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末端前脑钠肽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末端前脑钠肽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血清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方法:72例CAPD患者,腹透时间均≥3个月。
NT-pro-BNP的测定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胰岛素水平,酶法测定空腹血糖及血尿酸水平。
分析血清NT-pro-BNP水平与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s-CRP、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尿酸等的关系,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逐步回归法分析HOMA-IR、hs-CRP、尿酸、BMI、甘油三脂、胆固醇对NT-pro-BNP的影响程度。
结果:HOMA-IR与NT-pro-BNP有显著相关关系(r=0.51,P<0.01),HOMA-IR 与BMI(r=0.56,P<0.01)、甘油三脂(r=0.32,P<0.01)、尿酸(r=0.25,P<0.05)、hs-CRP(r=0.33,P<0.01)有显著正相关关系,NT-proBNP与BMI(r=0.24,P<0.05)、hs-CRP(r=0.45,P<0.01)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HOMA-IR、hs-CRP 是腹透患者NT-pro-BNP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在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NT-pro-BNP与HOMA-IR有正相关关系,HOMA-IR、hs-CRP是腹透患者NT-pro-BNP主要影响因素。
尿酸、BMI、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对NT-pro-BNP的影响不大。
标签:腹膜透析;末端前脑钠肽;胰岛素抵抗
近年研究显示NT-pro-BNP在慢性腹膜透析患者中与左心室肥厚和收缩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并且是很强的预后指标[1]。
血NT-pro-BNP水平可作为评价腹膜透析患者心功能和容量负荷的生物学指标[2]。
胰岛素抵抗(IR)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普遍存在[3]。
IR与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心血管死亡密切相关[4]。
在维持性血液透析非糖尿病患者中,HOMA-IR可以作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预测因素[5],有关腹透患者血NT-pro-BNP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尚不明确。
为此,笔者探讨腹膜透析患者血NT-pro-BNP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2月-2011年12月山东医专附属临沂市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腹膜透析患者72例,其中男38例,女34例;平均年龄(61.27±15.30)岁;腹透时间均≥3个月;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29例,糖尿病肾病23例,高血压肾损害15例,慢性间质性肾炎5例;23例糖尿病患者均未注射胰岛素,其中10例患者服用口服降糖药,71例患者服用1~3种降压药,6例患者服用降脂药。
所有患者均应用百特公司生产的(乳酸盐)腹膜透析液。
根据病情需要使用不同葡萄糖浓度的透析液。
透析剂量6~10 L/d。
均常规口服ARB、钙拮抗剂、铁剂及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素(EPO)、补钙降磷治疗等。
上述患者若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循环充血、腹膜炎或出口处感染,均在病情控制至少1个月后再纳入。
根据原发病是否为糖尿病,将所有患者分为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所有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均低于170mg/dL。
NT-pro-BNP、空腹血糖、HOMA-IR、BMI、尿酸及透析时间在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临床指标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排除标准:(1)患者合并有潜在的恶性肿瘤;(2)慢性肝脏疾病;(3)系统性红斑狼疮;(4)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及先天性心脏病;(5)使用胰岛素或胰岛素增敏剂。
本研究经本院道德伦理委员会批准。
所有受检对象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标本收集及检测指标所有患者晨起开始换液前,空腹8~12 h采血,离心分离血清后,-20℃保存。
糖尿病患者在服用降糖药之前采血。
常规生化指标由本院生化室检查:NT-pro-BNP的测定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hs-CRP、血浆胰岛素水平,酶法测定空腹血糖及血尿酸水平。
BMI=体重(kg)/身高(m2)。
胰岛素抵抗用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公式进行评价[6],HOMA-IR=空腹血糖(mg/dL)×空腹胰岛素(μU/ml)/405。
血压测量:采用汞柱血压计,测量右上肢血压,患者测量前至少休息15 min。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t检验,多元线性回归逐步回归法分析各变量间的关系。
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OMI-IR与NT-pro-BNP与其它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OMA-IR与NT-proBNP有显著相关关系(r=0.51,P<0.01),HOMA-IR与BMI (r=0.56,P<0.01)、甘油三脂(r=0.32,P<0.01)、尿酸(r=0.25,<0.05)、hs-CRP (r=0.33,P<0.01)有显著正相关关系;NT-pro-BNP与BMI(r=0.24,P<0.05)、hs-CRP(r=0.45,P<0.01)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见表2。
2.2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逐步回归法分析NT-pro-BNP与其他指标的关系结果显示,HOMA-IR、hs-CRP是腹透患者NT-pro-BNP主要影响因素。
