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 冯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冯圣
发表时间:2018-11-19T10:51:36.61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9期作者:冯圣
[导读] 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下,乡村景观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中,对乡村经济的发展。

阜阳市城乡规划局泉北规划分局安徽阜阳 236000
摘要:现如今农村的发展十分迅速,美丽乡村作为当下农村发展的趋势,自提出以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它关系到城乡规划的整体布局,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

本文首先对美丽乡村进行简单的概述,其次就如何做好美丽乡村规划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供大家借鉴参考。

关键词:城乡规划设计;美丽乡村规划;建设
引言
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下,乡村景观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中,对乡村经济的发展,乡村文明的构建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城乡规划设计期间乡村景观的设计,也能够为城市居民带来更为丰富的视觉体验,满足人们更高水平的精神文化需求,展示出大自然的风貌。

呈现该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设计的效果,能够直接彰显出区域范围中整体生态环境,为现代城乡经济的持续性发展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需要提升其研究与分析的重视程度。

文章将基于城乡规划设计期间乡村景观的设计方式加以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研究活动带来一定借鉴价值。

1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1.1科学规划
在进行城乡规划设计中对于美丽乡村进行规划时,必须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真正的将建设美丽乡村与发展农村经济等政策进行结合,从而全面推进我国特色农村文化的发展。

1.2以人为本
在进行美丽乡村的规划上,必须要将农民自身的利益放在首位,从而不断的调动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农民发展生态经济,保护生态环境,而这与美丽乡村的建设初衷是吻合的。

对于农村传统的文化进行开发过程中,必须要对一些传统的文化理念进行保护,真正打造出符合农村自身特色的文化理念。

1.3生态优先
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中必须要遵循自然法则的原则,切实做好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通过向人们展示农村自然生态特点,以及人文居住环境等各方面的特色来进行美丽乡村的宣传。

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整合全部的资源,对于农村建设中的各项幸福工程一起对农村居住环境进行改造,通过与不同发展项目间的结合,从而推动美丽乡村的生态环境建设。

1.4整体推进、整体发展
通过将不同特色的农村村落进行综合分析,做好相互的示范建设,从而合理的确定每一个村庄的建设目标等。

然后根据不同的美丽乡村设计建设方案进行实施,从而提升乡村景观的各项条件等。

2如何在城乡规划设计中做好美丽乡村的规划
2.1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新农村建设和加强乡村城镇化建设,归根结底是人的城镇化建设。

任何工作的开展和实施,都要以人为核心,即一切工作都要以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为中心。

美丽乡村规划要从农村的具体情况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农村的具体情况和发展潜力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

也要积极听取农民的有效意见,认真听取群众的诉求,将农民的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2推进村镇产业的发展,带动村民共同富裕
村镇产业是农村经济的支柱,同时也是农村人文建设的重点。

建设美丽乡村,要以农村现有的资源为基础,积极开发旅游业等绿色产业,政府作为各项工作的带头人,要加强对新型产业的支持力度,在资金、技术上给予农民必要的帮助。

“农家乐”、“采摘节”等生态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以后农村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的方向。

“一村一品”的提出,就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完美诠释。

根据具体村庄独特的地理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既保护了当地的地理环境,又能让村民从中受益,做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由于农村之前一直采取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资源浪费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垃圾,包括生活垃圾在内,要积极地运用新技术,修建垃圾处理厂,对垃圾进行集中分类处理,变废为宝,增强资源的利用率。

除此之外,农村很多地区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民间习俗也是农村旅游业重点发展的方向,政府应大力提倡和扶持,保持村庄内原有地理环境不变的情况下,积极发掘当地特色风土人情,在旅游观光和服务等第三产业上下功夫,形成具有自己特色与优势的新型乡村。

同时加大对农村环保企业的财政投入,建立农村专项资金,用于环境保护。

通过这些方式,不但可以改变农村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还能大幅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以及精神文化需求,极大增强农民的获得感。

2.3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建筑布局
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

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医院、学校等设施的建设,对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意义深远。

当前,全民健身成为一种热潮,农村健身广场建设成为一种强劲的推动力,丰富农民业余生活的同时,极大提高了农民的身体素质,保证了农民的娱乐生活质量。

目前农村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住房布局不合理,违规建筑较多,交通建设不够完善。

针对这个问题,要对农村进行大量的实地调查,根据农村当地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处理、解决方案。

加强交通建设,为农民的出行提供便利。

同时,对于违规违章建筑,有关部门要严格清查,责令在规定时间内拆除,一切规划建设严格按照村规划方案来执行。

最后,根据住房布局不合理的问题,要制定合理的住房方案,同时在具体规划过程中,要切实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少占甚至不占农用地,对于确实需要占用农用地时,要依据规定给予农民一定的经济补偿。

2.4改善乡村的生态环境
随着我国大力倡导环境保护,对于目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也要深入到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中,通过改善传统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将现有的农村资源进行优化,从而发掘其中蕴藏的巨大文化与生态保护的价值,避免了发展农村经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①我们加大
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通过不断的进行村民广播等,对农民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

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深入到每一个村民的意识中,使其在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中遵守环境保护的相关原则问题。

②建立一个完善的乡村环保机制,通过明确责任,使其在环境保护过程中认识到自身的工作重要性,从而为建设美丽乡村打好基础。

此外,对于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通过使用环保材料来扩大农村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让农民真正了解到什么是绿色发展理念。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相关部门应该重视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

美丽乡村规划应该立足于农村的发展现状,以保护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为基础,合理规划乡村的建设布局,积极转变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式,大力开发旅游产业,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倡导保护环境的绿色发展理念,不断优化乡村的发展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此来实现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陈仪.“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探讨—以广州增城萝岗区九龙镇为例[J].建设科技,2017(7):44-45.[2]赵洋波.休闲视角下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探究[J].安徽建筑,2017(1):20-21.
[3]游洁敏.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J].智能城市,2017(1):221-222.
[4]安卫.休闲视角下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