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家长学校教案第四讲(大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家长学校教案第四讲(大全)
第一篇:一年级家长学校教案第四讲(大全)
一年级家长学校教案
第四讲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乐观情绪和合群性(两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本次活动,让家长们认识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对孩子健康成长影响很大。

2、引导家长运用良好的方法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方式:交流讨论、多媒体教学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乐观的情绪和合群性。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所有老师和全体同学们向各位家长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感谢你们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和对我们班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因为共同的目的,我们才有这样的机会坐在一起,共同地讨论和交流一些关于我们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作为孩子的班主任,在交流之前我想先以我个人的名义,向今天所有到来的或者没有到来的家长表达我深深的谢意,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对学校工作的支持。

借此机会呢,我把我个人的一些想法先来跟大家交流一下,今天我们就重点谈谈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在这里我主要从2方面来说,一方面是培养孩子的乐观情绪,另一方面是培养孩子的合群性。

二、教学开展:
(一)培养孩子的乐观情绪
孩子积极乐观的情绪能够促进其智力与品质的发展。

近些年来,我们的家庭教育,忽视了以培养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来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因情绪变化而影响其求知欲、智力及上进心发展的情况屡有发生。

案例:丁丁是一个特别活泼聪明的孩子,爱说,爱笑,很多人都和喜欢他。

可是,由于丁丁的爸爸妈妈最近经常吵架。

常常是丁丁放
学回家,刚踏进家门就看见爸爸妈妈在吵架,他什么也没说,躲到了自己的房间,慢慢的丁丁变得性格沉闷,不爱笑,不爱说话,在学校也不积极回答问题,成绩也下滑的很快。

看到这个案例,我们都想知道是什么让一个活泼聪明的孩子变得性格孤僻,而且也不爱学习了。

那就是,丁丁由于家里的原因,他的心灵受到伤害,他变得不快乐,心情苦闷。

看来情绪对孩子们的影响非常大。

不良情绪会让一个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孩子变得沉默寡言、自甘堕落。

培养孩子健康乐观的情绪是各位家长做好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和保障。

那么孩子是为什么变得不快乐?如何培养孩子们健康乐观的情绪呢?请各位家长结合自家孩子的一些情况找找原因,并给出宝贵的经验教训或建议。

讨论(家长):
1、孩子变得不快乐的原因?
2、如何培养孩子健康乐观的情绪?教师讲授:(多媒体出示重点内容)
1、家长同志们讨论的很激烈让我们一起总结总结。

先看看孩子导致不快乐的原因是什么?(1)沉闷的家庭氛围(2)单调的学习生活(3)繁重的课业负担(4)缺少倾诉的对象(5)没有宣泄的渠道(6)不会倾诉心中的苦恼(7)缺乏危机干预措施
2、那我们知道这些可能导致孩子不快乐的原因,我们就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来培养孩子乐观积极的情绪。

(1)要保持家庭中和睦愉快的气氛。

俗话说:人是环境的产物,一个人的心情状况与其生存环境有着密集的关系。

和睦愉快的家庭氛围是培养孩子乐观情绪的重要条件。

所以,构建一种和谐、愉快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乐观情绪至关重要。

为此,家庭中所有成员在说话做事时都应有平和的态度。

父母对孩子谈话时,要和颜悦色,使孩子感到可亲可敬,心情舒畅;不要经常厉声厉色地斥责孩子,以免孩子对父母望而生畏,心情老是处于不舒畅的紧张状态。

这就要求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必须从尊重孩子的愿望出发,以理服人,要让他们自然滋生出积极的情绪。

否则,孩子就可能
因为情绪的波动影响到饮食和睡眠,进而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不良影响。

(2)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在家庭生活中经常开展孩子喜爱的各种活动。

校园是孩子学习的场所,孩子在学习一直是保持上课学习的紧张状态。

所以放学回到家中,就应该放松。

在孩子完成作业的情况下,不要给孩子再增加功课,而应让孩子娱乐,休息一下。

可以经常开展各种文娱体育活动,培养孩子对琴、棋、书、画的兴趣,可让孩子经常处于愉快的精神氛围中,情绪自然开朗、活泼。

比如,吃饭时、睡觉前,全家人听听轻音乐;茶余饭后,带孩子散散步,与孩子一块讲讲故事、唱唱歌;节假日可带孩子搞一些手工制作,开展一些打球、下棋、书画等陶冶性情的娱乐活动,或逛公园、爬山、郊游等,这不仅可以尽享天伦之乐,加深亲子感情,还有助于培养孩子活泼、开朗、乐观的良好性格。

这样,家庭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充满着欢乐愉快的情趣,可保持孩子积极健康的情绪和心态。

