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工地会议内容、议程(推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工地会议内容、议程(推荐)
第一篇:第一次工地会议内容、议程(推荐)
第一次工地会议内容、议程
一、会议的组织
第一次工地会议应在工程正式开工前召开。
总监办应事先将会议议程及有关事项通知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其他有关单位并做好会议准备。
会议应由总监理工程师主持,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必须出席。
各方在工程项目中担任主要职务的人员及分包单位负责人应参加会议。
第一次工地会议应邀请审计部门、质量监督部门参加。
二、会议的内容
1、第一次工地会议上,各方应介绍各自的人员、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及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应宣布对监理工程师的授权;施工单位应书面提交对工地代表(项目经理)的授权书。
2、施工单位应陈述开工的各项准备情况:(提交文字报告)
(1)主要施工人员(含项目负责人、主要技术人员及主要机械手)是否进场或将于何日进场,并提交进场人员计划及名单、职能机构框图、职责范围及有关人员的资质材料,已取得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情况;
(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仪器和设施是否进场或将于何日进场,并提交进场计划及清单,已取得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情况;
(3)用于工程的外购材料是否进场或将于何日进场,本地材料来源是否落实,是否将会影响施工,并提交料源分布图、供料及进场计划清单,已取得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情况;
(4)施工驻地及临时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如何,并提交总监办及临时工程建设计划分布和布置图,以取得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情况;
(5)工地试验室、流动试验室及其设备是否准备就绪或将于何日安装就绪,并提交试验室布置图、流动试验室分布图及仪器设备清单,已取得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情况;(6)施工测量的基础资料是否已经落实并经过复核,施工测量是否进行或将于何日完成,并提交施工测量计
划及有关资料,已取得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情况;
(7)履约保函和动员预付款保函及各种保险是否已经办理或将于何日办理完毕,并应提交有关已办手续的副本,已取得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情况;
(8)工程分包及分包人的资质等报批、报审;
(9)工程进度计划(含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程划分等是否完成,已取得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情况;
(10)质量保证体系、安全与环保保证体系、应急预案是否落实到位,已取得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情况;
(11)各项标准试验已进行,并提交试验检测计划,已取得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情况;(13)工程保险及动员预付款担保是否落实,并提交相关文件复印件备查;(13)首项开工项目的施工方案、开工申请是否报批,以及其他与开工条件有关的内容及事项。
监理工程师应就施工准备以及施工进度计划(施组)、质保体系、安全、环保体系、应急预案等予以评述:
(1)施工进度计划可于何日批准或哪些分项已获得批准;
(2)根据批准或将要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承包人何时可以开始哪些工程施工,有无其他条件限制;
(3)有哪些重要的或复杂的分项工程还应单独编制进度计划提交批准。
(4)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是否满足合同要求。
3、建设单位应就工程占地、临时用地、临时道路、拆迁、工程支付担保情况以及其他与开工条件有关的内容及事项进行说明。
4、监理单位应就监理工作准备情况以及有关事项作出说明。
5、监理工程师应就主要监理程序、质量和安全事故报告程序、报表格式、函件往来程序、工地例会等进行说明。
6、总监理工程师应进行会议小结,明确施工准备工作还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三、会议议程
1、总监理工程师宣布会议开始;
