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综合管廊工程土方平衡方案的实践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政综合管廊工程土方平衡方案的实践探究
发布时间:2022-11-15T07:56:55.997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第14期作者:李耿
[导读] 本文以市政综合管廊工程为例,阐述了土方调配基本原则,
李耿
成都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本文以市政综合管廊工程为例,阐述了土方调配基本原则,结合线性工程在交地不连续、障碍物迁改影响和红线内堆场限制的情况下,探究土石方分段调配方法,总结出计价控制、场地因素、合同条款中土方调配的控制要点。

通过制定切合实际的土方平衡方案,可以显著提升工程的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土方调配;交地;障碍物迁改;堆场限制;控制要点
引言
土方调配问题是线性工程的管控重点,牵涉到整个项目的施工部署和工期控制,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目标的实现。

综合考量场地因素,优化土方调配方案,最大限度降低填挖总量和运输距离,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因此,市政综合管廊工程土方平衡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是非常重要的。

1工程概况
1.1项目概况
东一线综合管廊工程位于成都市东部新区玉成乡草池镇,道路长6.26km,宽45m,管廊长6.28km,施工合同额15.12亿元。

建设内容含综合管廊、道路、排水、桥涵、绿化、交安及照明工程。

1.2交地及障碍物迁改
工程红线用地分别于2018年1月26日移交首开段800m,4月11日移交玉成乡三益村1.6km,6月6日移交剩余场地4.15km。

交地后红线内存在42处障碍物,含电力20处,通信线13处,房屋2处,经济林2处,自来水管1处,草莓大棚1处,D813燃气管保护1处,空港燃气2处。

各个节点影响土石方开挖长度10m~580m,并于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先后将各段场地移交给施工单位。

2总体施工部署
2.1总体施工安排
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对红线范围内进行清表及道路工程土石方开挖,然后进行管廊基坑工程土石方开挖,待管廊主体结构及防水施工完成后回填管廊基坑和路基土石方,可利用土石方就近运至临时堆场,不可利用土石方运至指定弃土场。

2.2土方调配基本原则
1.在半挖半填段,首先应考虑在本段内移挖作填进行横向平衡,然后再进行纵向调配,减少运输总量。

2.在满足土质要求的情况下,遵循“低料低用,高料高用,就近取料”原则,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工程造价。

?
3.在满足工程质量的条件下,投资可控,成本经济,保护环境,技术可行,从工程整体角度平衡效益。

4.在就近调配的原则下,选用适当的运输方式,确定合理的经济运距,分析填土采用内转或是外借。

2.3理论平衡方案
根据施工图(未考虑利用方压实系数),本项目土方开挖约163万m3,石方开挖约152万m3,回填方约215万m3,弃方100万m3。

在不考虑交地延迟和障碍物迁改影响时,本项目土石方工程按照设计(理论)方案,将项目划分为10个段落,最大化回填开挖土石方,充分利用红线内堆场,减少场内外二次转运,确保填、挖、借、弃工程量最小,10个段落土石方调配平衡,不存在借方问题。

2.4红线内堆土分析
本工程道路挖方一侧无空间临时堆土,道路填方一侧约16米范围内满足临时堆土。

全线共计15处,每处堆土工程量2850~5700m3,可临时堆土55860m3。

2.5分段平衡方案
由于三次交地不连续,且交地后障碍物迁改时间较长,导致施工作业面不连续,施工红线内堆土受限。

开挖土方经试验和技术处理后无法利用,计价方中土方开挖约163万m3,石方开挖约152万m3,回填方约215万m3,借方62万m3,与理论平衡方案中计价方相差巨大。

因此,依据42处障碍物迁改和临时堆场分布情况,将全线分成29段开展土石方及管廊主体结构施工。

施工方案拟定每天开挖中强风化岩1500~2000m3,中风化岩800~1200m3,各段管廊主体结构施工时间不超过120天,管廊混凝土养护、防水及回填施工根据长度不同,各段在20~30天内完成。

综合考虑土方开挖起止时间,管廊结构及外墙防水完成时间,本着就近调配原则,按照连续桩号顺序(土方调配按施工时间),以1至4段土石方调配为例:
第1段:K0+000~K0+130,长度130m。

