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中考物理 :专题复习演练2(含答案).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复习演练2
类型一光学实验
命题角度❶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2018·青岛中考)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命题角度❷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室提供了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选择______(选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__(选填“前侧”或“后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

命题角度❸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2018·滨州中考)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前面学过,物体离照相机的镜头比较远,成缩小的实像;物体离投影仪的镜头比较近,成放大的实像;物体离放大镜比较近,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据此小明提出的问题是,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________有什么关系?
(2)如图甲,小明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cm。

(3)小明所用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若将凸透镜放在光具座刻度50 cm 位置处不变,把蜡烛放在刻度10 cm处,利用此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

(4)如图丙所示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成实像时物距逐渐减小,像距逐渐________,当u>2f时,物体移动速度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像移动的速度。

当f<u<2f时,物体移动速度________(选填“大于”“小
于”或“等于”)像移动的速度。

类型二热学实验
命题角度❶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4.(2018·通辽中考)小芳同学用温度计测出一部分冰的温度如图甲所示,图乙是“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

(2)图丙中,该物质在BC阶段中C点处具有的内能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点处具有的内能,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丙可以看出AB、CD段升高的温度相同,但CD段加热的时间
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角度❷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
5.(2018·莱芜中考)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用酒精灯对盖
有纸板(带有小孔)的烧杯加热,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温度,
进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本实验装置的安装过程中,调整放置石棉网的铁圈位
置和调整悬挂温度计的铁杆位置都很重要,在组装该实验装置时,应先调整固定________(选填“铁圈”或“铁杆”)的位置。

(2)为了顺利完成实验,除图中所示的器材之外,还需要补充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老师要求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

(4)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到水面破裂,其中气泡中的“气”指的是__________(选填“水蒸气”或“空气”),气泡在不断上升的过程中,气泡中的气体压强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命题角度❸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
6.(2018·枣庄中考)某班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和煤油
的吸热能力。

(1)在图甲中除了所给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__________________。

加热过程中,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____来判断的。

(2)实验中第1、2两个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3)图乙是第1组同学绘制的“吸收热量-时间”和“温度-时间”图像,能正确描述该实验真实情况的图像是______(选填序号)。

(4)使质量相同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应该相同,但1、2两组的同学在交流实验数据时发现:第1小组的加热时间明显偏长,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两组同学对图甲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分别装有水和煤油的试管放在同一个烧杯中用水加热,如图丙所示,而不是用两个酒精灯分别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三力学实验
命题角度❶测量物质的密度
7.(2018·扬州中考)有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小木块,将其放在水中时,
浮在水面上,用以下两种方案测量该木块的密度。

方案一:
(1)用天平测小木块的质量:测质量前,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则平衡螺母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平衡后测得小木块的质量为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体积为V0;
(3)用细针将小木块浸没水中,读出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为V1,则木块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________。

方案二:
(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体积为V2,如图所示;
(2)用一个体积为10 cm3的铁块和小木块拴在一起浸没水中,读出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为V3=90 cm3;
(3)从量筒中取出铁块,小木块漂浮水面,读出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为V4=
68 cm3,则木块的密度ρ=__________g/cm3。

对比以上两种方案,误差比较小的是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8.(2018·潍坊中考)用天平和量筒等器材测量食用油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1)天平调好后,将盛有食用油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中添加砝码并拨动游码,天平平衡时,游码位置和所加砝码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是____________g。

(2)将烧杯中食用油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倒出的食用油体积为________mL。

(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质量为41.0 g,则该食用油的密度ρ=__________________kg/m3。

(4)若将食用油倒入量筒时,量筒壁上沾上了少量食用油,则食用油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大”“小”或“不变”)。

命题角度❷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9.(2018·南京中考)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实验中,水平桌面上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木块、钩码、水平木板和毛巾,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甲、乙、丙三次实验中,每次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操作是为了测量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__________两次实验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3)鞋底做得凹凸不平,应用了比较__________两次实验所得的结论。

(4)从本实验的器材中选择__________________,并添加斜面和小车还可以做“探究速度对动能大小的影响”实验。

命题角度❸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0.(2018·宁波中考)在“观察从斜面滑下的小车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活动中,小车在相同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沿斜面下滑到达底端,在毛巾、棉布和木板上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分别停在如图所示位置。

(1)小车在相同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________相同。

(2)小车所受阻力越小,运动距离越远。

如果运动的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的理想情况下,它将保持原来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300多年前,伽利略曾采用类似的方法得出相同的推论。

(3)实验中,小车在棉布、木板表面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分别是P1、
P
,则P1______(选填“>”“=”或“<”)P2。

2
命题角度❹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1.(2018·泰州中考)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观察图片并分别比较图中有关数据可知:
(1)当物体逐渐浸入水中,物体底面所受压强将逐渐______________。

(2)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

(3)比较乙、丙两图,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4)比较__________两图可知,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命题角度❺探究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12.(2018·泰州中考)某小组进行“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是否有关”的活动。

(1)小明用两辆相同的小车,在其中一辆小车上放一个砝码,然后让它
们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撞击置于水平面上的木块,如图
(a)。

①将小车从同一位置处释放,目的是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的________相同。

②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小车动能大小。

根据实验得出结论:动能大小与质量大小有关。

(2)小红改变实验方案: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如图(b)。

发现:木块滑行的距离不一样远。

根据这一现象,能做出以下哪个判断?______。

A.动能大小与质量无关,一定还与其他因素有关
B.动能大小除了与质量有关外,一定还与其他因素有关
C.不能判断物体动能大小是否与质量有关,动能大小一定与质量外的其他因素有关
命题角度❻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3.(2018·滨州中考)小明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均匀的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0.5 N重的钩码若干个。