2、各方介绍各自的人员、组织机构、职责范围。
3、建设单位宣布对监理工程师的授权;
4、施工单位书面提交对工地代表(项目经理)的授权书;
5、施工单位应陈述开工的各项准备情况;
6、监理工程师就施工准备,以及施工进度计划(施组)等予以评述;
7、建设单位就工程用地、拆迁、临时道路、工程支付担保情况以及其他与开工条件有关的内容及事项进行说明;
8、监理单位应就监理工作准备情况以及有关事项作出说明;
9、监理工程师就主要监理程序、质量和安全事故报告程序、报表格式、函件往来程序、工地例会等进行说明;
10、总监理工程师进行会议小结,明确施工准备工作还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11、具备开工条件,总监理工程师下达开工令。
四、承包人施工准备阶段需完成的程序
1、报批工程进度计划(含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划分;
2、报批质量保证体系、以及安全与环保保证体系、应急预案;
3、试验室的建设及标准试验的报验、报批;
4、进场人员的报审(资质、资格、上岗证、特殊工种证等);
5、进场施工机械设备、仪器的检验、报验;
6、进场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检验、报验;
7、导线点、水准点、地面线的复测及施工放线,并报审;
8、工程分包的报批、报审;
9、保险及动员预付款担保,报审备查;
10、提交施工图审查,并批准;
11、工程用地、资金计划报审;
12、首项开工项目的施工方案、开工申请报批;
13、其他与保证按期开工有关的施工准备工作。
五、项目及机构名称(简称)
项目名称:
业主单位机构名称:监理单位机构名称:施工单位机构名称:
设计单位名称:
第一次工地会议监理程序等说明
一、主要监理程序
1、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程序
1)审查承包人的施工准备 a.审查承包人的质保组织体系;
b.明确承包人自检人员的职责(以及承包人自捡的时间、频率和方法及报表);
c.督促承包人建立工地实验室,并提前做好有关的标准试验;
d.督促建立施工档案,随时接受监理工程师的检查。
2)审查开工申请报告
a.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机械、试验设备等基础资料;
b.复核承包人上报的测量资料、施工放样、坐标资料的推算等;
c.监督承包人对工程场地的占用;
d.混合料配合比和原材料的试验;
e.核对进场设备、材料、人员;
f.审批首批分项工程开工申请。
3)召开第一次工地会议
a.业主宣布对监理授权
b.承包人汇报施工准备工作
c.监理宣布对施工准备工作的审查结论
d.监理宣布监理工作程序和细则
e.介绍监理人员组成及分工 4)下达开工令
2、施工阶段质量监理的程序
审查施工方案及主要工艺审批施工机械设备审批施工组织及人员配备审批原材料与混合料审批施工测量放线审查工程分包审批分项(部)工程的开工申请巡视、检查工序施工旁站关键工序及隐蔽部位施工抽查与检测试验工作关键及隐蔽工序工程的签认工序施工检查验收质量缺陷、隐患和事故处理
分项工程中间交工验收与质量检验评定签发分项工程的中间交工证书分部工程与单位工程的质量评定
3、质量监理检查验收程序(监理规划P32)
承包人填报开工申请,并附上:1)施工组织计划、施工方案工艺 2)工人、技术人员数量 3)材料、设备数量
4)各项施工材料试验验报告单5)分包商的资料证件6)技术、安全交底监理工程师审核开工申请审核通过后开工
承包人填报质量报验单—每道工序,并附上:承包人自检的有关资料监理现场工序抽样检查和监理工序抽样试验检测
检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查通过后,填写工序抽检质量报告单;不合格,返工分项工程完工,自检合格
承包人填报中间交工证,并汇总、检查该分项工程中每道工序的检验项“报验单”,并将其编号填入“中间交工证书”
监理工程师对分项工程进行中间交工验收,并抽检检验合格后,监理工程师签认中间交工证书不合格,返工处理
4、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
开工报告;
工序自检报告;工序检查认可;中间交工报告;中间交工证书;中间计量。
5、质量和安全事故报告程序
施工过程事故发生承包人暂停施工承包人立即向总监办报告
总监办现场勘察……是否是重大事故
一般事故承包人向总监办报告补救方案……总监办下达指令复工并报业主重大事故总监办立即向业主报告组织联合查勘(原因是否清楚)承包人写出事故报告,确定处理方案总监办下达指令复工
6、工程变更程序
设计、承包人提出的变更,报监理审查
监理提出的变更或已通过监理审查的设计、承包人提出的变更报业主审批以上三方提出的变更业主已审批的或业主提出的变更,监理工程师向承包人发变更意向通知
监理工程师指定专人受理变更,必要时邀请设计代表参加,并收集资料,进行变更设计
监理工程师进行费用评估,或监理工程师按有关规定与承包人协
商并确定价格,并报业主审批
监理工程师向承包人发出工程变更令承包人执行变更令
7、计量、支付程序
1)计量承包人自检合格
报专业监理验收,监理抽检监理抽检合格后签发分项工程交工证书计量监理现场计量,并签认中间计量表承包人填报工程计量清单及合同单价
计量合约监理工程师审核工程计量清单及合同单价 2)中期支付
