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准则下会计职业判断的讨论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届“财会杯”科研论文大赛
课题名称:新准则下会计职业判断的讨论与反思
参赛队伍名称:“财华横溢”
队员:07会计(3)班吴嘉杰黄洁玲张婷陈塔娜
冯肇新雷嘉琪张小钿钟秀燕
所在院系:会计学院
指导老师:陈菂教授
广东商学院社联会计学社
会计学院科研学术部
2 009 年4月25日
题目:新准则下会计职业判断的讨论与反思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引言 (1)
一、概念
————会计职业判断的概念 (1)
二.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时所受的影响因素 (2)
1、给犯错误造成了可能 (2)
2、加大了难度 (2)
3、对会计处理和风险控制有了更高要求 (2)
三.案例分析 (2)
(一)亚泰集团简介 (2)
(二)09年2月亚泰集团的股权转让 (2)
(三)有关此股权转让的会计处理以及利润影响 (3)
四.会计职业判断对公司利润的影响
————以资产评估为例 (3)
五.鉴于上述分析,我们提出的应对措施 (4)
第一,从主观因素上分析 (5)
(一)培养会计人员具备全面系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5)
(二)要培养会计人员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 (5)
(三)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不断训练、长期积累才能形成 (5)
第二,从客观因素上分析 (6)
(一).加强制度性建设,完善会计职业判断外部环境 (6)
(二).加强独立审计力量,完善外部监督机制 (6)
(三).细化会计职业判断披露要求,加强对滥用行为的惩处 (7)
六.总结 (7)
新准则下会计职业判断的讨论与反思
作者班级:07会计(3)班
作者姓名:“财华横溢”
指导老师姓名:陈菂教授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会计职业判断;会计新准则;职业判断机制;
英文摘要及英文关键词:;Professional Judgment;accounting standard;equity carve-out;
引言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首先在上市公司中推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

会计准则对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工作提供了指导,但它只是针对某些特殊情况,并没有提供准确的定义或方法,而且其中有许多方法可供会计人员进行选择。

因此,会计人员在寻找解决办法的同时,职业判断越加得到广泛应用。

它一方面使我国的会计工作更加规范化,也加快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步伐,但另一方面,却也给我们会计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引起我们的反思。

从新准则颁布至今,职业判断体制存在的问题都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从业工作的顺利进行。

我们的团队“财华横溢”关注到这一热点问题,旨在从案例出发,对新准则下职业判断机制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为职业判断机制下出现的问题提出我们的应对措施,为我国会计工作的发展尽我们微薄之力。

一、概念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会计职业判断的概念。

这一名词目前在理论界并无明确的定义,
其英文拼写为Professional
.........根据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的研究表明,............Judgment
会计职业判断是在财务报告编制中的一个决策过程,这个过程是建立在会计人员的逻辑分析能力、积累的经验、专业知识并遵循客观、谨慎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个过程的执行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诚实、正直的品德以及高度的责任感。

在复杂、不确定以及变化的环境下,特别是在会计准则还不完善的情况下,会计职业判断越显其存在的价值。

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过程不仅是个人的行为,通常还包含与其他专业人士的讨论、对环境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以及参考进行决策所必须依据的各种成文资料等等.
二、影响因素
会计人员在进行职业判断时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比如:1、新的会计规范增大了会计处理的选择空间,给会计人员犯下职业判断的错误造成了可能。

2、新准则还导致了很多新会计业务的出现,会计处理变得日益复杂、灵活和多样化,加大了会计处理和选择的难度。

3、还有科技的发展、企业的不断创新,对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处理和风险控制有了更高的要求,有时甚至会计职业判断与企业经营成败会直接关联,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讲目光聚焦在这一块。

三、案例分析
这里,我们先从一个案例来分析一下,目标对象为亚泰集团。

(一)亚泰集团简介
亚泰集团成立于1993年4月19日,1995年11月1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是国有相对控股的综合类绩优上市公司。

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已形成了在吉林省及东北地区占据领先地位的房地产、水泥、煤炭、医药、商贸五大产业,成为主业突出、紧密管理的大型企业集团。

(二)09年2月亚泰集团的股权转让
2009年2月15日,吉林亚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发布了《关于转让吉林亚泰集团水泥投资有限公司股权事宜进展情况的公告》,这一协议,将持有的吉林亚泰集团
水泥投资有限公司26%股权转让给CRH中国东北水泥投资有限公司。

此次股权转让价格为人民币2,131,945,696元,公司持有的吉林亚泰集团水泥投资有限公司26%股权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为713,180,000元。

2009年1月6日,CRH 中国东北水泥投资有限公司支付了上述股权转让价款,总金额为223,516,564.50欧元,按照2009年1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欧元兑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9.5382计算,折合人民币2,131,945,696元。

