章交变电流-传感器课件-鲁科版选修3-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描述交变电流的“四值” (1)瞬时值:e=________,i=Imsin ωt(从中性面开始计时). (2)峰值:Em=________,Im=ERm.
E (3)平均值: E =________, I = R . (4)有效值:根据电流的________定义,E=________,I= Im (正、余弦交
【解析】 由图可知,t1和t3时刻电动势为零,线圈处于中性面位 置,此位置磁通量最大,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电动势改变方向, 故A、C错误,D正确;t2时刻电动势最大,磁通量为零,B错误. 【答案】 D
对交变电流的“四值”的理解和应用
物理量 瞬时值
峰值
有效值
物理含义 交变电流某一时刻的值
最大的瞬时值
D. t=0.1 s时,通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
【解析】 由et图象可知,交变电流的周期为0.2 s,每匝线 圈中电动势最大值为1 V,故频率为5 Hz,该交流电动势的 最大值为10 V,有效值为 V,选项A、B错误.t=0.1 s时, 电动势的瞬时值为零,方向改变,线圈处在中性面上,通 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故C错误,D正确. 【答案】 C
【错解】 根据交流电有效值的公式 I= Im ,此交流电的峰值不同,故最大值 2
取其平均值(如图),Im=4
2+3 2
2
A=7
2
2A,I=
Im =3.5 2
A,选
A.
【正解】 第一,有效值公式 I= Im 是有条件的,只有正弦 2
式交流电的最大值和有效值才有这样的数量关系.本题所给的交
流电的图象不是正弦式交流电的图形,故该公式不适用.第二,
基本关系式:
(1)功率关系:____________.
(2)










线


U1 U2

________




线



U1 n1

________=________=…
(3)电流关系:只有一个副线圈时:II12=________,多个副线圈时:U1I1= ________+________+…
对于 E=Em2=0.707Em,I= Im2=0.707Im,U=Um2=0.707Um,以上均为正 (余)弦式交流电的有效值与峰值的关系,有时不加分析对非正(余)弦式交流电 也利用此公式求解有效值而导致错误.
如图表示一交流电的电流随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此交流
电的有效值是( ) A. 3.5 A
7 B. 2 2 A C. 5 2 A D. 5 A
3. 中性面与峰值面:当线圈转动至线圈平面垂直于磁感线位置时, 各边都不切割磁感线,线圈中没有感应电流,这个特定位置叫做 ________. 其特点是:线圈与磁场方向垂直,线圈每次经过该面感 应电流方向均发生改变. 峰值面就是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的面, 其特点是:磁通量为________,但电动势________.
考纲点击
1. 交变电流、交变电
流的图象