(3)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不善交际的孩子大多性格抑郁,因此可能遭受孤独的煎熬,享受不到友情的温暖。

在培养孩子乐观积极的性格的过程中,友谊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家长不妨鼓励孩子多交朋友,特别是同龄朋友,让他们愉快融洽地与人交往。

(4)放下家长架子,做孩子的朋友,学会倾听孩子的心事。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没有倾诉的对象,苦闷压在心里,慢慢的性格就为变得沉闷。

所以当孩子遇到问题,我们应放下身段,静下心来听孩子的心事。

这样,家长不仅了解了孩子的感受,也增加亲子感情。

孩子就会明白,不管遇到多大的事,多大的烦恼,爸爸妈妈永远是自己的后盾,回家能得到爸妈的理解,体会和支持,心情自然就会稍舒畅些。

(5)要经常引导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使其体验“成功”的欢乐。

渴望成功是人之常情,快乐来源于成功的体验。

我们大人都很享
受成功来临时那种愉快,那就更不用说喜欢表现自己,让人夸奖的孩子。

孩子喜欢当自己做成一件事,大人夸奖自己时那种快乐的心情。

所以家长不仅要让孩子在满足于吃、穿、用时才产生喜悦的情绪,应同时让孩子在完成学习、劳动任务中,或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愉快心情。

尤其对年龄较大的孩子,更应注意这一点。

有这样一位孩子,已经6岁了,家长仍舍不得让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不让他同邻居的小伙伴一块玩耍。

孩子不高兴时,家长就让他吃好点心,玩高档玩具,可孩子仍是默默无语,经常发脾气。

后来,家长改变了教育方法,让孩子经常和小伙伴一起玩耍,帮助家长做些简易的家务劳动。

这样,孩子的生活内容充实了,在完成各种任务过程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和愉快感,孩子的情绪也得以转化,变得乐观向上了。

所以说,快乐其实很简单,家长只要经常引导孩子去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甚至为了使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而降低一些活动难度,都会使孩子感受到幸福与快乐。

(6)父母要做个乐观的人。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自己首先要做乐观的人,每个家长在工作、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困难,父母如何处理困境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做法。

如果父母能以身作则,在面对困境、挫折时保持自信、乐观,奋发向上,孩子也会受父母的影响,在遇到困难时,乐观地去面对。

(7)允许孩子自由地表现悲伤。

孩子在遇到困境时,往往会表现出悲伤。

父母应该允许孩子自由地表现悲伤。

如果孩子在哭泣的时候,父母要求孩子停止哭泣,不能表现出软弱,孩子就会把心中的悲伤积聚起来,久而久之,反而造成孩子的消极心理,情绪变得越来越苦闷。

(8)对孩子进行希望教育。

乐观的孩子往往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悲观的孩子则往往觉得没有希望。

因此,父母要对孩子进行希望教育。

希望教育是一项细致的工程,需要父母及时地感受到孩子的沮丧和忧愁,帮助孩子驱散心中的阴影。

孩子主动去做了,不一定成功。

父母要激励孩子,告诉孩子:“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

失败了一次不要紧,失败是成功之母。

让孩子接触各类事物,接触的事情多了,见多识广,心胸自然就开阔,悲观思想便不容易产生了。

3、小结:乐观积极的情绪对孩子健康成长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希望家长们重视培养孩子乐观的情绪的教育。

家长们回去可以自己做一培养孩子乐观情绪的计划,也可以按照书上99页,完成大作业。

我相信家长们只要有心做了,就能培养一个乐观、坚强、活泼开朗的好孩子。

(二)培养孩子的合群性
不合群的孩子虽然说不上是什么病,但却妨碍他们去适应环境和学习新知识,调查表明,合群的孩子在知识范围、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等方面均明显优于性格孤僻、不爱交往的儿童。

合群对孩子进入集体生活、发展社会性都有着重要意义。

所以家长们要重视培养孩子的合群性。

1、孩子不合群的原因。

首先我们先谈谈孩子不合群的原因是什么?找出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家长们才能对照自己孩子的情况,知道如何下手,从哪培养。

(1)缺乏与同伴在一起的情感体验。

(2)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照顾和迁就。

(3)孩子缺乏交往动机。

(4)孩子的性格原因。

(5)生活环境的影响。

(6)交往中的挫折感。

2、我们分析出了这些可能导致孩子不合群的原因,那么我们就要针对自己孩子的情况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来培养孩子的合群性。