(三)有关此股权转让的会计处理以及利润影响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十六条“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规定,公司此次股权转让收入与成本的差价应计入2009年一季度损益。

按照新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上述交易将给亚泰集团带来14亿元的投资收益,按照25%税率扣除所得税,将增加亚泰集团净利润11亿元左右,每股收益增厚0.8元左右。

但今年2月27日,财政部下发的《关于不丧失控制权情况下处置部分对子公司投资会计处理的复函》使得上述巨额收益成为泡影。

因为上述《复函》规定“母公司在不丧失控制权的情况下部分处置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处置价款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相对应享有子公司净资产的差额应当计入所有者权益”。

因此公司上述股权转让的差额1,022,919,284.19元(以公司收到股权转让款当日即2009年1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欧元兑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9.2927计算,并扣除相应税款后)将计入公司所有者权益,而不能确认为公司2009年一季度损益。

这样上述股权交易形成的10.23亿元差额将不增加亚泰集团净利润,而直接增加公司所有者权益,即每股净资产增加0.81元。

虽然这只是会计处理上的差异,一次性收益不能增厚每股收益,不会影响市盈率,但市净率指标将大幅降低。

公司净资产提高,资产负债率下降也提升了公司融资空间。

逾21亿元的转让款也为公司区域整合和扩张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四、会计职业判断对公司利润的影响
当然,我们没有证据说亚泰集团是有意利用新准则的规定来操纵企业利润,然而从上述案例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职业判断对一个企业的利润和资产情况可以造成很大的影响,在此,我们以资产评估为例讨论一下。

我们知道,股权转让要经历一系列的过程,包括召开公司股东大会,研究股权出售和收购股权的可行性、双方进行实质性的协商和谈判、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股权转让申请,
并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等等,但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程序就是评估、验资。

而这项工作便对我们会计的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要求。

在实践中,由于资产评估与现行会计理论中会计计价的区别或矛盾,资产评估后如何进行会计处理,资产评估后对企业税负的影响如何处理,以及在资产评估中如何合理运用会计学的理论与方法,等等问题的存在,都导致了会计工作面临的重重困难。

另外,我国目前的资产评估学是在汲取国际资产评估行业的先进技术与经验的基础上,适应中国经济发展需要形成的,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

特别是运用重置成本法对企业整体资产进行资产评估最具有中国特色,也是国内资产评估业务的主要构成部分。

运用重置成本法对企业整体资产进行资产评估,势必对企业拥有的各项资产及其负债进行重新“确认”(评定估算),那么会计学如何反映重新“确认”(特别是除固定资产以外的资产及负债)就是一个值得且必须探讨的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如对无形资产评估问题的处理,也需要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发挥大力的作用。

现行的对于无形资产的评估方法主要有:重置成本法、现行市价法和收益现值法。

在这其中都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是评估方法选择不当造成的影响——没有明确评估的目的,评估目的错位,或者由于最佳的评估方法中的一些评估参数难以确定,而只好改用别的评估方法;另一方面,评估方法本身也存在着风险:比如重置成本法下可能面临成本资料缺乏完整性和原始成本无据可查而带来的不确定性问题,故在使用重置成本法确定无形资产的评估值时,会存在数据资料不准确和不精确的风险,难以确保评估结果的真实准确:而现行市价法下,由于我国企业从80年代中期才开始逐渐重视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交易时间短、数量少,可使用的无形资产交易的历史资料有限,采用市价法对这些行业的无形资产进行评估,必须面对数据选用的风险;再来看看收益法,收益法是指把被评估无形资产剩余寿命期间内的预期未来收益,按照一定的折现率折成现值,来确定被评估无形资产价格的方法。

运用收益法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的风险主要体现在评估参数收益额、收益期和折现率等因素的确定上。

首先会计要利用他们的职业判断能力确认这几项影响因素,而在受益额的确认下究竟是采用年限法还是更新周期法,还有折现率如何确定,都会受到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直接影响。

五、应对措施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各项制度的完善,既给我们的会计工作带来了机遇,但同时更需要我们发挥更加准确合理的职业判断功能,这恐怕是对会计从业人员提出的一个更高的要求,从而在能力上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具有更高的素质。

那么,如何培养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呢?我们团队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从会计从业人员的主观因素出发,在外界会计环境改善了之后,我们可不能忘了自身能力的提高,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要培养会计人员具备较全面的、系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

会计人员需要掌握的知识包括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基础知识是指培养会计人员求知、思维、分析、语言、写作等各方面能力的知识(包括逻辑、数学、语文、计算机、外语、写作、历史、哲学,甚至包括美学、音乐等),以及与会计密切相关的经济、财政、市场、管理、组织行为、贸易、金融等知识。

