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我的“老师”——我的三则教育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2016.6
从教廿年,平静无波;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一)“小叉子我也看得见”
刚工作的时候,听师傅的训诫:年轻教师想要保障分数,就要课后下功夫,作业要勤批细改。

我奉此为圭臬,拿出了十二分的劲认真批改作业,每周的小测试我更是不敢马虎。

看到学生作业上的每一点瑕疵,我都圈画出来:在错误答案上我画叉,课上讲过后依然写错的,我就使劲画个大叉子——我以为这是一种无声的“提醒”。

次次如此,毫不懈怠,我觉得我算是对得起学生了。

两个多月后,一个男生凑过来,先问我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我以为他也开始学着没事跟年轻教师套近乎呢,便不想多理会,谁知他接下来小心翼翼地说:“老师,我能给您提个建议吗?”突然听到这话,我很吃惊,也很窘迫,心里盘算我哪里做得不好呢,他要当面指摘了。

可能是我的表情出卖了我,他又接着说:“老师,我对您教学很满意。

”我更疑惑了。

正当我摸不着头脑时,他展开了他的语文卷子:“您批作业时能把叉子画小一点,把对号放大些吗?”我往他的卷子上一扫,三个大叉子纵排而下,特别扎眼。

喔,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我刚要解释我的良苦用心,他又急急地说:“我看到这些大叉子心里不舒服,下次您能画个小叉吗?”然后,他低下头用很轻的声音说:“小叉子我也看得见,老师。


不知道是不是他委屈的语气感染了我,我脱口而出:“对不起。

”他听后一下子抬起头,我们四目相对了一会儿,然后都笑了。

带着不安也略有不服的心情回到办公室后,我悄悄翻看别的老师批改的作业,那上面都是正常大小的对错符号,在作文上勾画的波浪线整整齐齐,留言也多是鼓励亲切的话语。

看着看着,我的脸慢慢发烫起来。

刚毕业的我,从来没有想过在作业上打对错符号勾画多大尺度才算合适,仅仅认为大的叉可以起到警醒震慑的作用。

当天批作业时,我刻意把叉子画得小很多,冷不丁一看,每个人的作业本上都是对号。

批完之后,我挨个翻了一遍,感觉自己的心情也变好了。

第二天,临下课时我把作业发下去,孩子们似乎都很高兴。

我特别留心去看那个男生的表情,他很轻松很平静地盯着作业看了一阵子,课后又过来跟我讨论作业上的错题。


他们是我的“老师”
牟丽萍
——我的三则教育笔记
KETANG / 课堂
他的学生也陆续过来问错题,真如男孩子所说的,“小叉子我也看得见。


后来,我干脆省去叉子,只在正确的答案上留对勾,又有一个女生对我说:“老师,我的错题,您还是批上叉子吧,什么也不标,我总担心是您漏批了,我还得找同学对答案。

”我一想也有道理,便依然选择在作业上留下小叉子。

教学循环了几次,每一届总会有几个新生对我说,老师您批改的作业很特别。

每当这个时候,我总能想起那个男孩子。

不是他及时的提醒,我会处于非中难知非。

他让我知道了看似简单的工作也不能想当然,要在意敏感学生的感受,哪怕是留在他们作业上的符号,也要郑重而温和地表达关心和体谅。

(二)“高考不考的,对人生来说更有用”
有一年我做高一班主任。

刚入高中的孩子看起来生龙活虎,我也信心满满,狠抓常规,激励学生,看重分数,追求卓越。

总之,我觉得一切运转良好。

期中考试后召开家长会,我邀请班级第一名学生的家长做报告,因为这个学生是班里自主学习的典范。

我之前跟这个妈妈沟通强调要多讲怎样管理孩子学习,关键是详细谈谈孩子在家里是如何珍惜时间的。

家长会开始后,这位妈妈有点腼腆地走到讲台。

她语调轻柔,先是客气了几句,进入正题后第一句就把我们震住了:“我不主张让孩子刻苦学习,我认为高考不考的,对人生更有用。

”这缓慢吐出的几个字,就跟炸弹一样,底下的家长们开始窃窃私语。

我也跟着紧张起来。

随后,她举出她教育孩子的几个事例:她说长辈病了,只要是周末就让孩子去病房送饭,让他亲自去体会照顾病人的滋味,让孩子知道自己身体和家庭成员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她说她自己偶尔加班很晚,孩子爸爸会让孩子去公交站点接妈妈,引导孩子去关心母亲,也让母子有机会一起相伴聊天;她说家里并不富裕,但是一直坚持满足孩子学乐器的热情,不为了糊口,只是希望孩子在未来苦闷时候,能有个“朋友”倾诉,等等。

