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安全管理知识试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组安全培训试卷
一、判断题(每题1 分.,计40分)
1.班组长的管理工作量相对减少是我们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目标之一。
()
2.本质安全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
3.有心脏病的人严禁从事高处作业。
()
4.安全标志的作用是引起人们对不安全因素的注意,在关键部位设立安全标志可以用来代替安全操作规程和防护措施。
()
5.安全工作的重心在班组,班组安全工作的关键在班组长。
()
6.从业人员可以边上岗作业边进行上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 )
7.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
8.班组长要贯彻执行公司、厂、工段对安全生产的规定和要求,全面负责本班组的安全生产。
()
9.在需要设置安全防护装置的危险点,使用了安全信息提示,可以代替安全防护装置;配备了手用工具,不能代替安全防护装置。
()
10道路交通的信号灯;冲压设备的防护装置等是从时间和空间上将人与能量隔离。
()
11.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电击可分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三种情况。
()
12.当设备发生外壳漏电时,人体接触设备金属外壳所造成的电击称作间接接触电击。
()
13.在需要设置安全防护装置的危险点,使用了安全信息提示,可以代替安全防护装置。
()
14.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15.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无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 )
16.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除了紧急抢救伤员外,要保护好现场,并迅速拨打“119”电话。
( )
17.长期吸入高浓度粉尘会引起肺部弥漫性、进行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 )
18.对高压触电人员应采用拽衣方式使其脱离电源。
( )
19.齿轮传动机构传动中,两齿轮开始啮合的部位最危险。
( )
20.电焊机的保护接地是用导线将电焊机的外壳与电源零线的干线相接。
( )
21.起重作业可以使用铸造吊钩,但是吊钩表面不能有裂纹、接缝、刻痕、剥裂等现象。
( )
22.对于运输压缩、液化气体和易燃液体的槽车的颜色,国家有限制性规定。
( )
23.气瓶使用到最后应该留有余气。
( )
24.使用安全带时,不准将钩直接挂在安全绳上使用,应挂在连接环上用。
( )
25.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其空气中氧气体积浓度应不低于18%。
( )
26.安全带应高挂低用,注意防止摆动碰撞。
( )
27.“提醒人们注意周围环境,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标志是禁止标志。
( )
28.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护措施的图形标志是指令标志。
( )
29.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不应认定为工伤。
( )
30.特种作业人员独立上岗作业前,必须进行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 )
31.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 )
32.班组危险预知训练活动的具体做法是第一要发现问题,第二要确定问题(危险点),第三要收集问题(将如何做?),第四,制定措施。
( )
33.尘肺是生产性粉尘对人体的最主要的危害之一,长期吸人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可引发矽肺。
( )
34.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听力损伤、引起各种病症和引起事故。
( )
35.在高气温或同时存在高湿度或热辐射的不良气象条件下进行的生产劳动,通称为高温作业。
( )
36.振动病主要是由于局部肢体(主要是手)长期接触强烈振动而引起的。
( )
37. 安全意识“疲劳”有四种表现:抑制、松驰、紧张和模糊。
( )
38.机械伤害产生的直接原因:人体正常和异常情况下,进入机器运动部件(接手、曲柄、链条)运行轨迹内,身体与运动部件交叉。
( )
39.防止机械伤害产生的技术措施:停电挂牌;打支架;垫木;脱开;启动信号告知。
( )
40.起重伤害产生的直接原因:吊运过程中吊具损坏、天车故障,造成重物下落;人员站位不当、指挥失误、天车司机操作失误;重物碰撞其他物品造成位移。
(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计40分)
