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项模拟训练卷——地球与地图(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项模拟训练卷——地球与地图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上海市的两名同学于2021年1月1日参加了环球金融中心登高观日出(落)活动,下图为当时(北京时间6:55)摄影留下的照片。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人影朝向是()
A.东南B.西南C.东北D.西北
2.不考虑天气因素,两学生在2021年想要再次观看类似此次日出时所拍摄的景象,应选择的日期是()
A.6月10日B.1月18日C.12月10日D.10月18日
11月24日(彝族年假期)早上,小明的一家驾车从雅安返回西昌,8:30小明在车上打开收音机,听到了“嫦娥五号”在海南文昌发射成功的消息。
9:30左右汽车穿越泥巴山隧道,小明发现隧道两侧天气截然不同,进隧道前(北侧)云雾缭绕,过隧道后天气晴朗无云。
由于山路弯曲,9:40左右小明发现太阳时而在汽车左前方天空,时而在汽车右前方天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与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相比较,“嫦娥五号”选择在海南文昌发射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更低,同样的火箭发射航天器重量更大①海南地势更低,发射初速度更大
①海南地处沿海,更方便大型火箭运输①文昌基地建设晚,技术更先进
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
4.泥巴山隧道南侧天气晴好的原因最可能是()
A.冷空气翻越泥巴山后下沉,不利于水汽凝结B.南侧空气干燥,水汽含量太少
C.南侧受单一西南暖气团控制D.南侧空气洁净,凝结核少,不利于水汽凝结
5.太阳出现在汽车右前方天空时,汽车的行驶方向是()
A.从北向南行驶B.从西向东行驶C.从东向西行驶D.从南向北行驶
澳大利亚大陆上本来没有兔子。
18世纪末,部分殖民者从欧洲带来一定数量的兔子,随后兔子自东南部沿海开始向其他区域蔓延,并以惊人的速度繁殖。
有资料显示,澳大利亚大陆上兔子的数量在19世纪末就超过了100亿只。
伴随着兔子数量的爆炸式增长,部分地区出现了土地沙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为控制兔子数量,澳大利亚采取了多种措施但最终都未能凑效,后来其西部地区为阻挡兔子蔓延陆续修建了若干篱笆(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澳大利亚大陆的兔子数量能够在短时间内爆炸式增长的有利条件是当地()
①草场面积广阔①水热条件优越①有饲养兔子的传统①兔子缺乏天敌
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
7.澳大利亚西部地区修建的①①①号篱笆中,其长度最大的最接近()
A.300千米B.1500千米C.3000千米D.15000千米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在湖心岛开发的观河景观宾馆示意图,分别有①①①①四种户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在夏至日当天入住的游客想全方位观看水上日出应选择的户型是()
A.①B.①C.①D.①
9.宾馆经营者打算给各户型配备临时制冷设备。
如果以房间一天最高气温作为安装标准,你认为最应配备制冷设备的是()
A.①B.①C.①D.①
在距今80万年前,沂河和柴汶河分别是源头独立的河流。
距今约3.7万年,柴汶河溯源侵蚀,袭夺了沂河。
下图分别是沂河与柴汶河距今80万年前和现今的河流状况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推测距今80万年前,柴汶河源头与沂河间的分水岭海拔高度约为()
A.200米B.300米C.400米D.500米
11.距今80万年前,柴汶河图示河段的河流特征有()
A.水流速度较慢B.河谷为V型谷C.河漫滩面积大D.河流含沙量小
12.引起柴汶河袭夺沂河的原因是()
A.岩石类型单一B.植被覆盖率差异
C.地壳水平运动D.侵蚀基准面差异
二、非选择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3.长城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由城墙、敌楼、关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
下图为某地长城景区等高线地形图及关城景观图片。
“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
关城是长城防御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位置至关重要。
(1)说出图中关城修筑的地形部位并据此说明选址原因。
“登高望烽火,谁谓塞尘飞”。
烽火台是古代用于点燃烟火传递消息的设施。
(2)说出图中不能眺望到烽火台的敌楼,并说明理由。
该地长城景区在M、N之间修建缆车索道,方便游客登临高峰并观赏风景。
