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常识及名篇名著练习题及答案10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常识及名篇名著练习题及答案100
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
1.下列文学常识及对文章的理解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它是我国一部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作者童年生活的散文,其中成长读书阶段所遇的启蒙老师古板无趣,令作者心生厌恶。

C.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莫泊桑,是法国十九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代表作品有《项链》《变色龙》
D. 《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字茂叔,世称“濂溪先生”,南宋哲学家。

该文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世风的鄙弃。

【答案】 A
【解析】【分析】B.“所遇的启蒙老师古板无趣,令作者心生厌恶”不妥。

文中没有表达出这个意思。

C.《变色龙》的作者是契诃夫。

D.周敦颐是北宋时期的人。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辨析能力。

解答此题考生要逐项审读,仔细辨析。

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课本内的注释知识的掌握,注意平时的积累。

2.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又名《巨人三传》)和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都是精彩的传记作品。

B. 《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均选自西汉刘向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用设喻阐述道理是此书的一大特色。

C.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种传统对联张贴时,上下联分居右左,上联末尾字用平声,下联末尾字用仄声。

D. 谦称多为表示自谦的称呼,如“卑职、愚、不才、鄙人”等;尊称多为表示尊敬的称呼,如“大兄、子、贤弟、先生”等。

【答案】 C
【解析】【分析】C.错误,对联尾字为“仄起平落。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

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以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

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的介绍和有关的文化常识。

3.下列所作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
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句话用了反语的修辞。

B. “道德高尚”“拨动心弦”“中国方案”“打扫干净”四个短语的结构完全不同。

C. 欧阳修,号放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D. “语言,人们用来表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这句话的标点使用是正确的。

【答案】 C
【解析】【分析】C项“欧阳修,号放翁”对句子所作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4.江州中学拟举行“放飞梦想”系列活动,请你参加。

(1)请你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为主题活动写一条标语
(2)该校团委准备于2017年3月25日举行“放飞梦想”演讲比赛,由提出书面申请的学生参赛,假如你是要求参赛的九年级(1)班的王明,请你写一份申请书。

(3)“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鲁迅是近代史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奔走驱驰的代表人物。

他深沉冷峻,“横眉冷对千夫指”,但他也不乏温情,集中体现在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

请选择以下一个人物作简要评价。

长妈妈范爱农藤野先生
【答案】(1)梦想照亮生活,希望成就未来。

(2)申请书
学校团委: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必须放飞每个人的梦想。

我有放飞梦想的激情,也有一定的演讲水平,因此我申请参加学校团委组织的“放飞梦想”演讲比赛。

请批准﹗
申请人:九年级⑴班学生王明
2017年3月20日
(3)藤野先生:一位日本医学教授,他平等待人,没有民族偏见,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

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语文综合活动题。

第(1)小题考查学生拟写宣传语的能力。

拟写宣传语的目的是为了让受众了解某些内容,所以宣传语一定要主题突出,中心明确,又因为受众的文化水平不一,所以宣传语一定要易懂易记,大多会采用对偶的修辞
第(2)小题考查对应用文的拟写能力。

要拟写的是一份“申请书”,申请书是个人、单位、集体向组织、领导提出请求,要求批准或帮助解决问题的专用书信。

拟写时的注意事项有:申请的事项要写清楚、具体,涉及到的数据要准确无误;理由要充分、合理,实事求是,不能虚夸和杜撰,否则难以得到上级领导的批准;语言要准确、简洁,态度要诚恳、朴实;格式要正确规范。

第(3)小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人物的评价。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里面的文章记叙了形形色色的人物。

要仔细阅读作品,了解是对背景和作者的处境,理解人物形象。

5.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艾青,原名蒋海澄,诗人,1966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真挚,诗风清新。

B.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一路走过女儿国、大人国、飞岛国、慧姻国等多个国家。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去到西天,取得了真经。

