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知识产权的保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知识产权的保护
摘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民间文学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瑰宝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丰富性、时代性、特色性根植于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生活之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同时,伴随着文化产业的崛起,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以其特有的优势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然而,21世纪以来,关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纠纷案件不断涌现,在全球强势文化的压制和摧残下,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被全球化、公占化、商品化,严重的影响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迫在眉睫。

从我国对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现状来看,我国著作权法、商标法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有对其进行规范和制约,当从其立法尝试和实施现状来看,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本文以知识产权保护为视角,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背景和意义入手,综合研究和对比了国内外有关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经验和方式,结合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概念界定和基本特征,分析了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尝试和保护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了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知识产权保护的构建与完善策略,从现行法律完善和特别法构建两个方面,综合分析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知识产权保护的宗旨和原则、范围和内容、归属和继承、设计与维护,希望对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知识产权维护具有一定的借鉴性意义,从而更好的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昌盛。

关键词: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知识产权;法律完善
Abstract
Chinese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profound, folk literature and ar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hinese cultural treasures, with its richness, times, characteristic roots with Chinese and the Chinese people's life, has a strong vitality. At the same time, along with the rise of cultural industries, folk literature and art by its unique advantage has created a huge economic and social value. Since the 21st century, however, the legal disputes about folk literature art works, under the suppression and destruction of strong global culture, folk literature art works by globalization, and accounted for, the commercialization, seriously affected the diversity and richness of folk literature and art, the protection of folk literature and art is imminent. Legal protection for folk literature and art works in China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ur country's copyright law, trademark law and th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other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standardize and restrict, when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egislation to try and implement, the folk literature art work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in China still has certain problem, therefore, in this paper,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h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from the folk literature art works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comprehensive study and contrast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pr) protection of folk literature and art works at home and abroad experience and mode, according to the definition of the folk literature art works an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alyzed the folk literature art work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in China's legislation to try and protect the status quo and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us put forward the our country folk literature art works of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strategy, from the current law and special law to build two aspects,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folk literature art works the purposes and principles of th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wnership and inheritance, scope and content, design and maintenance, to the works of folk literature and art in China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intenance vb.it has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so as to bett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ultural industry and
prosperity.
Keywords: folk literature and art works;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Legal perfect
目录
引言---------------------------------------------------------------------------------------------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知识产权保护的研究概述------------------------------------ (一)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外研究------------------------------ (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内研究------------------------------ 三、民间文学艺术的概述------------------------------------------------------------------ (一)民间文学艺术的内涵界定------------------------------------------------------ (二)民间文学艺术的基本特征------------------------------------------------------ 四、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尝试和保护现状--------------- (一)立法尝试--------------------------------------------------------------------------- (二)保护现状---------------------------------------------------------------------------
1.保护现状-------------------------------------------------------------------------------
(1)权利属性----------------------------------------------------------------------- (2)权利主体----------------------------------------------------------------------- (3)权利客体----------------------------------------------------------------------- (4)权利内容-----------------------------------------------------------------------
2.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五、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知识产权保护的构建与完善---------------------------
(一)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知识产权保护现行法律完善------------------------
1.著作权法律完善--------------------------------------------------------------------
2.商标法律完善----------------------------------------------------------------------
3.知识产权其它法律完善----------------------------------------------------------
(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知识产权保护特别法构建---------------------------
1.保护宗旨和原则-------------------------------------------------------------------
2.保护范围和内容--------------------------------------------------------------------
3.权利归属和继承--------------------------------------------------------------------
4.权利设计与维护--------------------------------------------------------------------
六、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随着世界全球化和多极化的不断发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国际交往中的不平等现象尤为突出,社会文化资源利用方面的不平等性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美国动画巨头迪斯尼于1998年在全球范围内发行动画片《花木兰》,这一改编自中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动画片上映之初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取得了超过三亿元的票房总产值。

2005年,该公司又投资制作了动画片《花木兰Ⅱ》,反响巨大,票房总产值达到了3.2亿美元,然而,美国迪斯尼公司巨大的票房收益背后与来源于中国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毫不相干。

由于社会历史和经济发展层次等多方面的原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于文化产业的塑造性能力具有一定的差距,由于受制于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原因和限制,发展中国家在自身所拥有的传统本土文化上的利用和开发程度较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转化为经济价值的路径受阻,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获取经济利益的行为严重的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因此,在此种背景下加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通过法律制度的构建和完善,不断取得平衡利益的目的,推动国际保护制度规则制定,努力维护民族文化资源,从而实现社会资源与利益的合理配置,从而实现世界文化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一个国家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成分,是一个国家人民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具有深远的社会性意义和广阔的经济价值,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涌现,文化全球化的趋势日趋明显,在此种背景下,伴随着文化扩张和文化侵略,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产业和文化知识产权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因此,如何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社会和经济价值,采取法律和社会途径确保文化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有关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加强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知识产权保护的研究和规范,确保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更好地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研究意义
加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有助于构建和完善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体系,通过完整、细致和有效的法律实施体系和法律规范体系、
法律保障体系共同维护知识产权,形成知识产权至上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氛围,从有助于激发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市场化,创造多元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加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对于维护我国文化体系安全,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性意义。