(3)绘制MN沿线地形剖面图,并说出缆车索道上行方向的地形坡度变化。
14.某校地理研学小组到位于贵阳市的一处森林公园进行泉水资源考察活动。
该公园内峰峦叠翠,林木葱笼,泉水出露较多,地质地貌景观以流水侵蚀地貌和断裂构造为主,山体岩层以石灰岩为主,岩溶地貌发育较为典型。
途中,可看到公园内不少游客直接取泉水饮用,同学们采样的泉水经检测确认含有多种微量元素且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由此有同学认为,可以大规模开采当地的泉水发展矿泉水产业,但没有得到普遍赞同。
下图为学生绘制的该公园部分区域的地质地貌图及研学路线示意。
(1)据图列举两项研学路线经过的地形部位。
(2)研学过程中学生普遍认为,图中①①两处泉水成因相似且与其他泉水成因不同。
简述①①两处泉水的形成过程。
(3)对于是否大规模开采当地的泉水发展矿泉水产业,学生的观点并不相同。
表明你支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15.游客从游客服务中心出发,沿公路步行至A处观看山腰处的溶洞。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1)说出该游客行进的方向,计算A地到溶洞之间的相对高度。
材料二:①图为游客拍摄的村落照片。
村落前面被一道弓形墙围绕,中部被一条弧形大墙分为上下两部分,放眼望去,呈现独特的元宝形态。
(2)推测游客的拍摄地点位于图①中B、C、D、E中的哪一处,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材料三:该村落堪称山区院落民居的典范。
村中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院落,这些院落小巧精致,组织紧凑。
院落形状以四合院为主,多坐北朝南,院中屋舍在南面设置窗户,其他三面设置砖墙。
村中建筑整体筑于山坡之上,由南向北层层抬高。
村中道路则依山势修建,虽算不得宽阔,倒也平展。
以当地盛产的青石和紫
石铺就,寓意“平步青云”“紫气东来”。
(3)分析该村落建筑特色形成的自然地理原因。
地理参考答案
1.D 2.C【分析】1.北京时间为6:55,说明此次活动是观日出,日期为1月1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除极昼极夜范围外日出东南,人影朝向与之相反,故选D。
2.不考虑天气因素,和该年1月1日日出时间、日出方位最接近的日期是与1月1日以夏至日为对称点对称的日期,结合选项可知,最接近的日期是12月10日,故选C。
3.C 4.A 5.B【分析】3.与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相比而言,海南文昌纬度更低,自转线速度更大,火箭发射所获得的初始速度更大,同样的火箭发射航天器重量更大。
同时,海南文昌地处沿海,大型火箭的运输条件更为便利,①①正确;海南文昌火箭发射初速度更大的原因是其纬度更低,而地势低导致地球自转线速度小,①错;材料并无信息表明文昌卫星发射基地的技术更先进,①错。
故选C。
4.泥巴山隧道两侧天气截然不同,属于小尺度范围内天气的差异,应主要受地形因素的影响,11月冷空气活跃,冷空气翻越泥巴山后下沉升温,不利于水汽凝结,所以泥巴山隧道南侧天气晴好,并不是南侧空气的水汽含量少,A正确,B错;气团的尺度较大,影响范围较广,不会使得隧道两侧天气出现明显的差异,所以隧道南侧刚好受单一暖气团控制的可能性小,C错;隧道南北侧空气的洁净度和凝结核条件应差异不大,D错。
故选A。
5.9:40应为北京时间,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晚1个小时左右(成都经度约为105°E,可参考记忆以便解题),此时当地时间约为8:40左右,此时太阳应位于当地东南方天空。
所以当发现太阳出现在汽车右前方天空时,汽车的行驶方向应是自西向东行驶,B正确,ACD错。
故选B。
6.D 7.B【解析】6.澳大利亚热带草原气候区面积广大,草场面积广阔,为兔子繁殖提供充足的空间和食物,①正确。
水热条件优越,不是兔子数量能够在短时间内爆炸式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①错误。
澳大利亚大陆上本来没有兔子,没有饲养兔子的传统,①错误。
外来物种,兔子缺乏天敌,①正确。
D①①正确。
ABC错误。
故选D。
7.澳大利亚西部地区修建的①①①号篱笆中,其长度最大的是①号篱笆,①号篱笆大致与经线平行,南北跨纬度大约14°,经线上纬度1°为111千米,则①号篱笆的长度约为1500千米,B正确。
ACD错误。
故选B。
8.B 9.D【解析】8.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夏至日时,除极昼极夜地区外,全球各地日出东北方。
读图可知,根据20°N纬线走向和指向标指向判断,面对东北方向的户型为①,因此在夏至日当天入住的游客想全方位观看水上日出应选择①户型,B符合题意;图中①户型面向西北、①户型面向东南,①户型面向西南,都不是面向日出方位,因此不能全方位观看水上日出,排除ACD。
故选B。