C. 在《朝花夕拾》中的《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鲁迅先生明明赞扬长妈妈,却从她的缺点说起,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

D. 李逵,绰号“黑旋风”,使两把斧,力大如牛,为人爱僧分明。

【答案】 B
【解析】【分析】B错误,没有经过大人国、飞岛国、慧姻国。

故答案为:B
【点评】文学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

6.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一个节日,过年有“除旧”“守岁”等各种习俗。

然而随着最近几年过洋节风气的盛行,过中国年的“年味”渐淡。

为增加我国传统的“年味”,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具体建议。

下列建议中不是很适合的一项是()
A. 写春联贴家门增加过年喜庆气氛。

B. 挂灯笼舞狮子放爆竹以庆贺新年。

C. 全家人驾车出游过有意义的新年。

D. 街坊邻居之间互相道个喜拜个年。

【答案】 C
【解析】【分析】写春联,挂灯笼舞狮子放爆竹,街坊道喜拜年这几种都属于传统习俗,有“年味”。

驾车出游属于现代。

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文化常识的能力。

要求考生在平时注意文化常识的积累,考生在做该题时要明确题干的内容和要求,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回答,注意对选项进行仔细的辨析。

7.鲁迅先生评价《三国演义》时曾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你赞同鲁迅对哪个人的评价?请结合作品说明理由。

【答案】我赞同鲁迅对刘备的评价。

罗贯中基于“拥刘反曹”正统立场,想要显出刘备的忠厚仁慈,但却过犹不及,以致露出一些有悖人情道理的马脚。

比如当赵云在长坂坡历尽危难把阿斗救出交给刘备时,刘备居然将孩子往地下一掷,说为了阿斗不值得折损一员大将,借此以显对部属的厚道仁爱,但却给人以虚伪的感觉。

【解析】【分析】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能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阐述出充足的理由,赞同哪一个都可以。

要结合相关情节分析。

如,我赞同鲁迅对诸葛亮的评价。

小说中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可谓智慧超群,但是纵观全书诸葛亮却给人近乎神妖
的感觉。

比如赤壁之战时的诸葛亮,不仅神机妙算,竟还能呼风唤雨,设坛祭东风火烧曹操八十万大军,获得了此战的最后胜利,这也不是凡人力所能及,而是神仙的法力。

故答案为:我赞同鲁迅对刘备的评价。

罗贯中基于“拥刘反曹”正统立场,想要显出刘备的忠厚仁慈,但却过犹不及,以致露出一些有悖人情道理的马脚。

比如当赵云在长坂坡历尽危难把阿斗救出交给刘备时,刘备居然将孩子往地下一掷,说为了阿斗不值得折损一员大将,借此以显对部属的厚道仁爱,但却给人以虚伪的感觉。

【点评】本题考查评价名著人物的能力。

答题时要结合鲁迅的观点从《三国演义》中找到相关的情节进行阐述即可,注意情节与观点要一致。

答案不唯一,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8.中国国学博大精深,是一代又一代先民智慧的结晶。

作为华夏子孙,你知道下面这些问题的答案吗?
(1)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________。

(2)“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写宝玉对黛玉的第一印象,其中“靥”是指________。

(3)我国古代对于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其中女子十五岁被称为“________”。

(4)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历史故事________。

(5)“沉鱼落雁”这一成语中“沉鱼”是指西施,“落雁”是指四大美女中的________。

【答案】(1)妻子生了男孩
(2)酒窝
(3)及笄
(4)苏武牧羊
(5)王昭君
【解析】【分析】(1)弄璋,汉族民间对生男的古称.古人把璋给男孩玩,希望他将来有玉一样的品德.旧时常用以祝贺人家生男孩.
(2)“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中的“靥”即酒窝儿。

