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平均分_人教新课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平均分_人教新课标
平均分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除法里的教学内容。
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它是较难明白得的数学概念。
而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分”,专门是“平均分”。
因此本节教学的“平均分”是除法学习的基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了五个环节的内容:(一)创设情境,感知平均分;(二)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三)应用拓展,明白得平均分;(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五)全课小结,拓展平均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感到成功的地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上课铃还未响,我就提着一袋花生笑容满面的走进教室,小孩们见状纷纷的围拢来,七嘴八舌的问:老师我们这节课要干什么呀?我说:要玩分东西的游戏呀。
小孩们快乐得跳了起来。
开始上课了,我发给每组1号、3号、5号同学各2颗花生,2号、4号、6号各4颗花生,小孩们见了都纷纷举起小手,我请一位学生发言,因此就有了以下的片段。
生:你发错了,如何我们1、3、5号都只有2颗而2、4、6号差不多上4颗?你如此分我们不同意.师:什么缘故?生:不公平,不合理。
师:那如何样分才公平合理呢?生:每个小孩分一样多。
师:那你们觉得如何分呢?生:我!(我点头,)指定一学生起来,只见他从2、4、6.号小朋友那儿各拿一颗到1、3、5号手中,同时还说如此每个小朋友差不多上3颗。
生:如此就能够了。
师:什么缘故如此就能够?生:如此,每人分得一样多呀!公平、合理。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这么小的年纪就会处理情况,了不得!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分东西才公平合理。
2、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在分小棒的情境中自主发觉:进一步明确每份分得同样多,确实是“平均分”,在进行叙述“平均分”的过程中,运用如此的语言:“每份是几根?你是如何想的?如何分的?”让学生说出自
己想的过程,分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让学生互相评判,抽小组汇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3、在教学“练习”时,让学生再次操作,按要求摆小棒,通过摆一摆,分一分,圈一圈,观看、交流,让学生再次经历平均分的全过程,巩固了平均分的概念,培养了学生相互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整个活动差不多上在学生通过多次动手分实物的过程中,达到了人人互动参与,个个主动进展。
通过自己亲身的体验、亲自动手实践,得到平均分的概念: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学生在摆一摆、分一分、圈一圈、说一说的过程中,感知平均分的概念,为学生后续学习认识除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
1.自己在教学中缺乏平均分与不均分的比较,假如开头由不平均分开始引入到平均分,也许如此学生对平均分的概念会把握得更好一些。
2.练习题的第一题处理的有些快,应该让学生充分的看明白题意再做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