增强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合理规范知识产权保护的权利属性、权利主客体以及权利内容,制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和侵权纠纷机制,能够有效的解决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知识产权纠纷问题,对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产业化创造了良好的法律和社会环境,同时,通过法律规范的形式,合理的规范和引导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市场环境,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有效的激发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发展活力。

加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对于维护文化安全、防止文化侵略,促进文化和民族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正确认知传统文化的价值,合理引导和规范不同社会群体的文化诉求,增强中华传统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研究内容
本文以知识产权保护为视角,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背景和意义入手,综合研究和对比了国内外有关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经验和方式,结合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概念界定和基本特征,分析了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尝试和保护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了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知识产权保护的构建与完善策略,从现行法律完善和特别法构建两个方面,综合分析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知识产权保护的宗旨和原则、范围和内容、归属和继承、设计与维护,希望对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知识产权维护具有一定的借鉴性意义,从而更好的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昌盛。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文献资料法。

笔者搜集了近60篇有关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知识产权保护的文献资料,了解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内涵界定和特征,并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现状进行了分类整理,从而总结出了当前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访谈法。

笔者深入进行调查实践,向有关学者、部门负责人了解了当前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并向有关学者和部门负责人征求了规范和加强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策略。

比较研究法。

笔者搜集了大量有关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文献资料,以国内和国外两个维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充分借鉴先进的经验和方式方法,对于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知识产权保护的研究概述
(一)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外研究
《伯尔尼公约》1(1886年),1967年,印度代表团提出了该公约中所列举的开放式作品类型保护中,应该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纳入保护序列之中,但由于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内涵和范围没有明晰的界定,《伯尔尼公约》文本中并无明确记录。

WIPO2(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应发展中国家关于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相关要求,自20世纪70年代,展开了交流与合作,并于1976年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收录到《突尼斯著作权样板法》中,肯定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受保护。

《民间文学表达形式保护条约》(1985年),明确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主体为作品产生的国家,为了更好地增强条约的约束力和实行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求其成员国设定特定的组织机构,加强对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

《保护传统的民间文化建议案》(1989年),肯定了传统的民间文化归属于智力创造成果的一部分,应当得到知识产权保护。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成员国的推动和建议下,从20世纪70年代起,突尼斯、几内亚、马里、印度尼西亚、安哥拉、越南、马达加斯加等国家分别以国内立法的形式加强了对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

1《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简称《伯尔尼公约》,是关于著作权保护的国际条约,1886年9月9日制定于瑞士伯尔尼。

截至即将到来的2013年11月22日,随着莫桑比克的即将加入,成为该公约新缔约国,该公约缔约方总数即将达到167个国家,1992年10月14日,中国宣布《伯尔尼公约》正式生效。

10月15日中国成为该公约成员国。

2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简称WIPO)是一个致力于促进使用和保护人类智力作品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是联合国组织系统中的15个专门机构之一。

它管理着涉及知识产权保护各个方面的24项条约(16部关于工业产权,7部关于版权,加上《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

中国于1980年6月3日加入该组织,成为它的第90个成员国。

到2012年7月4日为止,成员国有185个国家。

《巴拿马特别法》(2000年),是世界上第一部真正全面保护原住民创造的传统知识及其集体权利的法律。

从国外对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模式来看,大体分为巴拿马模式、突尼斯模式、菲律宾模式、印尼模式和日韩模式等类型,根属于不同的文化土壤和保护动机,制订了特定的保护制度和具体规定。

(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内研究
赵冉(2005年),提出了保护民族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主张,认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民族的文化财富,是增强民族间交流的重要桥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需要从商标保护、专业及商业秘密保护和版权保护三个方面进行。

周蓓(2006年),总结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有习惯法保护、宪法保护、知识产权法保护和单独立法保护四种形式,并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究竟采取著作权保护还是单独立法保护进行了分析论证,提出加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关键和重点在于确定好立法宗旨、保护标准、保护范围、权利主体和内容、保护期限等。

叶伶俐(2007年),对民族文学艺术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正当性进行了论证,并从国家层面和国际层面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现行著作权法保护、地理标志保护、商标法保护、知识产权法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权利设计需要设定好内容,合理设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的限制,规定好侵权类型及法律责任。

