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01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一)课型新授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2.熟记反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y=k/x(k≠0,k为常数);3.能在实际问题中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问题情境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抽象其一般形式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并能在实际问题中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
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思维品质,善于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及一般形式:y=k/x(k≠0,k为常数).
教学难点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及生活中的反比例函数.
教具准备透影仪、灯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知识回顾:我们已学过哪几种函数?它们的图象是什么?
2.【问题情境一】新安与常德相距82km,李老师乘座快巴昨天去常德和
今天乘座快巴回新安分别用时75分钟和80分钟,问李老师乘座的两辆快巴谁的
平均速度快?这是什么道理?与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的正常速度(一般在11
0km/h左右,最高限速140km/h)相比,你觉得快巴“快”吗?
3.【问题情境二】谁先到达终点?
小明、小亮、小华和小强他们跑400m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5.3m/s,5m/s,4.8m/s,那么他们谁先到达终点?这是什么道理?
分析:
当路程s=400m时,所花的时间t与速度v的关系是t=400/v.
利用这个公式,可计算出小明、小亮、小华、和小强所花的时间分别为75.5s,
80s, 83.3s,和 88.9s.
二、利用情境,解决问题
抽象归纳
在上面的问题情境一中,当路程s=32km时,平均速度v(km/h)与时间t(h)
的关系为 v=32/t
在上面的问题情境二中,当路程s=400m时,所花的时间t(s)与速度v(m/s)
的关系为t=400/v.
上述式子表明:当路程一定时,平均速度v是时间t的函数;所花时间t是
速度v的函数.
由于当路程一定时,平均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例关系,因此我们把这样的
函数叫作反比例函数.
定义: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y与x的关系可以表示成
y=k/x=kx-1(k为常数,k≠0)的形式,那么称y
是x的反比例函数。

(亦可表示为xy=k)
注意: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是所有非零实数。

但是在实际问题中,
还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一步确定该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
三、例题解析,熟悉问题
知识点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例1 下列函数中,是反比例函数关系的有——————(只填序号).(1)y= —x/3;(2)y= 1/3x +1 ;(3)y= —2/x ;
(4)y= 1—(1/2)x2;(5)y= —3/2x;(6)xy=1/2 ;
(7)y=8/x2;(8)y/x=2;(9)y=x—1;(10)y=k/x(k≠0,k为常数)知识点二反比例函数定义的应用
确定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方法仍是待定系数法,由于在反比例函数y=k/x(k ≠0)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k,因此只需要一对对应值或图象上一个点的坐标,
即可求出k的值,从而确定其解析式。

例2 若函数y=(m—2)x m 2
+m-7是反比例函数,求出m的值并写出解析式.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有m2+m—7= —1且m—2≠0,得m=2或m=—3又m≠2,所以m=—3.
解析式为y=—5/x
例3k为何值时,y=(k2+k)x k 2
-k-3是反比例函数?
分析:要使y=(k2+k)x k 2
-k-3是反比例函数,必须同时具备两个
条件:k2+k ≠0,k2—k—3=—1,解得k=2
小结:例2、例3两题要特别注意,不仅要求出字母m、k的值,而且还要考虑字母m、k的取值范围,即进行检验。

例4 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2),求其解析式。

分析: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k/x(k≠0),
把(—1,2)代入y=k/x,得2=k/—1,因为所求解析式为y
= —2/x.
四、课内练习,强化问题
1.教材P 3 练习题 1.
2.
2.补充练习
(1)已知反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kx+3的图象交于点A(-2,m)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2)某校准备向贫困山区兄弟学校捐款1万元.
①求捐款人数y与人均捐款数x(元)的函数关系式;
②若该校共有1000名学生,则人均捐款多少元?
五、课堂小结、知识升华
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2.熟记反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y=k/x(k≠0,k为常数);
3.能在实际问题中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
4.能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定义解决较简单的综合性问题.
六、作业布置、课外延伸
教材P 4 习题 1.1 A 1.2.
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