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3:第1单元-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学习目标:
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2.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1。

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国际关系格局中的主要矛盾的根源和实质。

2.难点:人类历史到20世纪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

教材整理1动荡不安的世界
1.背景
(1)20世纪初,世界被列强基本瓜分完毕。

(2)全球各国各地区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成为一个整体。

2.原因
(1)根本原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希望重新瓜分世界。

(3)列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3.表现
(1)列强通过谈判和幕后交易解决彼此间的矛盾,纠集军事集团。

(2)大规模扩军备战,增强本国实力。

教材整理2剑拔弩张的两大军事集团
1.三对基本矛盾
(1)法德矛盾
①普法战争中战败的法国被迫割地赔款,失去了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法国视德国为最大的敌人.
②德国拼命扩充陆军,试图压制法国。

(2)英德矛盾
①英国推行欧洲大陆均势的政策,希望欧洲大陆上出现强国对峙的局面,便于自己插手欧洲事务。

②英国不愿看到德国强大,加上在殖民地等问题
上冲突的加剧,英德矛盾逐步激化。

(3)俄奥矛盾:主要表现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
①奥匈帝国视该地区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②俄国打着斯拉夫主义的旗号,向该地区扩张。

2.军事集团形成
年和1907年与法、俄签订了协约。

这标
志着三国协约正式建立
[深度点拨]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和实质
①根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德经济实力居世界前列,但殖民地较少。

而英、法经济实力相对落后,所占殖民地较多。

帝国主义国家间实力对比与所占殖民地出现不相称的状况.
②实质: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教材整理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复杂的巴尔干
(1)巴尔干半岛长期处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民族关系复杂。

(2)两次巴尔干战争
①1912年秋,“巴尔干同盟"发动了对奥斯曼帝国的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奥斯曼帝国战败。

②1913年因“巴尔干同盟”内部矛盾,发生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保加利亚战败.
(3)帝国主义干涉
①原因:巴尔干半岛上的战争给列强提供了机会。

②表现:俄、奥匈投入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
③影响:列强的争夺、民族矛盾的不断激化,使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2.萨拉热窝事件
(1)背景
①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②奥匈帝国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进行军事演习,激怒了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

(2)概况: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者刺杀了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
(3)影响: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3.大战爆发
(1)标志:在德国支持下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俄、法、英相继投入战争。

(2)双方一方为同盟国中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另一方为协约国中的英国、法国和俄国。

(3)原因
①20世纪的世界已经基本上形成一个整体,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空前激烈,影响到整个世界。

③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为大战爆发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8“学思之窗”,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针对的对象是哪些国家?它的出现,引起哪些连锁反应?
【提示】三国同盟条约主要针对俄国和法国。

连锁反应:俄法协约共同对付三国同盟;英国调整与法、俄关系,形成三国协约;一战爆发,英、法、俄为代表的协约国集团同德奥为代表的同盟国集团作战。

知识网络史论要旨
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

2。

欧洲列强之间矛盾复杂,形成三对基本矛盾:法德矛盾、英德矛盾和俄奥矛盾。

3。

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4.在巴尔干问题上,列强之间矛盾逐步激化;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
线。

|第一单元第一
次世界大战
探究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史料解读
史料一威廉二世性情冲动,头脑僵化,虽然勤勉、诚恳和具有爱国心,却是理想多于实际,爱慕虚荣,以独裁者自居。

他即位不久就宣布:“这个国家只能有一个主人,那就是我。

”他很希望成为一个超级军阀,虽然他使自己的国家在26年中没有投入战火,可是他的许多荒谬言论却早已足够使他在国际政治中成了一只斑螫。

由史料一中的关键信息“爱慕虚荣,以独裁者自居"“这个国家只能有一个主人,那就是我”等可分析德国政体的实质和威廉二世的性格特点。

(1)根据史料一,分析德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
的原因。

【提示】德国名义上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实质上德皇权力至高无上,且德皇威廉二世好大喜功,热衷于争夺欧洲霸权。

(2)有人认为,没有威廉二世就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

结合史料二,评述此观点。

【提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20世纪初,德国的工业总产值超过英法,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强国,德国迫切需要获得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地位.因此,即使没有威廉二世,德国也会发动战争。

【史论拓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垄断阶段,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导致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从而激化了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

(2)军事上:列强的三大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推动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3)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4)物质上: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5)意识形态上: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在全世界各地有着自己的利益,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法国人谈论建造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谈论占领亚洲,那么,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

——德国外长皮洛夫(1897年12月)材料二西部的斯拉夫民族(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等)长期处于奥地利的殖民压迫之下,一些知识分子
呼吁斯拉夫各民族以斯拉夫人共同的民族起源、民族历史、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为纽带,建立斯拉夫各民族的联邦国家,联合对付外敌的侵略和殖民压迫.由于斯拉夫各民族居住的分散和力量的弱小,相当多的斯拉夫民族自然地把联合斯拉夫人、摆脱异族统治和建立斯拉夫国家的希望
寄托在政治经济独立并且国际地位处于上升阶段的俄国身上,从而为沙皇政府宣扬和利用泛斯拉夫主义创造了条件……1867年在莫斯科召开了首届斯拉夫人代表大会,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亲自出席大会的开幕式。

