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1.1 目的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1.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母婴同室医院,包括产房、产科病房和婴儿病房等相关病区。

二、术语和定义
2.1 感染控制小组
由医院的医务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组成的专门负责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工作小组。

2.2 感染源
指存在于医院内并可能引起感染的病原体,如细菌、等。

2.3 感染途径
指病原体进入宿主体内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飞沫传播、血液传播等。

三、感染预防措施
3.1 母婴同室医院感染控制小组
3.1.1 每家母婴同室医院应设立感染控制小组,并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

3.1.2 感染控制小组应定期开展感染监测与评估工作,及时掌握感染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2 排查感染源
3.2.1 定期进行环境卫生排查,确保病房的清洁和消毒合格。

3.2.2 对新入院的患者进行病原体筛查,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源。

3.3 接种疫苗
3.3.1 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和时间表,对新生儿进行及时接种。

3.3.2 对产房和病房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暴露疫苗接种。

3.4 具体操作规范
3.4.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穿工作服、戴手套等。

3.4.2 每天对病房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特别是共用设备和常接触的表面。

3.4.3 患者使用过的物品要进行专门清洁和消毒,如床单、毛巾、玩具等。

3.4.4 定期开展职工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和技能。

四、感染控制与报告
4.1 感染事件报告
4.1.1 医院的医务人员应及时报告发现的感染事件,包括病例的详细情况和处理措施。

4.1.2 感染事件报告应进行分类归档,以备日后参考和分析。

4.2 外部感染监测与报告
4.2.1 医院应充分配合相关部门的感染监测与报告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和信息。

4.2.2 医院应按照相关规定对感染事件进行报告,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安全。

附件:
附件1:感染控制小组人员名单
附件2:感染事件报告表格样例
法律名词及注释:
1、感染源监测:对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等进行监测,以确定感染源。

2、感染途径:指病原体传播给宿主的途径。

常见的感染途径有空气传播、飞沫传播和血液传播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