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数学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数学案例
在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价值观。
以下是一个关于德育数学的案例。
在一次初中数学课堂上,老师正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例题
是这样的:某果园有 100 棵桃树,一棵桃树平均结 1000 个桃子,现准
备多种一些桃树以提高产量。
试验发现,每多种一棵桃树,每棵桃树
的产量就会减少 2 个。
如果要使产量增加 152%,那么应多种多少棵桃树?
老师并没有直接开始讲解解题步骤,而是先引导学生们思考这个问
题背后所反映的现实情况。
“同学们,想想看,这就像我们的生活,当
我们想要获得更多的某样东西时,可能会伴随着一些牺牲或者付出。
就像多种桃树能增加总产量,但每棵桃树的产量又会减少。
那在我们
的人生中,是不是也经常面临这样的抉择呢?”
同学们纷纷陷入思考,有的说:“比如想要考个好成绩,就得放弃
玩耍的时间努力学习。
”有的说:“想要学会一种乐器,就得坚持每天
练习,不能偷懒。
”
老师微笑着点头,“大家说得都很好。
那我们现在来看看这个数学
问题该怎么解决。
”
同学们开始认真计算,经过一番努力,得出了答案:应多种 20 棵
或 380 棵桃树。
老师接着问:“那如果是你们来做这个果园的主人,会选择多种 20
棵还是 380 棵呢?”
同学们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有的说多种 20 棵,因为管理起来比
较方便;有的说多种 380 棵,虽然管理难度大,但产量增加得多。
老师这时说道:“同学们,这就像我们在面对机会和挑战时的选择。
选择多种 20 棵,相对稳妥,但收获可能有限;选择多种 380 棵,虽然
风险大,但可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这需要我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条件
去权衡。
同时,这也告诉我们,在做决策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
要有全局观念。
”
还有一次,在讲解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时,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
个小组任务:测量学校操场的面积,并计算如果要重新铺设草坪,需
要多少费用。
同学们分成小组,拿着尺子、计算器等工具,认真地测量和计算。
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小组因为测量数据不准确发生了争执,有的小组
因为分工不明确导致进度缓慢。
老师在旁边观察,适时地给予指导:“同学们,团队合作很重要哦。
大家要学会相互包容、相互配合,这样才能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
”
最终,各个小组都完成了任务。
在汇报结果时,老师不仅表扬了计
算准确的小组,还特别表扬了那些在合作中表现出色的小组。
“通过这次活动,大家不仅学会了如何计算面积和费用,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团队合作的力量。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
多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希望大家都能记住这次的经验。
”
又比如,在一次数学考试中,老师发现有个别同学作弊。
考试结束后,老师没有直接批评他们,而是在课堂上讲了一个关于诚信的数学
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镇,镇上的商人都以诚信经营为荣。
有一个商人,他卖的货物总是足斤足两,价格公道。
渐渐地,大家都愿意去他那里
买东西,他的生意越来越好。
而另一个商人,总是缺斤少两,以次充好。
一开始,他可能赚了一些小钱,但时间长了,大家都不再去他那
里买东西,他的生意最终倒闭了。
同学们,诚信就像数学中的定理一样,是不能违背的。
在考试中作弊,就是违背了诚信的原则。
虽然可
能暂时得到了一个好分数,但失去的却是更宝贵的东西。
”
那几个作弊的同学听了,都羞愧地低下了头。
在数学教学中,这样的德育渗透还有很多。
比如,在讲解数学难题时,鼓励学生坚持不懈、勇于探索;在评价学生作业时,注重培养学
生的认真细致和责任心。
总之,数学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德的培养。
通过一个
个生动的数学案例,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也能树立正确的价值
观和人生观,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感、有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