(3)女子十五岁被称为:及笄
(4)“鸿雁传书”源自于苏武牧羊的典故
(5)此题考察了对四大美女常识的识记.此题答案为:王昭君
故答案为:(1)妻子生了男孩
(2)酒窝
(3)及笄
(4)苏武牧羊
(5)王昭君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积累及识记能力。

文化常识内涵十分丰富,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所以,更显示出它的复杂性。

答此题学生要注意平时的识记积累。

例如: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

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的美誉。

“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

“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

“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

“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9.国学,以其独特的魅力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和喜爱。

(选做三个)
(1)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学,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
(2)二十四节气中“春分”过后是什么?
(3)古人常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

这句话出自哪里?
(4)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指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还有一部是谁写的?作品名字是什么?
【答案】(1)乐曲
(2)清明
(3)《弟子规》
(4)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词义的理解能力。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结合课下注释或词典对词语的意思总结背诵,做题时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判断。

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乐曲。

(2)清明
(3)出自《弟子规》
(4)《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分别为李宝嘉(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以及曾朴的《孽海花》。

故答案为:(1)乐曲
(2)清明
(3)《弟子规》
(4)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体常识的识记能力。

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的识记与积累。

这类题的判断点是:作者的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的名称、体裁、人物、内容(情节)、主题、风格、流派等。

对于课本中有关名著的内容更要引起重视。

10.传统文化和文学常识。

(1)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杜牧的“豆蔻梢头二月初”,以“豆蔻”来代称十三四岁的女子,左思《咏史》中的“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以“弱冠”代指________;地“阴”与“阳”古人常用来区分方位,《愚公移山》中就有“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的句子,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河南省的洛阳市最初应该位于洛水的________(填方位)。

(2)下列文学常识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A. 《红楼梦》—曹雪芹—清代小说家
B. 《儒林外史》—长篇讽刺小说—吴敬梓
C. 《呐喊》《野草》—短篇小说—鲁迅
D. 《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法国作家【答案】(1)成年;北面
(2)C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文学名著和文学常识。

(1)此题考查文学名著的分析。

做此类
题,要注意掌握古文中表示时间年龄的词,如“不惑”,“而立”“黄发”等词语的具体的年龄,可以把这些词语按一定顺序归纳排序,第二空可从“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可以判断是北面。

(2)此题C项《野草》不是短篇小说,是散文诗。

故答案为:(1)成年;北面
(2)C
【点评】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

(1)此题考查文学名著的分析。

做此类题,要注意根据要求,还要积累的知识作答。

(2)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

做此类题,要注意平时积累文学名著知识,尤其是注意识记作者及作品,篇名,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主要人物及情节等。

11.(2017·淮安)下面文字,回答相关问题。

大家认为这种改革不但对于身体健康有益,同时,对表达思想更加简练也有好处。

因为大家都很清楚,我们说出一个词来多多少少都会侵蚀肺部,结果也就缩短了我们的寿命。

……
这种发明还有一大好处:它可以作为一切文明国家都可以通晓的共同语言,因为各国的货物、器具大体相同或者类似,所以他们的用途就很容易了解。

这样,驻外大使尽管完全不懂外国语言也有资格和外国的亲王、大臣打交道。

(1)加下划线词语“这种发明”在这部作品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2)格列佛曾到飞岛国的科学院参观,看到了很多奇特的研究。

请简要说说作者写那些研究有何目的。

【答案】(1)取消语言中的所有词汇。

(2)(运用反语)讽刺那些脱离实际、脱离生产的“科学研究”(科学家)
【解析】【分析】(1)本段文字出自英国作家斯威夫特所写的《格列佛游记》一书,描述了主人公先后游历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等国的情形,曲折地表达了对18 世纪英社会现实的讽刺。

文中的“这种发明”出自飞岛国,是指取消语言中的所有词汇,以物示意。

(2)本题考查名著《格列佛游记》具体情节的把握。

格列佛第三次出游乘坐“好望号”商船到了飞岛国。

他访问国家科学院时,发现科学家们正在进行各种可笑的研究:有的在埋头设计如何从黄瓜里提取阳光、有的想把粪便还原为食物(列举2项),在学校教育中,他们甚至准备取消词汇,以物示意。