9.图中显示,当地位于20°N附近,夏季高温时期大部分时间内,太阳直射点在宾馆所处纬度的南侧,南侧房间的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气温较高,而北侧房间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气温较低,如果以房间一天最高气温作为安装标准,北侧房间不应配备制冷设备,图中①、①两户型位于北侧,排除A、B;一般情况下,一天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而此时太阳大约在西南方位,此时西南侧户型房间正受太阳辐射直接照射,获得太阳辐射多,气温应还会上升,因此与东南侧户型相比,西南侧户型房间气温最高,最应配备制冷设备,图中①位于东南侧,①位于西南侧,如果以房间一天最高气温作为安装标准,最应配备制冷设备的是①户型,排除C,D符合题意。
故选D。
10.C 11.B 12.D【解析】10.柴汶河源头海拔在350米以上,柴汶河源头与沂河间的分水岭海拔高度略高于300米,故选C;沂河的源头都没有500米,故D错。
故选C。
11.柴汶河图示河段为河流的上游,河流落差大,流速快,下蚀作用强,河谷为V型,河漫滩面积小,河流含沙量大;故选B。
12.引起柴汶河袭夺沂河的原因是:柴汶河的河床水位低于沂河,侵蚀基准面差异是袭夺的必备条件,D 正确;岩石类型单一、植被覆盖率差异、地壳水平运动不是引起柴汶河袭夺沂河的必然原因,ABC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3.【答案】(1)修建于鞍部;位于交通道路上,便于控制内外联系通道;利用两侧山体作为防御屏障,利于防守等。
(2)敌楼①,由于敌楼①与烽火台之间有高于敌楼海拔的山脊阻挡。
(3)绘图要点:横轴(名称、单位、刻度);纵轴(名称、单位、刻度);方向(或标注M、N);剖面曲线(坡度变化、端点海拔)
绘图参考:
缆车索道上行方向的坡度由缓变陡
【详解】(1)读图可知,关城修筑地区两次等高线为一对山谷线和一对山脊线交汇处,是两个山顶之间较低的部位,地形部位为鞍部。
山谷地区地势较为平坦,有道路经过,说明该地交通相对便利。
同时,两侧为山顶,有天然屏障,利于防守。
(2)读图可知,图中敌楼①与烽火台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不能通视,而图中①①敌楼海拔较高,与烽火台之间没有山脊阻挡视线,可以眺望到。
(3)将NM线与等高线交点,按照一定比例标出,用平滑曲线连接即可。
由图可知,靠近M处等高线稀疏,坡度小,N处等高线密集,坡度大,说明上行方向,坡度由缓变陡。
14.【答案】(1)沟谷;鞍部。
(2)地表水沿石灰岩裂隙下渗成为地下水;地下水通过含水层在断层处沿断裂面出露成泉。
(3)赞同。
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拉动当地经济发展。
不赞同。
可能导致地下水位降低、泉水资源遭破坏;影响当地植被正常生长,破坏旅游景观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质构造规律的应用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知识。
(1)读图可以看出,研学路线经过的地形部位有沟谷(①处附近)和鞍部(①处附近)。
(2)读图可以看出,图中①①两处位于断层线附近,当地位于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地表水沿石灰岩裂隙下渗成为地下水;地下水通过含水层在断层处沿断裂面出露,形成泉水。
(3)赞同的理由可以从对经济、社会带来有利影响方面回答:大规模开采当地的泉水发展矿泉水产业,可以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拉动当地经济发展。
不赞同的理由可以从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方面回答。
大规模开采当地的泉水发展矿泉水产业,可能导致当地地下水位降低、泉水资源遭到破坏;地下水位降低还会影响当地植被正常生长,破坏生态环境;破坏旅游景观,影响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
15.【答案】(1)行进方向:先自东向西,再从东南向西北;相对高度:60~100 m。
(2)拍摄点位于D处;D处海拔(大于710 m)高于村落最高点(约670 m),可俯视拍摄;D处(等高线由低向高凸出)位于开阔山谷中,与村落之间视野开阔无遮挡;由地图中的村落形态可知,D处的拍摄角度恰当;D处与村落之间有一定的距离,适合拍摄村落全景。
(3)该村落地处山区,土地面积小,坡度大,所以院落小巧,道路狭窄;位于北半球温带季风气候区,北面砖墙利于阻挡寒冷的冬季风;房屋坐北朝南,南面置窗,且依阳坡层层抬高,有利于采光通风;石材丰富,便于就地取材。
【解析】试题考查等高线图的判断
(1)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和图例,可判断出从游客服务中心出发,沿公路步行至A处的行进方向是先自东向西,再从东南向西北;结合图中等高线数值可读出A点海拔为650~670米,溶洞海拔为730~750米,两地高差为60~100米。
(2)从图中看,村落为俯视拍摄,可推测拍摄点海拔较高;且与村落之间视野开阔无遮挡,可推测为D 处;B、C距村落较近且海拔较低;E处与村落之间有山脊阻挡(等高线向低处凸,为山脊)。
(3)从图中可看出,该村落地处山区,土地面积小,坡度大,所以院落小巧,道路狭窄;华北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吹西北风,北面砖墙利于阻挡寒冷的冬季风;房屋坐北朝南,南面置窗,且依阳坡层层抬高,有利于采光通风;石材丰富,便于就地取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