2. 正弦交变电流的函
数表达式、峰值、有
效值 Ⅰ
3. 理想变压器

4. 远距离输电

实验十一:传感器的
简单使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备考导读
1.本章内容实际上是电磁感应现象研究的继续 及其规律的具体应用,复习时既要注意本章知 识所具有的特点(如周期性、最大值和有效值 等),还要时时注意本章知识与电磁感应规律的 联系. 2.近几年高考对本章内容的考查,既有对本章 知识的单独考查,命题频率较高的知识点有交 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变压器的电压比、电流比 及有关功率问题;也有把本章知识和力学等知 识相联系来综合考查的问题,例如带电粒子在 加有交变电压的平行金属板间的运动问题. 3. 新课标考纲对知识均只做了Ⅰ级要求,降低 了要求,原则上应该不会出现难题和偏题.
量等) (2)交流电器“铭牌”上
所标的一般是有效值 (3)保险丝的熔断电流为
有效值 (4)交流电表的示数一般
为有效值
E =BL v
平均值
交变电流图象中图线与时 间轴所夹的面积与时间的
比值
E =nΔΔΦt E
I =R+r q=nRΔ+Φr
计算通过电路截面的电量
如图所示,一个边长L=10 cm,匝数n=100匝的正方形线圈 abcd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的对称轴OO′匀速运动, 磁感应强度B=0.50 T,角速度ω=10π rad/s,外电路电阻R= 4.0 Ω,线圈内阻r=1.0 Ω.
2. 功率思路:理想变压器的输入、输出功率为 P 入=P 出,即 P1=P2;当变压器有 多个副线圈时 P1=P2+P3+…
3. 电流思路:由 I=UP可知,对只有一个副线圈的变压器有II12=nn21;当变压器有多个 副线圈时 n1I1=n2I2+n3I3+…
4. 制约思路(变压器动态问题): (1)电压制约:当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n12)一定时,输出电压 U2 由输 入电压决定,即 U2=n2nU1 1,可简述为“原制约副”. (2)电流制约:当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n12)一定,且输入电压 U1 确定 时,原线圈中的电流 I1 由副线圈中的输出电流 I2 决定,即 I1=nn2I12,可简述为“副 制约原”. (3)负载制约:①变压器副线圈中的功率 P2 由用户负载决定,P2=P 负 1+P 负 2+…;②变压器副线圈中的电流 I2 由用户负载及电压 U2 确定,即 I2=UP22;③ 总功率 P 总=P 线+P2.
2. (2010·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矩形金属线圈共10匝,绕垂 直磁场方向的转轴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线圈中产生的交流 电动势e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此交流电的频率为0.2 Hz
B. 此交流电动势的有效值为1 V
C. t=0.1 s时,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
3. 图象本身体现了函数关系,反映了交变电流的瞬时变化 关系,故图象本身是确定交变电流瞬时表达式的依据.
自我校对
一、1. 大小 方向 2. 正弦式 余弦式 3. 中性面 零 最大
4. (1)Emsin ωt
(2)nBSω
ΔΦ (3)n Δt
(4)热效应
Em 2
二、1. 峰值
周期
2π 2. ω
1 T
转速
第1节 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
一、交变电流及其产生 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
1. 交变电流:________和________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即交变电流.
2. 正(余)弦式交流电:交变电流的产生有很多形式. 常见的正(余) 弦式交变电流可由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应强度方向的 轴转动产生. 若从中性面开始转动则产生________交变电流,从峰 值面开始转动则产生________交变电流.
正弦式电流的变化规律 1.正弦式交流电的变化规律(注意图与图的对应关系)
2.交变电流瞬时值表达式的基本书写思路
(1)确定正弦式交变电流的峰值,根据已知图象或由公式
Em=nBSω求出相应峰值. (2)明确线圈的初始位置,找出对应的函数关系式.
①线圈从中性面开始转动,则it图象为正弦函数图象,函 数式为i=Imsin ωt. ② 线 圈 从 垂 直 中 性 面 开 始 转 动 , 则 it 图 象 为 余 弦 函 数 图 象.函数式为i=Imcos ωt. ③线圈不是从以上两位置开始转动,先通过三角函数变换 到以上两种形式,再写出函数表达式.
2 流电). 5. 周期和频率: 周期 T=2ωπ, 频率 f=T1, 转速 n=f.
二、交变电流的图象