专业知识包括财务会计(初、中、高级三个层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税务、信息系统、审计、非盈利组织会计、国际会计、会计理论以及会计职业有关知识。

“职业是一个人准备以它作为谋生手段以前需要多年学习和训练的一种事业”。

这个术语也包含献身于某一目标而不是为了谋生的意思。

如会计人员的价值观(会计人员的价值判断),会计职业道德(如敬业、诚实、客观、公平、公共利益等),会计人员必备的学识、技能等等。

通过会计职业的教育,便会计人员认识到会计这份职业的要求、意义,能珍惜并献身于该项事业,并为之精诚工作,为之奋斗一辈子。

(二)要培养会计人员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
.......。

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在其第一号公报《会计教育的目标》中就强调“学校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在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

再者,“会计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是教导学生独立学习的素质。

大学教育应是提供学生终生学习的基础,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够以独立自我的精神持续地学习新的知识。

因此,终生独立自学能力就成为会计专业人员生存与成功的必备条件”。

可以这么说,在农业或工业时代,不认识字是文盲的话,那么,到了知识经济的年代,不会再学习的人就会成为现代文盲,而被这个时代所淘汰。

所以,终生学习的能力成为每一个会计专业人员必备的的素质。

在知识经济年代,由于企业的不断创新,新的经济业务的大量涌现,会计处理、会计规则也在不断更新,一个会计人员如果不具备再学习的能力,
不进行知识的更新的话,不仅谈不上一定的职业判断能力,恐怕连基本的会计处理也掌握不了。

(三)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必须通过不断训练、长期积累
.........才能形成。

职业判断能力的形成,除了具备一定的专业和基础知识和不断地吸收新知识外,作为一个高水平的会计人员,还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对于任何一个会计处理,要学会分析、判断、综合、总结,养成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通过不断地积累,这种职业判断能力才会形成并得以不断提高。

因此,职业判断能力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职业培养、职业训练的结果,只能通过持续、不间断地培养、训练,不断积累才能养成。

第二,当然,还需考虑外部客观的因素,在客观
..因素上,我们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一)加强制度性建设
....
.....,完善会计职业判断外部环境
会计准则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的应用需要有相应的制度环境。

同时,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建设还有待完善,市场监督体系与基本法治基础薄弱,这些不仅导致公司缺乏对高质量会计信息的有效需求,而且助长了公司会计人员滥用职业判断操纵利润的动机,从而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

因此,为了配合新准则的实施与推进,只有准则建设和制度建设“双管齐下”,才能更好地显现会计管制的效果,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加强独立审计
......
....力量,完善外部监督机制
会计信息具有调节利益分配的功能,是企业利益分配和财富转移的信息基础。

由于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与企业“内部人”之间信息不对称,“内部人”为了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某种程度上会对外披露不公允的财务信息。

所以企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需要独立、公正的第三方(即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以及财务报告重大方面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进行审查和验证。

独立审计应该是审计企业会计职业判断的正确性,审计人员通过审计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来判别会计职业判断的风险大小,根据其遵循会计准则的程度来评价会计职业判断是否正确。

因此,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工作可以系统、全面地验证和评价会计职业判断的质量。

我们认为新准则实施后,独立审计对上市公司年报应至少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1)资产减值损失的构成及其变动原因,包括对商誉及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是否计提减值准备、各项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基础等。

(2)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和投资性房地产等项目公允价值的变动、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等。

(3)涉及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计提、预计负债的估计、资产减值准备等项目的重要会计估计的变化。

(4)编制财务报表所依据的持续经营假设的适当性。

(5)特殊交易的会计政策选择,如当期发生企业合并的,对企业合并类型的判断基础。

(6)不具有商业实质的交易。

(7)债务重组、资产处置及置换。

(三)细化会计职业判断披露要求
................。

..........,加强对滥用会计职业判断行为的惩处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以及各种规章制度都对操纵会计信息制定了相应的惩罚措施。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除了个别恶性会计造假案例被处罚及被披露以外,其余类型的会计操纵很少披露被处罚的情形,更有不少上市公司滥用会计职业判断,频繁变更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操纵特定年度的会计利润以达到特定目的,在以后年度又以前期差错的形式进行追溯调整。

六、总结:
中国会计之父潘序伦有一句名言:“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
.................待人,毋
..
忘立信,当必有诚
........。

”这可以说是我们会计人员应有的立身立业之根本。

我们应当时刻铭记会计人员应当遵从的会计职业道德,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当然包括职业判断能力,在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为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发挥重要的作用,并进一步推动新制度的改革,推进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化的接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