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杭州市下城区七年级上册科学 期末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城区2019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科学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时,必须在答题卡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班级和姓名,正确涂写学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卡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滴管使用或放置图示中,正确的是
A.取液挤入空气
B.取液后倒持滴管
C.滴加少量液体
D.取液后横放滴管
2.“小冰麦”是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培育出来的一种高产抗病、高蛋白的小麦新品种。
培育“小冰麦”过程中,利用生物技术,将野生冰草抗病、高蛋白的遗传物质转移到小麦细胞的
A. 细胞质
B. 细胞核
C. 细胞膜
D. 细胞壁
3.下列生物中,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的是
A.地钱
B.团藻
C.海带
D.紫菜
4.下面是一位初中生对某些量的估测,其中明显不合理的是
A.体重约为50kg
B.手掌的面积约为1.5✖10-2m2
C.成人洗澡的适宜温度约为39℃
D.一次喝水约为50L
TV-2“是真的吗”?栏目中的实验验证,用特殊方法将活鱼冰冻一段时间,将鱼解冻后可奇迹般地恢复活力。
在该鱼被冰冻的过程中
A.能自由移动
B.能繁殖后代
C.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D.由细胞构成系统,由系统构成组织
6.火山喷发的岩浆的来源以及喷出的路径
A.来自于地核,经过地幔、地壳到达地表
B.来自于地核,经过地壳、地幔到达地表
C.来自于下地幔,经过岩石圈到达地表
D.来自于上地幔,经过地壳到达地表
7.位于天山南麓的库车大峡谷,被誉为“中国十大最美峡谷”之一,
这里岩层层理构造明显,呈波状弯曲,山体呈红褐色。
构成库车
大峡谷的岩石类型最可能的是
A.侵入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岩浆岩
8.如图所示,将两块板块拼合在一起,上面贴上一张纸,板上放一只空瓶子;两个人朝不同的方向慢慢用力拉板,直至纸撕裂。
有关此课堂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演示的是大陆漂移
B.演示的是板块碰撞
C.此演示可解释东非大裂谷的成因
D.此演示可解释喜马拉雅山脉的成因
9.魏格纳假设大陆是漂移的,该假设认为,离现在最久远的大陆位置示意图是
A B C D
10.小金测量木塞的体积,按正确的方法读数并记录,如图所示。
如果在步骤乙中俯视读数,则测得木塞的体积是
A.小于6 cm3
B.大于6 cm3
C.等于10 cm3
D.大于10 cm3
11.古代劳动人民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石头裂开后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B.石头裂开后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C.洞中的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从而使石头裂开
D.洞中的水结冰后体积变大,从而使石头裂开
12. 2019年1月,我国科研人员将棉花、拟南芥、酵母菌、果蝇、油菜、马铃薯等六种生物通过“嫦娥四号”带上月球,其中的油菜和拟南芥属于十字花科,棉花属于棉葵科,马铃薯属于茄科,酵母菌是单细胞的菌类。
带到月球上的这六种生物中
A.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生物是油菜与马铃薯
B.共同特征最多的两种生物是棉花和油菜
C.结构层次最多的是果蝇,具有系统
D.只有五种多细胞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3.如左图所示,一环形金属丝布满一层肥皂膜,环上系三根松弛棉线,中间连在一起,用热针刺破丙侧肥皂膜,则甲和乙部分肥皂膜形状变为图中的
常见物质的密度(单位:千克/米3)
水银 13.6✖103 植物油 0.9✖103 铁 7.9✖103 纯水(4℃)
1.0✖103 冰
0.9✖103
氧气
1.43
C.表中铁的密度最大,氧气的密度最小
D.相同质量的铁与冰,铁体积最小
15.在杭州上学的小金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如图,将少量乙醚吸进注射器,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用手握住注射器的下端,会发现乙醚消失了。
由此可推断出乙醚的沸点可能是 A. 34.6℃ B. 50.6℃ C. 0.6℃ D. -10.6℃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用放大镜观察碾碎的蔗糖 看到白色小颗粒
分子的体积很小 B 将黄豆和芝麻分别倒入量筒并反复摇晃 总体积小于黄总与芝麻的体积之和
分子间有间隙
C 点燃镁条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 凡是发光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D
用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
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
蜡烛燃烧发生化学变化
17.左图展示了不同概念之间逻辑联系。
则表中概念符合左图关系的是
18.面对突发险情或危害时,以下应对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实验室里被化学试剂灼伤时,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 B.在野外被毒蛇咬伤后,用类似于止血带的物品在伤口近心端扎紧 C.发生泥石流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出并顺水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 D.发生地震时,在底楼的人应迅速跑到室外开阔的地带避险 19.自然界里有许多动物的名称中带“鱼”字偏旁,但不不一定是鱼类,比如甲鱼、鲸鱼、娃娃鱼(大鲵)。