要培养孩子合群的性格,父母应该主动进行教育,而不应等到孩子不合群后才被动进行纠正。

(1)父母要挤出时间亲近孩子,每天有一定的时间跟孩子在一起交谈。

节假日带孩子去公园或亲朋好友家走走,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与小伙伴一起玩耍。

开始时父母可陪伴在旁与他们一起做游戏,当熟悉
之后可让他们自己玩。

每次游戏后父母都应比较夸张地表扬孩子玩得好、玩得有趣,使孩子在玩乐中感受到小伙伴的可爱以及集体的欢快。

(2)父母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

父母可以交给孩子一些单独一个人难以完成的任务,鼓励孩子与别人合作完成,或向父母求援完成,增加他与别人交往的机会。

教孩子懂得一个人的力量很小,有些事情办不到,而大家一起做事情就好办了。

(3)让孩子学会交朋友。

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有自己要好的朋友,在孩子与小朋友的交往中,父母要教育孩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互相信赖,彼此尊重,以培养孩子团结合作的精神。

对于爱捣乱、爱逞能、惹是生非的孩子,父母要纠正他们的行为,慢慢地孩子就会融入集体之中。

(4)鼓励孩子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体育是一种直接与人正面接触和竞争的群体活动。

不论是棋类还是球类,不论是田赛还是径赛,它总是要有两个以上的人参与才有意义。

更重要的是,体育活动不但需要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胆量。

这胆量,正是人际交往所必需的一种要素。

鼓励孩子经常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既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有利于培养兴趣,也有利于提高交际能力。

孩子一旦爱上体育,就会主动寻找对手,这种寻找,就是交际;合适的对手,往往就是友谊的伙伴。

(5)利用节假日与孩子一起走出家门外出旅游、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可以增长见识,陶冶性情,也可以培养兴趣、开放胸襟。

旅游是一种开放性活动,交际也是开放性的,两者是相通的。

交际需要坦露自己,需要主动和热情,一个沉默寡言、性格内向,不爱活动、自我封闭的人,怎么会有很强的交际能力呢?在旅游中,有的要买车票、住旅馆、进饭店、购门票,假如父母有意识地要孩子去做这些事,那么,孩子就可以直接接触到一些新的对象,了解新的交际内容,旅游结束,见识广了、谈资多了,这又给以后的交际增加了话题。

(6)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大小,有意识地要他们进行小件物品的
购买活动。

年龄较小的,八九岁的,可以叫他们买油盐酱醋;年纪稍大的,十四五岁,可以叫他们买鱼、肉、米、煤等,也可要他们买自己穿用的鞋、袜、手套之类。

家中有什么旧报纸、旧衣服、空酒瓶等,可以叫他们去收购站卖。

商品交易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特例。

在交易中,它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有利于丰富交际对象和加深对人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孩子由于缺乏经验,在初次交易中可能会吃亏或出现差错,对此,父母不要过多指责,以免影响他们交际的信心。

(7)有意识地要孩子独自做客待客。

到同学或邻居家去串门,到亲戚家去做客,让孩子独自去,这都是缎炼孩子交际能力的机会。

串门做客,需要寒暄和问候,也需要交谈和有关礼物的收送。

与父母一道去,孩子是附带的,不用应付,没有压力,应酬的主角是父母。

让孩子一个人去,自己成了主角,与对方的一切接触都得由自己来应酬,这无疑把孩子推到了前线,促使其考虑如何交际,家里来了客人,有时不妨让孩子去接待,特别是与孩子年龄相仿的客人或朋友,父母千万不要包办代替。

(8)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说话能力。

有人说,口语是社会生活的入场券,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交际能力的核心是说话能力,因为交际的最直接形式是说,不会说,说不好,怎么交际?会说,说得巧,答得妙,其交际成功的可能性自然就大。

父母可时常出些模棱两可的辩论题与孩子辩辩;也可故意提出一些不正确或片面的观点,让孩子据理反驳;对孩子平时话语中的差错,父母也可作必要的挑剔。

帮助其认识。

平时,也要鼓励孩子参加演讲赛,鼓励孩子上课或开会时积极发言。

(9)对于能力低下的孩子,父母和老师更要将特意为其安排交往的环境,需要手把手地教他和其他小朋友交流的方法,用什么样的动作来参加活动,千万不能因他“不会”或“不懂”而将其弃之一边。

3、孩子不合群该如何纠正。

孩子如果现在已经出现了不合群的表
现了,做为家长,我们也不要担心,只要我们及时采取措施来纠治孩子的不合群,就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当然,因为造成孩子不合群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所以,想要孩子马上变得合群是不可能的,这需要我们家长多付出努力,慢慢来纠治。