2019年5月26日开挖开始,2019年6月30日开挖完成,2019年11月27日完成结构及防水。

土方外弃23145m3,石方38235m3,填方59963m3,填缺21728m3,石方回填至第2段12895m3,第3段25340m3,本段未回填,填缺59963m3。

第2段:K0+130~K0+280,长度150m。

2018年4月12日开挖开始,2018年5月7日开挖完成,2018年9月24日完成结构及防水。

土方外弃43581m3,石方37510m3,填方72250m3,填缺34740m3,本桩利用37510m3。

本段回填土石来自1#堆土场37510m3和2#堆土场剩余
21755m3,填缺12985m3,向第1段借方12985m3,该段回填完成。

第3段:K0+280~K0+570,长度290m。

2018年7月25日开挖开始,2018年8月4日开挖完成,2018年12月22日完成结构及防水。

土方外弃84257m3,石方9377m3,填方72106m3,填缺62729m3。

石方回填至第5段9377m3,本段回填合格土石来自第1段25340m3,填缺46766m3。

第4段至第29段依次类推。

2.6弃方处置
根据地勘报告,本项目表层杂填土为近2年堆填的弃土和建渣,弃土以粘土为主,素填土含大量植物根系等有机质,其他土方以膨胀泥岩、粉质黏土为主。

由于土石方工程施工处于雨季,开挖后的土石方不满足最佳含水率要求,经反复晾晒或其他技术处理后,土方仍达不
到填料要求。

因此,土方全部外弃,石方全部利用。

2.7借方调运
各段完成就近调配后,仍存在填缺部分,根据设计要求及取土场地质情况,对取土点进行随机取样和常规检测,将合格土组织设备装运,同时做好跟车记录和防尘措施。

3市政综合管廊工程土方调配控制要点
3.1计价控制
土石方工程计价方包括挖方、填方、借方和弃方,其中,挖方-利用方(天然方)=弃方(天然方),利用方(天然方)÷系数=利用方(压实方),填方-利用方(压实方)=借方(压实方),借方(压实方)×(系数+0.03)=借方(天然方)。

可利用方横向随挖随填,纵向合理就近调配,充分利用临时堆场,借方取之有道,弃方经济高效。

避免场内外二次转运,并做好跟车记录等支撑资料。

3.2场地因素
线性工程涉及面广、规模大、技术复杂,沿线外部影响错综复杂。

项目实施前应做好实地踏勘,针对地上(电力、通信、房屋建筑、构筑物、基本农田、水塘、经济作物等)、地下(给排水、燃气管道、输油管道等)障碍物分类调查。

施工场地内障碍物迁改完成后,按照各个场地移交时间分段编制土方调配方案。

涉及结构物大挖大填的项目,应统筹主体结构开始和完成时间,避免土石方发生二次转运的计价争议。

3.3合同因素
施工合同、设计图纸和中标清单是工程项目计量计价的主要依据。

本项目采用模拟清单招标,初步设计图纸深度不足,清单编制脱离工程实际,并在合同专用条款中对土石方的计量计价做了补充约定。

如:场内运距、场内二次及多次转运、捡底、修整边坡费用包含在相对应的各挖填方项目中;场外二次及多次转运、土石方堆场、堆场补贴及密闭运输补贴等费用包含在“运距5km以内”外弃清单项目中,低于5km的按“运距5km以内”清单项目计取,综合单价不做调整;综合延迟交地、障碍物迁改影响和临时堆场限制等多重因素,项目投资和施工成本的巨变将直接影响工程顺利交付。

4结束语
市政综合管廊工程设计阶段,在不考虑外部干扰因素条件下,土方平衡按照理论值计算调配,预算指标趋于平均水平。

针对EPC模拟清单项目,招标控制价编审阶段,一方面应提升清单编制质量,避免清单量价脱离工程实际而引起结算纠纷;另一方面应不断优化合同专用条款,图纸、清单、合同互为补充,降低发承包双方责任风险。

工程实施阶段,首先,应梳理征拆完成情况,实地考察土方堆场,制定切实可行的土方平衡方案;其次,应加强过程资料闭环管理,包含并不限于交地手续、会议纪要、影像文件、跟车记录、检测报告、测量数据等,围绕计价方制定降本增效措施,在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有效提升工程目标效益。

参考文献:
【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3】东一线道路及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定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