承包人填报工程计量清单及计量支付证书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合约组(计量支付工程师)审核总监审核签发支付证书业主审核,予以支付
二、报表格式
有关报表格式统一用表,需要修改时另定。
施工月报每月工地例会前报总监办,月报起止时间是上月26日至本月25日。
三、函件往来程序
1、各方之间的工作往来联系,必须以文字传递方式进行,有关人员负责履行签收等手续。
2、施工、监理、建设单位就工程中的有关问题均应按程序文字申报处理,其申报和处理程序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如设计单位及其他相关单位);
设计或其他单位的有关文件→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
3、所有报告、指令、通知、批示均以书面文字为准,不得以口头报告、通知、指令、批示代替书面报告、通知、指令或批示。
四、工地例会
工地例会由总监理工程师或驻地监理工程师主持,每月召开一次,建议在每月的28号上午9点召开,建设单位代表和施工单位现场主要负责人(项目经理及总工必须出席)及三方有关人员参加。
(施工单位会前提交书面报告)
五、专题工地会议
专题工地会议由监理工程师主持,根据工程需要及时召开,研讨问题涉及到施工阶段各方面需要专题研讨的问题,建设单位代表和施工单位代表及其他有关人员参加,必要时应邀请有关专家及设计代表参加。
第二篇:第一次工地会议内容
第一次工程例会内容
1.第一次工地会议应在工程开工前,由建设单位主持,与项目有关的建设、监理、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应全部参加。
2.参会各方人员应在《会议签到表》签名。
监理记录人应在《监理例会记录本》上记录会议当时各方的发言内容,内容应全面、字体书写应清晰可辨认,并保管好原始记录。
3.会议纪要由项目监理部起草,经总监理工程师审阅后,与会各方代表会签。
4.会议纪要应在会后的2日内发至参会各方,并在监理方的《发/收文记录本》上签名,同时签署接收的日期。
监理方应保管好《发/收文记录本》。
5.第一次工地会议内容: 5.1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分别介绍各自驻现场的组织机构、人员及分工;
5.2建设单位根据委托合同宣布对监理的授权;
5.3建设单位介绍工程开工准备情况;5.4施工单位介绍施工准备情况;
5.5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分别对施工准备情况提出意见和要求;
5.6总监介绍监理规划的主要内容;
5.7确定各方在施工过程中参加工地例会的主要人员、召开工地例会周期、地点及主要议题。
第三篇:第一次工地例会议程
第一次工地例会议程
工程项目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召集监理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召开第一次工地会议,起草第一次工地会议纪要,并经与会各方代表会签后签发。
第一次工地会议的程序和会议内容一般如下:
1.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承包单位先后分别介绍各自驻现场的组织机构、人员及其分工。
此项工作应由与会的各单位领导进行介绍。
各单位应提供书面的组织机构图、人员名单清单,并加盖公司红章。
人员名单中应包含姓名、职位、职称、通讯方式等内容。
以上书面资料作为第一次工地会议的会议纪要附件。
2.建设单位根据委托监理合同宣布对总监理工程师的授权。
一般由建设单位领导来宣布,并提供书面文件给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
3.建设单位介绍工程开工准备情况。
包括施工电源水源的准备、施工场地内及周边地下管线的资料准备、施工许可证办理、质量监督注册登记手续办理、试验室选定等情况。
一般由建设单位代表进行介绍。
4.承包单位介绍施工准备情况。
包括外地施工企业在当地建委的备案手续,以及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劳动力准备、材料准备、机械准备、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编制准备、各种手续准备等情况。
一般由施工单位项目经理进行介绍。
5.建设单位和总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准备情况提出意见和要求。
根据约定的开工日期和施工进度计划,提出施工准备工作进度要求,并对施工准备的具体工作提出要求和指导意见。
6.总监理工程师介绍监理规划的主要内容,向承包单位进行监理工作交底。
根据建设监理规范的具体要求进行交底。
7.研究确定各方在施工过程中参加工地例会的主要人员,召开工地例会的周期、地点及主要议题。
第四篇:第一次工地会议程
宁安-兴仁110kV线路工程第一次工地会议议程
会议主持:业主项目经理
参会单位:中卫供电局基建部、宁夏兴电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宁安-兴仁110kV线路工程监理项目部、宁夏先科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宁夏送变电工程公司宁安-兴仁110kV线路工程施工项目部。
