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植物景观在旅游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植物景观在旅游中的作用
生物是自然界最具活力的组分。

在地球上没有生物出现之前是寂静的、单调的,生命的出现使地球上有了生机,有了色彩。

生命演化至今,丰富多彩的生物使地球生机盎然。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生物以其特有的方式和作用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进程。

生物是地球表面有生命物体的总称,是自然界最具活力的群落,它由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组成。

据统计,现今被发现、记载并定名的生物体约有2000000种,这使得自然界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生物景象。

作为旅游资源的生物,主要是指由动、植物及其相关生存环境所构成的各种过程与现象。

生物旅游资源以其复杂的形态和由其自身生命节律所表现出的变化性构成了旅游景观的实体,是自然旅游资源中最具特色的类型。

生物具有构景、成景、造景三个方面的旅游意义。

1、构景
构景指的是生物以其美化环境、装饰山水的功能而成为构成旅游景观的一大组分,失去生物,旅游景观便会因此失去魅力。

有的人将植物比作大自然的毛发,“峨嵋天下秀”的“秀”,指的就是在起伏流畅的山势上由茂密植被所构成的色彩葱绿、线条柔美的景观特色;“青城天下幽”的“幽”,指的是在深山峡谷中茂密的植被更增加了其景深层次,使人产生幽深、恬静的美感。

有人将动物比作大自然的精灵,“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写的就是主要由猿声而构成的令人流连忘返的景观。

“山青水秀”、“鸟语花香”所形容的都是由生物美化环境的功能所构成的美景。

人们早已认识到生物的这一特点,充分利用生物进行园林建筑、装点城市。

2、成景
成景指的是自然界中由动植物本身的美学价值引起人们的美感,吸引游客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而形成的旅游景观。

动植物的成景作用源于其形态和生命过程的美、奇、稀的特征。

从生物的形态上看,不少植物的花色之艳、花姿之俏,不少动物色彩艳丽、体形奇特、鸣声悦耳,此为“美”;不同环境有不同的生物,致使热带动植物对于温带的人来说充满奇特之感,此为“奇”;世界上数量稀少而又极具科学考察和观赏旅游价值的生物,被视为无价之宝而倍受人们宠爱,如我国的大熊猫,此为“稀”。

从生物的生命过程来看,植物随季节变化形成的春季观花、秋季赏叶,动物随季节迁徙形成的蝴蝶谷、天鹅湖等,都能成景。

3、造景
造景指的是人们根据生物的特征,将野生生物驯化后进行空间移置,在新的空间创造出新的具有旅游价值的景观。

通过人工营造环境,将各地的植物活体汇集一园形成的植物园,具有较高的科学考察、探奇、观赏、娱乐价值,如英国邱皇家植物园、美国阿诺尔德树木园、加拿大蒙特利尔植物园,中国的北京、中山、华南和西双版纳等植物园都是着名的旅游胜地。

人类驯化并栽培和养殖的生物形成的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业生态景观,为大自然添景增色,如极有韵律的梯田、麦浪滚滚的丰收景象、万亩油菜花的壮美、硕果累累的果园等景观,历来为人称颂,成为田园旅游美景。

生物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有植物旅游资源和动物旅游资源。

动物,在自然界中最具活力。

与植物相比,动物能运动,会发声,通人性。

不少动物的体态、色彩、姿态和发声都极具美学观赏价值,世界各地历来就有观赏动物的传统。

在与
环境的关系上,动物能主动改变其生活场所,形成壮观的迁徙现象。

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和人类影响强度的加大,野生动物无论种类还是数量都在急剧减少。

(一)观赏价值
生物旅游资源以其形态、色彩、奇异等多种审美因素成为自然旅游资源中最具特色的部分。

这些审美价值表现在:
1、形色美
形色美是指动、植物的形体、色彩等美学特征。

种属繁多的植物,其外形千姿百态,或古朴苍劲,或婆娑多姿。

如我国“黄山松”以形态奇美着名,有“迎客松”、“送客松”。

植物的色彩也极为丰富,白的玉兰、粉的桃花、紫的丁香等五彩斑斓、夺目绚丽。

不同的动物因地理位置、气候带的不同以及生活习性的差异,显示出不同的形体特征。

美洲的巨嘴鸟,是世界鸟儿中嘴最大的;古巴蜂鸟,其成年公鸟平均翼展长厘米,体重仅1克,是世界鸟儿中的“侏儒”;我国的麋鹿,其尾巴似马非马,角似鹿非鹿,蹄似牛非牛,颈似骆驼非骆驼,被称为“四不像”。

