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几点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3-01-16T02:06:16.968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17期10月作者:汤秀华
[导读] 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汤秀华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洪塘小学 336000
摘要: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然而,目前大多数小学只重视文化课的教学,重点关注小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未能使语文综合实践课程发挥出其应有的教育效益。

如何有效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认真反思的课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下面是笔者对于有效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策略
引言
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

语文学习不仅是简单的语言操练,还是复杂的语言运用。

复杂、真实、有生活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把普通的操练性语文学习转变为真实、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得到了小学语文教师的青睐。

伴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落实,我们对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应有新的思考。

一、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不高
第一,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相对陈旧,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不能放开手脚开展和落实综合实践活动。

大部分综合实践活动仍然局限于室内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小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提高,不利于小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第二,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部分教师缺乏课程开发的意识,对课程资源缺乏深度挖掘与深层次开发,使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失去了真正的教育意义。

另外,部分教师在选择综合实践活动时,未能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兴趣,而是按照自己的喜好为小学生选择活动主题。

小学生面对自己不感兴趣的实践活动,参与度较低,潜能得不到有效挖掘。

第三,实践活动模式单一,形式化严重。

大多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均在课外展开,但是教师并没有给小学生提供自由活动、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仍旧简单地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小学生无法自由发挥,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效果。

(二)小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不足
第一,小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淡薄。

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小学生为了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整天忙于书本内容的学习,几乎没有闲暇时间去参加综合实践活动,也不愿意浪费学习时间去参加,有时迫于压力也是以敷衍的态度参加活动,导致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较差,这对小学生的日后发展极为不利。

第二,缺乏自主探究意识。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部分教师唯恐小学生对语文知识掌握不牢固或是不理解,对一些知识反复强调。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小学生对教师产生了较强的依赖性。

他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往往习惯于等待教师的讲解,而不会通过主动查询资料、独立思考来解决问题。

正是因为缺乏自主探索的意识,当真正放手让小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时,他们常常不知所措,影响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效果。

二、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策略
(一)合理开发课外资源,适时拓展综合实践活动
教师要善于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课外有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资源,适时拓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例如,教师可以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利用网络资源正确认识新冠肺炎,并向身边的人宣传新冠肺炎的预防知识。

拟写宣传标语,给小区居民发出“告别陋习,讲究卫生”的倡议书,搜集、整理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涌现的感人故事,或是设计预防新冠肺炎的宣传画等。

小学生在资料的搜集、整理,以及作品的呈现中,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对他们来说进行了一次很好的德育教育。

(二)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有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教师可以根据重要的传统节日、纪念日、学校周边环境整治或者学生生活实际等,有序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例如,清明节可以组织小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到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感受历史的沉淀与厚重,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延续革命精神。

又如,开展“珍爱生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小学生搜集交通安全、饮食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安全等相关知识,或邀请法制专家进行法制教育讲座,普及法制知识,争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小公民。

有序开展这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对小学生来说既习得了相关知识,又提升了相关技能,达到了一举多得的教育目的。

(三)创新实践活动形式,灵活实施综合实践活动
教师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手段不断调整、优化活动方式,促使小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保持新鲜感,使他们能以旺盛的精力投入综合实践活动中。

例如,举办课本剧、情景剧表演,培养小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开展故事会,让小学生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学习故事中人物的思想品质,使小学生成长为积极向上、充满智慧的优秀人才;组织辩论会,锻炼小学生的口才,提升他们语言表达能力。

这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扎实提升了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非常有利。

(四)融入传统文化类综合实践活动
如今,语文学科肩负着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大任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使他们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践行者。

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设计传统文化类综合实践活动。

例如,在学习《端午粽》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设计“话说端午节”的实践活动。

教师先引导学生说一说他们对端午节的认识,并讲一讲自己是如何度过端午节的,之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有关端午节的由来、风俗、文化意义等话题。

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地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五)精心设计活动形式,增添趣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提升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兴趣时,教师必须要精心设计活动形式,以提升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比如说,在推广普通话活动周时,可以开展“啄木鸟在行动”的主题实践活动,让他们寻找生活中的广告牌以及公示栏等,查看
这些区域是否有错别字存在;同时还可以组织开展“方言与普通话演讲比赛”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分别用方言和普通话进行演讲,并让观众说出收听本次演讲活动的感受,分析究竟是普通话的感染力强,还是方言感染力强,借助多元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对普通话有更加清晰明确的认识。

结束语
总之,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他们的日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教师要合理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小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让语文教学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张妍.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与实践[J].甘肃教育,2019(18).
[2]韩冬梅.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思考[J].吉林教育,2021(9)
[3]张道鹏,葛承智.大浪淘沙见真金,去繁就简学语文——“双减”政策之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研究与实践[J].新校园,2022(2):14-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