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古代宗教教案 川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古代宗教》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记住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创建的时间、创建者和经典,知道三大宗教的基本教义;理解宗教是人们对社会现实的虚幻反映,是对自然和社会现实的不科学认识;正确理解宗教在人类文明史上的价值。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学教材,填写三大宗教基本情况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比较三大宗教产生的背景、基本教义的异同,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

通过既肯定三大宗教早期的积极意义,又认识到其本身的非科学性,训练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事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宗教实质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宗教是人类对社会现实曲折的、幻想的、不科学的反映,从而培养学生的无神论思想和正确的世界观。

但也要让学生认识到,宗教的产生具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认识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社会现象和社会力量,从而培养学生对宗教的正确态度和对宗教文化的尊重。

【教学重点】
三大宗教的产生、宗教思想及影响
【教学难点】
宗教的实质
【教学方法】
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体验法、阅读指导法等。

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
1.课前预习,鼓励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有关资料,尽可能多地了解三大宗教的相关知识如教义、与宗教有关的建筑、节日或习俗等。

2.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圣诞节导入:有一个节日的时候,商店门口立着高大的雪松,雪松上装饰着彩灯,红帽子白胡子的老头会分派礼物。

这是什么节日?你知道它跟哪个宗教有关吗?
生:圣诞节,跟基督教有关。

师:除了基督教外,世界上还有什么其他宗教?
生:佛教、道教、伊斯兰教。

师: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世界上的主要宗教。

(用学生熟悉的现象导入,更易唤起学生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
师: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宗教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宗教?请大家研讨教材导语,回答这两个问题,并思考我们应怎样对待宗教。

生:宗教本质上是人们对社会现实虚幻的反映,并未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因而是不科学的。

生:三大宗教产生的基本原因,一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水平的局限,如人类是如何产生的,如自然界的风雷雨雪等现象,人们不能理解;二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巨变和动荡,人们需要寻求寄托,获得心灵上的慰藉,如佛教就是在种姓制度的特殊环境下产生的。

师:既然宗教是对现实虚幻的反映,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的。

当今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宗教呢。

请大家互相讨论,交流一下看法。

(这个问题也可以留到后面三大宗教学完后再讨论。

通过讨论,让学生能有正确的世界观。


生:(讨论后交流)我们要热爱科学追求科学,但宗教既然是一种文化现象,世界上相信宗教的人又那么多,我们要理解和尊重各种宗教,要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各种宗教现象和宗教事务。

(一)佛教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一目,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佛教产生在什么背景之下,创立者是谁?诞生于何时何地?
(2)佛教的主要教义是什么?你知道佛教经典吗?
(3)佛教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后来为什么成了统治者的工具?
(4)佛教是怎样传播的,又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5)在生活中,你知道哪些知识或习俗与佛教有关?请准备好在课堂上交流。

生:不同的学生交流以上问题答案。

师:解答学生回答不出的问题,引导学生交流与佛教有关的知识,可以是人物、故事、景观、风俗甚至俗语成语都行,以加深学生对佛教的了解。

学生活动:你一言我一语:说说与佛教有关的知识
生:寺院与和尚庵与尼姑佛塔与佛像各种神仙
生:观世音如来佛少林寺鲁智深与五台山
生:封神演义与西游记阿弥陀佛因果报应
生: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中国三大石窟乐山大佛
(通过这个环节,学生互相交流,了解更多佛教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学生活动:记记佛教创始人的名字。

师:课件出示乔达摩•悉达多图片及简介。

学生活动:说说佛教为什么成为国王维护统治的工具。

师生共同整理关于佛教的知识(课件显示)
图说佛教:欣赏与佛教有关的图片如观世音与千手观音,乐山大佛,少林寺等图片。

(这个环节是为了再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了解更多与佛教有关的知识)
师:出示材料:佛教四谛说
(二)基督教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二目,自我解答下列问题:
(1)耶稣为什么要创立基督教?他又是怎样创立基督教的?(了解基督教创立的背景和耶稣创教的事迹)
(2)说说基督教的教义及经典。

