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径悲剧》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幽径悲剧
闯关练习
一、基础层级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蜿()蜒()潋()滟()抖擞()
惆()怅()猬()集虬()干
摇曳()万斛()愚氓()毛骨悚()然
2.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加以订正
司空见贯相应成趣口诛笔伐和睦相处毛骨悚然
鲁殿灵光闲情逸志等闲视之人间苍桑漠不关心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欲与天公试比高,真能使懦者立怯者强,给人以无穷的感染力。

懦者立怯者强:
⑵我不敢再看那一段悬在空中的古藤枯干,它真像吊死鬼一般,让我毛骨悚然。

毛骨悚然:
⑶在林林总总的植物中,燕园的这一棵古藤,实在渺小得不能再渺小了。

林林总总:
二、发展层级
4.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句子的含义。

⑴在所有的这些神奇的东西中,给我印象很深,让我留恋难忘的是一株古藤萝。

显示了藤萝在幽径中的不寻常地位,激起了读者对藤萝的强烈兴趣。

⑵茫茫燕园中,只剩下了幽径的这一棵藤萝了。

它成了燕园中藤萝界的鲁殿灵光。

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惟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

说明藤萝无论是在作为客观世界的燕园,还是作为主观世界的“我”的心灵,都占据着不可替代也无可替代的地位。

课内阅读
茫茫燕园中,只剩下幽径的这一棵藤萝了。

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文内容。

6.“幽径悲剧”仅仅是指幽径中的一棵古藤萝被砍断吗?你是如何理解的?
悲剧不仅仅是指古藤萝被砍断,更悲的是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没有人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任那些愚氓者任意地践踏生活中的真、善、美。

7.作为一种植物,古藤萝本是不会哭泣的,然而第⑤段中却说“听到古藤的哭泣声”,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这样写是借助古藤的哭泣来描摹自己痛苦、悲愤的内心感受,非常逼真,含泪带哭的诉说更增添了一种震憾人心的力量。

8.文中第二段“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决不是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结合文意,说说作者所指的“盛开着的玫瑰花”的人生是什么?
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盛开着玫瑰花”的人生是指古藤依旧生机勃勃,依然能嗅到它淡淡的花香,听到嗡嗡的蜂声,给人幸福、愉悦的感受。

9.“我”“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古藤的灭亡引起了“我”哪些“闲愁”?下文中写了两件事,道出了“我”的“闲愁”,请作简要概括。


⑵①怕见古藤枯干闭着眼疾趋而过
②隐约听到古藤的哭诉
10.目睹曾经生机勃发的藤萝,面对现在在空中摇曳的藤萝枝,面对人类的现在,畅想人类的未来……你认为应该怎样面对大自然、面对生命呢?
不设统一答案。

要点:热爱生命,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生存,共同发展。

提升层级
11.本文写的是“幽径悲剧”,具有强烈的悲剧效果,那么,这种悲剧效果是怎样得
到表现和加强的呢?
(1)浓墨重彩的描绘与酣畅淋漓的抒发相结合。

(2)文章着力描写了藤萝的美,不
仅外在美,而且有内在美,藤萝愈美,被毁坏后,悲剧也就愈突出。

(3)着力描写藤萝
被毁的惨状,令人触目惊心,使人欲哭无泪。

(4)美被愚氓毁灭,十分可悲,发人深思。

(5)对悲剧的气氛反复渲染,增强了悲剧效果。

12.本文的语言精练、纯粹、通俗而雅致,联系课文中的语句,谈谈你对课文语言特
色的理解。

本文语言精练、纯粹,通俗又雅致。

3.活学活用吧
17.根据下列诗句的意境,围绕“环保”问题写一句广告词
①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③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广告词
17.可以从意境与现实的反差中寻求答案。

下面答案供参考:(1)美好的意境不应该
只存在于文学作品中。

(2)如此风光,何日再现。

(3)把文学意境还原成大自然吧!(4)古人笔下的美好意境,岂能毁于我辈之手。

(5)诗歌中的意境是古人创造出来的,
现实中的美景是我们保护出来的!
18.文中写“山头的群树,池中的荷花是对它深表同情的”,展开想象,具体描写
“群树”、“荷花”深表同情的情态。

要求想象合理,描写具体,能运用拟人等修辞,语言通顺。

具体描摹群树或在风中不
住地摇曳,或在阵阵松涛中传达出所产生鸣的情态;可从荷叶上的水珠想像荷花同情的泪、不再有盛开的笑脸等描写出荷花同情的情态。

参考答案
1. wān yán liàn yàn sǒu chóu chàng wèi qiúyèhú
méng sǒng
2. 司空见贯――司空见惯相应成趣――相映成趣
闲情逸志――闲情逸致人间苍桑――人间沧桑
3.⑴软弱胆小的人也奋发刚强起来。

⑵身上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非常吃惊和
恐惧的样子。

⑶形容繁多。

4.⑴显示了藤萝在幽径中的不寻常地位,激起了读者对藤萝的强烈兴趣。

⑵说明藤萝无论是在作为客观世界的燕园,还是作为主观世界的“我”的心灵,都占
据着不可替代也无可替代的地位。

5.在十年浩劫中幸免于难的一棵幽径古藤被无端砍断,“我”悲哀至极。

6.悲剧不仅仅是指古藤萝被砍断,更悲的是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没有人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任那些愚氓者任意地践踏生活中的真、善、美。

7.作者这样写是借助古藤的哭泣来描摹自己痛苦、悲愤的内心感受,非常逼真,含
泪带哭的诉说更增添了一种震憾人心的力量。

8.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盛开着玫瑰花”的人生是指古藤依旧生机勃勃,依然能嗅到
它淡淡的花香,听到嗡嗡的蜂声,给人幸福、愉悦的感受。

9.①怕见古藤枯干闭着眼疾趋而过②隐约听到古藤的哭诉
10.不设统一答案。

要点:热爱生命,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生存,共同发展。

11.(1)浓墨重彩的描绘与酣畅淋漓的抒发相结合。

(2)文章着力描写了藤萝的美,不仅外在美,而且有内在美,藤萝愈美,被毁坏后,悲剧也就愈突出。

(3)着力描写藤
萝被毁的惨状,令人触目惊心,使人欲哭无泪。

(4)美被愚氓毁灭,十分可悲,发人深思。

(5)对悲剧的气氛反复渲染,增强了悲剧效果。

12.本文语言精练、纯粹,通俗又雅致。

要求能联系课文中的具体语句,谈自己对课
文语言特色的理解,且语言表述流畅清楚。

具体答案略。

17.可以从意境与现实的反差中寻求答案。

下面答案供参考:(1)美好的意境不应该
只存在于文学作品中。

(2)如此风光,何日再现。

(3)把文学意境还原成大自然吧!(4)古人笔下的美好意境,岂能毁于我辈之手。

(5)诗歌中的意境是古人创造出来的,
现实中的美景是我们保护出来的!
18.要求想象合理,描写具体,能运用拟人等修辞,语言通顺。

具体描摹群树或在风
中不住地摇曳,或在阵阵松涛中传达出所产生鸣的情态;可从荷叶上的水珠想像荷花同情
的泪、不再有盛开的笑脸等描写出荷花同情的情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