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总复习附录3易混淆的词语(包括成语)辨析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总复习附录人教部编版:
附录三易混淆的词语(包括成语)辨析
1.声明——①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

如:声明立场。

②声明的文告。

如:发表联合声明。

申明——郑重说明。

如:申明理由。

2.时势——某一时期的客观形势。

如:时势造英雄。

时事——最近一段时间的国内外大事。

如:时事政治。

3.施行——指法令、规章等公布后从某时起发生效力。

如:《广告法》从即日起施行。

实行——用行动来实现(纲领、政策、计划等)。

如:实行责任制。

4.实验——实地验证。

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

试验——试探观察。

为了察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

5.不和——不和睦,侧重于关系处理得不好。

如:夫妻不和、家庭不和。

不合——合不来,侧重于性情不相投,不能相处。

如:我俩脾气不合。

6.查访——侧重于通过打听进行调查,其对象一般是与案情有关的人,其目的是弄清案情,为断案结案做准备。

如:查访有关人证物证。

察访——调查手段除访问之外,还有观察,也不限于对案情的调查,其调查对象自然要广泛得多。

如:经过长期察访,终于弄清了这一事件的真相。

7.处世——泛指人在社会上活动,跟人往来相处。

如:人心不古,处世不易。

处事——处理事务的意思,一般是指对具体事务的处理。

如:他处事不力。

8.出生——胎儿从母体中分离出来。

如:甲子年出生。

出身——指个人早期的经历或家庭经济情况属于(某阶层);指个人早期的经历或由家庭经济情况所决定的身份。

如:工人出身。

9.篡改——指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

窜改——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

如:对本报告内容或外观的窜改属非法行为。

10.度过——通常用于时间方面。

如:度过美好的春天(青春时代、岁月)。

渡过——常用于通过江河等,或通过困难、难关、危机等,侧重于空间方面。

如:渡过难关。

11.恶运——侧重指坏的、带有凶险的运气。

如:交了恶运。

厄运——侧重指不幸的遭遇。

如:想不到他中年丧妻,遭此厄运。

12.遏制——侧重于“制”,压制住、控制住,不使发作,对象通常是情绪、敌人或某种力量。

如:遏制心中的怒火。

遏止——侧重于“止”,通常用于战争、进攻、暴动等。

如:改革的大潮是无法遏止的。

13.妨碍——侧重指造成一定障碍,程度较轻。

如:妨碍交通。

妨害——侧重指有损害,程度较重。

如:妨害和平、妨害健康。

14.反应——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名词。

如:反应十分强烈。

反映——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动词。

如:把情况反映到县里。

15.分子——属于某一阶级、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

如:知识分子、积极分子。

份子——①合伙送礼时各人分摊的钱。

如:出份子。

②泛指做礼物的现金。

16.分辩——解释清楚理由。

分辨——区分,辨别差异。

17.赋予——上对下或组织对个人,有严肃庄重的书面语体色彩,涉及对象多为重大任务、使命等。

如:历史赋予的重任。

付与——交接双方无上下之分,涉及对象多为具体事物。

如:付与对方十万元现款。

18.富余——动词,指足够而有剩余。

如:富余人员。

富裕——形容词,指(财物)充裕。

如:日子过得挺富裕。

19.肤浅——局限于表面,常指学识浅薄、理解不深不透等。

浮浅——浮在表面,指认识浅薄、不扎实。

20.竿子——竹竿,截取竹子的主干而成。

杆子——有一定用途的细长木头或类似的东西。

21.感奋——因感动、感激而兴奋或奋发。

如: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令人感奋。

感愤——有所感触而愤慨。

如: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段令人感愤。

22.勾通——暗中串通,勾结,含贬义。

沟通——使两方能通连,中性词。

23.国事——国家大事。

国是——国家大计。

24.过度——形容词,指超过适当的限度。

过渡——动词,指事物由一个阶段或一种状态逐渐发展变化而转入另一个阶段或另一种状态。

25.贯串——①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

②连贯。

用于抽象事物。

贯穿——①穿过,连通。

②贯串。

对象可以是抽象事物,也可以是具体事物。

26.洪大——主要形容声音大。

如:洪大的涛声。

宏大——宏伟;巨大。

可形容气势、规模、志向、理想等。

如:规模宏大。

27.化妆——用脂粉之类使容貌美丽。

如:中学生是不允许化妆的。

化装——①演员为了适合所扮演的角色的形象而修饰容貌。

②改变装束、容貌;假扮。

如:他化装成敌特工人员。

28.及时——①正赶上时候。

如:及时雨。

②不拖延。

如:及时解决问题。

即时——立即。

如:即时投入战斗。

29.检查——为了发现问题而用心查看。

如:检查工作、检查身体。

检察——检举核查;考察。

如:检察院。

30.截止——(到一定时期)停止。

如:报名已截止。

截至——截止到(某个时期)。

如:截至9月中旬。

31.节俭——形容词,用钱等有节制;俭省。

如:他生活节俭。

节减——动词,节省减少(费用)。