(《圣经》是基督教经典;崇拜上帝、忍受苦难和相信天堂地狱是基督最重要的教义)
(3)基督教为什么能成为世界性宗教?
(4)简介基督教的影响(传播)及分裂情况。

(5)(你一言我一语)说说你在生活中看到的或了解到的与基督教有关的事物。

生:不同的学生交流以上问题答案。

(图片展示基督教金十字架、耶稣受难图和《圣经》封面)师:(解答学生回答不出的问题,点评、补充与小结。

)基督教传播到世界各大洲,成为最有影响也是信徒最多的世界性宗教。

圣诞节也成了西方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

师:(史料传真)出示诺亚方舟的材料,让学生了解。

学生活动:记记基督教创立的时间和创立者。

(出示耶稣受难图片和人物简介)
学生活动:我说基督教
生:诺亚方舟、和平鸽与橄榄枝、耶和华、耶稣、圣母
生:圣诞节、复活节、十字架、上帝造人、救世主、公元纪年
师:出示相关材料与图片。

学生活动:读读马克思的这句话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


(三)伊斯兰教
师:提问:伊斯兰教创立的背景、兴起的时间、创建者、基本教义、经典及传播情况。

生:分别回答以上问题。

生:简介伊斯兰教“五功”
师:课件展示,穆罕默得和《古兰经》简介
学生活动:讨论交流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半岛统一以及阿拉伯民族之间的关系。

学生活动:伊斯兰教大家谈
生:交流伊斯兰教相关知识。

师:出示伊斯兰教相关图片。

师:上一课我们学习造型艺术的时候,学到了巴黎圣母院和麦加清真寺,它们分别与什么宗教有关?
生:巴黎圣母院与基督教有关,麦加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圣地。

学生活动:说说——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教义有何共同点
师:学完三大宗教后,我们对三大宗教有了初步了解。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对待宗教?宗教与邪教和封建迷信有何区别。

合作探究:讨论: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对待宗教?宗教与邪教和封建迷信有何区别?
生: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

宗教是人们对社会现实虚幻的反映。

是人类对社会现实认识曲折的、幻想的、不科学的反映
生: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

宗教宣扬的神灵崇拜、天堂地狱、灵魂转世等体系化的神学理论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宗教所出现的建筑、雕刻、绘画、音乐、文学、医学等成果,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生:宗教对人们的思想有一定的麻醉作用。

生:宗教和封建迷信、邪教的区别:宗教和封建迷信的相同点是都对超自然力量实体的信仰,宗教礼仪以及宗教感情的统一。

但宗教有完备的组织、固定的神职人员、崇拜中心、道德规范、系统的教义和主张。

宗教教义体现了对人类的慈爱,以及对人类命运的关怀。

这些宗教一般都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历程而最终被许多人信奉,为社会的承认,其本质教人向善、遵守法制、奉献社会的;封建迷信则不是。

而邪教教义主张粗制滥造,危害人类的生存与生活,破坏社会正常秩序,其本质是反社会的。

所以我们要尊重别人的宗教信仰,坚决反对邪教,远离邪教、抵制封建迷信。

师:点评,归纳,小结。

师:根据以上所学,完成下表。

三大宗教基本情况表
师:课堂巡查填表情况。

生:(就填表内容回答)
3.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世界上三大宗教的产生情况,基本教义,知道了三大宗教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们也认识到,宗教是人们对社会现实虚幻的反映。

我们既要理解和尊重宗教,更要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板书设计:
古代宗教
练习:
1、“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各”,诗中所涉及的宗教诞生于
A、古代埃及
B、古代中国
C、古代巴比伦
D、古代印度
答:D
2、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都是西方社会的重大节日,它与下列哪一宗教有直接的关系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答:B
3、伊斯兰教成为号召阿拉伯人完成统一的旗帜,该教是由谁创立的
A.乔达摩•悉达多
B.耶稣
C.安拉
D.穆罕默德
答:D
4、穆罕默德关于一神教的宣传,可以在下列哪部经典里查阅
A、《圣经》
B、《大藏经》
C、《诗经》
D、《古兰经》
答:D
【教学反思】
本课是介绍世界上三大宗教的,分别讲述了三大宗教产生的背景,创立者,创立时间地点,宗教教义,各教经典,宗教的传播情况,以及三大宗教的影响等相关知识。

通过学习,学生要知道三大宗教的相关知识,更要对宗教有一个清晰而正确的看法。

基于这一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设计了自主学习、讨论、归纳综合等学法教法。

并且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能力的培养,注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宗教。

通过填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