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体诗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考Leabharlann Baidu,

产生背景 南齐永明年间( 483-493 ),社会 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比较繁荣,为 作家们潜心创作,钻研声律和诗歌 创作规律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作品名称 永明体 作品别名 新体诗 创作年代 南齐永明年间 格 式 四声八病 创始人 周颙、沈约等人
• • • • • • • • • •
“永明体”的代表作家,历来认为是沈约、谢朓、王融三人。沈约的诗数量最多,而且 他在理论上的阐述代表着“永明体”的主张,但实际创作成就不如谢朓。谢朓的诗风上 承曹植,善于以警句发端,在写景抒情方面,兼取谢灵运、鲍照两家之长,而避免了艰 涩之弊。谢朓的五言诗,今存130多首,其中新体诗占三分之一左右。这些诗都已具有 五言律诗的雏型,只是有用仄声作韵的。句和篇的声律还不确定。尽管他的这些诗篇在 声律上还表现得有些混乱,但也可看到已渐有了些眉目。
主要特征 第一,讲求声律,用韵已相当考究,其主要表现为押 平声韵者居多,押本韵很严,至于通韵,很多已接近 唐人。 第二,诗的篇幅已大大缩短,句式渐趋于定型,以五 言四句、五言八句为主,也有一些是五言十句的。 第三,讲求写作技巧,讲求骈偶、对仗,律句已大量 出现,有些典故很自然地融入诗中。 第四,革除了刘宋时元嘉体诗痴重板滞的风气,追求 流转圆美和通写景抒情有机地融为一俗易懂的诗风。 第五,讲求诗首尾的完整性,讲求构思的巧妙,追求 诗的意境。
☞名词解释: 永明是南朝齐武帝的年号,“永明体”亦称 “新体诗”,这种诗体要求严格四声八病之 LOREM IPSUM DOLOR 说,强调声韵格律。这种诗体的出现,对于 纠正晋宋以来文人诗的语言过于艰涩的弊病 ,使创作转向清新通畅起了一定的作用。对 “近体诗”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基本介绍 永明体是中国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出现的 诗风。又称新体诗。当时的音韵学家周颙 发现并创立以平上去入制韵的四声说,沈 约等人根据四声和双声叠韵来研究诗的声 、韵、调的配合,永明体,即以讲究四声 、避免八病、强调声韵格律为其主要特征 。南朝齐竟陵王萧子良门下的八位文学家 :谢朓、沈约、王融、萧衍、萧琛、范云 、任昉、陆倕(合称竟陵八友),都是永 明体诗歌的作家。其代表人物历来认为是 谢朓、沈约和王融。从而为唐代格律诗的 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谢朓 永明体的代表诗 人谢朓,不仅在 “竟陵八友”中 最为突出,而且 也是齐梁时期最 为杰出的诗人。 他虽然出身于世 家大族,但由于 沉浮于政治旋涡 之中,目睹仕途 的险恶和现实的 黑暗,因此常常 在诗中表现仕宦 的忧惧和人生的 苦闷。
如《暂使下都夜发新 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 》 :大江流日夜,客心 悲未央。徒念关山近 ,终知返路长。秋河 曙耿耿,寒渚夜苍苍 。引领见京室,宫雉 正相望。金波丽鳷鹊 ,玉绳低建章。驱车 鼎门外,思见昭丘阳 。驰晖不可接,何况 隔两乡。风烟有鸟路 ,江汉限无梁。常恐 鹰隼击,时菊委严霜 。寄言罻罗者,寥廓