在这里我有2种行为疗法的方法想给家长交流一下。

(1)强化接受邀请的行为
不合群的孩子往往不大喜欢接受其他小朋友的邀请,如果父母发现孩子偶尔接受其他小朋友的邀请,即使是很勉强的,也要及时给予鼓励。

如果父母发现孩子由接受邀请变为主动要求参加其他小朋友的活动时,要给予强化。

这是不合群的孩子向合群转化所迈出的重要一步。

(2)强化邀请别人的行为
多为孩子提供交往锻炼的机会,鼓励他欢迎主动上门来玩的小朋友,并为孩子们提供交往的环境、游戏的场所和感兴趣的玩具。

父母一定要不厌其烦地、热情地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多接触别的孩子。

这种邀请别人的行为,一定要反复强化才会巩固。

4、克服三种不正确的认识。

今天说了这么多关于孩子合群性的问题,就是希望引起家长朋友的重视。

但有些家长,对孩子合群性的问题,有些不正确的认识,在这里我指出三种。

(1)是认为交际能力是天生的,无所谓培养不培养。

其实,交际作为一种能力,是后天培养逐步形成的,培养的方法主要是实践。

(2)是认为能说会道不算本事。

与心灵手巧一样,能说会道也是一种本事。

有人对21世纪的人才定了这样几个标准:①能言善辩;②通文墨;③眼观六路,耳听八方;④会“小兴”,即能即兴抒发感情。

这四个标准中竟有首尾两个标准涉及到说,可见说在未来社会中的重要性。

(3)是认为交际要影响孩子的学习。

失度的、与不良者交往确实会影响学习,但适度的、与志同道合者、与优于自己的人交往,不但不会影响学习,反而有助于促进学习,有助于智力激活。

交际是一种思想、观点和感情的碰撞,在频繁的碰撞中,双方往往可以获得启示,
获取灵感,以共同提高。

5、小结:合群问题,对于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和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有重要意义。

所以在此希望家长们重视培养孩子合群性的教育。

家长们回去可以自己做一培养孩子乐观情绪的计划,也可以按照书上113页,完成大作业。

我相信家长们只要有心做了,就能培养一个活泼开朗、善于交际,人人喜欢的好孩子。

三、总结:今天家长教育讲座,我主要从培养孩子乐观情绪和合群性两方面谈了谈了,希望引起家长的重视,我们在平时不光要注重孩子的智力发展,更要重视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

我相信,通过我们在做每位家长的努力,我们都能培养出一名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孩子。

第二篇:第四讲数词教案
第四讲数词教案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数词这一基本语法
考点:
掌握基数词与序数词的形式和基本用法。

熟练掌握时间和日期的基本表达方法。

掌握日常交际用语中的数词常见用法。

例如:No.589,Lesson One等。

一,什么是数词?
数词的定义:表示数目和顺序的词数词分为了基数词和序数词。

表示数目和数量多少的词为基数词,表示数目顺序的词语叫做序数词。

二,数词的分类
1、序号表示法
(1)单纯的序号,可在基数词前加number,简写为No.。

如:No.1第一号(2)事物名词的序号表达法有什所不同:
①对于一些小序号可有序数词也可用基数词表达,形式分别为:the + 序数词 + 名词;名词 + 基数词。

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可以表示为the First World War或World War One。

②对于一些大序号我们通常只用一种表达法,即名词+ 数词。

如:501号房间表示为Room 501, 538路公共汽车表示为Bus 538。

③可用a / the + number + 基数词 + 名词。

如:a No.5 bus一辆五路公共汽车,the No.8 bus那辆8路公共汽车。

2、倍数的表达方式
一般情况下我们用以下三种倍数表达方式:
(1)倍数用在as + 形容词 / 副词(原级)+ as结构之前。

如:They have three times as many cows as we do.(2)倍数放在形容词或副词的比较级之前或by + 倍数用在比较级之后。

如: This rope is four times longer than that one.They produced more products in 2001 than those in 2000 by twice.(3)倍数用在表示度量名词前,其基本结构为:倍数+ the + size / length / weight … + of + 表示比较对象的名词,也可用于倍数 + what引导的从句中。

如: This room is three times the size of that one.The college is twice what it was 5 years age.You can’t imagine that rats eat 40 to 50 times their weight.3、大约数的表示方法
(1)用ten、dozen、score、hundred、thousand、million等数词的复数后加of短语来表示几
十、几百、上千、成千上万等大约数概念。

如:The little boy buys dozens of pencils every term.Thousands of people died in the earthquake.Every year ten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go to work in Guangdong Province.(2)用、less than、under、below、almost、nearly、up to 等来表示小于或接近某数目。

