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转型影响分析(全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值税转型影响分析
增值税转型,短期可为企业减负、增加企业投资积极性,长期可以刺激投资,提振内需,促进企业技术更新改造,配合ZG经济的结构转型。
20XX年起,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地区先后进行的增值税转型试点工作,也为下一步向全国推开奠定了基础。
10月23日国内多家媒体报道,财政部拟定的千亿元减税规模的增值税全面转型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准,减税规模保底为1,500亿元,总额有望达到2,000亿元,20XX年1月1日起实施。
这一消息虽然尚未得到官方证实,但在当前ZG经济面临国内外双重压力的情况下,GJ出台了这一政策的可能性极大,其目标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阻止经济增长速度大幅下滑,为ZG 经济和ZG企业的健康进展提供空间。
20XX年开始的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地区先后进行的增值税转型试点工作,以及“十一五”规划中的明确目标都为增值税向全国推开奠定了基础。
增值税转型即是将我国先行的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其主要表现在增值税税基的缩减,其核心内容是同意企业购进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金可以在销项税金中抵扣。
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短期可为企业减负、增加企业投资积极性,长期可以刺激投资,提振内需,促进企业技术更新改造,配合ZG 经济的结构转型。
增值税是我国第一大税种,20XX年国内增值税收入超过1.5万亿元,约占全年税收收入的31%,增值税转型将直接减少财政收入。
以20XX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计算,增值税如果全面转型减少的财政收入占20XX年全年财政收入5.92%。
与市场普遍预期的税收减少规模不同,通过我们的测算,我们认为如果政府在20XX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增值税转型,将使GJ财政收入减少约4400亿元,考虑到增值税转型改革在全国推开后财政的承受能力,我们估量GJ将仍然连续增值税转型分步骤推进的思路。
20XX年,国内宏观经济进入调整周期、经济转型压力凸现、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国内外多重因素的叠加使得国内的出口和投资都面临着严峻形势,GDP增速的放缓使得经济下行的风险加大,微观经济体经营状况堪忧。
在这种情况下,GJ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目标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阻止经济增长速度大幅下滑。
这些政策举措在救市的同时,也成为ZG基础制度改革的契机,为ZG经济和ZG企业的健康进展提供空间。
增值税转型就是这样的基础性制度改革,短期可为企业减负、增加企业投资积极性,长期可以刺激投资,提振内需,促进企业技术更新改造,配合ZG经济的结构转型。
20XX年起,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地区先后进行的增值税转型试点工作,也为下一步向全国推开奠定了基础。
1、增值税转型的内容和预期的推行方式
1.1增值税转型的核心:生产型转向消费型
我国从1994年起在工业领域与商业领域全面实施的增值税制度是抵扣范围偏窄的生产型增值税模式,即仅限于抵扣外购货物与部分劳务所支付的进项税金,对包括机器设备在内的外购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税金是不同意抵扣的。
随着经济的进展,生产型增值税的弊病越来越明显和严峻,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影响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加重了企业负担,影响企业投资的积极性,特别是影响企业向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及基础产业投资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新技术的采纳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其二是,影响ZG的产品出口,降低这些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因此,扩大增值税的抵扣范围,实行彻底抵扣全部外购货物与劳务所支付的税金的消费型增值税制度,成为促进经济转型以及改善现阶段微观经济体经营现状的重要方面。
“增值税转型”,从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其核心内容是企业购入固定资产过程中支付的增值税可以作为进项税从销项税中给予抵扣。
这样,企业在计入固定资产时候,只计入固定资产原值,不含增值税,从而幸免了重复征税,减轻了企业税负。
“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20XX年到20XX年期间,将“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
今年3月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XX年将继续推进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研究制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方案;7月中旬在ZY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夕,人大财经委的报告中也提到“在全国范围内尽
快推广增值税转型改革。
”减少企业的投资负担,鼓舞企业积极投资,这是增值税转型的最主要的意义,当前宏观经济的走势使得我们推进增值税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1.2估量增值税全面转型将从区域、行业和抵扣范围三方面推进
根据GJ税务总局已经出台的《东北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若干问题的规定》、《中部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暂行办法》、《汶川地震受灾严峻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暂行办法》,我们可以看出增值税转型的推进是紧紧跟随GJ宏观经济、区域经济进展和产业进展方向的。
增值税的全面铺开意味着在全国范围、全行业的全额抵扣。
从已经进行的增值税改革试点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增值税转型的试点工作是从三个方面推进的,预期未来的转型推进方式仍将连续这样的思路。
一是区域覆盖的渐进推进。
我国的增值税改革首先从东北三省,然后是中部六省的26个老工业基地城市、东盟5城市、汶川地震重灾区,转型是从局部地区逐渐在全国铺开演进。
二是行业覆盖的渐进推进。
转型先是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业、冶金业、汽车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采掘业、电力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八大行业,然后再推广到增值税开征的所有行业,并向将增值税推向社会各个环节,逐渐替代营业税的方向进展,最终目标是将增值税改革扩大到全部商品和劳务的生产和流通领域。
三是抵扣范围的限定。
20XX年在东北地区、20XX年在中部26个老工业基地推出增值税转型规定都是采纳增量抵扣的方式,而只有在汶川地震受灾严峻地区采纳的是全额抵扣的方式。
所谓增量抵扣,即规定纳税人当年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得超过当年新增增值税税额(当年新增增值税税额是指当年实现应缴增值税超过上年应缴增值税部分)。
增值税转型最终将在全国、全行业取消增量限制,同意企业新购入的机器设备进项税金全额在销项税额中计算抵扣。
2.3增值税转型将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
GJ统计局将固定资产投资分为三个部分:建筑安装、设备、工具器具和其他费用。
就目前征管范围内的增值税转型而言,由于建筑安装部分缴纳的是营业税,无法获得增值税扣税凭证,因而被排除在固定资产抵扣的范围之外。
类似地,根据统计口径也无法获得固定资产购置的其他费用部分抵扣凭证。
因此固定资产抵扣仅包括设备、工具器具购置部分的投资。
根据GJ统计局的统计口径,我国产生国民收入和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行业中属于增值税征税范围的是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批发和零售业5个大类行业,由于农林牧渔业是实行增值税免税政策,因此其他4个行业将直接受益于增值税转型。
转型使税赋结构在不同行业和企业间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这种变化将促进基础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的进展,缓解原材料
基础产业的瓶颈问题,加快技术进步和设备更新。
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有利于企业的技术进步。
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可以刺激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以带动经济的产业升级。
生产型增值税对高新技术企业和基础产业的进展起到较大的抑制作用,而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则可以幸免重复征税,减轻企业的税负,明显地起到鼓舞资本向资本密集型和高新技术产业流动的作用。
虽然增值税改革可以对各个行业的进展都产生一定的作用,但从对行业投资的刺激上看,转型后的消费型增值税将特别有利于促进基础产业、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投资的增长,因为这些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固定资产投资较多。
我们总括了可以收益于增值税转型的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批发和零售业4大行业在20XX年的新增设备、工具类固定资产投资额,从中可以看出,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钢铁业、有色金属业、煤炭业、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以及造纸业等由于固定资产投资金额较大,因此在增值税的转型后将获得较大的抵扣税额,增厚企业利润和现金流的规模也就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