如:节减开支。

32.界限——不同事物的分界。

多指抽象事物。

界线——两个地区分界的线。

多指具体事物。

33.眷恋——(对自己喜爱的人或事物)深切地留恋。

如:《涉江》流露出屈原对楚国的无限眷恋。

眷念——想念。

如:离别家乡多日,对亲友甚为眷念。

34.考察——表示实地观察调查,深入细致地观察,目的是探求本质。

如:考察南极。

考查——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行为、活动)。

目的是评定或审核或是追本溯源。

如:考查业务。

35.旷费——侧重于浪费,涉及的对象多为时间。

旷废——侧重于荒废,涉及的对象多为学业。

36.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之意)。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37.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耸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38.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亲疏厚薄,多用于人。

如:尽管我们成绩有高低,习惯有优劣,但老
师对我们都能一视同仁。

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样看待,多用于事物。

如:他们两个人的工作成绩不可等量齐观。

39.前车可鉴——比喻前人的失败,后人可以当教训,是动词短语。

前车之鉴——指当作鉴戒的前人的失败教训,是名词短语。

40.绘声绘色——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如:他讲起故事来,
绘声绘色,非常吸引人。

栩栩如生——形容文学、艺术作品对人或其他生物的描写非常逼真,像活的一样。

如:《水浒传》
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具有鲜明的个性。

41.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儿也不关心。

如:有个别干部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
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漠不关心。

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如:小虎对这件事有些漫不经心,你要提醒一下。

42.夸夸其谈——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

如:脚踏实地地工作吧,不要夸夸其谈。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如:辩论会上,陈明举止大方、侃侃而谈,赢得观众一
片喝彩。

43.本末倒置——比喻把主次位置弄颠倒了。

如:你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课下加班加点学习,有些
本末倒置。

舍本逐末——舍弃事物的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指轻重倒置。

如:有些企业老板
认为放缓企业发展,致力于环境治理是舍本逐末,这是很危险的。

44.无微不至——没有一个细微的地方没有考虑到。

形容待人非常细心周到。

无所不至——没有达不到的地方;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

45.不孚众望——不使大家信服。

如:因为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所以在选举中,他落选了。

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如:陈斌不负众望,一举夺得校长跑比赛冠军。

46.不翼而飞——没有翅膀却能飞。

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

如:现在,公园里金属构件不翼而飞的现
象没有了。

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

形容传布迅速。

如:娱乐新闻不胫而走,没有必要去炒作。

47.不值一钱——比喻毫无价值。

不名一文——一个钱也没有。

48.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

形容声音很大。

如:晚上,忽然狂风大作,暴雨如注,我被震耳欲聋的雷声惊醒了。

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

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

如:鲁迅的杂文振聋发聩,催人奋进。

49.身临其境——亲身进入那个境地。

如:这篇散文把桂林山水描写得形象逼真,读完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替别人的处境着想。

如:倘若能设身处地,别人就可能不会受到伤害。

50.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

如:作者的动机无可非议,但客观效果则不一定符合作者的动机。

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

如:偶尔上上网,玩玩游戏,只要不影响生活和学习,我觉得无可厚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