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肺散_卫生宝鉴卷十二_方剂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肺散_卫生宝鉴卷十二_方剂树
安肺散_卫生宝鉴卷十二_方剂树 (1)
1.原方 (3)
1.1.组成:麻黄(不去节)2两,甘草(炒)1两,御米壳4两(去顶,炒黄)。
(3)
1.2.功效:咳嗽无问新久。
(3)
1.3.来源:《卫生宝鉴》卷十二。
(3)
2.盏落汤 (3)
2.1.加:人参、陈皮 (4)
2.2.组成:麻黄(去根节)7钱半,人参(去芦)5钱,陈皮(去白)7钱,甘草(去皮)8钱,御米壳(去隔瓤顶蒂,蜜炒黄)3钱。
(4)
2.3.功效:偏正头疼、头风。
(4)
2.4.来源:《医方类聚》卷八十二引《瑞竹堂方》 (4)
3.宁气散 (4)
3.1.加:杏仁、石膏 (4)
3.2.组成:麻黄(去根节)2两,杏仁(去皮尖,炒)3两,石膏1两半,御米壳(去蒂,蜜炒)4两,甘草(炒)半两。
(4)
3.3.功效:肺感风寒,咳嗽涎喘。
(4)
3.4.来源:《普济方》卷一五八 (4)
4.紫参散 (4)
4.1.加:五味子、紫参、桔梗 (4)
4.2.组成:五味子5钱,紫参5钱,甘草(炙)5钱,麻黄(去节)5钱,桔梗5钱,御米壳(去顶,蜜炒黄色)2两。
(4)
4.3.功效:形寒饮冷伤肺,喘促痰涎,胸膈不利,不得安卧。
(4)
4.4.来源:《卫生宝鉴》卷十二 (4)
5.如意通圣散 (4)
5.1.加:当归、陈皮、川芎、丁香 (4)
5.2.组成:当归(去芦)、陈皮(去白)、麻黄(去节)、甘草(炙)、川芎、御米壳(去顶膈)、丁香各等分。
(5)
5.3.功效:行痹,走注疼痛。
(5)
5.4.来源:《准绳.类方》卷四引《集验方》 (5)
6.乳香善应托里散 (5)
6.1.加:当归、川芎、陈皮、乳香、没药、红芍药、黄耆 (5)
6.2.组成:麻黄(去根节)1两,当归(去芦头)1两,川芎1两,甘草(炮)1两,陈皮(水浸,去白)1两,乳香半两,没药半两,红芍药半两,黄耆半两,御米壳2两(去蒂,微炮)。
(5)
6.3.功效:一切恶疮,疼痛不可忍者。
(5)
6.4.来源:《医方类聚》卷一九一引《烟霞圣效方》 (5)
7.白果汤 (5)
7.1.加:半夏、款冬花、桑皮、白果、黄芩、杏仁、苏子 (5)
7.2.组成:半夏3钱,麻黄3钱,款冬花3钱,桑皮3钱,甘草3钱,白果21个,黄芩1钱5分,杏仁1钱5分,苏子2钱,御米壳1钱。
(5)
7.3.功效:哮喘痰盛。
(5)
7.4.来源:《证治汇补》卷五 (5)
1.原方
1.1.组成:麻黄(不去节)2两,甘草(炒)1两,御米壳4两(去顶,炒黄)。
1.2.功效:咳嗽无问新久。
1.3.来源:《卫生宝鉴》卷十二。
2.盏落汤
2.1.加:人参、陈皮
2.2.组成:麻黄(去根节)7钱半,人参(去芦)5钱,陈皮(去白)7钱,甘草(去皮)8钱,御米壳(去隔瓤顶蒂,蜜炒黄)3钱。
2.3.功效:偏正头疼、头风。
2.4.来源:《医方类聚》卷八十二引《瑞竹堂方》
3.宁气散
3.1.加:杏仁、石膏
3.2.组成:麻黄(去根节)2两,杏仁(去皮尖,炒)3两,石膏1两半,御米壳(去蒂,蜜炒)4两,甘草(炒)半两。
3.3.功效:肺感风寒,咳嗽涎喘。
3.4.来源:《普济方》卷一五八
4.紫参散
4.1.加:五味子、紫参、桔梗
4.2.组成:五味子5钱,紫参5钱,甘草(炙)5钱,麻黄(去节)5钱,桔梗5钱,御米壳(去顶,蜜炒黄色)2两。
4.3.功效:形寒饮冷伤肺,喘促痰涎,胸膈不利,不得安卧。
4.4.来源:《卫生宝鉴》卷十二
5.如意通圣散
5.1.加:当归、陈皮、川芎、丁香
5.2.组成:当归(去芦)、陈皮(去白)、麻黄(去节)、甘草(炙)、川芎、御米壳(去顶膈)、丁香各等分。
5.3.功效:行痹,走注疼痛。
5.4.来源:《准绳·类方》卷四引《集验方》
6.乳香善应托里散
6.1.加:当归、川芎、陈皮、乳香、没药、红芍药、黄耆
6.2.组成:麻黄(去根节)1两,当归(去芦头)1两,川芎1两,甘草(炮)1两,陈皮(水浸,去白)1两,乳香半两,没药半两,红芍药半两,黄耆半两,御米壳2两(去蒂,微炮)。
6.3.功效:一切恶疮,疼痛不可忍者。
6.4.来源:《医方类聚》卷一九一引《烟霞圣效方》
7.白果汤
7.1.加:半夏、款冬花、桑皮、白果、黄芩、杏仁、苏子
7.2.组成:半夏3钱,麻黄3钱,款冬花3钱,桑皮3钱,甘草3钱,白果21个,黄芩1钱5分,杏仁1钱5分,苏子2钱,御米壳1钱。
7.3.功效:哮喘痰盛。
7.4.来源:《证治汇补》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