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创业 从互联网开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0后创业从互联网开始
人们总是认为20多岁的年轻人幼稚、骄纵、享乐、浮躁、桀骜不驯,然而有这么一批80后,却以自己的果断、坚持和创新开始了创业之路。

他们不谈父辈雄厚的财力,只想通过努力来证明自己。

陈豪一人横跨六家企业
1982年出生,商人兼投资人
陈豪2005年毕业于上海华东理工大学,获得管理专业学士学位。

他从大学开始创办自己的第一个公司,现管理着涉及互联网、新媒体、无线增值、高分子材料等行业的六家企业。

更是蓝海天使资本管理合伙人,蓝海创投董事。

见到陈豪的时候,他正在浦东一家咖啡厅内的靠窗座位前把玩着笔记本。

和王成锦一样,他有着和年龄不相称的深沉。

无论是交谈还是看电脑,他好像一直在思考问题,一句“你想了解什么?”开始了当天的采访。

偷懒时觉得良心不安
进大学之前,陈豪就对自己大学四年有了规划:大一读书,大二实践,大三
创业,大四开拓市场。

与很多辍学创业的经历不同,陈豪认为学习是必经阶段,实践需要知识支撑。

“计算机对于我不是难事,但英语令我很头疼,不过我确定了一个目标,偷懒的时候就会觉得良心不安。

”有这样一份坚持,大一他就通过了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二级等众多等级考试。

“我喜欢把目标都告诉朋友的人,要做一件事情,就告诉周围的人,这样为了不丢脸也会去努力。

但是刚开始还是很迷茫,不知道要创什么业、怎么创业,也想过考公务员、想过考研。

”和其他人一样,陈豪也有过迷茫和犹豫,不过真正的不同是,对于认准的事,他一定要坚持到底。

陈豪的“创业之路”从卖旧书开始:5毛钱一斤。

和收旧书的叔叔伯伯混熟了,陈豪就直接从他们的垃圾摊里把别人可能需要的旧书挑出来,以每斤多出几毛的价格从他们那回收,分类整理后,在学校食堂、宿舍等地方贴宣传单,书按新旧程度以三至五折的价格出售,当时接到的需求电话很多,利润也算可观的。