1.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用相应的(),使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A.防护用品
B.劳保用品
C.防毒服装
2.下列哪个说法是不正确的?()
A.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遇雾天或行车视线不清时,靠右停车
B.通过无人看守的道口时,需停车和止步观望,确认安全后,才可通行
C.乘坐火车时,将列车上的废弃物扔出窗外
3.交通标志中的警告标志的形状、颜色是()
A.形状是等边三角形、顶角向上;标志是黄底、黑边、黑图案B.形状是圆形或顶角向下的等边三角形,标志的是白底、红圈、红杠、黑图案
C.圆形、长方形和正方法;标志是蓝底、白图案
4.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A.安全生产
B.防治职业病
C.生产劳动
5.根据《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下列哪个说是错误的?()
A.10岁以下的孩子可以在道路上学骑自行车
B.饮酒后不准驾车
C.行车时车门必须关好
6.制止“三违”是指制止()。
A.违反劳动纪律、违反企业制度、违反交通规则
B.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C.违反作业规程、违反企业纪律、违反交通规则
7.“一班三检”是指()。
A.在班前、班中、班后进行安全检查
B.在早、中、晚进行巡回检查
C.每天进行三次安全检查。
8.漏电保护器的使用是防止 ( ) 。
A.触电事故
B.电压波动
C.电荷超负荷
9.下列哪种灭火器适于扑灭电气火灾?( )
A.二氧化碳灭火器
B.干粉灭火器
C.泡沫灭火器
10.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时,下列注意事项哪个正确?( )
A.使用万能插座
B.使用漏电保护器
C.身体或衣服潮湿
11.三级安全教育是指:()。
A.国家教育、学校教育、企业教育
B.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岗位或班组教育
C.车间主任教育、班级教育
12.使用的电气设备按有关安全规程,其外壳应有什么防护措施?( )
A.无
B.保护性接零或接地
C.防锈漆
13.根据安全理论进行系统地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A.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不良
B.情绪不佳,技术不
C.管理不严,无章可循
14.根据工伤保险的( )原则,员工因违章操作出事故负伤,应认定为工伤。
A.无责任赔偿
B.有责任赔偿
C.无偿赔付
15.指令标志的基本型式是()。
A.正三角形边框,颜色为图象是白色,背景是蓝色
B.正方开边框,颜色为图象是绿色,文字是白色,背景是绿色或红色
C.圆形边框,颜色为图象是白色,背景是蓝色
16.事故系统构成的四要素是:
A.人、机、环境、管理;
B.人和信息;
C.职工、设备、工具、车间
17.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承担。
A.用人单位
B.劳动者
C.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共同
18.对伤亡事故的处理,必须遵守( )原则。
A.从重处罚 B.重教育,轻处罚 C.“四不放过”
19.机械上常在防护装置上设置为检修用的可开启的活动门,应使活动门不关闭机器就不能开动;在机器运转时,活动门一打开机器就停止运转,防护装置活动门的这种功能称为()
A.安全联锁
B.安全屏蔽
C.安全障碍
D.密封保护
20.当电流自故障接地点流人地下时,人体距离故障接地点的远近与可能承受到的跨步电压之间的关系是()。
A.人体距离故障接地点愈近,可能承受的跨步电压愈小
B.人体距离故障接地点愈近,可能承受的跨步电压愈大
C.人体可能承受的跨步电压与人体距离故障接地点的距离呈正比
D.人体可能承受的跨步电压与人体距离故障接地点的距离无关
21.以下哪项行为容易造成触电事故?( )
A.用湿布擦拭带电物体
B.用验电笔检查电气设备
C.使用绝缘手套维修电气设备
D.停电作业
22.以下哪种人员可以进行电气维修?( )
A.机器操作人员 B.电工 C.班组长 D.无具体规定
23.根据工伤保险的( )原则,员工因违章操作出事故负伤,应认定为工伤。
A.无责任赔偿 B.有责任赔偿 C.无偿赔付
24.电气设备着火,应使用灭火。
A. 湿棉被
B. 泡沫灭火器
C.黄泥
D. 干粉灭火器
25.人的失误和操作不标准是导致()发生的重要原因。
A.事件
B.死亡
C.事故
D.重伤
26.安全是指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的伤害。
A. 不可控制能量
B.可承受危险
C. 不可承受危险
D.可能造成
27.安全工作的重心在(),班组安全工作的关键在班组长。
A.公司 B. 作业区 C. 班组 D. 岗位职工
28.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目标中明确指出:班组成员的标准化操作应该形成()。
A.意识
B.习惯
C.观念
D.标准
29.作业者在疲劳状态下继续作业,立即可能发生的直接后果是使工作效率降低、(),并且会使作业者作业后的疲劳恢复期延长。