会议议程:
1、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承包单位分别介绍各自现场的组织机构、
人员及其分工。
2、建设单位根据委托监理合同宣布对总监理工程师的授权。
3、建设单位介绍《建设管理大纲》主要内容。
4、承包单位介绍施工准备情况。
5、建设单位和总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准备情况提出意见和要求。
6、总监理工程师介绍监理规划的主要内容。
7、研究确定各方在施工过程中参加工地例会的主要人员、召开工地例会周期地点及主要议题(协调会议题内容:a检查上次例会议定事项的落实情况分析未完事项原因。
b检查分析工程项目进度计划完成情况提出下一阶段进度目标及其落实措施。
c检查分析工程项目质量状况针对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d检查工程量核定及工程款支付情况。
e解决需要协调的有关事项。
f其他有关事宜。
)。
第五篇:第一次工地例会上的主要会议内容
第一次工地例会上的主要会议内容
(发言稿)
一、质量控制要求
1、施工技术交底制度:
技术交底是承包商极为重要的一项技术管理工作,其目的是使参与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技术人员与工人熟悉和了解所承担的工程项目的特点、设计意图、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及应注意的问题。
根据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复性、连续性和多变性的固有特点,承包商必须严格贯彻技术交底责任制,加强施工质量检查、监督和管理,以达到提高施工质量的目的。
建筑安装工程从施工蓝图变成一个个工程实体,在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工作中,首先要使参与施工活动的每一个技术人员,明确本工程的特点的施工条件、施工组织、具体技术要求和有针对性的关键技术措施,系统掌握工程施工过程全貌和施工的关键部位,使工程施工质量达到国家施工验收规范的标准。
对于参与工程施工操作的每一个工人来说,通过技术交底。
了解自已所要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具体工作内容、操作方法、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等,做到
施工操作人员任务明确,心中有数;通过技术交底,了解各工种之间配合协作和工序交接井井有条,达到有序地施工,以减少各种质量通病,提高施工质量的目的。
因此,施工一项工程,必须在参与施工的不同层次的人员范围内,进行不同内容重点和技术深度的技术交底。
特别是对于工程重要部位、特殊工程和推广与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的工程项目,在技术交底时更需要作内容全面、重点明确、具体而详细的技术交底。
程序是:设计交底→承包商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交底→各施工班组长→操作人员;
2、原材料、构配件、设备的报验认可制度:
首先承包商填写原材料、构配件、设备报验单(A9 表),要求附有三证[生产许可证(或准用证),出厂合格证(合格证的复印件必须有资格的供货单位加盖公章),检验报告单],经现场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承包商方可采购和将原材料、构配件、设备运抵施工现场。
进场后由承包商、业主、监理三方检查验收,外观,堆放,保管符合要求后,由承包商检验人员在监理工程师、业主代表的旁站下进行试样的随机抽样送检,承包商及时将报告资料提交现场监理工程师,现场监理工程和业主代表对材料、构配件、设备有疑问时,应再次抽样送其他试验单位复检,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施工。
3、分部、分项工程、隐蔽工程和重要或关键工序的质量报验认可制度:
首先由承包商技术负责人在三检一平的基础上[施工班组自检、工序交接检查(互检)、专职质检员检查(专检)及质量评定]填写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报验认可单(A7 表),要求附有质量保证资料,预检(三级质量控制点或工序质量控制)工程检查记录,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或其他资料,单位工程、分部工程由总监或总监代表签认,监理工程师除现场旁站检查外,必要时,对承包商的自检质量进行抽检,实际项目抽检合格率与承包商自检合格率之差大于10%为不合格,需重新检测认定其质量,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业主指定的单位工程怕须达到优良,监理以此标准要求签认质量和办理承包商的计量支付。
4、重要分项、分部工程须有关单位共同检验合格后才准予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的制度:
