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试卷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附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试卷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附参考答案
1..杜甫在《忆昔》这首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他描写的是唐朝哪个皇帝在位时期的繁荣景象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2.与右图有关的少数民族是
A.东突厥 B.西突厥 C.吐蕃 D.南诏
3、.南宋的政治和经济中心是
A.汴京 B.成都 C.临安 D.中

4.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是在何时完成的
A.两宋时期
B.隋唐时期
C.秦汉时期
D.明清时期
5、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

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为什么的地方()
A、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
B、食客盈门的酒楼
C、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
D、好汉比武的擂台
6、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分奠定基础的是()
A、西周的分封制
B、秦朝的郡县制
C、隋朝的科举制
D、元朝的行省制
7、下面对郑和下西洋的原因上说法正确的是()
①宣扬国威②到西洋去“取宝”③为开辟新航路④加强同海外各国联系⑤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8、“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

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

”歌谣中的“戚爷”()
A、平息了东南沿海倭寇
B、打退了沙俄侵略军
C、赶走了荷兰殖民者
D、统一了女真各部
9、清初,清王朝授予达赖喇嘛“五世达赖金印”,这反映了清朝()
A、规范了灵童转世程序
B、创立了驻藏大臣制度
C、废除了西藏土司制度
D、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10、坊巷桥头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这则史料最有可能反映的是哪一时期商业繁荣的景象?
A.商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1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你知道其中回族是在下列哪个朝代形成的?( )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宋朝
12、清朝初期规定了西藏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权册封的制度。

此项制度的主要作用
在于
A.加强了对宗教事业的管理 B.团结了广大宗教人士
C.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D.粉碎了敌对势力分裂西藏的各种图谋
13、中国古代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提供重要条件的发明是()
A、罗盘针
B、竹木筒
C、地动仪
D、突火枪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共18分)
材料一
图(1)图(2)
材料二: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篷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李白《哭晁衡卿》
材料三:日本最大在野党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2012年10月17日参拜了供奉着14名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

日本政要的参拜行为招致全球众多媒体的谴责。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2分)
(2)材料一图一与图二中的人物分别是谁?(4分)他们出国前往的目的地分别是哪里?
(4分)
(3)图一图二中人物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分)
(4)材料二中的晁衡是遣唐使中比较杰出的代表,日本的大化改新就是由留学唐朝回国的人策动的。

唐代新政中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和选拔人才的?(4分)
(5)请你就安倍晋三祭拜靖国神社伤害了两国人民的感情的事实,结合史实,向你的某位日本中学生朋友说一句话。

(2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2分)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材料三“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以上材料中的话是谁说的?(2分)他在位时开创了什么盛世局面?(2分)
(2) 材料一体现了这位皇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请举一例加以说明。

(4分)
(3) 材料二“以人为镜”中的人指谁?(2分)
(4) 材料三说明这位皇帝意识到了什么重要的问题?(2分)
24.提到宋代,特别是南宋,首先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多半是一幅“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当汴州”的柔靡景象。

但学术界对宋代社会文明却给予了高度评价。

阅读下列材料:(共20分)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江南为之盛国矣。

材料三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材料二:都城汴京“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燃薪者。


材料四: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收入颇丰。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2分)材料中的“苏湖”指什么地方?(2分)当地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的“石炭”是指什么?(2分)
(3)材料三图为一钱币的复印件。

请填出:它的名称,它出现的时间、地点,它的地位,意义。

(10分)
(4)根据材料四写出宋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所设立的机构名称。

(2分)
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
材料二“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帆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
————《粤海关志》
材料三“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
————《清高宗圣训》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出清朝统治者怎样的思想?产生这种思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2)在上述思想的影响下,清朝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政策?实行此政策造成的严重危害是什么?(4分)
(3)请联系当前对外开放的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2分)
五、活动与探究(13分)
以下是奥运火炬在法国传递时一位留学生的日记:
2008年4月7日巴黎
火炬手Victor在那里等火炬,三个法国藏独分子去抢火炬。

其他一些藏独法国人喊“解放西藏”,一些中国留学生就在边上喊“北京,加油”。

当藏独抢火炬的时候,我亲耳听到边上的一对法国母女的对话,让我知道了法国人是怎么样从小开始就被洗脑的。

那个小女孩只有5、6岁的样子,看到有人去抢火炬了,就问她的母亲“妈妈,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子做?”,母亲说“因为中国人使用武力占领了‘他们的国家’(我国的西藏地区)五十年了,他们借此机会表达他们想要获得解放”。

我相信,母亲并没有什么恶意,因为她也是从小受到的如此的教育,她只是把她所“知道”的告诉她的女儿而已。

2008年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不少藏独分子和西方国家趁此机会试图进行分裂西藏活动。

而又有很多西方人民不了解西藏的历史,请你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以史证明西藏自古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3分)
(1)“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

弄赞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

”——《旧唐书》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西藏什么时候成为我国的正式行政区?(5分)
(2)下面这幅图能反映我国哪一朝代与西藏的关系?为了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当时的中央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3)谈谈你如何看待达赖集团的分裂行为?(4分)
金瓶掣签图
第一卷 选择题(共40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为符合题意的答案,
答案必须填入表格中,否则不给分)
第二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21.(1)隋炀帝(2分)
(2)洛阳; 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4分)
(3)赞同。

皮日休批评了将隋亡原因归于开运河的片面看法,比较全面的认识大运河在历史的影响和作用。

(写到具体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也给分)(4分)
22.(1)开放的政策(2分)
(2) 鉴真,玄奘;日本,天竺(或印度)。

(8分) (3) 为了理想,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2分) (4)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4分)
(5)中日友好源远流长,许多中日友好使者为这种友好关系做出了贡献。

呼吁那些不承
认历史的好战势力及时悔悟,否则会成为历史的罪人。

(言之有理即可)
(2分)
23.(1) 唐太宗;贞观之治。

(4分)
(2)开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入藏。

(4分) (3)魏征(2分)
(4)统治者与百姓的依存关系(2分)
24.(1)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或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2分)
太湖流域;水稻(4分)
(2)煤炭(2分)
(3)交子;北宋;四川;世界上最早的纸币(8分) (4) 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2分) (5)市舶司(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D C B C D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B
C
D
C
A
C
C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