小金用右图表示这三者的特征关系,并写出Ⅰ区、Ⅱ区和Ⅲ区所代表的特征,其中正确的是 A. I 区:用肺呼吸 B. II 区:体表有鳞 C. III 区:幼体和成体都用肺呼吸 D. IV 区:卵生
20.用铝和铜各制成一个实心球,已知铜的密度大于铝的密度。
则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A.铝球的质量和体积都比铜球小
B.铝球的质量和体积都比铜球大
C.铝球质量大于铜球质量,但铝球体积小于铜球体积
D.铝球质量小于铜球质量,但铝球体积大于铜球体积
选项 ① ② ③
④ A 物理变化 物态变化 汽化 蒸发 B 植物 种子植物 被子植物 松 C
固体
晶体
玻璃
分子
D 组织 细胞 细胞质 染色体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
A观察写有“p”字的载玻片在视野中看到“b”
B观察草履虫的运动草履虫的尖端朝前运动
C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细胞核近似球形
D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细胞质被碘液染色最深
22.已知:常压下,碘的熔点是113.60℃,碘的沸点为184.25℃,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400℃,碘升华管是密封的玻璃管,内含少量碘晶体,用如图甲和乙所示的两种方案做“碘的升华”实验都能观察到碘蒸汽。
观察到的碘蒸气
A.甲方案中:一定是由固态碘升华而成
B.甲方案中:可能是由液态碘液化而成
C.乙方案中:一定是由固态碘升华而成
D.乙方案中:可能是由液态碘蒸发而成
23.小金设计了一个简易的气体温度计,如图所示。
烧瓶里是气体,瓶塞密封不会漏气,瓶塞上面细弯管中有一段液柱,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B.周围温度升高时,液柱向左移动
C.将弯道变粗,可以提高该温度计的精确度
D.将烧瓶变小,可以提高该温度计的灵敏度
24.在使用天平时,分度盘上的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若以下四种情景中出现该状况时,后续的操作应该是
A. 在天平调平时,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 在测量某物体质量时,继续加砝码
C. 在测量某物体质量时,继续向左移动游码
D. 在称取11g食盐时,继续向右移动游码
25.水稻喜高温、多湿,幼苗发芽最适温度为28~32℃,但有些地区发生了水稻秧苗白化的现象(叶呈现黄白色)。
下列各项中能更好地探究水稻白化病与光照关系的是
组别水稻苗/株光照温度/℃
①200有30
②200无30
③100有10
④100无10
二、填空题(共34分)
26.(2分)提取自植物黄花蒿的青蒿素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寄生了疟原虫致病)的死亡率,下列甲、乙和丙图中,为黄花蒿细胞模式图。
疟原虫是单细胞动物,它与黄花蒿在获取营养物质的的方式上有何不同? 。
27.(4分)利用三角板、直尺和量简测量硬币的真径和大头针的体积。
(1)采用图甲方法测得硬币的直径为厘米。
(2)用如图乙的量筒测量一枚大头针(体积约为1厘米3)
的体积,该量简的最小刻度是mL。
小金的测量方案
如下:用烧杯将适量的水倒入如图的量简内,读出水的体
积V1;将一枚大头针轻轻地放入量简内的水中,沉底后,
读出此时水面所指示的体积V2;计算V1与V2的差值,一
枚大头针的体积是V2-V1。
你认为这种测最方法可行
吗?,理由:。
28.(6分)小金制作叶脉书签的步骤如下:①选取叶脉坚韧、叶质较厚且硬的树叶;②将叶片放入配好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10分钟左右,如图甲;③
将煮好的叶片用镊子取出,在水中清洗残留的溶液;④用试管刷
轻轻将叶片上的叶肉去除掉,用水冲洗,如图乙;⑤将叶脉用吸
水纸压干,即成叶脉书签。
(1)从结构层次看,选取的树叶属于,叶肉属于。
(2)一张成熟的树叶是由一张小树叶长成的,这是细胞、
生长和分化的结果。
(3)氨氧化钠溶液能腐蚀叶肉,这属于氢氧化钠溶液的(选填“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
(4)在制作叶脉书签的过程中,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请各举一例,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29.(6分)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
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
那么,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
(选填“>”“<”或“=”);
③的密度小于1g/cm3,表示的含义是;在t3-t4时间段内,
水(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
30.(4分)小金做了如下实验:℃取两个双层玻璃真空保温杯,记为甲、乙,分别倒入质最相同、温度均为t 1的冷水,液面位置均标记为A;℃如图所示,向甲杯中
插入导管,将100℃的水蒸气通入甲杯的冷水中(水蒸气全部被吸收),一
段时间后移出导管,此时甲杯中液面位置为B,测出此时甲杯中水的温度
为t2;℃向乙杯中倒入一定质量100℃的热水至液面B,测出此时乙杯中水
的温度为t3。
实验过程中热损失、热胀冷缩对实验的影响以及导管的体积
均忽略不计,请预测:t1t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
由是。
31.(4分)在西溪湿地有众多野鸭,如图甲所示的绿头鸭是其中之一,常栖息在水塘、沼泽地等。
请回答:
(1)绿头鸭不属于哺乳动物,因为不具有体表被毛、等特征。
(2)如图乙是脊椎动物的部分检索表,绿头鸭位于(填字母)。
32.(4分)已知A、B两种液体的m—V图像如图甲所示。
现将
等质量的A、B两种液体倒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容器中,A液
体倒入后的液面如图乙所示。
请回答:
(1)请在答题卡的图乙中,画出B液体倒入容器后的可能液面。
(2)将A、B两杯液体放置在相同的环境下,两杯液体都逐渐蒸发,那么,完全蒸发所需的时间较短的是(选填“A液体”“B液体”或“信息不够,无法确定”)。
33.(4分)如图甲,少量等质量的M、N两种固体放在两支
相同的试管中,用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水浴加热,加热时温