宫体诗顾名思义是出自宫廷的诗,宫廷文艺一般指 雅正之音,但“宫体诗”则大多来源于“民间”的 南朝乐府, 所谓“吐言止于轻薄,赋咏不出《桑中 》”。然则萧梁皇族缘何对民间文艺感兴趣呢?原 来南朝开国君臣大多是以军功起家的将领,文化不 高,品味庸俗,时世的动荡与身份的大起大落,使 得他们对人生无常的感受甚于常人,因而及时行乐 的想法异常强烈,对奢靡与女色的贪求往往以直接 的形式表现出来。宫体诗的产生,又与南朝民间文 化相关。南朝商业至齐梁时十分繁盛,都市里大量 出现的秦楼楚馆和商贩娼妓,构成了南朝文化特有 的商业气氛。本来就素质不高的齐梁统治集团,对 此一拍即合。在中国文学史上,民间文艺一直受到 统治者的重视,并非像现在有些人想当然地认为统 治者一贯轻视民间文艺。
梁元帝萧绎(508年 9月16日[1]―555年 1月27日[2]),字世 诚,小字七符,自 号金楼子,南兰陵 (今江苏常州)人 。南北朝时期梁代 皇帝(552年―554 年在位)。梁武帝 萧衍第七子,梁简 文帝萧纲之弟。
萧绎的职贡图
对形式美的追求 同为六朝绮丽文风影响,萧绎在《金楼子·立言》中所说:“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又认为“至如文者,惟须绮毂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 这里包含了对华丽辞藻,悦耳声律等形式方面的要求,在宫体诗上的表现有三: (1)重视用典 如萧纲《赋乐府得大垂手》:“垂手忽苕苕,飞燕掌中娇。罗衣姿风引,轻带任情摇。讵似长沙地,促舞不回腰。”这里“掌中娇”是指掌上舞,事见《六孔六贴》六 一《舞杂舞》,“罗衣”句,化用《王孙子》。“讵似”二句,事见《汉书·景十三王传》。这首小诗共六句,用典就有三处之多,可见此风弥行。 (2)讲究声律 “齐永明中,文士王融、谢脁、沈约文章始用四声,以为新变。至是转拘声韵,弥尚丽靡,复逾于往时。”[15]永明时,沈约利用前人声律研究的成果,根据当时佛经 转读和梵文拼音的启发,从文学角度,正式创造了“四声八病”之说,形成永明体诗歌,宫体诗吸收其成果,合律者颇多,如萧纲《折杨柳》中:“夜密飞鸟碍,风轻 花落迟。”已成律句。 (3)追求辞藻 “雕藻淫艳,眩倾心魄,亦尤五色之有红紫,八音之有郑、卫。”诗如萧纲《和湘东王名士悦倾城》: “美人称绝世,丽色譬花丛。虽居李城北,住在宋家东,教歌公主第,学舞汉成宫。多游淇水上,好在凤栖中。履高疑上砌,裾开持畏风。衫轻见跳脱,珠概杂青虫。 垂丝绕帷幔,落日度房栊。妆窗隔柳色,井水照桃红。非怜浦江佩,差使空闺空。” 足见其文辞华美,音律流转,圆润跳脱。 然而,“齐诗纤巧,琢之字句之间,齐诗最绚色泽,愈工不觉性情愈隐。”这里所追求的美,是一种靡丽绮弱的美,只流于形式而不注重内在,即使在内容上对美人的 描绘也只是对其容貌姿态的感叹,从未写到美人的内心,这与张贵妃,孔贵人等八人夹坐,江总、孔范等十人预宴,号为‘狎客’,先令八妇人襞采笺,制五言诗,十 客一时继和,迟则罚酒。君臣酣饮,从夕达旦,以此为常。”也是萧纲等人所始料未及的。 3、内容受佛教影响 士人的心态影响着文学创作的方向,而佛、释、道三教合流的趋势在六朝曾深深地影响着士人的思想乃至行为,尤其是佛教西来对于文化的影响更是如此。 佛教出于印度,东汉初传入中国,至南朝尤昌,统治者出于治乱的需要,对之多有倚仗,如梁武帝曾做《净业赋》以佛教的观点猛烈批判、否定现实享受,其中指出人 们以眼、耳、鼻、舌、身、意“六识”追逐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为非,并把它们上升到“殃国祸家”的高度来加以否定,另外如《广弘明集》所载简文帝 《六根仟文》、沈约《仟悔文》及梁君臣同作之《八关斋夜赋四城门更作四首》,就集中体现了他们以佛教的观点对现实的声色生活作出的反省与思考。足可见其立身 之道的严谨,但却提出“文章须放荡”的观点,其实与士大夫的生活方式受佛教的影响有关。 如《维摩诘经》写到维摩诘是居住在闹市里的信奉佛教的居士,他出入酒馆妓院,博弈戏乐,结交权势,积累财富,修梵行而仍有妻子。虽然其世俗生活是无所不为, 但由于他精通佛理,“善权方便”而能“立其志”“正其意”,并有高度的智能辩才,因此,他的精神世界仍然很高超,仍能于佛国得道。
THANK YO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