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七星区2017-2018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高二历史
(用时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1.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在本试题卷上作
.......
答无效
...;
2.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不用交
..............,自己保管好以备讲评使用。

第I卷:选择题(请在答题卡上答题,否则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 分)。

1.战国时期,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家属于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2. 汉武帝时期的太学,只有几位经学博士和少量博士弟子。

此后,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到东汉中期,太学生已经达到三万多人.该现象反映了
A.私人讲学风气盛行B.儒学地位上升C.官立学校出现D.地方教育系统建立3.从“宋代"“格物致知”“理学集大成者”等历史信息中,你能够联想到的人物是
A.王守仁B.董仲舒C.朱熹D.李贽4.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抨击“孤秦”、“陋
宋"。

上述思想
A.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B.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
C.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D.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
5.宋代士大夫掀起藏书风气,藏书最多的达到十万卷,超过官方藏书。

与此相关的宋代科技文化成就是
A.造纸术的发明B.雕版印刷术的出现
C.市民文学的兴起D.活字印刷术的创造
6.下图就中国、西方古代重要的科技成果进行了比较。

以下各项对该图解读较为合理的是
A.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走向繁盛B.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
C.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D.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7.某学生以“鸦片战争期间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他可以查阅的是
A.《日知录》B。

《海国图志》C。

《变法通议》D。

《明夷待访录》
8.在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冯桂芬等人认为,中国必须对各种先进器物“能造、能修、能用”,“始可自立于天下”,否则利器尽在他人之手,“适足取败而已”。

这里,他们的核心主张是
A.师夷长技B.维新变法C.民主革命D.民主科学
9. 有人评价它:躯干似“西”,头脑似“中",似是而非,不伦不类.“它"是
A。

托古改制 B. 中体西用 C. 三民主义D。

民主共和
10.19世纪末,在学习西方的历程中,一些有识之士突破了“器物”
的限制,要求改革封建专制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其代表人物是
A.林则徐B.魏源 C.康有为D.孙中山
11.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A.挽救了民族危亡B.完成了政治改革C.发展了社会经济D.促进了思想启蒙
12.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写到:“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
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这突出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主张是A.中体西用 B.自由平等C.民主共和D.民主科学13.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中指出:“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
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生则自由亡。

”与材料相对应的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B.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D.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14.“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

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

”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
A.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B.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
C.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D.三民主义的前提是推翻清朝统治
15.孙中山说:“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其中“政治革命”的内涵是
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
16。

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他们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

三民主义 B. 毛泽东思想 C. 邓小平理论D。

新三民主义
17.图5是毛泽东的手迹。

它创作于
A.井冈山斗争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D.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8。

“因为强大的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为此,毛泽东提出了
A。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B。

统一战线理论C。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D.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19.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该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中共一大B.中共七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五大
20.图4统计数据的变化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理论中的
A.和平与发展的论断B.科教兴国战略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阐述D.创办经济特区的设想21.“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该褒奖赞誉的科学家是
A.袁隆平B.钱学森C.邓稼先D.杨利伟
22.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这一战略实施以来所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C.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D.“神舟五号”实现载人航天
23.“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感觉到冷,
有人感觉到凉爽。

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这段话阐述的哲学观点是
A。

人生而平等 B. 美德即知识C。

认识你自己D。

人是万物的尺度
24.“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

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提出这个观点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A.普罗塔戈拉B.苏格拉底C.西塞罗
D.亚里士多德
25.文艺复兴时期许多文学作品,讲述性格各异的人物故事,内容尽显人间百态。

这些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传统文学的继承B.民主政治的完善C.人文主义的影响D.宗教神学的废除
26.“他们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
督教的神学。

"材料评论的是
A.智者运动B.文艺复兴运动C.宗教改革运动D.启蒙运动
27.欧洲中世纪的绘画作品中很少留有作者的姓名,但到文艺复兴时期,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中留下签名,甚至将自己的形象绘入其中。

这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
A.对自我价值的肯定B.对宗教权威的认同
C.对教会腐败的批判D.对现实生活的逃避
28.罗马教会授意马丁•路德宣布放弃一己之见,然而路德说出了历史上著名的抗辩辞:“我不能在教皇或教会之下委曲我的信仰……我只信奉《圣经》……我不能,亦不会放弃。

”这里,路德坚持的“一己之见”是指
A.废除罗马教会B.信仰即可得救C.王权高于教权D.简化宗教仪式
29.孟德斯鸠提出:立法权应属于人民代表;行政权应集中于那些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临时机构;司法权则应独立于行政权之外。

这表明他的核心主张是
A.自由平等B.社会契约C.民主共和D.三权分立
30。

伏尔泰说:“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

”这反映了他主张
A.反对君权神授B。

维护私有财产C。

反对专制统治D。

追求天赋人权
31.《社会契约论》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代表作,该著作的主要思想是
A.人民主权B.三权分立C.人非工具D.信仰得救
32.牛顿曾说:“把简单的事情考虑得很复杂,可以发现新领域.”他在物理学“新领域”的成就是
A.经典力学B.进化论 C.量子论D.相对论
33.一位科学家提出他的理论后,“科学家争先恐后地保护他,教士则不顾一切地攻击他;有人害怕人类的尊严、道德和宗教信仰的基础会因他的理论而瓦解.”这位科学家可能是
A.牛顿B.伽利略C.达尔文D.爱因斯坦
34.《全球通史》指出:“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

”然而,“18世纪以来,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

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世界市场的形成B。

中国自然资源丰富C. 中国古代文化繁荣 D. 工业革命的影响35.右图反映了我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的变化。

以下关于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评述,正确的是
A.互联网将完全取代其它大众传媒B.中国从2005年开始接入互联网
C.瓦联网将很快成为“第一媒介”D.互联网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生活
第II卷:非选择题(请在答题卡上答题,否则答题
无效)
36。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董仲舒把“天”塑造成有意志的神,天在人间设立了一个最高权力的“君主"即皇帝。

他说:“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摘编自《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洋务派与维新派的主要主张
洋务派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基础上,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逐步形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维新派康有为等士人用孔子的名义提出变法要
求,期望按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改
变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
—-摘编自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三册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的主张及其影响.(4分)
(2)材料二反映了近代中国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6分)
37.(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材料二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然臣窃闻谓政有本末,不先定其本而徒从事于其末,无当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1)根据材料一,概括伏尔泰的主要思想。

(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康有为政治主张的核心内容及其目的。

(3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启蒙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4分)
38.(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末大思想家黄宗羲说:“有生之初,人各有私也,人各有利也……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而皇帝把自己的私假装为大公,却妨碍了每个人的私的伸张.……他认为天下不能由君主一人治理,古来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及其作品(部分)
(1)根据材料一,指出黄宗羲的主张.(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些作品反映的人文精神。

(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归纳黄宗羲和薄伽丘思想主张的相同之处.(4分)
高二上(历史)期中考试答案( 2017、11)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