如:He is good at English, so he can finish the paper in less than two hours.(3)用more than、over、above、beyond、or more等来表示超过或多于某个数目。

如: Peking University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100 years.(4)用or、or so、about、around、some、more or less等表示在某一数目左右。

如: About 50 people were present at that time.(5)用to、from … to…、between … and表示介于两数词。

如: His salary rises from 20 dollars a week to 35 dollars a week.(6)注意事项:dozen、score、hundred、thousand、million作数词表示确切数量时,不用复数。

如:three score, five
dozen, seven million等。

4、分数的表达方式
(1)分子用基数词,分母用序数词,分子大于1时,分母用复数。

如:one-third三分之一,three-sevenths七分之三。

(2)分子与分母之间加in, 分子在前,分母在后,分子分母都用基数词。

如:one in ten 十分之一,five in eight八分之五。

(3)分子与分母之间加out of , 分子在前,分母在后,分子分母都用基数词。

如:one out of ten十分之一,five out of eight八分之五。

5、百分数的表示法
(1)表示百分数直接将数词放在单词percent前面即可,如:twenty percent百分之二十。

(2)分数和百分数后面不能直接接名词或代词,而用以下形式:分数/百分数+of + 冠词 / 限定词 + 名词/ 代词,其谓语动词与of后的名词在人称和数上保持一致,如: Two-thirds of the money was spent on food.About seventy percent of the earth surface is covered by water.6、小数的表示法
小数的表示法,小数点前的总值发同其他数词一样,小数点用point,小数点后面的数读成个位数,如:9.65表示为nine point six five。

218.39表示为two hundred and eighteen point three nine。

二、精典名题导解选择填空
1.____________ people in the world are sending information by E-mail every day.(2001年上海春季高考卷)A.Several million
B.Many millions
C.Several millions
D.Many million 解析:答案为A。

本题考查的是million表示确切数量的用法。

million前需用数表确切数量,而不用many这类词,但可说many millions of(上百万的),故本题中用Several million。

2.The number of people invited __________ fifty, but a number of them __________ absent for different reasons.(NMET
96)A.were;was
B.was;was
C.was;were
D.were;were 解析:答案为C。

本题考查的是the number of + 名词与a number of + 名词作主语时谓语的单复数问题。

the number of是“……的数目”,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单数,而a number of 后接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复数形式,故此题最佳选项为C。

3.Shortly after the accident, two ___________ police were sent to the sport to keep order.A.dozens of
B.dozens
C.dozen
D.dozen of
解析:答案为C。

此题考查的是数词dozen表示确切数量时的用法,dozen表示确切数量时用其单数形式,当dozens的复数后接of 时则表示不确切数量,本题答案为C。

第三篇:一年级家长学校教案
家长学校教案教学目的要求:
1、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辅导孩子学习。

2、帮助家长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3、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感谢家长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前来学习。

二、帮助家长们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1、家长的榜样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是孩子首先模仿的榜样。

父母的言行、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孩子,可以说从孩子身上,我们总能找到父母的影子。

2、家长是有目的进行教育的实施者。

孩子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家长
的培养、教育分不开。

古今中外众多名人成材的事例无不说明家庭和父母的作用。

3、是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成长和学习知识的良好环境。

这里说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

能够满足孩子生活学习必要的物质条件和适合的场所,可以说是良好的物理环境;由家长高尚的品德、健康的心态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所营造的家庭氛围是良好的心理环境。

三、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21世纪社会变化更加剧烈、科技发展更加迅猛,因此,一个缺乏独立性的孩子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

家长要树立现代教育观,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孩子的独立性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认识到,年幼的孩子总是在反反复复中感受着劳动的乐趣、独立做事的快乐。

从不会做到逐步学会做,从做得不像样到逐步像样,这是必然的规律,也是必经的过程,从中孩子也获得了自身的发展。

正因如此,家长就应放手让孩子锻炼,不要怕他们做不好,也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包办代替。

对于孩子独立去作的事,只要他们付出努力,无论结果怎样都要给予认可和赞许,使孩子产生自信。

“我行”这种感觉很重要,它是孩子独立性得以发展的动力。

孩子自己做事常常做不好甚至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再去做,绝不能动辄就说“我说你不行吧,就会逞能”,更不要见孩子做不好就动手代劳。

当他们执意去做那些难度较大的事时,家长应予以鼓励并给予帮助。

这样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增加他们的锻炼机会,养成独立的行为。

2、培养孩子初步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们自己想。

”遵循这样的原则教育孩子,就能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幼儿具有好奇好问的天性,对待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家长应启发他们自己动脑去想,去寻求答案。

3、创造机会,培养孩子自己拿主意作决定的能力。

我国传统家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