(1)如图A所示,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________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测量________,支点选在杠杆的中点是为了消除杠杆____________对平衡的影响。

(2)小明同学所在实验小组完成某次操作后,实验现象如图B所示,他们记录的数据为动力F1=1.5 N,动力臂l1=0.1 m,阻力F2=1 N,则阻力臂l2=____________m。

(3)甲同学测出了一组数据后就得出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乙同学认为他的做法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同学通过对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

与小组同学交流后,乙同学为了证明丙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他做了如图C的实验,此实验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说明该结论是错误的,图C实验中,已知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5 cm,每个钩码重0.5 N,当弹簧测力计在A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动力×动力臂________(选填“等于”或“不等于”)阻力×阻力臂。

命题角度❼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4.(2018·泰安中考)图甲是某学习小组“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示意图。

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________________拉动绳子自由端,将重为4.5 N的物体从A位置提升到A′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B 位置上升到B′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请你根据他们做的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物体提升的高度是__________cm,拉力是______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__________。

(2)若在图甲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动滑轮,改为图丙所示的装置,提升同一物体,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类型四电学实验
命题角度❶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5.(2018·菏泽中考)如图所示,用电流表(0~0.6 A,0~3 A)、电压表(0~
3 V,0~15 V)、定值电阻(5 Ω、10 Ω、15 Ω、20 Ω、30 Ω各一个)、滑动变阻器(0~50 Ω)、电源(6 V)、开关和导线若干,探究电流与电阻的
关系。

(1)请你根据甲图所示的电路图,将乙图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2)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强做此实验时,在电流表使用无误的情况下,收集测量数据,记录表格如下:
小强的五次实验操作中有一次是错误的,请你对小强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你发现第______次测量的数据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4)请你根据表中正确的数据,在丙图中绘制出电流随电阻变化的图像。

命题角度❷测量电阻的阻值
16.(2018·河南中考)小芳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未知电阻R x的阻值,阻值大约为5 Ω。

(1)请你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乙中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______(选填“A”或“B”)端。

(3)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无示数。

小芳利用另一只完好的电压表进行检测,把电压表分别接在a、b之间和b、c之间,电压表均有示数;接在a、c之间,电压表无示数。

如果电路连接完好,只有一个元件有故障,该故障是__________________。

(4)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多组数据。

画出了待测电阻R x 的I­U图像,如图丙所示。

由图像可得R x=______Ω。

(5)小芳又设计了一种方案,也测出了R x的阻值。

电路如图丁所示,R0
为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未知且恒定不变。

测量步骤如下:
①当开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电流表读数为I 1;
②当开关S 1、S 2都闭合时,电流表读数为I 2;
③待测电阻R x =________。

(用已知和测出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命题角度❸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7.(2018·潍坊中考)要测量一个额定电压为3.8 V 小灯泡的功率,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约为10 Ω。

现有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规格分别为
“10 Ω 1 A ”“50 Ω 0.5 A ”和“500 Ω 0.1 A ”的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导线若干,电源(8 V)一个。

(1)为完成实验,应该选取规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滑动变阻器。

(2)选出合适的滑动变阻器后,将实验器材连成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
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多选)。

A.小灯泡变亮,电压表示数变大
B.电流表示数为零,小灯泡不亮
C.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D.电压表示数接近8 V,且示数不变
(3)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其中有一条导线连接错误,请将该导线打上“×”号,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它改到正确的位置上。

(4)线路改正后,移动滑片,记录多组电流I和电压U,并在坐标轴上做出I­U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___W;当小灯泡两端电压为3 V时,灯泡电阻为________Ω。

参考答案1.①如图所示
②等于③向前折或向后折
2.(1)薄(2)前侧等效替代法
(3)不变(4)不能
3.(1)物距(2)10 (3)照相机
(4)增大大于小于
4.(1)-14
(2)大于晶体熔化过程吸热,内能增加
(3)水的比热容比冰大
5.(1)铁圈
(2)秒表(或钟表)
(3)缩短加热时间
(4)水蒸气变小
6.(1)停表(或秒表) 加热时间
(2)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或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
(3)C
(4)酒精灯的火焰大小不同(或第1小组的酒精灯火焰小)
(5)在相同的时间内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或避免两个酒精灯火焰
大小不同)
7.方案一:
(1)右(3)m
V
1
-V0
方案二:
(3)0.6
方法一方法二由于铁块取出时带有水,使得量筒中的木块和水的体积偏小,即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偏小,木块质量偏小
8.(1)73.4 (2)40 (3)0.81×103(4)大
9.(1)滑动摩擦力大小(2)甲、乙
(3)甲、丙(4)木块、水平木板
10.(1)速度(2)不受任何阻力(3)>
11.(1)变大(2)1
(3)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4)丙、丁
12.(1)①速度②木块被推出的远近(2)C
13.(1)右水平力臂自身重力
(2)0.15
(3)只做一次实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4)能等于
14.匀速(缓慢)
(1)5.0 2 75% (2)变小
15.(1)如图所示
(2)调节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使其保持不变
(3)2 没有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4)如图所示
16.(1) 如图所示
(2)B (3)滑动变阻器断路 (4)4
(5)①S 1闭合、S 2断开 ③(I 2-I 1)R 0I 1
17.(1)“50 Ω 0.5 A ” (2)BD
(3)如图所示
(4)1.14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