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五单元单元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上)第五单元说课稿
一、说课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第四学段(7~9年级)
(二)阅读
5.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8.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三)评价建议
第四学段侧重考察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读懂不同文体文章的能力。

九上第二单元教学目标
1. 要了解议论性文章的特点,把握作者的观点;
2.区分观点和材料,理清论证的思路;
3.学习论证的方法。

九上第五单元教学目标
1.要注意联系文章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观点;
2.注意分析议论性文章所用的材料,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掌握论证的方法;
3.还要联系实际进行质疑探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分析:单元目标的设计上,是层层深入的。

尤其是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上。

比如:论点,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上。

而且,第五单元又增设了对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评判上。

二、说教材
单一文体单元知识体系。

顾名思义,单一文体就是整个单元均是议论文单元,我们把第二单元放在一起,能够看到议论文在整个九上六个单元中占有了两个单元,分量之重。

两篇教读课加上两篇自读课,写作和口语交际,是本单元的几个大板块。

17课为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杂文就当时对抗日前途悲观失望的论调提出义正辞严的批判,既猛烈抨击了奉行不抵抗政策的国民党反动派,又热情歌颂了在斗争中英勇的中国人民,对中国前途充满了信心。

18课为顾颉刚的《怀疑与学问》,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19课讲的是由“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论述了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所必需的关键要素,最后指出如何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人。

20课创造的含义,客观、主观论述了处处、天天、人人可创造,最后发出创造宣言。

又推荐了陶行知的《中国教育改造》这本书。

个人想法,可以把这一单元与第二单元进行整合。

三、说教学方法及建议
播放一段学情调查的视频。

(一)分析法:论点论据论证
教学建议:
1、联系时代背景,找论点。

2、理解观点与材料的联系,会论证方法并理清论证思路。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二)讨论探究法
联系实际进行质疑探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经过指导、互动的学习,认真的讨论探究,学生们形成自己的观点。

(三)口语交际——讨论
原则:紧扣议题言无不尽包容合作
规则:预先公布相关要求、主持人要保持中立、参与者发言机会均等、发言的观点要明确、发言时间与次数受限、不同问题依次讨论、就事论事,文明表达、尊重发言的完整性
辩论赛,引申为劝说题和议论文中延伸的想法题等。

(四)写作——论证要合理
何为“合理”?
合理的论证,要求选用恰切的论据,运用适当的论证方法,准确阐发论据与观点间的逻辑关联。

如何“合理”?
一、论证要合乎逻辑,观点要一致,概念要统一。

二、使用的材料要能支持论点,避免出现论据不相干或论据不足的情况。

三、要选择恰当论证方法。

四、论证结构合理,思路清晰。

写作议论文后,自己写的好——成就感,自己差——so羡慕其他人,培养它们的自信心。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议论文的兴趣,爱上议论文,走上学习议论文的不归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