会议上俄罗斯的学者和政客们大谈“没有俄国,斯拉夫民族就不会得救”“俄语是斯拉夫统一的手段和基础".
——张建华《俄国知识分子思想史导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奥结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主义的角度分析一战爆发的原因.
【规范解答】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法国人谈论建造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贪婪占领亚洲,那么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的信息可以判断德奥结盟与欧洲其他列强的民族矛盾有关,另外根据所学知识还可以从19世纪末德国的时代背景、德奥的民族关系等角度进行分析。

第(2)问,首先根据材料一中英国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法国人建造法兰西帝国、德国建造大德意志帝国等信息,可以判断出当时欧洲列强都希望建立民族国家,极端民族主义思想盛行,然后根据材料二中斯拉夫民族与奥地利之间的矛盾进行分析。

【答案】(1)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的盛行;德、奥同属德意志民族;奥、俄在巴尔干的激烈争夺。

(2)一战前夕,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盛行,在这一思潮影响下,欧洲列强形成两大军事集团;民族主义思潮使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火药桶”;奥匈帝国对巴尔干的扩张激怒了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导致了萨拉热窝事件,它成为一战的导火线.
1.英国首相在1898年说:“大国的斗争已经不再像1830年或者甚至1860年那样只限于欧洲问题,而是遍布全球问题。

"这表明当时大国斗争的核心问题是()
A.争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B.争夺世界市场和殖民地
C.争夺非洲市场和殖民地
D.争夺亚洲市场和殖民地
【解析】解题时注意题干中“遍布全球”这一关键信息.结合“1898年"这一时间信息可知,当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答案】B
2.1892年签订的某条约规定:“如果德国或意大利在德国支持下进攻法国,俄国应使用它的所有的军队进攻德国。

如果德国或奥地利在德国支持下进攻俄国,法国应使用它的所有的军队和德国作战。

”这一条约的签订标志着()
A.三国同盟正式建立
B.欧洲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
C.三国协约正式建立
D.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解析】材料中的条约保护法国和俄国的利益,再结合史实可知,“1892年签订的某条约”应指法俄条约。

这一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答案】B
3.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地,这一举动招致了俄国的强烈反对。

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俄国一贯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
B.奥匈帝国的举动触犯了俄国的利益
C.奥匈帝国的行为对德意志有利
D.俄国反对奥匈帝国插足巴尔干半岛
【解析】1908年,奥匈帝国和俄国召开会议,俄国同意奥匈帝国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地,
但必须建立在黑海海峡向俄国军舰开放的基础上.但是奥匈帝国在吞并这两地后,并没有满足俄国的要求。

因此,从根本上来看,奥匈帝国的举动触犯了俄国的利益,因而遭到了俄国的反对。

【答案】B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伯伦曾几度向威廉二世做出结盟的姿态。

1898年,张伯伦曾向德国表示:“我们应该向俄国说,你要的东西都得到了,我们准备承认这一点,但是你不要走得太远了,中国的其他地方应当由我们联合保护。

”威廉二世斩钉截铁地说:“张伯伦不应该忘记,在东普鲁士,我有一个德国师团在抵御着三个俄国军团和九个师团,那儿可没有中国的万里长城,也不是英国的装甲舰能到的地方.”
材料二190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去世,欧洲各国显要云集伦敦。

在一个公众场合,甘本(法国驻英大使)被威廉二世截住了.威廉二世对甘本说:“你应该知道我对你的国家的感情,我认为对欧洲的和平来说,
法国是不可缺少的因素.我希望法国强大,如果你们有什么困难,就请告诉我,我会给你们帮助的."甘本说:“对陛下的关心我非常感动,我会向巴黎报告的,但是法国希望生活在和平的环境里,我希望而且也相信法国永远不会需要陛下的帮助。


材料三1896年,威廉二世在给大臣的一份电报中说:“我们现在背上了大量的殖民地……因为这些殖民地,我们与英国继续不断发生或大或小的纠纷,我们的贸易正在和英国作生死的斗争,我们的报纸在天天宣传这种斗争。


(1)材料一中,英国为什么要主动与德国结盟?威廉二世拒绝同英国结盟的理由是什么?根据材料三,指出威廉二世拒绝同英国结盟的根本原因。

(2)材料二中,甘本拒绝威廉二世“帮助”的理由是什么?你认为实际原因是什么?
(3)威廉二世对英、法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他对法态度的目的是什么?
【解析】解答本题应注意结合历史背景,针对
具体问题,利用材料信息回答。

解答的关键是根据当时欧洲形势,分析出英、法、德当时的主要侵略意图和它们之间的矛盾.
【答案】(1)原因:利用德国对付俄国。

理由:德国在东线的军事实力与俄国相差太大,与英国结盟会激化德俄矛盾,对德国不利。

根本原因:德国与英国在争夺殖民地上的矛盾已经成为列强间的主要矛盾.
(2)理由:法国需要和平。

实际原因:法国力图报普法战争失败之仇.
(3)不同态度:拒绝英国的结盟建议,主动与法国接近。

目的:利用法国对付英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