1. 根据图象的意义,从图象的纵坐标轴上可以直接读出交 变电流的________,从图象的横坐标轴上可以直接读出交 变电流的________,从而可推导角速度及频率.
2. 周期与角速度、频率的关系是T=______,f=________. 交变电流的频率与线圈的________相等.
【点拨】 线圈绕转轴转动,产生感应电动势,要清楚切割磁 感线的边.
【解析】 以OO′为转轴时,图示位置相当于是峰值面,根据感 应电动势的表达式e=Emcos ωt可知e=Bl1l2ωcos ωt,C正确,A 错误.再根据三角函数关系可知D错误.若线圈以O1O1′为转轴, 则线圈磁通量变化始终为零,感应电动势为零.
【答案】 C
1.一矩形线圈,绕垂直匀强磁场并位于线圈平面内的固定 轴转动,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e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1时刻通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 B.t2时刻通过线圈的磁通量的绝对值最大 C.t3时刻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的绝对值最大 D.每当e改变方向时,通过线圈的磁通量的绝对值都最大
交流电的最大值不是两个不同峰值的算术平均值.交流电的有效
值是根据其热效应定义的,它是从电流产生焦耳热相等的角度出
发,使交流电与恒定电流等效.故求非正弦式交流电的有效值时
应从热效应角度求解.设交流电的有效值为 I,令该交流电通过一
个纯电阻用电器 R,在一个周期内有 I2RT=I21RT2+I22RT2.故该交流 电的有效值为 I= I212+I222=5 A.所以应选 D.
(1)求线圈转动的周期和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
(2)写出线圈由图中所示位置开始计时时,感应电动势的瞬时 值表达式.
(3)求交流电压表的示数.
【点拨】 由磁场情况和线圈转动情 况可以确定瞬时值表达式,电压表和 电流表的示数均为电路中电压和电流 的有效值
【解析】 (1)T=2ωπ=120ππ s=0.2 s. Em=nBSω=100×0.50×102×10-4×10π V=5π V. (2)题图所示位置为感应电动势最大值的位置,瞬时值表达式为 e= Emcos ωt=5πcos 10πt(V). (3)电动势有效值 E=Em2,I=R+E r. 交流电压表示数 U=IR=2 2π V=2.83 V. 【答案】 (1)0.2 s 5πV (2)e=3πcos 10πt (3)2.83 V
自我校对
一、1.原线圈 副线圈 2.互感
3.(1)P 入=P 出
(2)nn12
U2 n2
U3 n3
(3)nn21
U2I2
U3I3
4. (2)高电压 低电压 大电流 小电流
二、1.(UP输输)2R 2.(1)电阻 (2)电压
变压器基本关系的应用思路
1. 电压思路: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为UU12=nn12;当变压器有多个副线圈时Un11 =Un22=Un33=…
单匝矩形线圈abcd放在匀强磁场中,如图所示,ab=
cd=l1,ad=bc=l2,从图示位置起以角速度ω绕不同
转轴做匀速转动,则
()
A. 以 OO′为转轴时,感应电动势 e=Bl1l2ωsin ωt B. 以 O1O1′为转轴时,感应电动势 e=Bl1l2ωsin ωt C. 以 OO′为转轴时,感应电动势 e=Bl1l2ωcos ωt D. 以 OO′为转轴或以 ab 为转轴时,感应电动势 e=Bl1l2cosωt+π2
(2)提高输电______,减小输电电流. 3.交流电远距离高压输电电路模式如图所示
4. 远距离输电的三组关系及两种损耗如下(如上图)
电压关系:UU12=nn12,UU34=nn34,U2=UR+U3. 电流关系:II12=nn21,II34=nn43,I2=IR=I3 . 电功率关系:P1=P2,P3=P4,P2=PR+P3. 两种损耗:功率损耗 PR=I2RR. 输送电压损耗 UR=IRR=U2-U3.
跟交变电流的热效应等效 的恒定电流值
重要关系 e=Emsin ωt i=Imsin ωt Em=nBSω Em=nΦmω
Im=RE+mr
对正(余)弦式交流电有: E=Em 2 U=Um 2 I= Im 2
适用情况及说明 计算线圈某时刻的受力情

讨论电容器的击穿电压
(1)计算与电流的热效应 有关的量(如功、功率、热
【答案】 D
第2节 变压器 电能的输送
一、变压器 1.构造:由闭合铁芯和绕在铁芯上的________和________组 成,如图所示.
2.原理:根据电磁感应现象中的______来改变电压.
3.理想变压器的规律
理想变压器是指无能量损失(一般包括线圈内能量损失和 铁芯内能量损失这两部分)和无磁通量损失(磁通量全部集 中在铁芯中).
注意:变压器只能改变交流电压,不能改变直流电压.
4.常见变压器 (1)自耦变压器——调压变压器.
(2)互感器
电压互感器:用来把________变成________. 电流互感器:用来把________变成________.
二、电能的输送
1.输电损耗功率的计算:P损=I2R=________. 2.降低输电损耗的两个途径 (1)减小输电导线的______,如采用电阻率小的材料、加大导 线的横截面积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