A.易患职业病 B.事故率上升 C.企业经济效益降低 D.企业经济效益增加
30.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将伤害事故的直接原因确定为()。
A.遗传及社会环境
B.人的缺点
C.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D.事故
31.漏电保护器的使用是防止 ( ) 。
A触电事故 B电压波动 B电荷超负荷 C电的浪费
32.安全是指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的伤害。
A. 不可控制能量
B.可承受危险
C. 不可承受危险
D.可能造成
33.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措施()。
A:制订制度 B:强化考核
C:强化检查 D:从时间和空间上讲人与能量隔离
34.物理能伤害包括:()
A:坠落B:气体C:食物感染D:火灾
35.第一类伤害包括:()
A:触电 B:溺水C:冻伤D:中毒
36.下列哪些物品不属于劳动防护用品()。
A. 安全帽 B. 护目镜 C. 防噪声耳塞 D. 应急灯
37.在高处作业中,从时间和空间上将人与能量隔离的方法是()。
A.在工艺和工序上尽可能减少高处作业等
B.设置安全网
C.设施安全爬梯
D.设置安全警戒
38.班组长管理能力排序依次是如下顺序(D)
A、见识技术人际协调能力
B、技术人际协调能力见识
C、人际协调能力技术见识
D、技术人际协调能力见识
39.电焊作业可能引起的疾病主要有( C )
A、电焊工尘肺
B、气管炎
C、电光性眼炎
D、皮肤病
40.在下列绝缘安全工具中,属于辅助安全工具的是()
A、绝缘棒
B、绝缘挡板
C、绝缘靴
D、绝缘夹钳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计20分)
1.漏电保护装置用于()。
A.防止人身触电事故
B.防止供电中断
C.减少线路损耗
D.防止漏电火灾事故
2.下列伤害当中,属于机械性伤害的是()。
A.碾压
B.烫伤
C.高压液体喷射
D.辐射伤害
3.职业安全卫生的目的是要( )。
A.效益
B.产量
C.健康
D.安全
4.职业安全卫生教育的内容包括( )
A.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B. 劳动防护用品及用具的使用与保管
C. 劳动纪律
D.安全生产的法规、法律和方针政策
5.下列情况中,有三种情况属于违章作业,即()。
A.高处作业穿硬底鞋;
B.任意拆除设备上的照明设施
C.特种作业持证者独立进行操作;
D.非岗位人员任意在危险要害区域内
逗留
6.用人单位应教育从业人员、按照防护用品的使用规则和防护要求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使职工做到()
A.会检查防护用品的可靠性;
B.会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C.会掌握简单维修防护用品的知识;
D.会正确维护保养防护用品。
7.职业危害是指( )
A.职业中毒
B.职业伤亡
C.工业粉尘
D.职业事故
8.下列属于常见的违章操作行为的有()
A. 用手清除铁屑
B. 酒后作业、带病作业
C. 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
D. 工具、材料、产品、半成品等不按类别、不按规定的位置、场所存放
9.经常性安全培训教育包括的形式有( )
A.安全生产会议
B.安全文化知识竞赛
C.宣传娱乐
D.宣传标语及标志
10处理事故的“四不放过原则”即发生事故后,要做到()。
A、事故原因没查清不放过
B、当事人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C、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D、事故责任者未受到责任追究不放过
班组安全教育试卷
一、判断题(每题1 分.,计40分)
1.(√)
2.(√)
3.(√)
4.(×)
5.(√)
6. ( × )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26. (√) 27.(×) 28.(√) 29.(×) 30.(√)31.(√)32.(√)33.(√)34.(√) 3 5.(√)36.(√) 37.(√)38.(√)39.(√)40.(√)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计40分)
1. A
2. C
3. A
4.B
5. A
6. B
7. A
8. A 9 . A 10. B
11. B 12. B 13. A 14. A 15. C
16. A 17. A 18. C 19. A 20. B
21. A 22. B 23. A 24. D 25. C
26. C 27. C 28. B 29. B 30. C
31. A 32. C 33. D 34. A 35. A
36. D 37. A 38. D 39. C 40.C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计20分)
1. AD
2. AC
3. CD
4. ABCD
5. ABD
6. ABD
7. AC
8. ABCD
9. ABCD 10 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