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1单元整合: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含答案 精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整合
知识网络
特征归纳
一、中国封建王朝地主阶级改革成败规律
1.王朝初期
(1)新王朝建立,现实要求统治阶级必须恢复并发展经济,部分调整生产关系,这为新王朝的改革减少了阻力。
(2)统治者能吸取前代灭亡教训,大力调整统治政策,这种改革符合当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政治集团的共同要求。
(3)王朝初期的改革有强大的王权作保障。
2.中后期:统治阶级内部保守势力强大,既得利益者不愿改革;在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某些政策调整和利益再分配的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制度和旧势力的顽强抵抗。
二、对封建主义改革的总结
1.确立封建制度: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地主阶级所进行的促使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转变的一场改革运动。
2.挽救危机、自我完善:王安石变法是北宋中期为挽救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对其内部政策的调整。
3.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如北魏孝文帝改革。
三、古代中外对土地政策进行的改革
1.梭伦改革规定贵族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使贵族的土地兼并受到制约。
2.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确立土地私有制,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激发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3.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在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荒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王安石变法中推行方田均税法,重新丈量土地,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这一措施增加了国家的田赋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