张耕(2007年),认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并从文化多样性、人权说、正义说、人格说、劳动说等多个方面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正当性进行了论证,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应该采取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地理标志保护、直接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李娜(2010年),认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概念和保护必要性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法律的对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模式,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梁芳(2010年),分析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的现实性,基于此,加强了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的域外考察,认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权利保护需要坚
持保护与发展相一致的原则、尊重习惯与促进交流传播相结合的原则、利益平衡原则。

孙彩虹(2011年),认为民间文学艺术具有群体性、地域性、民族性、整体融合性、民间性乡土性以及变异性的特点,认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应该追求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社会和谐价值和政治价值,增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多重保护机制研究,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应该坚持积极性保护、防御性保护和救济性保护原则于一体的原则。

三、民间文学艺术的概述
(一)民间文学艺术的内涵界定
(二)民间文学艺术的基本特征
四、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尝试和保护现状
(一)立法尝试
(二)保护现状
1.保护现状
(1)权利属性
(2)权利主体
(3)权利客体
(4)权利内容
2.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五、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知识产权保护的构建与完善
(一)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知识产权保护现行法律完善
1.著作权法律完善
2.商标法律完善
3.知识产权其它法律完善
(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知识产权保护特别法构建
1.保护宗旨和原则
2.保护范围和内容
3.权利归属和继承
4.权利设计与维护
六、总结
参考文献
[1] 李娜.论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知识产权保护[J].法治与经济(下旬),2010年,第11期:44-45.
[2] 张耕.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3] 赵立涛.民间文学艺术的国际保护[J].大舞台,2010年,第07期;101-103.
[4] 李艳.浅析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大理州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19期:53-55.
[5] 卢子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之探析——以知识产权法为视角[J].湖南农机,2012年,第05期:99-100.
[6] 杨鸿.民间文艺特别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立法实践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肖少启.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保护路径分析[J].河北法学,2010年,第04期;78-79.
[8] 李鹏,于雪,赵玉环.浅析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J].青春岁月,2011年,第06期:19-21.
[9] 马荣.论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法保护[D].广东商学院,2011年.
[10] 赵冉.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D].山东大学,2005年.
[11] 侯玮薇.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12年,第10期:66-67.
[12] 崔国斌.否弃集体作者观——民间文艺版权难题的终结[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05期:31-32.
[13] 冯希艳.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03期:44-45.
[14] 严永和.我国民间文学艺术法律保护模式的选择[J].知识产权,2009年,第03期:88-89.
[15] 徐远博,何玲.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J].甘肃农业,2005年,第10期:11-13.
[16] 席阳.民间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新探[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17] 宋华.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版权保护[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8] 曹新明,梅术文.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法哲学考察——以知识产权基本理论为研究范式[J].电子知识产权,2005年,第10期:47-49.
[19] 王慧.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建议[J].价值工程,2011年,第20期:90-91.
[20] 陈雷.论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版权保护[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年,第04期:77-80.
[21] 袁曦.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国际立法及其对中国的借鉴[J].理论观察,2009年,第01期:18-20.
[22] 石一淇.论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J].青年科学,2010年,第04:66-67.
[23] 刘筠筠.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立法探索与比较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06期:91-93.
[24] 徐康平,程乐.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界定[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05期:71-73.
[25] 黄玉烨,罗施福.论我国民间文学法律保护的立法模式[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04期:69-71.
[26] 朱文辉.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27] 周婧.质疑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保护的合理性[J].知识产权,2010年,第01期:17-19.
[28] 陈博.民间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问题——《乌苏里船歌》著作权纠纷案引发的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04期:33-35.
[29] 潘翠云.我国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保护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第18期:55-57.
[30] 王太平.我国传统知识保护立法的行动策略[J].电子知识产权,2007年,第11期:77-78.
致谢
通过几个月的论文创作,笔者深刻的感受到了,如果没有各位老师、同学们以及文献资料的帮助,笔者将无法完成艰巨的论文写作任务。

在这么多天的写作过程中,笔者经受了多种考验,克服了很多困难,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终于提前完成了论文写作任务。

在本次论文设计过程中,老师对该论文从选题,到结束的细心教导。

在学习中,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渊博的知识、敏锐的学术思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及侮人不倦的师者风范是我终生学习的楷模,导师们的高深精湛的造诣与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

这段时间以来还得到众多老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在此,谨向老师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同时感谢学院所有老师,以及所有给我支持与帮助的同学,请接受我真挚的谢意,鉴于本人文笔水平有限,论文还有很多不足,我会尽力完善。

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评议和参与本人论文答辩的各位老师表示感谢。

附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