“那时候每接到一个要买书的电话都会很兴奋。

”卖旧书算不上什么创业,不过却让陈豪对怎么赚钱有了些许的概念。

意识到卖旧书这个项目不适合长久经营后,陈豪在学校租了两间店铺,开起了“杂货店”。

“衣服、书、化妆品,那时候基本上学生需要的东西都卖。

”由于店铺不需要陈豪自己打理,陈豪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考虑另外的项目。

一月利润10多万元
浙江校园流行的一种20元可以发1000条短信的学生卡,有点经商头脑的他一听到这个消息就觉得有戏。

他把这种短信卡拿到华东理工校园去卖,赚得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

“那时候觉得年薪十万是很高的薪水,从来没有想过卖手机卡能卖那么多钱。

”陈豪很兴奋,甚至为这个校园打折卡项目注册了一个公司,还推出了“愿推此惠及天下?熏无远无近同欣欣”的宣传标语。

“大学生创业,广告语都那么‘高雅’”记者打趣道。

不过大学生的精力毕竟有限,这个项目最终交给了其他几个合伙人管理。

由于意见分歧和管理问题,这个“优雅”的项目最终宣告失败。

“到毕业的时候,我分到公司的两条板凳和一块白板。

”陈豪说,花钱买了一个教训,知道了选择合作伙伴的重要性。

有所失必有所得。

卖卡的时候,陈豪得到一个反馈情况,百元的新卡内总会少一、两块,这钱去了哪?“被SP服务商扣除了。

”这个答案让陈豪立即决定要从事SP行业,成立一个SP公司。

“那种兴奋跟大二时发现卖旧书机会很像。

”尽管如此,因为上次的教训,陈豪为了等一个好的合伙人等了半年。

一边是高薪加中层的职位,一边是前途未知的小公司,陈豪心仪的合伙人一开始不答应跟他一起创业。

一边做着创办公司的前期准备工作,一边隔三差五地去和这个未来的合伙人交流是大四时的陈豪乐此不疲的事。

“经常跟他聊到凌晨,宿舍关门回不去,就睡在自己小店的板凳上。

一天,跟合伙人聊到半夜12点后,他让我回去等电话。

”在小店内根本睡不着的陈豪,早上迷迷糊糊快要睡着的时候,终于等来了合伙人愿意加入的电话。

“我当时真的很激动,游说他等了半年。


事实证明,这半年的等待是正确的,由于合伙人丰富的经验和客户的意愿,公司开张第一个月,就产生了10多万元的利润,营业额达到千万元,现在依然有着稳定的收入。

转身成为天使投资人
陈豪接着又创办了高分子材料的塑料公司;引进风投创办了一个团购网;其他创办的企业涉及文化传播、环保节能等多个行业。

但陈豪并不满足一直从事的商人角色。

如今,1982年出生的陈豪被一家注册在英国的投资基金相中,出任后者的执行合伙人,管理着3000多万美元的天使基金,转身变为一位投资者。

“我主要选择种子期的项目投资,投资金额都在500万以下,投资风险较低,而传统项目发展的中后期阶段,要价很高,投资价格无法反映真实的项目价值。

”陈豪这样解释自己钟爱种子期项目的原因。

陈豪现在的目标不是做企业家,不是创业,而是从一个资深创业人转变为投资人。

做一个合格的投资人,他将渐渐淡化手上的经营项目,不再插手管理,专注扮演好投资人这个角色。

王成锦饭碗网,帮流动人口找工作
1985年出生,创业经历N次
担任过三家网络公司创始人的王成锦更像一个哲人。

员工都比老板大
“外面很冷吗?”见到王成锦的时候他在位于中山南路自己的办公室里踱着步子,办公室面积不小,老板椅不小,电脑主机箱也不小。

当记者问及员工的年龄时,王成锦想了想回答:“好像都比我大,哦,除了有一个比我小两岁。


2000年,王成锦还在读初中,那时候同学间缺少互动的平台,他就试着用记事本、frontpage上传自己制作的东西,用聊天工具半夜传给同学朋友看。

“开始有了一些效应,我就发传单。

”他的第一次创业就是从互联网开始的,不过王成锦并不熟悉互联网技术,点来点去也就五六个页面。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几个月后,因为广泛地派发传单,一个小王成锦3岁的初一学生主动找上门,这个学弟在计算机方面是个厉害角色,结果一个做技术,一个做推广,“肯肯网”就这样运作了起来。

学生网站在当时很流行,但王成锦从没想过在肯肯网上盈利,所有创立网站所需要的资金都由自己负担。

“说白了,就是个人网站,一个服务器,一年也就
几千块。

”王成锦对于第一次创业过程轻描淡写道。

“个人网站很多都是半途而废,我也是其中之一”。

由于出国留学的原因,王成锦第一次创业历程就此结束。

只看有100年历史的书
高中毕业后,王成锦决定去加拿大最好的大学Queen'sUniversity学习历史,很多人都不明白他为何没有选当时的热门:商学。

而在他看来,要成就自己,不能光靠虚学,学习历史是为了了解西方文明的根基问题,可以沉淀自己。

在中学毕业决定出国留学后,王成锦选择了去一位英语老师家封闭式地补习英语,他将这段时间称之为“闭关”,在这段时间中,他剃了个光头,远离现代通讯设备,陪伴他的只有书籍。

王成锦说,在他潜心学习的时候,能够感觉到自己和真正第一流的人相比其实还是多么地幼稚和不足。

在这样大门不出的艰苦日子里,王成锦不但学习了英语,还磨练了意志。

结果,王成锦以托福满分的成绩考了出去。

即使这样,莎士比亚文学等课程还是让王成锦学得非常辛苦。

毕竟那是完全西方式的语言,国内学习的中国式英
语派不上多大用场。

还是一句话,拚。

咬着牙三年苦读,王成锦拼出了许多收获。

出生于1985年的他谈吐成熟、学识丰富,心境超脱,言谈中时不时引经据典,让人刮目相看。

对此,他嘿嘿一笑,语出惊人:“我只看超过100年的书。


王成锦说,智慧是什么?智慧是使你认为选红烧的最好;意志是什么呢?意志是你选了红烧的,就砍掉干烧的或吉列明虾的眷恋与矛盾,那哲学是什么呢?哲学是吃了红烧明虾泻了肚子,坐在马桶上还咧着嘴在笑!
计划赶不上变化
在加拿大的第二年,王成锦开始广交朋友,也开始二次创业。

互联网是自己熟悉的,王成锦通过当中介,帮助其他公司做网站赚钱。

“在国外找客户,在国内找制作团队,我只负责帮他们牵线搭桥。


有了资金,王成锦开始考虑组建一个团队来从事相同的外包工作,“因为这样的过程很简单。


不过,一次国内的招聘又改变了他的方向。

2005年暑假回国,他开始为组建自己的团队招人,在招聘过程中,来自
浙大的一位应聘者建议王成锦做手机游戏,王成锦从没玩过手机游戏,觉得有市场,就直接将创办公司转型做了手机游戏。