色彩是产生观赏感的重要因素,也是人们观赏动物的主要内容。

如非洲火烈鸟,其羽毛火一般美艳;我国海南岛的坡鹿,其背部的黑褐色条带,从颈部沿背梁一直延伸到臀部,黑褐色条带下,点缀着若干平行排列的白斑,色彩极为美观。

2、珍稀美
“物以稀为贵”,动、植物越是珍稀,就越有观赏价值。

动植物处于两种情况之下可称为珍稀物种,一种情况是这一物种种群数量有限;另一种情况是物种分布范围狭小,或成为某地的特有品种。

一些植物由于其种群数量或分布范围有限而被列为珍稀植物,如海椰子、百岁兰、王莲、金茶花、珙桐、水杉、望天树和木沙椤等。

这些珍稀植物,除具有科研价值外,也具有极高的旅游观赏价值。

如珙桐,又叫鸽子树,是我国特有的被子植物。

珍稀动物也有很多种。

如马达加斯加岛上的象狐猴,新西兰南北岛上的几维鸟、我国的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物种。

3、奇特美
一些动、植物往往以独特奇异的特征吸引着旅游者。

动、植物的奇特美包括了以下方面:第一,“奇特”是相对于某一自然生态环境下的旅游者而言。

如澳洲的袋鼠、树袋熊等有袋类动物,因地壳演化、海洋阻隔、古地理环境变化等影响,只分布在澳洲大陆。

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旅游者具有吸引力。

第二,“奇特”也指地球上绝无仅有的某一特征。

如最高、最快、最大等。

我国云南的“独叶草”,仅有一片叶子,是世界上最孤单的植物;南极洲的企鹅,每小时滑雪速度达30千米,是世界上滑雪最快的鸟等。

第三,“奇特”也可指动、植物的一些奇异的生理、生态现象。

索马里的太阳鸟——小红鸟,它飞到树枝上展翅或使劲抖动羽毛时,即预示着要下雨了;美洲的角蟾,在遇险时,能从眼里喷出鲜血,射程可达l米以上。

这些奇特的动、植物极为珍贵,是宝贵的旅游资源。

4、嗅味美
许多植物的茎、叶、花、果能发散独特的香味,使旅游者获得新奇的感受。

如非洲坦桑尼亚的木菊花,其花瓣味道香甜,摘一瓣品尝,很快能让人醉倒,被称为醉花;埃塞俄比亚有一种多刺植物,叶片可分泌芳香扑鼻的香脑油,人长时间闻它也会被熏醉,是一种醉草。

此外,还有许多植物因香味而得名。

如七里香、晚香玉、夜来香等。

这些具有香味的植物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也以其特有的香味带给旅游者以嗅味美的享受。

(二)医疗健身价值
植物的医疗功能有二:第一,植物可作为中医的药用材料,其药品的药性、药效丝毫不逊色于其他药品。

我国目前已知中草药约有千种以上,其中许多是名贵中草药,如人参、鹿茸、麝香、天麻等,这些药材已成为重要的旅游商品;第二,特殊的植物环境能起到医疗健身的作用。

动物资源也可起到医疗健身的作用。

部分动物资源,可作为药材,制成各种药品。

如羚羊角可平肝熄风、清热去惊等。

(三)科普教育与文化旅游价值
人类归属于生物界,因此,人类与其他生物休戚相关。

保护生物,保护自然已成为人类保护自身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接触动、植物成为近年“回归自然”等生态旅游活动的核心内容。

生物界具有纷繁复杂的形态与现象,具有审美功能,同时,在这些现象背后蕴藏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如植物的分类、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的生态适应特征,植物的地域分异规律,动物的生活习性,动物的伪装术,动物的迁徙等,这些知识可满足社会大众了解生物世界的需要,成为吸引普通游客,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的重要资源。

在长期的审美活动中,动、植物被人们赋予了某种寓意,使人们的旅游活动和欣赏行为更具文化色彩和精神意义,从而可开展文化旅游活动。

如翠绿挺拔的竹子,给人刚强谦虚的感受;古老苍劲的树木,让人产生一种抗争的心境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有些花草树木所蕴涵的含义在我国得到普遍的认可,代表人们共同的价值取向。

如“岁寒三友”的松、竹、梅,其不畏严寒,成为不畏逆境、勇敢向前的精神象征;“花中四雅”的菊、兰、水仙、菖蒲,则象征着圣洁高雅。

生物所蕴涵的这些备受人们推崇的精神,能够使人们陶冶情操、启迪心灵,从而获得精神上的鼓励。

某些具有典型特征的动、植物,被人们作为某种精神品格或民族追求的象征与吉祥物,成为国花、国树、国鸟、国兽。

如加拿大的国树是枫树;智利的国鸟是山鹰;西班牙的国花是石榴;缅甸的国鸟是孔雀等。

同时,受宗教文化的影响,一些动、植物被视为圣物、神灵敬奉,成为具有宗教特点的动、植物。

如印度将牛视为“神牛”,每年要举行一次敬牛的节日活动。

再如,佛教的圣树是娑罗树;菩提树是觉悟之树;莲花象征佛教,它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好的品行正与佛教的超然脱俗相一致。

这些动、植物具有独特的旅游观赏价值和寓意性,受到宗教保护的同时,也成为旅游活动,特别是宗教旅游活动的观赏对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