她娓娓而谈,完全不像一个高中生的母亲,似乎她的孩子到高中来不是为了挤高考独木桥。

听着听着大家就入境了,“只有学会做人后才能学会做事”,发生在班里的教育实例,让每一个家长心悦诚服。

她的淡定从容深深地感动了我。

会后我就琢磨:是她的淡定大气造就了一个成绩优异的孩子,还是一个自立自主的孩子带给了母亲淡定的资本?
家长会后不久,我跟班级的美术老师闲聊这个孩子,美术老师不住赞美:“他啊,上课太认真了, 美术鉴赏课上不少学生都在偷写作业或者看课外书,而他还提问、做笔记呢。

”确实,在很多高中生甚至高中老师看来,美术课不是实惠的课,学与不学没区别。

而他能当作主课一样来学习,让我有点吃惊,因为他也算是刻苦的学生,主课任务重,时间并不很充裕。

我把美术老师的评价转告给他,他露出跟母亲一样腼腆的神情:“老师,我妈妈跟我说,高考不考的,对人生更有用。


毕业时,他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留在了大都市。

我相信他不仅可以过上富裕的日子,更能过上有情趣的生活,因为他掌握了对人生更有用的知识和本领。

而这一切的幸福,源自他有一个可敬的母亲,一个没有高学历,没有体面工作,却拥有正确教育观念的母亲,或者说有正确育子信仰的母亲。

她长远的目光,令身在教育界中的我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2016.6
感到惭愧,也激励我树立有德行的教育观——淡化功利心,为学生们的终生幸福而从事教育。

因而,我把她看作自己的老师。

(三)“我们的年轻老师,多好啊”
这件事发生在我上班的第一个月内。

天已经很黑了,我还没回宿舍,留在办公室里备课。

那时学校条件很简陋,地面是水泥的。

我拿着一支粉笔在地上画春秋那场著名战争的地图,又在其上标注古地名。

画了一个不满意,便又画了一个,还是不满意,就一个接着一个画。

我想等练完后再用拖布把地面拖干净。

正在我差不多把地面画满的时候,门吱嘎开了,我蹲在那里抬头望,望见一个陌生的老人。

我俩都愣住了。

那时学生们还在上晚自习,我以为是谁家的爷爷来找孩子,便起身打招呼。

想不到老人不答话,却在室内走了一圈,查看我的“作品”,我正在纳闷中,老人突然问:“你要讲《崤之战》?”我听后,脸立刻红了,原来遇到了懂行的人了!画得那么拙,又那么多,一地的图!我就像被人知道深藏的秘密一样,感到窘迫难堪。

正当我想说点什么的时候,老人竟然哭了,他用长着老年斑的手连连抹着脸。

我蒙了,虽然不明就里,还是从脸盆架上拿条毛巾递给他。

他冲我摆摆手,又看看地面。

然后不顾脸上挂着泪水自言自语:“现在的年轻人,多好啊。

”“我们的年轻老师,多好啊。

”像是跟他自己说,也像是在跟别人说。

他一边说一边往外走,最后轻轻带上门离开了。

我很好奇,他是谁呢?
回宿舍时,我特意绕到门房问起这个老人,门卫告诉我他是学校里早已退休的老教师,就住在附近,前一阵子病了,这才好一些,就来学校转转。

第二天,我跟组内同事谈起那位老教师。

他们介绍起他来,如数家珍。

原来他跟我们是一个学科的,是一位非常受敬重的特级教师。

他们还说起他是非常感性的一个人,上课范读课文会流泪。

我一下子想到他昨晚的表情,原来他是容易被感动的人。

我没有把昨晚我所看到的眼泪讲给同事们听,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我怕这种精神的雨露一旦曝光就会蒸发掉吧。

我从他们口中得知这位老教师曾经是国民党的战地记者,解放后成了一名人民教师。

“文革”期间备受迫害,伤害他的不少是他的学生。

平反后,他又回到讲台,依然那么爱学生,并成了学校第一位特级教师。

老先生因为身体缘故,很快就去投靠儿女了,没有了再见面的机会。

我不知道他是否记得我的“大作”,而我,永远不能忘记他。

他以一个城市中教育界泰斗的身份,对年轻教师拙劣的备课痕迹所流的热泪,凝聚着对教育的炽爱和对年轻人的悦纳,让我每次回想都不禁动容。

不知不觉,我也已到中年,我对自己说,要把曾经接受过的鼓励和认可,从容地传递下去。

在某种意义上,老先生很早的时候就在教导我将来要做一名怎样的老教师。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