作者写那些研究有何目的(运用反语)讽刺那些脱离实际、脱离生产的“科学研究”(科学家)
【点评】《格列佛游记》是乔纳森•斯威夫特(又译为江奈生•斯威夫特)的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以里梅尔•格列佛(又译为莱缪尔•格列佛)船长的口气叙述周游四国的经历。

通过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布罗卜丁奈格、飞岛国、慧骃国的奇遇,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

还以较为完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念,作者用了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的幻想写出了荒诞而离奇的情节,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英国议会中毫无意义的党派斗争,统治集团的昏庸腐朽和唯利是图,对殖民战争的残酷暴戾进行了
揭露和批判;同时它在一定程度上歌颂了殖民地人民反抗统治者的英勇斗争。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在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中,山是稳定的,它始终chù立不变,巍峨庄严,是最可靠的支持。

水有德,它恩zé万物,惠及生灵,海纳百川。

智者如水般通透,明察秋毫;仁者若山般静默,慷kǎi豁达。

②诗中有山——王安石登上飞来峰,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杨万里在山中领悟哲思:“________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


③诗中藏着水——“轻舟短掉西湖好,绿水逶迤”是江南水的婉约柔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孟浩然眼中洞庭湖水的浩渺壮阔;“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______”则是范仲淹远眺洞庭湖抒发的博大胸怀。

④山水一相逢,更衍生出无尽的诗情画意。

李白送友人时邂逅了色彩明丽的山水“________________,白水绕东城”,谭嗣同借潼关山水抒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根据拼音写出第①段中相应的汉字。

chùzékǎi
________立恩________慷________
(2)根据提示,默写出②③④段中的名句。

②诗中有山——王安石登上飞来峰,感慨“________,________”和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杨万里在山中领悟哲思:“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


③诗中藏着水——“轻舟短掉西湖好,绿水逶迤”是江南水的婉约柔和;“________,________”是孟浩然眼中洞庭湖水的浩渺壮阔;“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则是范仲淹远眺洞庭湖抒发的博大胸怀。

④山水一相逢,更衍生出无尽的诗情画意。

李白送友人时邂逅了色彩明丽的山水“________,白水绕东城”,谭嗣同借潼关山水抒怀“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山水的传统文化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古代山南水北为阳,所以山阴是在会稽山的北面,而富阳应该在富春江的北面。

B. 端午节常有于江河赛龙舟的习俗,而重阳节则有登高插茱萸的习俗。

C. “蓬山”常指神仙居住的蓬莱山,“山门”是指佛寺的外门,“河干”是河岸的意思。

D. “山行六七里”和“山间之朝暮也”中的“山”意思是一样的,都指琅琊山。

【答案】(1)矗;泽;慨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政入万山围子里;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后天下之乐而乐;青山横北郭;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3)D
【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对字形的积累答题,注意“泽”不要写成“择”或“驿”等,“概”不要写成“概”。

(2)根据平时对诗词名句的背诵及理解默写,注意“遮、撼、潼”的写法。

(3)“山行六七里”中的“山”名词作状语,在山中的意思,“山间之朝暮也”中的“山”是名词,大山。

故答案为:⑴矗;泽;慨
⑵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政入万山围子里;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后天下之乐而乐;青山横北郭;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⑶ D
【点评】⑴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这样的题目既是对汉字积累的考查,也是对词语积累的考查,答题时一定要结合语境选用正确的汉字。

⑵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

平时学习中对于课本要求背诵的诗文内容要熟记于心,做到背诵无误,书写无误,理解无误。

连续性默写,根据前后句的提示来填写;理解性默写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求。

⑶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历法、节气、职官、地理、科举、宗法、礼俗、古代音律、名人事迹、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