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在16分钟时部分M物质
由固体变为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
据此分析,两种物质
中,肯定是晶体的是(选填“固体M”或“固体N”);
固体M物质的比热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固体N物质的比热容。
三、实验探究与计算(共36分)
34.(10分)小金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请回答:
(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如图甲所示步骤中滴加清水,洋葱表皮细胞不会破裂,主要原因是洋葱表皮细胞有(填结构名称);制作装片过程中,除了甲图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洋葱、镊子和等(写一种即可)。
(2)图乙是倍数分别为5✖、16✖的目镜和10✖、40✖的物镜,用一组放大160倍的镜头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发现物像不在视野中央。
欲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并放大到640倍,后续的操作是:①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物像就移到了视野正中央,则原来看到的物像是图丙中的(选填字母);②目镜不换,将物镜换成镜头(选填数字);③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
35.(8分)如何使冷冻猪肉快速解冻?请你一起探究并回答问题:
(1)“冷水拔冰”解冻法:将冷冻猪肉放入冷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发现冷冻猪肉表面结冰,当这层冰的厚度不再增加时,揭掉表面的冰,得到已化冻的猪肉。
实验证明:用冷水解冻的速度比用热水要快,这是因为冷水较热水更容易(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放热,使冻肉更快解冻。
(2)假设一块-15℃的冻肉在冰箱里时的质量为m1,从冰箱中取出后2分钟,冰未开始熔化,测其质量为m2;则m1m2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因是。
(3)凝固点比水低的食盐水是否能比自来水更快地解冻猪肉?请完成实验方案。
①。
②将冷冻猪肉均分成两块,分别浸没在凉盐水、凉自来水中。
③观察完全解冻所需的时间,发现凉自来水更容易解冻猪肉。
36.(10分)小金要测量食盐的密度,进行如下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方法一:用托盘天平称取一定量的食盐,当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将称取的食盐倒入量简中,按图乙的方式直接测量食盐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计算。
℃据图甲可知,称取的食盐的质量为克;
℃据乙方法测得的体积值(选填“偏大”“偏小”或“等于真实值”)。
(2)方法二:已知某温度下,20克水中最多只能溶解7.2克的食盐。
小金在烧林中用20克水和7.2克食盐配置了食盐水;用量简量取20毫升该食盐水;向量筒中再加入4克食盐,此时量简的示数如图丙所示。
℃食盐易溶于水属于它的(选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用量简量取20毫升该食盐水时,除了图乙中的仪器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计算该食盐的密度是多少克/厘米3。
(请列式计算,且结果精确到0.01)
37.(8分)已知:维生素C能与高锰酸钾反应而使其紫色溶液褪色,小金利用维生素C的
实验序号
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请回答:
(1)西红柿中的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细胞的中(填结构名称)。
(2)实验甲至丁中,维生素C的含量最高的是。
(3)由实骑甲至丁的实验现象可知,影响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因素有。
(4)由实验甲至戊的实验现象判断,饮用果汁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是(请说出一点)。
下城区2019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科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B
3. B
4. D
5. C
6. D
7. C
8. C
9. C 10. B 11. D 12.C 13. D
14. D 15. A 16. D 17.A 18. C 19. A 20. C 21. C 22. C 23. B 24. B 25. A
二、填空题
26.(1)甲(2)黄花蒿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营养物质,以及吸收周围环境中的营养物质;疟原虫通过摄取食物获得营养。
(合理即可)
27.(1)2.50 (2)10 ;不可行;一枚大头针的体积太小,V1和V2相差不大,无法精确测得一枚大头针的体积。
28.(1)器官;组织;(2)分裂(3)化学性质
(4)叶肉被氢氧化钠溶液腐蚀;用试管刷轻轻将叶片上的叶肉去除掉
29. > ;℃过程中1立方厘米该物质的质量小于1克;放热
30. 大于;甲杯中多了一个水蒸气液化放热的过程,放出的热量被水吸收
31.(1)胎生哺乳(2)W
32.(1)如图(注:B的液面低于A即可)
(2)信息不够,无法确定
33. 固体N ;大于
三、实验探究与计算
34.(1)细胞壁;盖玻片(或吸水纸、碘液、红墨水等合理即可)
(2)C ;③;细准焦螺旋
35.(1)凝固(2)小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附在冻肉表面,使质量变大
(3)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凉盐水和凉自来水
36.(1)47.4 ;偏大(2)物理;胶头滴管;1.33g/cm3
37.(1)液泡(2)鲜榨的猕猴桃汁(3)食品种类;食品温度
(4)鲜榨汁尽量在短时间内饮用完(或鲜榨汁不适合加热后饮用。
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