尿酸、BMI、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对NT-pro-BNP的影响不大,见表3。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死因的主要因素。
许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传统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龄、液体超负荷、高血压、高血脂等在终末期肾病患者常常同时存在。
血清白蛋白和CRP可以作为终末期肾病死因的有效的预测因子,但它们与炎症和营养不良相关性比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更大,其特异性较低[7]。
在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可以作为预测全因死亡和心血管发病率的预测因子,升高的NT-pro-BNP浓度预示着患者心肌损害和容量超负荷[8]。
研究显示,血浆NT-pro-BNP浓度与炎症与营养不良指标如CRP的有相关性[9],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腹膜透析患者中,NT-pro-BNP与BMI(r=0.24,P<0.05)、hs-CRP(r=0.45,P<0.01)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腹膜透析糖尿病组患者的NT-pro-BNP、胆固醇、HOMA-IR、BMI、尿酸水平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患者,
提示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营养代谢状态影响了血浆NT-pro-BNP水平,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IR可以引起尿毒症患者血脂和血糖代谢紊乱,这些紊乱已被证明能增加维持性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性,导致终末期肾病长期透析患者的死亡率增加。
早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就存在IR和左心室肥厚(LVH),随着肾功能的损害加重,病变更加严重。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腹膜透析患者中,HOMA-IR与BMI、甘油三脂、尿酸、hs-CRP有显著正相关关系,HOMA-IR与NT-pro-BNP有相关关系。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OMA-IR、hs-CRP是腹透患者NT-pro-BNP主要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 Wang A Y,Lam C W,Yu C M,et al.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an independent risk predictor of cardiovascular congestion,mortality,and adverse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chronic peritoneal dialysis patients[J].J Am Soc Nephrol,2007,18(1):321-330.
[2] Papakrivopoulou E,Lillywhite S,Davenport A.Is N-terminal probrain-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a clinically useful biomarker of volume overload in peritoneal dialysis patients[J].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12,27(1):396-401.
[3] Kobayashi S,Maejima S,Ikeda T,et al. Impact of dialysis therapy on insulin resistance in end-stage renal disease:comparison of haemodialysis and 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J].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00,15(1):65-70.
[4] Becker B,Kronenberg F,Kielstein J T,et al.Renal insulin resistance syndrome,adiponection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kidney disease:the mild to moderate kidney disease study[J].J Am Soc Nephrol,2005,16(4):1091-1098.
[5] Weso?owski P,Saracyn M,Nowak Z,et al. Insulin resistance as a novel therapeutic target in patients withchronic kidney disease treated with dialysis[J].Pol Arch Med Wewn,2010,120(2):54-57.
[6] Gohda T,Gotoh H,Tanimoto M,et al.Relatonship between abdominal fat accumulation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J].Hypertens Res,2008,1(31):83-87.
[7] ZetheliusB,Berglund L,Sundstrom J,et e of multiple biomarkers to improve the prediction of death from cardiovascular causes[J].N Engl J Med,2008,358(20):2107-2116.
[8] Gangji A S,Helal B A,Churchill D N,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Nterminal propeptide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and markers of hypervolemia[J].Perit Dial Int,2008,28(3):308-311.
[9] Paniagua R,Amato D,V onesh E,et al. Predictive value of natriuretic peptides in patients on peritoneal dialysis:results from the ADEMEX trial[J].Clin J Am Soc Nephrol,2008,3(2):407-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