“回加拿大的时候,我找了几个同学,很容易地筹集到了300万元的创业资金。


筹钱不难,创业却不像想象中那么容易。

十来个人的公司,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事事都要老板操心。

用人、协调和管理,一个没有多少经验和资历的老板很难应付,王成锦的大量精力耗费在日常事务中,觉得有点力不从心。

于是第二次创业又戛然而止。

好在年轻,可以将失败视为成功的铺垫,可以从失败中总结出成功的道理。

王成锦又一次走上了创业之路。

这次他在全力打造一个主要解决中低学历的城市流动人口就业问题的“饭碗网”。

“比如哪个百货需要50名促销员,找不到人,那就来找我。

”在王成锦创立的“饭碗网”上,有上海二、三十万流动性求职人员的信息,“饭碗网”可以快速地匹配信息,通过平台群发消息,为百货公司最短时间内找到符合要求的促销员,成功率在95%以上。

王成锦相信,年轻人独有的闯劲和他多次的创业经历,一定能让他的“饭碗
网”站稳上海,并走向全国。

顼世栋创业不走父亲路
1985年出生,Q&X(凯安斯)首席执行官、首席创意师
接受采访的时候正是晚饭时间,顼世栋问服务员有没西红柿炒鸡蛋,并开玩笑地说,“5个鸡蛋加1个番茄,鸡蛋不能少,我会数的啊!”记者忍不住好奇,这样一个调皮的老板,怎样管理自己的公司呢?
高中毅然选择辍学
高一结束,顼世栋对自己说,“去创业吧,要不然就迟了”。

顼爸爸默许了,顼妈妈却急了。

顼世栋读的学校是江苏省四大名校之一。

顼妈妈为儿子的规划是读完高中,读本科,接着读研究生,再读博士,一直读上去,儿子要做个文化人;或者干脆就考公务员,安安稳稳,顼妈妈不想儿子和他爸爸一样苦苦拼搏,按照顼家的财力,儿子可以很惬意地计划将来。

顼世栋安慰妈妈,不是自己不喜欢读书,而是想先闯闯,以后还是要回学校继续学业的。

于是,顼世栋就正式辍学,开始拜访常州各家名企,父亲顼同保在常州商界人面足、人缘好,儿子出门后他先一通电话打过去做铺垫。

而这个17岁少年也拿出了同龄人罕见的耐心与谦虚,逐家去看,去问,了解这些企业的加工流程、部门间人员配比,晚上回来就在饭桌上向父亲请教。

现在顼世栋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创业。

留学时拉来数千万订单
2004年秋,顼世栋赴伦敦留学,还没在伦敦好好安顿,顼世栋就开始在伦敦商业区内的一家家服装店开始推销父亲经营的服装产品。

一次次被拒绝,一次次碰壁,并没有使顼世栋放弃。

结果,客户被这个年轻人的虚心和诚意所打动,顼世栋给父亲拉来了数千万的订单。

对于这段推销经历,顼世栋反驳道,“不,这不是推销,这是推广我爸爸的服装品牌。


推广父亲的服装并不是顼世栋的最终目标,他更想创办属于自己的企业。

“在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我这个人一想到钱就头痛,因为我找不到,找风险投资商他们嫌钱太少,找银行他们嫌我小。

我爸不肯给我开公司的钱。

”没想到富家子弟顼世栋也会为钱烦恼。

“其实,我刚开始创业需要的资金很少,我是用零花钱注册的公司。

”Q&X公司成立之初,顼世栋到处游说别人和自己一起创业。

随后联系英国的服装品牌公司,再牵线到国内,跟国内的工厂联系,从他们的交易额里面提取佣金。

“这个过程基本上就是零投入。

”顼世栋坚持。

不走父亲的路
让顼世栋骄傲的是,他的公司是自己注册的,创意是自己的,代理商也是自己找的,在他看来,虽然同为经营服装行业,但与父亲的不同。

他做的服装强调的是一种文化,销售还结合了互联网。

“我们在互联网上有一个平台,登录者可以上传自己设计的服装作品,一经采用,我们会支付报酬,任何一个人都能成为我们的设计师。


顼世栋现在很忙,经常要自己开车带着公司团队人员在江浙一带考察市场。

去年9月创立的品牌产品已经投放市场。

目前Q&X在全国众多城市找到了十多位代理商。

“手上在谈的代理商也有56个。


“做得好说我们靠爸妈,做得不好说我们是败家子。

”这是不久前顼世栋在一融资论坛上说的话,顶着父亲的光环,80年后的顼世栋压力也很大。

当记者结束采访的时候,顼世栋又一次开起了玩笑“采访其他人多放点文字,我比较帅,就多放几张照片吧。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