基槽(坑)开挖完成后,必须经勘测设计单位确认已经达到设计要求和基底承受能力;必要时须进行地基情况的有关检测和试验,以检测数据和资料作为质量保证的资料存档;基础施工完毕隐蔽工程验收,必须有业主、监理、质监、勘察设计单位参加检查并确认承包商已按照施工图设计的全部要求施工完毕,同时还应出示基础施工中砂浆、砼试块和所用原材料等达到国家规定要求后,才能进行上部工程施工;桩基施工过程中及其施工完毕后,必须认真依照规范及验评标准的要求核验施工记录,测试数据等,试桩方法必须按规范规定和设计单位确定认可的方法及范围所测定的数据方为有效,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钢筋砼构件施工中,模板制作、钢筋绑扎、预留预埋均须监理工程师、业主检查认可后,由监理工程师签发砼浇灌令(A11 表),方可进行砼浇灌施工。
5、建立施工试验制度:
承包商为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国家或专业部门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合格条件,以及满足设计要求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需进行一系列的试验。
地基(桩基)试验;回填土、道路、地坪等结构层的密度试验砌筑砂浆强度试验;砼试块强度试验;焊接试验;钢结构焊接试验;现场砼施工试验;使用功能试验。
A、浴室、厨、厕所等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必须做蓄水检验,蓄水时间不少于24 小时; B、屋面浇水试验,试验时间不少于2 小时;C、污水管道闭水试验;D、给水管道试验;
E、道路、地坪的弯沉、平整度、粗糙度试验。
6、监理对工程质量的控制措施:
监理部、承包商注意抓好事前预控、事中检查、事后验收,重点突出事前预控、事中检查,以预防为主,从对质量的事后把关,过渡到事前、事中控制,从对产品质量检查,过度到对工作质量检查,对工序质量检查,对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查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控制的三个阶段:A、施工准备阶段:审查施
工单位配备人力、材料、机械设备是否合理,审查拟定施工方案、技术质量保证措施,原材料的检验是否符合要求;
B、施工阶段:旁站和巡视,检查施工单位工艺是否按规范和经审批的方案进行,并对施工过程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抽查。
C、成品验收阶段:通过检测和验评该分项或分部已完工程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质量标准和允许误差范围。
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控制主要采取以下手段:
A、旁站,这是现场监理工程师的一种主要的现场检查形式。
施工过程中对重点的分项或分部实施旁站,检查施工过程中材料及混合料与批准的是否符合;检查施工单位是否按标准的主案、技术规范施工;
B、测量,是现场监理工程师对几何尺寸控制的重要手段,分为目测法[摸(手感)、敲(音感)、照]、实测法(靠、吊、量、套)。
监理工程师对建筑物轴线和工程的几何尺寸进行实测实量验收,不符合要求的要进行整修,不符合标准的要求返工;
C、试验,是监理工程师确认各种材料、工程部位质量的主要依据,用数据说话。
对各种材料,混合料配合比,砼、砂浆强度等级主钢筋焊接接头等,监理人员可随机抽样试验,施工单位要提供条件;
D、指令文件,是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控制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手。
施工单位和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往来,必须以文字为准,监理工程师通过书面指令和文字对施工单位进行质量控制,用以指出施工中发生或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提请施工单位加以重视或修改。
在施工过程中除了监理工程师采取上述手段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外,承包商还必须要有自已的内部质量管理系统,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发现不合格的工程,自行进行整改和返工,直到达到规范标准和设计要求后才填写报验单,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认可。
二、进度控制要求
1、总进度计划的审批,由承包商编制合同段(标段)总进度计划,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查,经监理部审核,报业主代表审定批准实施,总进度计划一经业主批准,不得修改,特殊情况可经业主批准同意稍做调整。
承包商必须严格按照总进度计划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